乌镇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往昔岁月里的生活版图,是一本泛黄的民族传统教育画册,是了解旧社会民间百业经营的实物教材。游客看到的绝非仅仅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变迁,还是解读旧时寻常百姓生活状貌的珍贵历史档案。 走在其它地方的一些老街上,常会为它们的风光不再而感喟伤怀,为它们的旧貌尚在气韵无存而唏嘘,但乌镇没有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如今的乌镇大致分类为传统商铺区、传统民居区、水乡风貌区、传统餐饮区、传统文化区、传统作坊区。作坊区内,竹艺、扇艺、陶艺、壶艺、文房四宝、木雕、纺纱织布......流行一时的手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曾在乌镇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商铺、当铺、药铺都以原本的面貌陈列着,只不过是布满了岁月留下的风刀霜剑的痕迹。 香山堂,一排乌黑的柜台,悬顶挂着木刻的招牌,几包包好的中药挂在柜台上面,随风轻轻摇曳着,靠墙摆放的一溜小阁抽屉,里面放着百味中药,切药的铡刀,诊脉的桌椅,发黄的字画,无不显示历经过风雨飘摇久而弥笃的韵味。浓浓的草药香味弥漫在室内,称之为"香山馆"很是恰当。那些店面和房屋的样式还有一种"老通宝"时期的遗韵,入诗入画;那些浑身散发着悠古文化的老房子过滤了大部分的光线,显得很阴暗,空气里也弥漫着氤氲的传统商埠的气息,时间仿佛被魔法固定在某朝某代某时而停滞下来,千年不变地演绎着过去的生意图景。 汇源典当行一个斗大的"當"字嵌在一面粉墙上,虎视眈眈地瞪着进出当铺的人们,双手高举过头,刚刚能碰到"當"字的底边,尚未进门就感受当铺的气派和恃强凌弱的霸道。从狮头门环铜鼓钉密布的大门走进庭院,来到当铺营业室,一排两米高的柜台威严森然而立,想象着在鼻子上架着眼镜的老先生那张不苟言笑的脸,更是竦栗可怖。高度超过人头的柜台和柜台上粗大的木制栏杆,是为了当铺自身安全而设置的防范措施,有效地防止闲杂人等见钱眼开的抢劫行为。内堂里面,地面高出许多,居高临下地对外营业,柜台前每隔三尺就有一个收货和给钱的窗口,厚重的木板柜台磨损的油光滑亮,可以想象昔日生意的繁忙与巨大的利润。柜台侧面的墙上挂着一块牌子,分成四行,一、三行挂着汉字;二、四行挂着数字,介绍文字说这是"朝牌",是当铺用来计算当票过期日子的东西,只是这里计算日期是用的中国的百家姓的排列方式,是商业内部秘密,还是隐语暗号,不得而知。 宏源泰染坊,是电视剧《似水年华》拍摄地,因为一部电视剧,叫多少人迷恋上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乌镇,记住了蓝白二色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蓝印花布。那蓝印花布有着早年江南一带农户人家的特色,可谓民间工艺染坊中奇葩。寻常人家的村姑阿婆、小家碧玉或窈窕淑女,她们身上的穿着全是用这种印染蓝白花布;茶道表演的女子也是这样的装束,再现了遥远时代先民高超的印染技艺和纯朴自然之美!印染漂净后蓝印花布挂在一排排五六丈高的竹竿架上,一幅幅轻盈飘洒而下,在空中随风舞动,似舞女的超长水袖在曼舞飞扬,颇为壮观。女孩子很是留恋这里,欢呼雀跃三五成群的在合影留念,男士们总是矜持地在一旁驻足观望,不愿意入诗入画。作坊后院的展厅,作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蓝印花布制作的服装、包、伞目等应有尽有,待你挑选。 公生糟坊酿造的三白酒很是出名,"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酒精含量为55度。循着酒香一路走来,人还未到,先闻到了一阵咧咧酒香,走进堆满了酒坛的庭院里,院中有一个用红纸封口的大酒坛静静地躺在中间,上面书写着"醉生梦死"四个大字,叫人忍不住想品尝一下酒的甘醇,体验"醉生梦死"的滋味。 酒坊的柜台和"香山馆"的一样气韵飘扬,靠墙一溜的架子上放着一坛坛红封白酒,一张张八仙桌按照旧景原地摆放,硕大的两个酒缸傲居在一边,使人想起酒肆原先生意兴隆的场景:围桌而坐喝酒的各色人等悠然自得,店伙计轻重缓急的吆呵声象是在唱水乡小调,红火的生意从远古一支走到今天。乌镇的人也热情好客,根本不吝啬这种飘仙之物,早已为远来客人准备了满缸的清冽芬芳"三白酒",但不知这三白酒浴否有美容养颜的效果,据说喝了这种酒可以让人忘掉过去的人和事。旧说奈何桥上喝了"孟婆汤"就会忘掉前生后世,懵懂糊涂,一片空蒙。无独有偶,那个刘德华声情并茂地演唱"忘情水",引得痴情少男少女追影随行,幻想得到并不存在的"忘情水"。如今有了乌镇的三白酒,悲观厌世或心存烦忧之人大约不必追寻虚无飘渺的孟婆汤或忘情水了,一路赏花观景来到乌镇,心平静气的地喝上大腕白酒,从此高枕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