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田秉锷:吟 诗 好 似 成 仙 骨 下一主题:田秉锷:《乡 风》发 刊 辞
田秉锷:丝 路 剑 气 独 萧 然
[楼主] 作者:菜九段  发表时间:2013/02/07 10:41
点击:130次

 

--读李德西书法作品碎语

 

己丑中秋后七日,我识青海省书协副主席李德西先生于徐州点石园。引荐者李天池先生,相约者周庆明先生,清茗促膝,杯酒交欢,窗外丽日,帘内新友,斯固一时之雅集也。

人之相识,缘也;人之相知,道也。此亦孔子所谓"道不同不与为谋"之鉴。而我之知德西、及德西之知我,则又在相识之前。

  • 丁亥夏日,徐州孔子学会聚谈,徐崇先先生持新版诗集赠我。展而诵之,云霞满纸,盖徐先生之诗均由李德西书法再现,故有诗情画意之趣。李德西何如人也?竟有如此高卓放达之书风,吹拂徐海,牵我心旌!席间虽未详询,但惺惺之意,固已潜动。不久,《书画名家》杂志于徐州望湖楼召开笔会,执行主编朱天杰先生以澳门艺术季刊《国粹》创刊号贻我,随手翻阅,恰有《朱痕墨迹》一文是介绍李德西其人、其事、其书、其艺者。德西或不知,作为读者之一,我已假阅读之便不唯暗暗窥知其少年艺梦,亦已领略其天命风华。匆匆二载,今春李天池先生因筹划举办"李天池书画展"及版行《李天池书画篆刻集》,嘱我为序,且一文二用。应命而思,不敢敷衍,徘徊案头,而成《生命旅行与艺术留迹》一文。德西与天池友善,自能读其书,赏其作,进而借一短文,神交一文友。

及至握手晤对,此一高大、沉静、儒雅而又坦诚之书家,总让我惊诧与照片中形象相比,更其平易,更其亲和。呼吸之间,无须言表,我与德西似已跨越了有形之空域及无形之时序。

德西先生君子坦荡,愿听我云山雾道,书外评书。吾谢不能。此非生分,亦非客套,实因我著文而德西作字,所持各异,所求不一也。"文"与"字",本为一体,自"书艺"与"文艺"剖分,一株之佳木竟歧出双色之蓓蕾;故文人论书,鲜有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者。客观而思之,与其以外行之热闹,干扰内行之静虑,以他人之虚誉,托举本我之自信,无如对书问字,澄怀凝神,心雷一默,绝胜千呼!

德西先生君子虚怀,不以我为浅陋,殷殷之望,出之至诚。吾于是不敢以清高拒友情,故试为之言曰:

--德西生于山东,长于青海,东方春雨,西方烈风,从高原飞车,到宣纸走笔,遂使其苍松伟岸而成就一生之书家宿命。人皆有宿命,苦不能早知。德西知之,故坦言:"书法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我的全部。"人自知,始自为,自知乃智慧,自为乃勇力。众生芸芸,蝇营狗苟,或临渴而掘井,或借花而献佛,或朝三而暮四,或缘木而求鱼,自知自为者,万不及一。德西自知其命,自拓其道,烈火涅槃,羽化不迷,此大智慧、大修为也。其书家之正果,必瓜熟而蒂落。

--技有师承,艺有门派,故能纵贯有续,横列成阵。考之华夏艺术史,前恒传之,后恒信之,渐成师道法式。而我颇疑门派传承之非实。即以书艺论,《法书要录》列蔡邕传书艺,自汉迄唐共二十三人。因"蔡邕受于神人",故前提既幻,一切皆虚。或望山问樵,而险夷则自探;或临津问渔,而潮汐则自测;或入园叩扉,而幽径则自步;或规矩前定,而玄机则自熟。德西习书,初未急于寻师,他说:"青海没这种习惯,孔夫子没去过的地方。"幸而儒风淡远,幸而师道不倡,方让德西借天分之赤诚,得以拥抱书艺之精纯。无待游方僧人,直入大雄宝殿,拜真神,诵金经,一部泰山《金刚经》成为李德西书法宿命的一贯追求。有意无意,其书法执著竟然呼应了孔圣人的"吾道一以贯之"。如此表述,私心无谤毁书苑高门及书坛尊长之念,唯痛于书艺从描红学步、临帖漫游,亦步亦趋在碑帖名家屁股后面讨生活,也未曾大家辈出。见怪不怪的书法世相是,字有六书,书有四体(当然还可增益),穷年碌碌,鲜有备者,故精一体而自喜,肖一家而自负,泉泻沙海,渐行渐细,书仿前贤,愈写愈僵,青蓝之出,谈何容易?入"派"则"派"束之,求"师"则"师"缚之,一如京剧名家,一招一式,一声一腔,惟妙惟肖,喝彩满堂,又何曾出师承一步?小才而言,师承或不可缺;大器而言,师承固如牢笼。德西求为大器,岂可以"门派"方之!

--德西之书,溃围而出,就形符体系而考量其源,前代诸家几乎无所偏取。唯如斯,方成就其纵横在我、开阖心出之性情自现及大美不雕。德西书法,粗看惊阵势,细看惊点划;苟观者戒浮躁,则知其深浑;若评者戒虚华,则知其真美。艺之为道,不重复先贤难,不重复自己尤难。德西临池,一以"变道"主其"书道",此险径也,亦正路也。吾于是明悟:"字迹"即"心迹","书运"即"人运"。评论有谓德西书法以"民间书风"为本源者,此言有理而理有未备。书分民间与庙堂,此书评家后出之说,由此而诱导出"书以人贵"的二元标的。回首中国书法史,经典又何曾分民间与官方?我读德西先生1995年所书"书缘"斗方,知其可与晋人陆机《平复帖》抗丽;我观其"孔雀东南飞"中堂及李白"梦游天姥"中堂,知其可与晋人索靖《出师颂》媲美;因取法高远,为心所化,故形法笔墨,唯我独存。至于是境,又何求于字字有来历、章章有本源?

李德西先生学书于青藏高原,天风高吹,绝少污染,当他杖笔代剑直下昆仑的时候,中原文化正经历着连微笑露几齿、鼓掌须几声皆入程式之大一统格局。德西想什么,吾愚不敏,想当然而推定:其独行书坛或是对这种标准化、模式化之无言抗拒。

艺术史有加法,亦有减法。师古肖古,今即是古,减法也;师古融今,古已化今,加法也。化用王静安先生语,书或亦有"有我之书"、"无我之书'、独创之书、仿拟之书。德西视书法为生命,当有志"有我"并独创耳,亦必有志于为中国艺术史增加若干新元素、新分解、新化合耳。

 

2009113 寒潮中

出自田秉锷《江湖心雨》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32859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田秉锷:吟 诗 好 似 成 仙 骨 下一主题:田秉锷:《乡 风》发 刊 辞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09711003303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