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博文《临场作文,是种按套路的制作》,阐述了临场作文按套路制作的必要,后来曾想到怕有人把"按套路制作"与"套用"混淆起来,需要说明几句,可是不知怎么就耽误下来,延至今日,但是毕竟"套路"与"套用"不是一回事,现在就唠叨几句。 "套路"是一定的规范,格式;"套用"是不顾命题者意图,直接把准备好的文章,写到试卷上。"套路"需要答卷者主观上有思考按照"套路"写作。"套用"是生吞活剥照搬照抄,二者是根本不能往一起扯的。 曾经有个多年来一直在编印"中小学生写作范文"的人,谈起指导学生写作,信誓旦旦地认为,临场作文就是"套用",而且还认为高考所有满分作文都是"套用"的产物,怀疑临场考生写不出那样出类拔萃的文字。当然人家编的东西是商业行为,编后再通过关系推销给中小学生。曾经当面讥讽为:"经商的还讲究个‘童叟无欺'的品德,现在有些自诩有文化的人却干着专门欺骗老人与小孩的勾当,是地道地缺德了,真是辱没斯文......"。 近日,读到"国考""申论"试题阅卷老师的一篇文章,感慨万端。当然"国考"卷里的"申论"与高考作文还不是完全的一回事,但毕竟都是临场对材料的分析与写作,还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那就是说也要按"套路"制作,而不可"套用"。任何临场阅卷的老师,看到这些"国考"考生卷面的"妙语连珠",相信没有不出离愤怒的。 请看那位阅卷老师叙述套用的事例: "所有的人都精心准备了认真对待了,很多人精心准备认真对待的方式是上个辅导班。上辅导班的结果是背了两篇自觉不错的范文拿来套用,而套用这种伎俩一旦被一些脑子不拐弯的人使用,就成了真正的"套用"。题目摆明了是定死为蓝图,至少在我手里还有十来人硬是顾自己写科学发展观,另有十来人硬是顾自己写创新精神,写得自然是千篇一律,一看就有相同的来源,让人怀疑这些人怎么会笨到如此不计后果自以为是地相信他们的范文,以至于完全无视真正命题的存在--郑人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告诉我们,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该句话出镜率在二十次以上。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环境美好的绿水青山"该句话出镜率在二十次以上。 "古有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而成大一统,后有清政府闭关锁国终于落后于世界"该句话出镜率在二十次以上。 "长城非一日建成,小康非一日之功"该句话出镜率在二十次以上。 由此可见,所谓的公务员考试,带来了多少谋取暴力的野心家,以低微的水准,办起了收费昂贵的辅导班,而辅导班的辅导里,甚至不知道为了不同的考生不同的题目,多准备几句话几篇范文! 有人要说明领导应当比群众更具备洞察力,于是引用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领导是可以比作鸭的。 有人赫然写着"巴基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巴基斯坦原来不是个国家而是个伟人。 有人说"宋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原来韩愈晚生了整整一个朝代。 有人说"美国的119事件后,恐怖分子日益猖獗",119事件?是火警么? ...... 我相信那位阅卷老师的叙述是真的,他没有必要胡编上面的话去嘲讽"国考"考生。可见"套用"在考试时候被运用是多么普遍。尤其严重的是套用者竟然不顾命题,只顾抄写背下来的"科学发展观"或是"创新精神"那些试前准备好的范文或者当前最时髦的概念。这确实有些张冠李戴式的慷慨。 无幸参与"国考"阅卷,当然就无法领略公考考生的卷面风采,不过也不遗憾,据那位阅卷老师叙述: "不来这里,你不会知道中国这一代人的素质已经滑落到什么程度。不来这里,你不会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从来不读书不看报。不来这里,你不会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小学毕业后就没认真地动过一次脑筋动过一次笔。不来这里,你不会知道中国的教育是何等的失败!" 读到此,笔者也有些出离愤怒了!用那阅卷老师话说: "我愤怒了,我气急败坏,往大了说,你们将是国家干部,往封建里说,你们将是我等的父母官啊,你们基本上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吧,少玩点电脑,少一点虚荣,少一点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吧,求你们了!!" 说的多好,作为老百姓我们真的有些无奈,求求你们了!!! 我再一次相信了"肉食者鄙"这句古人的话。 上面的文字,看来已经超出了我要写的关于"套用"的问题。但还不是"套用"引出来的?考生不去研究"申论"体裁的特点,到在"辅导班"里背会了一两篇范文,以为可以包打天下,我想吃亏的还是考生自己。 "国考"是"选吏",涉及国家大事,官家不轻视,考生自己更应该对自己负责,无论高考还是"国考","套用"还是歇歇吧,考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阐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与写作毕竟不是"背范文",起码还要有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考生们不要被有些人忽悠了,醒醒! 老朽年事已高,不然真的想去"国考"试试,也谋个职位,为天下黎民百姓谋一个更清朗的世界。 临场作文绝对不可"套用"!!但可以"按套路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