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对中小学生进行鼓励教育,情感教育的话题不少,当然,对涉世不深,是非观念不是很明确的中小学生来说,鼓励引导是绝不能少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鼓励,是学生进取的动力;情感,是中小学生修养品德的营养源。但是,在正面教育,鼓励、情感投入的同时,是不是可以不需要严肃批评了?放弃严肃教育了?我以为是大不可取的。如果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放弃了严肃批评,那教育是不完整的,而且也不利于受教育者成长。 有这样一个学生,认为学校的校服难看,经常不穿校服到校,认为学校的伙食不好,经常把饭菜倒掉。老师多次耐心细致的教育,仍是依然故我,而且还振振有辞,不穿校服"是张扬个性",学校的伙食"不符合自己的口味"。怎么办?这种行为是没有办法鼓励的,向哪个方向"引导",大概也无济于事。情感教育遇到这样的学生,显得那么无力。这时候,需要对受教育者提出严肃的批评,要指出集体观念的重要,要阐明学校是集体生活,不可以随心所欲,必须严肃地指出其危害性与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动之以情"当然不可缺少的,但"晓之以理"更为重要。"晓"的过程,不一定都是和风细雨。 鼓励教育,情感教育,不是"迁就"受教育者的毛病缺点,教育本身不是万能的,那么特定的教育方法也不会是万能的。"鼓励"是一种方法,"以情感人"是一种方法,那么,严肃批评也一样是一种方法。教育对象千差万别,他们的家庭背景是不一样的,他们身上的毛病缺点错误,有时也有性质上的区别,怎么可以一概采用"鼓励教育"、"情感教育"一法呢? 有部电视剧《大宅门》,里面有位白七爷白景琦,小时侯,调皮捣蛋院里院外是出了名的,先后被他鼓捣走了好几位老师,直到最后这位先生,"对症下药",甚至下手段严惩,让白景琦心服口服。这里除了这位老师高深的学识与精湛武功的力量之外,主要的是他没有像前几位老师那么迁就白七爷的野蛮与任性,而是用了"猛药",因而造就了这位奇才。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学生不能从小总是在捧着与哄着中成长,听到的总是鼓励和赞扬的话,那样在未来社会里,会让他们丧失听取不同意见与应对逆境的能力。总是鼓励与赞美,可能导致他们过分地"以我为中心"。现实社会,我们遇到的,听到的鼓励与赞扬实在不是很多,听到更多的是不同意见与批评,我们碰到的不会总是顺境,有很多需要付出代价而且还要委曲求全的事情。过多地"鼓励"与"赞扬"也容易导致脆弱,让受教育者经受不起风雨吹打,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无所措手足。就像雏鹰没有了飞翔的能力,骏马丧失了驰骋千里的勇气。 所以,要根据教育对象,根据教育对象身上缺点毛病的性质,采用不同教育手段。只要教育者从培养品德塑造人格与纠正受教育者身上缺点毛病角度出发,不是恶意挖苦,不是冷漠贬损,不是尖酸刻薄,不是讽刺谩骂,严肃的批评是必要的,它能给受教育者思想上留下深刻印象,会增强他们心里承受能力,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许多时候,"刚柔相济","软硬兼施"效果会更好。但绝不是"体罚"与"心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