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朋友,不要给老谋子的"垃圾"买单 老谋子为什么要拿6亿元巨资,出大价钱请美日明星来拍这样一部歌颂美国流氓和中国妓女的大片,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想靠挖掘国耻去换取国际大奖?! |
我想说,朋友,不要给老谋子的"垃圾"买单 老谋子为什么要拿6亿元巨资,出大价钱请美日明星来拍这样一部歌颂美国流氓和中国妓女的大片,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想靠挖掘国耻去换取国际大奖?! |
艺术和教育的共同之处是:一旦和金钱纠缠在一起,就会降低精品的品味,因为真正和艺术共命运的人,真正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人,永远是少数。就好比二人转的脏口,在我们东北,要是没有脏口,二人转剧场就关门,庸俗永远比高雅受欢迎。但是庸俗并非艺术。 |
看十三钗,说是看如何化清纯为妖艳,变少女为妓女的过程很过瘾,说是看暴露过瘾,可悲。 |
没有东北人爱二人转这样的事情,就是东北的农民,也未必爱二人转。赵本山的小品到底有多大的艺术含量呢?年年上春晚,不至于春晚到了没有赵本山不开席的地步吧。艺术到底要带给人们什么?混乱。 |
有,那个北大哲学教授(似乎还兼其他)肖鹰就是专批他,拍了些啥呀,看了五分之一左右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家伙没有品味,不懂美! |
对【8楼】说: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艺术,演出方式是走街串巷,吸引人处是二人打情骂俏,因为源自农村,所以粗话是主要语言内涵,发展到赵本山时代,被大量引进电视剧或者小品,二人转必须男女转,转到现在内容还是离不开东北农村的生活内容——无非是男男女女的故事,坑绷拐骗的故事,记得赵本山的 卖拐系列吗?最后不是骗人的成功了吗?可悲。 |
中国电影之症:析《金陵十三钗》冲奥失挫
肖 鹰 在美国评论家的笔下,《金》片不仅没有得到一句好评,而且共同指出了该片的三个严重局限:其一,《金》严重缺失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揭示和反思,不能让观众意识到为什么这是一场血腥丑恶的"灾难";其二,张艺谋在电影中表现了完全违背历史真实和电影的现实性原则的"电影魔术师"的作风,将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景,肆意安置在电影中,像肥皂剧的恶作一样;其三,为了表现全球化,尤其是为了向美国观众和影评人讨好,设置的"美国混混变英雄"的男主角约翰是一个虚假而无生命的角色,奥斯卡明星Christian Bale完全是承担了"一个错误的角色"。
《金陵十三钗》:一部被美国批评家"砸片"的"冲奥片"
《别离》:美国批评家眼中的"伟大电影" 与《金陵十三钗》遭遇权威批评家"砸片"(张艺谋语)同时,《别离》却在美国获得了权威批评家定义为"非凡"(Exceptional)的好评。给《金》片打了"C-"(不及格)评分的Levy,给《别离》打的分数是"A",而他给去年的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国王演讲》的评分是"A-"。Levy在《电影》(Cinema24/7)发表标题文章《〈别离〉:
"伟大的电影"是因为对人生世界理解的深刻细致,而且表现出来的电影艺术的伟大感动和启迪,它需要的是电影家真正能够切入生活世界的感触力和超越生活局限的艺术表现力。电影是一种现代机械技术,但更根本的意义上,电影是一种现代人文艺术。在技术一体化的全球化运动,电影艺术的力量正在于它能够批判地揭示"全球化"的困境,为现代人的心灵开拓新的自由空间。 对于美国电影评论家的一致批评,张艺谋先生似乎无从闻及,故对于国内的批评,尽管相对于美国批评家来说,零星微弱之至,仍然有"大片被砸"的不悦,甚至于铸造出了"批大片即砸大片,砸大片即仇富"的逻辑作回应的大盾。其实,张艺谋电影的根本问题,就是对电影只是从商业、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和操作,认为电影就是色彩好看的画面,他的特定制片商张伟平将其公司定名为"新画面"似乎也是在印证和强化张导演的"画面电影观"。记得张艺谋所代表的第五代电影家曾有一个反第四代电影家的说法,即电影不是影戏而是戏影,认为电影重在影像而不是戏剧,从而打出了"玩电影"的旗号。电影当然要用画面说话,但是电影的画面的价值在于它们要承载人性的灵魂,而戏剧性正是赋予电影画面灵魂的链条。 张艺谋求美轮美奂的画面,从《英雄》到《金》,历10年之功,为什么自认最好的《金》片仍然不仅被有识的中国批评家,而且被美国批评家一致批评为虚假、造作、错乱的肥皂剧呢?从技术层面讲,是张导不会讲一个清楚的故事;而从意义层面讲,张艺谋,作为一个电影家,尚没有觉悟到电影的美丽画面必须要由深刻的灵魂注入生命,才能真实,才能生动,才能真正产生电影艺术的感染力。也许,张艺谋如果愿意重温一下谢晋先生的《芙蓉镇》就会理解,一部真正史诗性的大片的根本生命不是画面精美而是来自导演所赋予它的灵魂。 无论从其一系列言论,还是从《金》的实际情况,张艺谋都表现了单纯技术地从事电影制作的导演观念。《金》不仅缺少一部以重大历史悲剧题材为主题的电影应有的价值理念,而且情节生硬、场景突兀、人物单薄,给人的观影经验确如美国电影批评家所指出的"大杂烩"、"肥皂剧的恶作"、"低级噱头"之感。无疑,在2011年拍出这样一部既不能真正给人以美感,又不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大片",是一个导演的严重失败之作。 张艺谋作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冲奥"已经10年了。从《金》的成效看,他离"奥斯卡"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为什么?过去的失败,他可以推诿于技术和奖金,今天以富起来了的中国作后盾,携"中国最贵电影"却更为无望,他在近日的公开言论中责怪中国文学家没有写出好剧本来。在持续10年来的挫败和下跌中,公众从未见张艺谋有何反思。在推销《金》时,他与张伟平总是津津有味地夸耀如何组织了包括好莱坞一线名星Christian Bale和世界一流的特效设计威廉姆斯团队在内的26个国家的演制团队,并且以之为"全球化"的标志。如此平面地理解"全球化",并且一味追求这种"全球化",张艺谋打造出这个本欲讨好美国批评家,反而被他们"砸片"的大杂烩肥皂剧《金》,就是"水到渠成"了。 "全球化"的实质是现代技术扩张和资本扩张形成的以国际市场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运动。这个运动对文化的影响是以全球一体化取消全球文化多样性,从而形成以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一体"(即单一平面的文化)。这是世界现代性的负面结果。20世纪的文化运动的基本矛盾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包括美国电影在内,"反全球化"始终是一个基本主题--从国际电影视野来看,更是电影的一个基本任务。 无论从民族文化特性的保存,还是从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意义上,我们都必须反对全球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从而保持伟大的反思力和创新力。所谓"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它提供的是应对国际文化挑战的创新原动力,而不是模仿和复制的欲望。这次《金》片的制作和宣传,主打"全球化",用制片人张伟平的话说"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张伟平对记者说从12月23日开始,《金陵十三钗》陆续登陆美国各大城市的主流院线,与众多好莱坞颁奖季里的候选者一起,为明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热身---这样的举动,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有人纳闷,张伟平的底气源自何处?他提高嗓门答道:"这就是《十三钗》真实实力的体现。首先它是国际化的制作,不光有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加盟,这部电影还融合了26个国家顶尖艺术家的创作;其次是题材,这是个现代的故事,救赎的主题让西方观众更容易接受;再加上好莱坞的包装,像我们的北美预告片请来美国的公司剪辑,还有北美版海报也请到《阿凡达》海报的制作公司负责制作--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羊城晚报》,2011年12月26日) 张伟平与张艺谋在《金》北美冲奥"被砸"之后,是否能反思一下"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为什么还要被山姆大叔"砸片"呢? 我可以借此说一句或许有点武断的前瞻性的话,因为同样缺少艺术的灵魂,《金》片离奥斯卡影片的距离,并不比《英雄》更近。 (文学报,2012-01-12) |
不看也不评
商业大片要丰富内涵,重视艺术,尊重历史才是关键,我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