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岁女童被碾压,众路人却冷漠视之。社会风气何以至此?轻易用人性之类个体原因去解释,恐怕难清其源。 分析中国现阶段的任何不正常现象,似乎都可以从规则失灵入手。见死不救就是典型的规则失灵所带来的信任缺失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停留在口头上的谴责和倡议拯救不了道德。 更直接的逼问是:假如您是18个路人中的一位,会勇敢地将小悦悦扶起吗? 俺诚实地告诉您: 假如是俺还真未必,或者比18个人强些的只是会打个电话给120或110。因为18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没必要特别强烈地将他们骂死或送上断头台的冲动。 道德是什么?道德和规章制度、法律都一样,是一种规则。只不过道德规则没有强制力,仅靠社会评价来支撑。当国家或社会需要时,道德就会上升为法律或制度。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一种道德规则,也是一种道德规律。作为规则,要求对善为者予以褒扬,对恶为者予以谴责。作为规律,是指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个说法、做法。 但自古以来的道德惯例,已经被颠覆了。原因并不复杂,是因为连法律这个最底线、最应坚守的规则,也不管用了。大规则小规则一起失灵,导致乱象丛生。 当今社会,政治需要和民意需求成为法院裁判的主要依据,法律居于次要位置。法律失灵导致腐败丛生,公平公正渐离渐远。人们遇到纠纷、有了麻烦时,都去首先寻求"关系"或舆论,少有几人会首先想到法律。即便进入法院,有理的未必赢,无理的未必输,很多判决就是传说中的冤书。 于是,本该是道德楷模的官员,却不断爆出道德沦丧的案例。本该是依法行政的管理部门,却经常带头违法发号施令。本该合法经营的企业,却不断生产出坑爹的产品。本该诉诸法律求得救济的百姓,却不得已求助于黑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不让人信任,城管不让人信任,法院不让人信任,陌生人不让人信任。人们被动地集体失去了规则意识,包括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不能太把规则当回事,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当扶起老人者被告上法庭,法庭却判其赔偿时;当救人者把伤病员送到医院,医院却不愿免费救治时;当因为救助别人致使自己受伤,被救者溜之大吉时;路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已经不是善有善报的社会了。 当违法者逍遥法外,含冤者求助无门时;当腐败者越升越高,清廉者无以立足时;当守法经营者不断亏损,坑爹的人大发其财时;大家明白了另一个道理,这已经不是恶有恶报的社会了。 一个郭美美就告诉了大家红十字会是怎么回事。善款不能善用,与见死不救又有何异? 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只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是没有用的。靠思想品德教育,连思想工作者自己都知道也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转变为法治社会,让规则大行其道。只有如此,国家、社会、个人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人们才能弘扬起道德的精神。 愤怒只能说明良知还有救赎的希望,但未必会变成实际的行动。能有羞耻感并为此补救只能证明这个社会还有可能从病态回归正常。 按理说,老人摔倒,小孩子被撞,大家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十有八九会选择视而不见,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现在的中国人--欲望上升、良知沦丧,无力救赎。 首先,究其原因是:好多人没有信仰,只认孔方兄。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如儒家做事,道家做人,佛家修心等,大家只要信上一门就会有一颗慈悲之人,仁人之心,救世之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心里除了钱再什么都不信。好多人在庙里烧香,佛前许愿,不是本着对神佛的尊重,而是去为自己求财求福,所以,烧的香越多,心术变得越不正。所以与其去庙里烧香,还不如把路边的小纸片拣起来放到垃圾箱中,因为烧一辈子香不如做一件好事。 好多人只所以只认钱不认人,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负面效应,越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严重的腐败现象,已经在恶化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破坏作用。我们必须承认,官员所应体现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和公众的表率,起到风向标和标杆的作用,引领社会道德的提升。但是,现实已经不是正效应而是负面影响。大量的腐败现象,不仅在感情上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更损坏了官员的公信和社会的诚信,使社会道德面临空前的危机。这是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的总根源。"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这是执政者需要特别警醒的,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不能再忸忸怩怩,而要有"知耻近乎勇"的认知。 其次,媒体盲目追逐轰动效应,忽视社会效果,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判决结果令人错愕。近年来老人跌倒乏人扶的现象频繁地发生,虽不敢说均是这个案件负面影响的结果,但可以肯定这个案例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这应该是客观的。发生在广东的见死不救现象,就很难说不是这种现象蔓延的恶果。法律应该促进人类社会向善,而不是以"莫须有"的结论,使公众迷失行为的方向。因为人是经济动物,在"吃一堑,长一智"这种心有余悸的心理影响下,会作出利己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可能会违背道德。也许好多人不是不想救,而是不敢救,怕被赖着。被赖之后即使打官司打赢了,浪费的时间精力又有谁会补偿呢?如何从法律的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拨乱反正,是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 顾城有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并不否认今天的道德现状不能让人满意,在我们身边,还时不时甚至经常存在"道德的黑夜",但如果抱持平和的心态,应该能看到身边存在的"道德光明"。每个人不妨扪心自问,难道在身边、每天碰到的,真是坏人多于好人吗?事实应该与此相反。绝大多数人对于社会道德的判断来自媒体,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公众的道德判断。 只有从这样的定位去反思和思考,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重树官德和社会诚信,谴责和反思才有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