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 根据教育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国家应加大教育执法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我国的实际看,本来就是穷国办大教育,已经是"低投入高产出"了,但是教育仅有的收入或者教育人头费还要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截留,中小学已不堪重负,而且现在有些政府部门还把教育收费作为当地经济的增长点,作为地方领导应当懂得"教育的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要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就必须超常规发展教育"。"教育是经济链条的第一车间。今天抓教育,就是抓明天的经济,抛开教育抓经济是急功近利"。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不妨计算一下,每家每户必须至少有一个初中生才能脱贫,有一个职高生或高中生才可以致富,所以,教育非办好不可,否则再多扶贫资金,再多扶贫项目,也甩不掉贫困帽子。要彻底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作为当地政府就应在师范教育改革中,在师范调整、合并的同时,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尤其给师范发展以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初中生报考本地师范专科,使优秀人才毕业后分回本地中小学任教,或加强政策导向,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浮动工资和农村小学教师津贴制度,对那些被派遣或自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实行浮动工资制度。根据《教师法》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的规定,推行乡村教师津贴制度。或根据城镇、农村中小学教师余缺情况,通过合理流动,辅之以派遣和鼓励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和定期任教等措施,加强农村特别是薄弱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也是解决欠发达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师范教育改革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鼓励更优秀的人才加入教育行列,才能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当地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振兴之时,就是经济发达之日。"俗话说:"一方科技富一方人,一方文化养一方人。"但是,科技、文化都源于教育,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一方教育启一方民智,人们聪明了,有智慧了,富裕就有了希望。 (二)加强教师职业性质的法定规范,保质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国家公职人员的职业特点是需要相对稳定,因为他们熟悉本质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才能成为合格教师或者优秀教师。"教师成长研究"的成果显示:中小学教师从入门到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3年左右时间;到单独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并尝试创新需4~8年;从成熟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佳状态需15~30年。这种成长规律决定了教师不能随意"上岗"和"下岗"。 我国《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法》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金比例。"这也是对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种鼓励。其目的在于使中小学教师职业有保障,免于"下岗"之类的后顾之忧,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不是一定时期教师地位低、待遇差,职业缺乏吸引力提出的鼓励性措施,而是遵循教育规律,为保持教师队伍稳定,使教师安心从教,珍惜自己的职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而作出的法律规定。 队伍稳定符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性质、劳动特点,有利于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需要相对稳定,不应当过分竞争,不应当频繁地更换教师,更不应当把教师等同于企业职工进行管理。因为教师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整天面临"下岗"威胁,怎么可能兢兢业业地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在用人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大环境下,作为提高教师地位的一种措施,也应当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保持教师职业稳定。 (三)净化教育内外部环境,为提高全民素质打好基础 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客观地反映教育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倾听下面声音,引导干部群众看到主流、正评价教育;另一方面要采取断然措施解决众多部门都到中小学校查账、罚没钱款、收取手续费问题,把所查出的"乱收费"都退还给学生,同时严肃处理责任人员。只有这样,优化教育环境才能落到实处。 每个县的基础教育环境就全国来说无疑属于微观环境,但,大部分县的教育环境问题则绝对是宏观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法律或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解决了教育发展的环境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才能够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为更高层次教育打基础的目标才能实现。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活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 当前教师队伍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事业心和责任感问题,师德修养问题等等。但是,教师素质的问题,简单地把原因都归结到教师身上似乎不合情理,因为这是事实。 前些年,正赶上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师范教育发展较快,当时由于教师短缺,其一,政府给政策,各地出台了"直转"、"代培"、"短训班"等,一大批人充实到教师队伍。其二,当时其它行业的人员较之教师待遇高,发展机会多,师范院校录取分数低,有些甚至复习二、三年,考入师范。其三,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靠盯、压、磨这种高压式的教育,加之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讲课方法呆板,接受新信息少,观念陈旧,知识滞后。因为应试教育,抓升学率,使教师无暇进修、学习这也是事实,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虽说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学历补偿教育,但只追求了数量,学历达标,而忽视了质量问题。出现文凭泛滥,缺乏真才实学。 其次,职称评聘问题。职称评聘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而一些地方"定指标,达指标",它使不少人用尽全部心思为了"达指标"而奋斗,而不是为了如何激发自身的创造性而努力。都是以这些"指标"作为了学问的根本,如果真是这样,有些地方并没给予"真才实用"某些发展的实际空间,起码只是在口头上喊喊尊重"真才实学"罢了。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坛默默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虽说没学历,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相当不错,正如编后中所说:"他们是中国教师队伍中的脊梁"。可是,由于学历不达标,职称评不上,人已进入中年,你说不主攻学历,怎能评上职称。所以就如孙校长所说:"为了达到学历,以主攻学历为主,把教育教学当副业"。这说明管理体制的问题。 再次,用人机制问题。例如:中等师范学校招生,都是从初中应届时毕业生中选拔的佼佼者,学习四年,毕业后到农村小学任教。可是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据了解,不是农村小学不想接收,更不是教师人员超编,而是当地的土政策。例如:有的农村乡镇还有许多民办教师,使师范毕业生找不到用武之地,原因是民办教师工资是乡、村提留统筹解决,而不用地方财政出钱。或者是某种"关系",这样教师素质怎么全面提高。虽说这个问题可能偏激了点,但的确是事实。这说明我们的用人机制,不是平等、公平,而是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 第四,地方政府问题。虽说中央一再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可事实上,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虽说有《教育法》、《教师法》,究竟执行如何?而只有到教师节才想起教师,才办点实事,平时呢?例如,教师工资问题,有的地方,一年拖七、八个月,试想一下让饿着肚子的教师去谈事业心、去谈责任感,领导于心何忍?自己的责任感、事业心又哪里去了!只图政绩,只作表面文章,哪有"法"可依,又有谁来监督。 总之,以上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治"而不是"法制"的原因,是体制的原因。所以,作为教育,加大改革力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学问、去研究学生,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才能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