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牵丝路之风起长安 追思去病
陪葬帝陵是君主给予臣子的无上殊荣,霍去病刚好有幸、这既源于他的赫赫战功,也源于汉武帝刘彻对他的宠爱。 霍光的异母兄长却是私生子,生于卫家长于王廷,少年得志,功勋卓越、成就生前身后名,也许墓前的马踏飞燕便是他戎马半生的写照。 卫青与霍去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卫青顾及全局而霍去病则一马当先。虽算是出于同门,却风格迥异。 比较来说,卫青的道路要比霍去病坎坷得多,少年时代的骑奴,初出茅庐时在将领的歧视之下从戎,几十万将士的鲜血、匈奴的主力,每一步的辉煌背后都有着说不出口的艰辛。而霍去病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尚在襁褓之中卫子夫正值汉武帝的宠爱,接受来自皇室的正统教育,在刘彻的纵容之下成长,并得到中上级军官的认可。这样的霍去病应该算是一帆风顺、鹏程万里了。 汉代是兵阴阳学的鼎盛时期,自韩信伊始便善于运用《易经》的理论协同作战,这在汉武帝时期已逐渐形成系统的作战模式。 汉代对匈奴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动辄出兵几十万数,粮草千石,耗却春秋;我不知道现在一些热衷于军事或者乱世背景小说的朋友是否注意过战争的开销?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繁盛都是靠打仗来支撑,汉、唐两朝嫁出去的联姻公主决不会比大小的战役少;牺牲一个女人半生的幸福所换回来的太平不过三年,这三年对于岁月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国家却是最好的休养生息的时机,这接二连三女人的出塞,才有文、景朝天下二十年的盛世。 联姻,并非是军队不够强盛,联姻、也并非是男人护不住女人,联姻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女人牺牲了一世柔情、男人抛撒了一腔热血;所以公主、关内侯不过是个无关痛痒的封号,若能为家国尽一份力便也无愧苍生了。 诚然,我在两个不同类型的长篇系列小说中均提到联姻,宫檐椒角中的苍凉与千秋家国梦中的决绝,男人与女人的无奈、生与死的挣扎也在无意间张显。 汉代河西走廊的开通与漠北通关市的建立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程,也开创了横贯中西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的先河;卫青、霍去病的战火烽烟,汉武帝的厉兵秣马,无论如何都代表了那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历史使命。 现今,游西安的路线中免不了加进这些陵墓的元素,的确未央、建章已埋葬在历史深处,只有骏马蹄下的飞燕诉说着当日战火纷飞的峥嵘。 我想有人称霍去病为中国的巴顿将军也不为过,一票轻骑,快马扬鞭与擅长攻伐跋涉的北方强悍民族、匈奴部落,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奔袭争衡、孤军深入,这既是胆识、智慧也是毅力的较量。 如今,斯人已去,大汉也是尘土中的废墟,可这千百年传承的民族气节还在,无论是男儿豪情,抑或是女儿灵秀,在这几百万里长天大地之间倾诉着彼此亘古不变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