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美”的体味 (阅读推荐中……) 下一主题:我和这群女人们
郑州诗文化:猎猎大旗——欧阳修
[楼主] 作者:红树林子  发表时间:2007/11/15 14:56
点击:1497次

 

猎猎大旗--欧阳修

 

      苏轼曾评价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的伟大成就,不但来源于他的诗词,而且来源于他对当时文风、诗风的革新,还来源于他在曾巩、苏轼、王安石等诸多文学巨匠未成名时的提携。所以,时人和后人都奉欧阳修为当时文坛领袖。

一、欧阳修生平

      欧阳修(1007~1072),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因家中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其自称一老翁,故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作品大都收集在《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溘然长逝。苏轼评价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卒溢文忠。

      欧阳修死后,宋神宗下旨,谥文忠,追封兖国公,赐葬于新郑的旌贤乡。欧阳修的祖母李氏、续配夫人薛氏、四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及其他家族成员也陆续葬于此地,形成了墓群。其后世子孙为守墓尽孝亦安居于此,今郑州新郑欧阳寺村便由此而来。

      二、欧阳修与诗文变革运动

      中唐以后兴起的古文运动,经过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大力倡导和实践,已取得很大成绩,形成散文的优良传统。但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浮靡的骈俪之文又重新得势,这一时期的"文章专以声病对偶为工,剽剥故事,雕刻破碎,甚者若徘优之辞。"宋初的一批士人曾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但未能扭转文风。欧阳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肩负起了领导第二次古文运动的历史重任。  

      欧阳修能够扛起北宋诗文变革运动的大旗,并最终确定自己文坛领袖的地位,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这一场文学变革作为宋王朝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既与当时政治方面的改革相互关联,又是自上而下、依靠政权的力量推进的。早在天圣年间,范仲淹就提出过"时之所尚,何能独变",希望朝廷"敦谕词臣,兴复古道"(《奏上时务书》),而朝廷也确实几次下诏,从政治意义上提出改变文风的问题,如仁宗天圣年间曾诏斥文人"竞为浮夸靡蔓之文",要求学者"务明先圣之道",并指令从朝廷文件入手"矫文章之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6、108)。领导这种性质的变革,当然需要相当高的政治地位,而欧阳修具备这一基本条件。

  其次,欧阳修在当时的文人群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格修养既为重视道德节操的士大夫所尊重,同时他又喜扬人之美,并利用其知贡举的权力地位举荐人才,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的文学家都曾得到欧阳修的帮助,因此在他周围形成了集团性的力量,从而更便于扩大影响,推行他们的主张。如梅尧臣、苏舜钦二人名位不显,欧阳修却以诗坛宗主相视,使他们声誉大张;曾巩落第,欧阳修为他写序饯行,令人刮目相待,后又在知贡举时把他录为进士;对王安石,欧阳修不仅两次加以推荐,而且在赠诗中给予极高的称评;三苏中,苏洵以一默默无闻的布衣身份,经欧阳修的推荐和鼓吹而名动海内,苏轼、苏辙则是欧阳修知贡举时选拔于前列的,苏轼尤其受到他的推重。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和政治家,欧阳修的眼光、涵养,确实是不同一般的。

  第三,欧阳修不仅本人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在诗歌、散文、词的创作方面有特出成就,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他还有着比较合理,富有调和性、包容性的文学主张。北宋立国以来,由于约制个性的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在文学方面以道统文、以道代文的理论盛张到空前的地步,它虽然触及北宋初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文学风气的某些弊病,但对文学生机,却在另一个方向上形成更强的扼制。而欧阳修的态度,一方面对这种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想在原则上表示赞同,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对石介、尹洙等人表示相当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反对过分偏激的主张。他虽说过"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但也看到有事功、道德的人未必一定能文,"如唐之刘、柳无称于事业,而姚、宋不见于文章"(《薛简肃公文集序》);认为文采还是有其必要的,"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文章(当然是指符合于道的)有着不朽的价值,"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感二子》)。虽说这些表述较之宋以前文学理论已经达到成就而言,并没有什么发展,但在当时的环境中,仍有它重要的意义。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欧阳修的态度要更合理些。譬如对西昆体,他有不少好评,甚至称赞扬亿"真一代之文豪也"(《归田录》),而批评石介对西昆诗人的极端态度是"好异以取高","以惊世人"(《与石推官第一书》)。再如对骈体文,欧阳修的持论也较公允。他说过,"时文虽曰浮巧,其为功亦不易也"(《与荆南乐秀才书》),"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论尹师鲁墓志》),并赞扬苏氏父子的骈文"委曲精尽,不减古人"(《苏氏四六》),他认为骈文的缺点是在形式的严格限制下造成说理和叙述的不清晰,不畅通。所以,欧阳修所领导的文学变革虽有反对西昆体和骈文的一面,但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怎样使文学在建立完善的社会秩序方面起到更积极更实际的作用。在这个基本前提下,他们维护了文学的存在权利,同时也维护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的价值。

      同时,欧阳修他们也抵制了尊崇和效仿韩愈、走向僻怪险涩的文学风气。尊韩本来是欧阳修提出的主张,据其《记旧本韩文后》,韩文的流行同他校定《昌黎集》直接有关。但这恐怕主要着眼于提倡"古文"和发扬韩愈的文学主张,韩文那种个性发露、奇崛雄肆甚至是险怪僻涩的风格,未必为欧阳修所喜好;尤其是,它和宋代的文化风气,和宋人儒雅敛束的个性很难投合。所以欧阳修他们倡导的"古文",需要走一条不同于唐人的道路。当时有所谓"太学体"(国子学中流行的文体),其代表人物为刘幾,据说其文使"学者歙然效之"(《梦溪笔谈》)。它的面貌现在已无法看到,据《梦溪笔谈》所引片断,有"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之句。倘以韩愈及其周围文人的怪诞之语相比,这实在不算怎么奇特。但欧阳修为了提倡一种朴素流畅的文风,嘉祐二年主持科举时,将刘幾的文章用红笔从头到尾,一下抹倒,"判大纰缪字榜之",并将"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同上)。这激起举子哗变,群聚嘲骂,甚至在大街上拦住欧阳修的马头哄闹,而欧阳修不为所动,终于使"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宋史》本传)。科举文章与士人一生前途相关,它对社会上文章风格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文风的变革不单纯是文体的变革,更重要的在于内容的变革。欧阳修领导古文复兴之时,正是范仲淹等人倡导的政治革新浪潮涌动之际。他们相互呼应,互相配合,使得欧阳修的创作贯穿着古文运动的思想精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其中有二层意义,一是欧阳修主张"先道后文"。用他自己的话说,"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所谓文,必与道俱","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二是欧阳修把文风的变革与宣扬儒家之道联系起来,把变革社会的政治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宋仁宗景佑年间,欧阳修在《与黄校书论文章书》中指出:"见其弊而识其所以革之者,才识兼通,然后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葢见其弊,必见其所以弊之因。若贾生论秦之失而推古养太子之礼,此可谓知其本矣。"欧阳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像其著名的《朋党论》、《与高司谏书》、《准诏言事上疏》、《本论》等代表作即是庆历新政前后的战斗檄文。不言而喻,经世致用思潮是促成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首先是通过这一时期的古文创作和古文理论表现出来的。而这一时期的政治革新就是经世致用思潮最充分的实践,欧阳修的政论文也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通过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学集团的努力,北宋中叶的这一场文学变革终于获得成功,并由此主要在诗、文两方面确立了宋代文学的基本风格。从大的方面来说,以文而言,是虽以散体为主,实融合骈体,可以说结束了骈体与散体的截然对立,文字以浅易流畅为多,节奏徐缓宛转,较少激烈跳荡的表现;以诗而言,情感的力度减弱,所反映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相应地色彩和意象都比较疏淡,而对事物观察和体验比前人更细腻,总体上带有重理智的特点,特别在古体诗中,散文化的叙述和说理成分往往占很大比率。

  对于这一场文学变革的评价,概要而言,一方面它是士大夫集团所倡导的思想文化变革的一部分,是自上而下具有政治意义的行动,它对文学自由发展是有约束作用的;另一方面,它有效地抵制了更为极端的道学家的主张,在时代的限定条件下,孕育了中国文学的一些新的特色,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总体面貌。而且,同历史上的各种文学运动一样,作家的实际创作并不是完全被他们的理论的阴影所笼罩的。

      三、欧阳修的诗歌

      诗歌经历了唐朝的鼎盛,渐入西昆体,追求用典,追求怪异,不仅作诗费力,读诗也是一种苦役。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对诗风也进行了革新。他重视韩愈诗歌"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的特点,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相对于西昆诗人"历览遗编,研味前作"的主张,欧阳修的诗论无疑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欧阳修的诗友梅尧臣则更加明确地主张诗歌创作应做到"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并反对"有作皆言空" 的不良诗风。欧、梅等人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的,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

      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边户》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但欧诗更重要的内容则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由于他的这类诗篇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与西昆体的同类诗作有本质的区别。例如《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此诗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感人。

      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然而欧诗并不对古人亦步亦趋,故仍然具有自家面目。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躁艰涩之失。例如《再和明妃曲》中"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及"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议论精警,又富有情韵。欧诗的散文手法主要不是体现在句法上,而是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在总体上是给人一种自然平易之感的,该议时议,该叙时叙,议论、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畅尽曲折而无枯躁艰涩,平直周详之中,既富诗之韵味,又透出古文之妙。

      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所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但是宋诗在以文为诗的基本特征,在欧阳修诗中已全然具备,在宋诗史上具有它的过渡性意义。欧阳修以文为诗,既是对韩愈以文为诗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苏轼以文为诗的直接的启示和影响。欧诗多反映现实,针贬时弊,而苏诗在题材方面深受其影响。苏轼直接把诗歌作为政治斗争工具,讥讽朝廷政事阙失,揭露社会弊端,同情人民疾苦,如其诗《荔枝叹》中"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光溅血流千载"一句精神飞动,寄慨遥深,揭示了皇家的穷奢极欲,官吏媚上取宠,各地名产都得进贡的弊政,和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玉颜自古为身恩,肉食何人与同谋",其针贬时弊的精神是一致和相通的。欧诗议论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能和较强的形象与较强抒情相结合,如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以诗论诗,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诗中"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和"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把苏舜钦、梅尧臣两人的诗风特征,予以尽情描绘。而苏轼诗议论则能成功地借助于形象的描绘,使其议论增加一种飘逸隽永,才情横溢,富有魅力的韵味,较欧诗议论又进一步。如其诗《王维吴道子画》以诗作画论,通过对吴、王二人之画的深刻描绘,来进行比较,他形容吴道子的画为"道子实雄浑,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快如雨,笔所未到气已吞"。他形容王维的画为"摩洁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十分生动活泼。欧诗中理性化特征较浓郁,如《画眉鸟》中"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就表达了美好生活,始于自由的深刻思想,富有哲理。而苏轼的哲理诗受欧阳修影响,但却更加成熟,如《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面上写游山,实际上却阐发了认识世界,认识事物,必须跳出它本身的局限与障碍,深受欧阳修《远山》"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影响与启示,只不过欧诗中尚较含蕴的表现,在苏轼诗中更为发露,畅达。欧阳修为了打破当时诗歌形式过于死板的束缚而采用了整句中夹杂散句,整散结合的句式,如其诗《再和明妃曲》"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敌",而苏轼也同样受其影响,为了内容的需要而句式长短不一,如其诗《於潜僧绿筠轩》中,"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所"以及"若对些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以文为诗作为诗作的一个特点,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既可以成为缺点,也可以成为优点,关键在于是否遵循了诗歌形象化的规律。欧阳修以文为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的议论能和较强的形象与较强的抒情相结合,以使诗歌的理性深度得以增强。欧阳修以文为诗吸收了韩愈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而又避免了韩诗的造语险怪和生僻,并且语言自然流畅,无韩诗艰涩、拗折之弊,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因此欧阳修以文为诗的特点及作用,应当是予以肯定的,特别是在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中,为了反对西昆体的对偶精工、用典繁縟而使用了以文为诗,对打破诗歌常规体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后来之一代文学大师苏轼影响颇深。但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亦有弊,欧阳修以文为诗的弊端就是个别诗的议论显得生硬笨重,甚至成为有韵之论文,如《本论》。但整体来说,欧阳修以文为诗的特点利大于弊。他在艺术上打破了常规,对宋诗新风貌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得艺术表现增加了新的手段,使得诗歌可以更为自如地表达生活内容,从而对生活摄取的更广,开掘的更深。

      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之清新流畅,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有继承又有创新,有承袭却又不失个性,便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例如《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写好友万里相思和少去老来的感慨,时空跨度很大,情绪亦跌宕起落,然而文气仍很宛转,娓娓如诉家常。欧诗的成就虽不如欧文,但两者的风格倾向是一致的,这种诗风显然是对西昆体诗风的矫正。

      四、欧阳修的词

      词产生于民间,早期词作的题材较为朴实丰富。到了文人手中,却形成了"词为艳科" 的狭隘看法,对宋初词风产生巨大影响的花间词人和南唐词人,所作即多以表现男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为主题。宋初的词家曾作过扩大表现内容的努力,但主导倾向并未改变。

  欧阳修的词处在词风欲变未变之际,他继承"文以载道"的传统,突破词作仅供佐酒助兴的局限,扩展了词的题材。他的咏史词和不少赠答词均能联系现实,有感而发,开北宋末至南宋反映现实词的先河。他的即景抒情词,景物清新明晰,情致深澈隽永,实开东坡词风。他的爱情词,形象饱满,情深意挚,语言通俗,心理描绘细致,实开少游词风。欧阳修善于向民间词学习,民间俗曲《渔家傲》经他写作提倡,成为词人最喜爱的词牌之一。他还继承唐代民间词的传统,创作了不少长调慢词,在长调慢词的发展方面,其功不应埋没。

      欧阳修对词风的开拓。欧阳修没有在词学方面提出革新主张。但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宋词输进了新鲜的血液,他的词作和诗文革新的精神有着某些相通之处。

      在《答吴充秀才书》中,欧阳修论述了文与道的关系,批评了世之学者"弃百事而不关于心"的现象。他继承韩愈"文以载道"的观点,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反映在词作上,表现为对词的传统题材有所扩展。比如在欧阳修之前很少有咏史怀古的词篇,而欧的《浪淘沙》写的就是开元遗事:"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上片极写荔枝之鲜美,偏偏却生得很远。过片直点开元,只"妃子偏怜"四字,驿使们"惊尘溅血流千载"、唐玄宗骄奢淫逸误国家尽在其中。歇拍句深沉而意隽永,唐玄宗、杨贵妃已成为历史陈迹了,然而,面对现实,内忧外患,作者写词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揭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严肃的主题。词虽写得很含蓄,但和《五代史伶官传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联系现实、有感而发的咏史词,开了北宋末至南宋反映现实词的先河。

      欧阳修生活的那个时代,士大夫作词,多是于酒席筵前,即兴填写。目的在于佐酒助兴,内容自然局限于风花雪月、相思离别。欧词中也不乏这类作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也用词这种形式和朝廷大臣、亲朋故旧相互赠答唱和,反映他对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观点。据魏泰《东轩笔录》卷十载:范仲淹守边,曾作《渔家傲》数阕,颇述边镇劳苦,欧阳修呼之为"穷塞主之词"。而王素守平凉时,欧阳修也作《渔家傲》一词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并且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引)关于"穷塞主之词",前人或曰贬低,或曰赞赏。其实,对比"真元帅之事",其意自明。欧阳修是嫌仲淹词意太悲凉,他所向往和歌颂的是驰骋疆场、一往无前、胜利凯旋的英勇精神,表现出作者高亢的爱国主义思想。此词虽只有断章,但我们可以把它和范词一起看作是辛弃疾、陈亮等抗战爱国词的先声一曲。

      欧阳修的咏史赠答词中,有一首《水调歌头和苏子美沧浪亭》特别值得珍视:"万顷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绿水,掩映似潇湘。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苏舜钦因范仲淹事为人倾陷,寓居苏州,筑沧浪亭,写有《水调歌头沧浪亭》一阕,抒发"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的矛盾心情。欧阳修以词唱和,一方面推许他的"经纶才器",另方面又赞美他"等闲厌名缰"、"雅意在沧浪"的高风亮节。词中以危亭、佳树、修竹、回塘和掩映似潇湘的青山绿水构成一个美好的境界,用心在于表达对苏的同情和赞美。结句既是勉励苏舜钦,又包含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全词清淡高雅,脱尽了花间的浓艳纤丽。如果把它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词句对照起来读,其忠爱之心、矛盾之情、洒脱旷达的胸怀,直至写作手法都是非常相近的。冯煦说欧词"疏隽开子瞻",此词可窥一斑。

      欧阳修在诗文写作上,反对"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与乐才书》)的空洞文字。这种主张反映在词里,很少有那种堆砌绮词丽句的无病呻吟,更多的是抒写发自肺腑的真挚、火热的感情。在这方面,他既不同于柳永偎红倚翠的浅斟低唱,也不同于晏几道对昨梦前尘的回想和依恋。他是把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在坷坎宦途上,在朋党水火中,忧患凋零的真实感受写到了词里。或不加涂饰,直抒胸臆;或感物而发,含蓄蕴藉。而表现出来的抒情个性是志气自若,疏放达观。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作者于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曾在蜀岗山上筑平山堂。写此词时已不在扬州,而是送刘仲原甫守维扬的。所以上片全是想象之词,流露出对旧地的思念怅望之情。下片感慨自己虽有挥洒万字的才华,却只能做一个一饮千钟的醉翁。写景抒情,毫无假借。直起直落,大开大阖。后来苏轼经过平山堂,也写了一首《西江月》,其中说:"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苏轼对这种疏放精神的向往。实际上,他举首高歌"大江东去"等词作,也是承袭了欧阳修这种苍劲雄直的词风的。

      在欧阳修其他词篇里,还有不少关于豪饮、行乐的描写。这些词里作者的形象和《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的滁州太守是一致的。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联系到他以"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一翁老于五物间"而自号"六一居士";联系到他在《题滁州醉翁亭》诗中所说"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言",可以看出他醉眼朦胧的背后,有着郁结内心的壮志难酬的苦闷,屡遭排斥的愤懑与不平,蕴藏着坚持正义和热爱生活的执着情操。所以,对于这些词所抒发的感情,不可以"老境颓唐"讥之,也不应一概以"消极腐朽"否定之。

      罗泌在《近体乐府跋》中说:"公性至刚,与物有情。"欧阳修正是以古典诗歌"本人情,状风物"的优良传统来反对西昆体"缀风月,弄花草"的诗风的。他啸傲湖山,流连光景,去发现自然的美,在词里再现这种美。无论对云物俱鲜的西湖景色描写,还是对十二个月节物风习的歌咏,对洛城芳菲的赞颂,都体现着他对自然景物的真切感受,流露着他对自然山水深挚的爱悦之情,表现出他洒脱的胸怀。如写西湖的云影天光:"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写泛舟湖上:"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山泉明月:"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正因为处处着我色彩,不象有些写景词无病呻吟,才具有动人的力量。欧阳修的即景抒情词较少有晚唐五代词的脂粉气味,那清新明晰的景物,深澈隽永的情致,使词格向清疏峻洁方面发展。其后苏轼写词直抒胸臆,将词体提到与诗同等,是欧阳修开风气之先的。

      欧阳修对艳词的开拓。欧词中有很多爱情篇章,特别是在《醉翁琴趣外篇》中,有不少关于男女情事的描写。历来词的评论家一方面把这些词贬斥为鄙亵之语,另一方面又为贤者讳,认为"一代儒宗,风流自命"的欧阳修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词,这些词都是"仇人无名子所为"。诚然,在欧词中确实有少数篇章有不太健康的描写,但这并不是欧阳修爱情词的主流。摒除这少数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曲曲热情优美的爱情颂歌。在散文中论述天下大事精辟入微的欧阳修,在这些词里却向人们坦露出他精神世界的另一个方面。事实上,既作雅词,又为艳曲,两宋很多名公巨卿都是如此。只不过欧词写得更具特色罢了。

      欧阳修的爱情词有很多写得非常典雅婉和,但大量的是以通俗的语言,毫无拘束地对男女爱情进行大胆、率直的描写。以俗语写艳词是欧词的一大特色。如表现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更愿郎为花底浪,随风逐雨长来往。"(《渔家傲》)写男女思念:"红笺着意写,不尽相思意。为个甚,相思只在心儿里。"(《千秋岁》)词人尽量从民间语言中汲取朴素、简洁、健康的成分,把爱情表达得十分真挚美好,自然而有个性,不象有些词家那么扭捏作态,因而,能够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最能体现欧词描写爱情泼辣、大胆的,要数那首《南乡子》了:"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花下相逢,遗下弓弓小绣鞋。  划袜重来,半亸乌云金凤钗。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一向娇痴不下怀。"此词直笔写出男女情事。首二句写此女子天真貌美,以下以轻快活泼的笔触,刻画她与情人花下相逢慌乱、羞怯、娇痴的情态,结尾是青年男女之间火热、真挚的爱。这种率直的描写,在北宋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有着反对封建礼教的进步意义的。

      通过外形描写和心理刻画,在词中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是欧阳修爱情词的又一特色。如《渔家傲》:"罢采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头转。荷叶又浓波又浅,无方便,教人只得抬娇面。"塑造了一个美丽、健康、羞涩的采莲少女的形象。《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塑造了一个沉浸在爱情幸福之中的新嫁娘的形象。而《江城子》:"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早是自家无气力,更被你,恶怜人。"塑造的却是一位娇弱高贵的闺中少妇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的,栩栩如生的。她们在词苑里出现,标志着由晚唐五代以来对妇女体态、服饰等外形的描写,转向人物内心世界深刻细致的剖析和刻画。以温庭筠的《菩萨蛮》和欧阳修的《蝶恋花》作比较。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往。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首词都写闺思,都揭示了封建社会上层妇女孤寂愁苦的心理状态。然而,温词着重于蛾眉香腮、花面相映等衣饰外形的描写,只以懒起迟妆的精神状态透露出她的愁苦,以新衣上鹧鸪成双成对反衬她的孤寂。欧词则不同。上片写对丈夫的思念却从对方写起,从想象着笔;下片泪眼问花,实则泪眼看花,向花倾吐自己的苦闷、孤独的心情。由于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虽无外形描写,人物形象却是活生生的,比温词丰满得多,鲜明得多。整首词写得意深刻而语浑成,难怪连李清照也酷爱之。

      欧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的手法之一是运用人物的独白。如《洛阳春》:"看花拭泪问归鸿,问来处,逢郎否?"《一落索》:"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逢郎否?"言为心声,在词里直接引用人物语言,突出表现其内心的奇想,可以生动地刻画出她独特的心理状态。

      善于运用形象的语言抒写人物感情上的变化,也是欧词描写心理活动常用的手法。《渔家傲》(红粉墙头花几树)写一个行人十分爱慕高楼深院中荡秋千的姑娘,只以"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千处"作结。偷顾至日暮已见其一往情深,又羡慕流莺尚能飞到秋千处,更见其如醉如痴的心理状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烛照和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把心理活动剖析到更深的层次,是欧词心理描写一个独特的手法。如《醉蓬莱》:"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栏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此词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女子解释爽约的原因:一怕被人知道,二怕被娘猜破,三因针线未完不得脱身。然而,她还是希望对方更阑时分重来。把封建社会一个青年女子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描写得活灵活现,这在北宋前期的词坛上是别具一格的。

      欧阳修的爱情词形象饱满,情深意挚,不仅由外形描写转向深层的心理刻画,而且把代言体转为个人抒情之作。这样,增加了词的抒情深度,进一步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冯煦所说的"深婉开少游",即指欧词在这些方面对后世的影响。

      欧阳修对词牌的开拓。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欧词类花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欧词学南唐,都是执其一端而论。其实,欧词取径并不是那么狭窄的。他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比较易于接受来自民间的新鲜事物。所以,在他的词中,还有学习民间词,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创作的一面。这是欧阳修之所以能在词的领域里表现出一定的开拓精神,有一定的创造性的原因。

      在《欧阳文忠近体乐府》中,有两组咏十二个月节物的《渔家傲》。《渔家傲》原属于讲唱文学的鼓子词,是北宋民间流行的歌曲。而且欧词这种用一个词牌重叠几次描写同一内容的联章体也是来自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但好听,且易懂易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渔家傲》由于欧阳修、范仲淹的写作、提倡,遂成为后来词人们最爱用的词牌之一。

      欧阳修还用《渔家傲》词牌写了六首采莲曲,表现水乡村娃的生活。这些词清新活泼,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的一首是这样写的:"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晌,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此词写采莲时女伴相寻、嬉戏欢乐的情景。首句突如其来,在一片清幽的荷花丛中,骤然响起了桨声,响起了欢声笑语。女伴们以荷叶当酒杯,全词即扣住花和酒展开:花的清香,酒的清香,融合在一起;娇艳的荷花,红润的醉脸,交相辉映。景美,人美,情更美。读来妙趣横生,令人陶醉。

      欧阳修向民间词学习,创作了不少长调慢词。慢词早在唐代民间就有了,到了欧阳修、柳永生活的时代,在首都汴梁等大都市,一般官妓和瓦子里的歌女,对令、慢和诸宫调都有专业演唱。北宋前期词坛,慢词和小令是同时发展的。小令承唐五代花间、南唐余绪,慢词则继承了唐代民间词的传统。而欧阳修本人,能审音,好鼓琴,在音乐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再加上深厚的文学修养,那么,利用长调这种形式,写景抒情,就自然运用自如了。在《琴趣外篇》中,就有用《千秋岁》、《醉蓬莱》、《鼓笛慢》、《看花回》等词牌写的慢词。慢词的兴起,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容量,艺术形式上更为新鲜活泼,给词坛带来了新的气息。欧阳修虽然写的慢词没有柳永多,在词调创制方面也没有象柳永那样将小令衍为长调。但他作为文章巨公,乐于从民间接受这种形式,其影响远非柳永可比。这样,就把慢词的局面打开了,使得后来的词家得以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驰骋,其功绩不可埋没。

      很多年来,对欧词的评价几乎是毁誉参半,欧阳修在词史上的地位当然也就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他的诗文特别是散文成就高,影响大,词名为文名所掩。其二,他在词中一反庄重的儒家面目,多写恋情相思的题材,且有很多大胆、率真的描写,这与历代统治者标榜的纲常名教相违背,自然受到贬斥。因而,欧的词名又为他的"艳词"所掩。

      从总的方面看,由于受社会风尚和文学传统的局限,欧阳修和晏殊的词对花间、南唐的词确实是因袭成分较大,未能独辟蹊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方面过去我们看得太多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欧阳修并不完全等同于晏殊。晏殊词里反映的多是富贵闲愁,表现为圆融俊雅的艺术风格。欧阳修则把坎坷仕途的感受寄寓于词,又注意向民歌学习,所以在内容、形式、语言等很多方面较之晏殊有所拓展,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更多的创造性。关于欧阳修词作的成就及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有较为确当的评价:宋初大臣之为词者......独文忠(欧阳修)与元献(晏殊)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且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江西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本传云:"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独其文乎哉,独其文乎哉!这段话,至少可以说明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北宋前期词坛上,晏、欧并驾齐驱,成就高于同时的其他作家。第二,较之晏殊,欧词不但"深致过之",而且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第三,欧词的创作与他的诗文革新主张有着相通之处,他的成就不只表现在散文上。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指出了晏、欧承上的不同。冯煦关于欧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观点,则说明了欧词启下的意义。这种承上启下的地位,这种过渡状态,既反映了宋词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欧词的重要地位。300多年宋词发展的历史是从晏、 欧这里揭开序幕的,欧阳修有着不可磨灭的先导之功。

      五、欧阳修的散文

      相比来说,欧阳修散文的成就更加显著。当时人吴充《欧阳公行状》中说他"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指出了他的散文创作的一些主要特点,即第一,文体多样,有各种类型的议论文、叙事及抒情散文;第二,兼采"古文"与骈文之长,根据内容需要熔铸剪裁,形成新的散文风格;第三,变化多端,开阖自如,气脉流动,富于内在节奏感与韵律感。

  欧阳修的政论性的文章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论》是传统"古文"中的名篇,对结构和文采都颇有讲究,但并不是文学性的作品,故不予多论。最能体现他的文学技巧与艺术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散文。在这一类文章中,他尤其不持狭隘的"古文"观念,在注意散体文意脉结构、句法上的特点的同时,又汲取骈体文在音律、辞采方面的长处,并且重视文中情绪变化与文章节奏变化的协调,时而舒展,时而收敛,呈现一种纡徐流转、抒情性和音乐感都很强的风格特点。例如《丰乐亭记》、《相州昼锦堂记》、《泷岗阡表》等都是如此。而最著名的《醉翁亭记》,从"环滁皆山"的扫视开始,将读者的视线逐渐引向西南诸峰,推近到琅琊山,入山中溪泉旁,随峰回路转,又引人抬头看见泉上小亭,再从作亭者为谁、命名为谁的设问,推出主人公--号"醉翁"的太守,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的感慨议论,趁势导向山中四时之景,收转来写"醉翁"的酒宴和醉态,酒宴散后的情景,"醉翁"与人不同的心境,最后点明太守为"庐陵欧阳修"即作者本人。全文既萦回曲折,又连绵不绝,无一句跳脱。文中每一个意义完足的句子都用叹词"也"结束,共出现二十一次,构成咏叹的声调;又把骈文中对偶相映的句法变化使用,时散时偶,句子的字数时齐时不齐,这样,既有明晰的节奏感,又流动摇曳,作者内心淡淡的孤独、怅惘之情在这种咏叹的节奏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传统上用骈体写作的抒情小赋,在欧阳修笔下虽仍较一般散文为整齐,保持着骈文外在形式上注重声律辞采而浏亮鲜明的特点,却又多掺杂散体句法,并注意气脉的连贯流动。如《鸣蝉赋》、《秋声赋》都是这样。后一篇的首节: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他用排比对偶句法构成三次短促的节奏,把无形的秋声作了形象的描绘,写得秋声有惊天动地之感,而因此,末几句的写景越发显得萧瑟平静,丝毫不为秋声所动。在两相映衬而合成的整体意境中,突出了作者内心对秋天衰飒气氛的敏感和悲哀。

  若从缺陷一面来说,这一类作品"做"文章的痕迹都较重。像《醉翁亭记》二十一个"也"字的用法,多少让人感到不自然;《秋声赋》第一节中的问答,也是有些做作感的。还有,十分绵细的意脉,这实际上是情感受理智控制、表现得平缓有分寸的状态,它对读者情感的激活力量也相应地比较薄弱。但是,无论如何,在宋代初期文风华丽迷奢之时,欧阳修高扬大旗,扭转文风,并且在创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
<img src=http://xz5.2000y.net/admin/uploadpic/2004101019046486.gif>

[本帖已被红树林子于2007年11月15日15时24分25秒修改过]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21420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美”的体味 (阅读推荐中……) 下一主题:我和这群女人们
 [2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11/15 16:31 

一块金砖够吃几天,呵呵

 

  待俺啃啃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楼主]  [3楼]  作者:红树林子  发表时间: 2007/11/15 16:37 

最近这三四篇

大部分文字都是堆砌别人的

但也就到此了,下面就该原创的了

情期待下篇,哈哈~~~~~~

《大唐飞歌中的河洛咏叹》



※※※※※※
<img src=http://xz5.2000y.net/admin/uploadpic/2004101019046486.gif>
 [4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11/15 16:43 

那就期待了 :)

 

 啜着咖啡品着文字的感觉,着是美了,哈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5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11/15 16:54 

如果真的如你所设想

 

我找西陆文学编辑将此系列放在显眼处,到时候大家好都去一游 :)



※※※※※※
&lt;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gt;
 [6楼]  作者:紫蔷薇花  发表时间: 2007/11/15 21:40 

见识到了如此的大文!
拜读

※※※※※※
牵手的日子,是有缘的日子,也是幸福的快乐的日子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48030662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