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被很多男孩喜欢 下一主题:第十一期最佳回复用户静夜微阑请...
郑州诗文化: 光耀千秋——杜甫
[楼主] 作者:红树林子  发表时间:2007/09/06 10:36
点击:2355次

光耀千秋-——杜甫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支交响乐队,那些充满才华的诗人们每个人都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刘禹锡的清俊,柳宗元的简淡,韩愈的险怪,李贺的冷艳,白居易的轻俗,李商隐的雅艳......而无疑,李白是这场交响乐演奏中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一支。杜甫呢?所幸有了杜甫,他为这支队伍压住了阵脚。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生于巩义市南瑶琬村。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另外,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更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很骄傲地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早慧,据称七岁便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壮游》),与文士们交游酬唱。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仕进作准备。他先到了吴越一带,江南景物和文化,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二十四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未能及第,又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他后来回忆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此时,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指望玄宗对他的文才投以青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时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边将们一意开拓疆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乐,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擅权专政,阻塞言路,政治变得昏暗;三是为玄宗所宠信的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手握雄兵,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春望》、《月夜》、《悲陈陶》、《悲青坂》、《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大量传世名篇,从诗人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本要沿长江东下出川,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缘故,滞留很久。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时,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十一年,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留下的作品有一千余首,占《杜工部集》存诗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诸将》、《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尤其以旅居夔州的二年为中心,杜甫的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杜甫死后43年,他的孙子嗣业终于完成了杜甫归家的心愿,将杜甫归葬于巩县邙山岭上。

        (二)杜甫的诗歌。杜甫现存1400多首诗,内容上涵盖了山河、家国、民生、战乱、政见、亲情等诸多方面,形式上则主要涉及了古风、五律、七律、七绝等格式。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说:"至于子美,所谓上薄风雅,下赅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昔人之所独专矣"。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可以说,凡杜甫触及到的领域,他的诗歌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一是丰富的内容。杜甫早期的诗歌气势壮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是有着少年的激情的是以豪放为主的。杜甫在二十岁到三十四岁时,东下吴越、放荡齐赵,少年气酣、裘马清狂。在这一时期虽然现存诗篇不多,以五律为最多,是杜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正值唐代开元盛世,他本人又涉世不深,受时代精神的鼓舞,诗歌内容抒发豪情壮志为主,风格也比较浪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从诗句中可看出年少狂放的气质也是杜甫的青年天性。"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冥冥任何往,脱略谁能驯"(《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博空上九天"(《姜楚公画角鹰歌》), "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丹青引》),这类诗句表现出了杜甫天马行空,不同凡俗的壮气。所以,也有学者说过杜甫实际上是一位颇有豪宕之气的诗人,其天性的活跃、放恣不亚于大鹏自诩的李白。

         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其现实主义诗歌。杜甫35岁赴长安,直到40岁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这期间,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三大礼赋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寄家奉先县幼子饿死的极其潦倒辛酸的生活。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使他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以诗歌直接面对惨淡的社会人生,初步形成了 "沉郁"的风格。他逐渐从爱自己的家族、个人的建功立业,转到爱国、忧民,诗歌创作从较多的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这就使原来比较抽象的 "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具有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其名篇《丽人行》、《兵车行》、《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都作于这一时期。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与人民一道逃难。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的苦难,加上屡受贬斥的屈辱,使他与社会、人民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爱国精神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不朽诗篇。杜甫的晚年动荡不安,但创作精力空前旺盛,忧国忧民的感情有增无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登高》、《蜀相》、《又呈吴郎》、《岁晏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许多优秀作品都作于这一时期。

        此外,杜甫还有很多属于赠别诗、亲情诗、文论诗、景物诗的作品,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杜甫的兴趣很广泛,他对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都有很高的修养。杜甫对大自然具有特殊的敏感和热爱,他和春雨、秋花、细麦、娇驾都建立了亲切的朋友般的关系,它们在诗人笔下充满了蓬勃的生趣。《舟前小鹅儿》:"鹅几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唤船逼,无行乱眼多。"把鹅儿写得天真烂漫,很似一群正在做游戏的儿童。《三绝句之二》:"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如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两句亲切的叮咛,让我们联想起人间珍贵的友谊。《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春雨体贴人意,在读来的时候来了;诗人摸透了春雨的脾气,点出它的轻柔。杜甫就这样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去表现大自然中健康的、富于生命力的东西,把人们诱人童话般的艺术境界,使我们对生活发生了更大的兴趣。杜甫对妻子、儿女的感情很深沉也很执着,在战乱中这种感情就变得更加强烈。当他只身困在沦陷的长安时,急切地盼望和家人团聚。他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余",又说:"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他甚至把老妻想象得如此之美:"香雾云望温,清辉玉臂寒。"杜甫对兄弟也是一往情深。《月夜忆舍弟》里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向死生。"杜甫很珍视友谊。他和李白有着特别深厚的交情,李白追求真理的热忱,对杜甫的影响非常深远。杜甫一生写了十一首诗来酬赠和追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尤为动人。杜甫常常写到他的邻人,《羌村》第三首写邻里慰问他的情形。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很难设想一个厌世的否定人生的人,会对祖国人民有什么执着的感情。杜甫正因为热爱祖国和人民,才能具有这样饱满的生活热情,才能充分肯定生活的意义。反过来说。正因为他热爱生活,爱国爱民的感情才变得更充实更具体。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歌在杜甫的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这类诗歌虽然没有揭示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但它们可以培养读者高尚优美的生活情趣,坚定人们生活的意志,同时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因而也是一份非常宝贵的遗产。

        二是诗史的性质。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数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千余年来,杜甫向称"诗史"。晚唐孟綮《本事诗》即指出,"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后来宋祁在《新唐书》的《杜甫传》里也写道:"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明代王嗣爽在《梦少陵作》一诗里写道:"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杜甫诗歌中诗史的性质,最少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杜甫诗歌;是指杜诗的很大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过程,并触及了当时重大事件或与重大事件有关,成为开元、天宝之际的唐朝社会的一面镜子。

        安史之乱前夕的杜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最高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和穷兵黩武,以及由此造成的现实生活中贫富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和人民深重苦难的现实,揭示出造成严重危机的社会政治原因。当时,作为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日久,便骄奢淫逸,纵情声色。所谓"异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同诸公登慈思寺塔》),就是针对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糜烂生活而言的。"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宿昔》),他们在宫中干些什么呢?"斗鸡初赐锦,舞马解登床"(《斗鸡》)。宫中行乐还不够,唐玄宗每年还要带着杨贵妃姐妹兄弟到骊山避寒;春天来了,玄宗就带着"丽人"们穿过夹城游宴于曲江、芙蓉苑。《丽人行》诗与《乐游原歌》中所写的"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泆荡荡,曲江翠幕排银傍,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即揭露此事的。玄宗纵情声色的结果是不理朝政,他把内事交给权阉高力士,把外事交付奸相李林甫。高权势极大,李阴险奸诈,排挤比较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诬陷迫害很多正直的文臣武将,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朱门务倾夺,赤族迭罹殃"(《壮游》),就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天宝十一载(752)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右相兼吏部尚书,大权在握,愚而自用,在杜甫《丽人行》中,就有"宾从杂沓实要津"、"炙手可热势绝伦"的纪录。
  

        在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诗人采取史诗的艺术构思,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概括,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糜烂和穷奢极欲。诗中"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是针对唐玄宗、杨贵妃每年到骊山避寒,在华清宫极声色之乐的史实所描绘的一幅绝妙讽刺画;而"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有神内战,烟雾蒙玉质。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则是对唐玄宗和杨氏兄妹的奢侈挥霍的糜烂生活的尽情揭露。诗中还通过自己"非无江海志,江河送日月"与"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的极度矛盾心情,揭露了有才能有抱负的下层知识分子不抒其志,只得"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的黑暗现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中还真切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贫富两个阶级时立的实况:"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是何其触目惊心!而"朱门酒肉自,路有冻死骨"的骇人听闻的惨象,形象地使贫富之间"荣枯咫尺异"的现实得以印证。

        天宝十年(751),杜甫创作的《兵车行》可以说是杜甫创作一个标志性的作品。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兵车行》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唐统治阶级的奢糜腐朽和对外穷兵黩武,既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又给百姓带来了深重苦难,加剧了阶级矛盾,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而杜甫的诗歌,恰是通过反映这种现象来揭示安史之乱爆发的社会政治原因的"诗史"。

        安史之乱期间及其后,杜甫又用诗歌最大程度地忠实记录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真实的形象描写,再现了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生活面貌,留下了一幅幅兵荒马乱和人民苦难的历史图画。在那"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遣兴》)的时代,杜诗真实地记录了安史叛军在战争中的凶残暴虐,控诉了他们的滔天罪恶。一首是(《悲陈陶》),写陈陶斜战役:"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诗人极力突出了官军的惨败和叛军的凶横。另一首是(《悲青坂》),写青坂战役:"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铁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水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诗歌揭露了叛军的耀武扬威、骄横不可一世,更描绘出一副令人惨不忍睹的画面。这两首诗是诗人蘸着"义军"鲜血而写成的"诗史"。在此之前的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九日的潼关战役的惨败,也在后来的诗中有明确记录:"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北征》),"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潼关吏》),"桃林战"即潼关战役。而乾元二年(759)三月三日九节度使60万人在邺城(相州)战役中溃败,伤亡更是不计其数,《新安史》对此作了沉痛的记载:"我军取相州,......归军星散营"。战争中死难的,都是无辜的百姓和士兵。《悲陈陶》中"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垂老别》中的老人"子孙阵亡尽"、《石壕史》中的老妇"二男新战死",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控诉罪恶战争的同时,杜甫还描绘了一幅幅战争下满目疮痍的山河破碎图和人民困苦生活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昔日繁华热闹的京都长安城,战乱后纵然春回大地,却人烟稀少,呈现的是一片萧条荒芜的景象;过去皇帝与妃子们寻欢作乐的曲江头,美丽繁华早已荡然无存,看见的只是"江头宫殿锁千门",诺多建筑物荒废无主,那"细柳新蒲为谁绿"呢?此情此景令人不能不生故宫黍离之悲。而曾是统治者奢侈淫糜场所的玉华宫,这时是怎样的情景呢?《玉华宫》诗为之作了描绘:"溪回松风长,巷鼠窜古瓦","阴房鬼火青,怀道哀湍泻","当时侍金銮,故物独石马",颓败凄凉的景象历历在目,使人黯然。都市是这样,农村又如何呢?诗人看到的是:"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鸱枭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北征》),"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送郭中丞三十韵》)。《垂老别》里则画出了一幅血与火的历史画:"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尺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无家别》通过一位战败的老兵回乡所见,对遭受战乱惨重破坏的荒芜田园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败阵,归来寻旧蹊。欠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蹄。四邻何所有,一二寡老妻。"这些画面,与史书说的"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旧唐书刘晏传》)相互印证,真正是"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北风》)。杜诗通过对这一幅幅荒败凄惨画面的具体描绘,深刻的反映出了安史之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使得广大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杜诗中所记录的诗人自己的一些遭遇和感受,如"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忆弟二首》)、"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与"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羌村三首》其一)等等,在当时是带有普遍性而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的。而战乱中朝庭为补充兵员滥征丁夫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则在"三吏三别"组诗中得到了忠实而辛酸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杜诗还生动凝练地反映出由于战乱,"儿童尽东征"、"蜀地无人耕"(《羌村三首》其三),所以乱后农业生产荒废,广大农民生活极端困苦。对之,唐王朝不仅不加救济、抚恤,反而由于"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送陵州路使君之任》),在上元二年(761)十月,下令征收自天宝十三载(754)至上元二年农民所欠的租庸,只要百姓家中有粮食、布帛的,官府就派人夺走,叫做"白著",不服者加以严刑。于是,战乱的破坏、赋役的繁荣,加之富商、奸商的盘剥(《述古三首》):"市人日中集,于利竟锥刀")以及米价的不稳定(《岁晏行》:"去年米贵缺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农民们更其贫穷、痛苦:"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岁晏行》)。那些长期战乱剩下来的孤苦的寡妇,处境更是悲惨:"征戍诛求寡妇哭"(《虎牙行》)、"已诉征求贫到骨"(《又呈吴郎》)。这种直接揭露安史之乱导致广大人民困苦生活现实的图画,在杜诗中比比皆是。而杜甫本人贫穷流离、寄人篱下、无家安身的景况,更是富于代表性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面貌。应该说,安史之乱及其导致的吐蕃的入侵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使李唐王朝的实力大大削弱,从此一蹶不振,转盛为衰。而杜诗正是忠实而沉痛地反映和揭示了这一重大历史转折过程的一代"诗史",也是为一去不返的盛唐气象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另外,杜诗的不少篇章还是唐代各种独具风貌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传记,即如史学家一样,以诗的形式描写自己时代的各种独具风貌而有其典型意义的人物,为之素描、写生、作传,通过人物的经历、遭遇来展现时代、社会风貌,反映现实。《前出塞九首》是为一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勇敢和谦逊的士兵作的传。这是一个被迫当兵的府兵,由于"杀人亦有恨,立国自有疆"的思想支配,他不满"君已富土境"后还无休止地"开边"的作法,加之一路上徒长欺压、驱通("吏怒嗔"),因而"心绪乱已久",但最后还是决心把生命献给国家:"丈夫誓许国"。在军中,他深切地感受了"军中异苦乐"和边将把戍卒当"奴仆"使唤的黑暗,也尝遍了筑城戍守的痛苦,虽然他很渴望立功:"功名图麒麟"、"几时树功勋",但初战立功时,却"潜身备行列",认为"一胜何足论";而"从军十余年"后,因为"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之敌,虽屡建战功,却仍然穷乏如故,竟似未尝有分寸功者。诗人通过这一普通而又独具典型意义的士兵形象,不仅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和军中的黑暗,更重要的是赞美和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淳厚、勇敢、谦逊的高尚美德。《后出塞五首》中的主人公,抱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的动机应摹当兵,从其"买马"、"装刀"、"含笑看吴钩"可知他参军时情绪是高昂的,但一到军队就被管束起来了:"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而主将又是那么令人失望:"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主将位益崇,气骄临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所以"跃马二十年"来,不但未能报答"明主恩",反而"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幻想的破灭,使"良家子"不得不"中夜间道归","脱免"了随"主将"(安禄山)从逆而导致遗臭万年的恶名。这个士兵是一个意气豪爽、大节不夺的忠义之士,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前后《出塞》诗是对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下层人物的颂歌,作为"诗史",它反映出当时广大士兵的思想精神面貌。《垂老别》里的老人、《新婚别》里的新娘子,则在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表现出了其崇高的品质,他们是安史之乱中劳动人民的爱国形象。《八哀诗》是杜甫为纪念八个他敬重或友好的人物而作的"诗史"。另外,王宰、曹霸之画,公孙大娘之舞等一代艺术之精英,杜甫皆一一用诗表而出之,使之神韵不朽,传于千古。

        贯穿于杜诗之中的最完整最动人的形象,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从杜诗的阅读理解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杜甫这个伟大的忧国忧民的诗人的形象特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等等即此鲜明写照,甚至在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刻,他仍忧虑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公孙仍持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可以说,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而这与他是那个"万方多难"的时代的最大最好的见证人是分不开的。《壮游》便是诗人晚年写的一篇完整的自传。诗歌从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晚年,较详尽地叙写了自己一生的生活和经历:七岁开始学诗,青年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以后旅食京华上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逢安史乱,营救房倌,一直到客居巴蜀。诗歌全面而完整地展示了自己的生活史。正是由于杜甫经历了那样的艰难岁月,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亲身感受了人民的痛苦,他才能够急国家之所急,痛人民之所痛,恨人民之所恨,成为历来封建士大夫学习的光辉典范,成为一代杰出的诗之良史。杜诗显示出来的诗人自我形象,进一步表明:奉杜诗为"诗史",毫不过誉,就犹如奉他为"诗圣"一样。

          三是律诗的成就。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写时事的诗,多是古体,因古体便于叙事。他在古体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却更为辉煌。

        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以古体写时事,较少受限制,杜甫多数写时事的诗都是古体;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即事》、《王命》、《征夫》等。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五律中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是一例,20首集中地表现了他在秦州时的心境。写于客居夔州时的《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虽未标出总题目,但就内容言,也实是组诗。

        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这组诗写于滞留夔州时期。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而外族入侵,藩镇叛乱,战争仍然不断。挚友已先后离开人世,诗人自己仍飘泊沧江,且疾病缠身。山城秋色,引发他的故园之思和对于京华岁月的怀念,回顾一生,感悟哲理。八首诗就是在这一思想脉络上展开,一层深入一层。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读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忽传"、"初闻"、 "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表达的方式,仿佛散文一般,感慨流畅,连贯性、整体感极强,毫不受律体的束缚。到了晚年,杜甫在律师方面的成就,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的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然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一连串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造成全诗的流动感和整体感,使人读来有一气流转之感。但细究起来,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有极精密的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江村》、《春夜喜雨》、《旅夜书怀》等也是律诗中的经典之作。

        四是巨大的影响。杜甫是一位集大成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清代叶燮《原诗》中说:"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奡,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元、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开先。"这样说,不无夸张之处,但杜甫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和善于创造,而开启了后代众多诗家、诗派,却是无疑的事实。

        杜甫推崇屈原、宋玉,极力称赞汉魏六朝诗歌,对初唐四杰也不菲薄,认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之二)。我们认为杜甫诗歌的成就还在于他的诗观并不是狭隘的,他不排斥浪漫主义诗风,他能够兼容并包,不走狭窄的诗学之路。杜甫为诗的态度是"不薄今人爱古人"(《戏为六绝句》之五),"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之六)。元稹在作杜甫的墓铭时就说:"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由于杜诗兼备众体而又自铸伟辞,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有许多的层面,也就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写生民疾苦的一面,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李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他们都学杜甫的一枝一节,而开拓出新的诗派。宋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在诗史上的影响,历千年而不衰。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门徒众多的江西诗派的则奉杜甫为开山之宗。可以说,杜甫作为诗歌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杜甫对后世诗人的影响也是历史上所有诗人所不能及的。

        同时应该看到,杜甫对后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情操方面。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品质,从而教育、激励了后世无数的诗人和爱国者。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顾炎武等人都受到过杜甫的影响。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晚清的黄遵宪的多数作品描写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突出地反映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是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脉相承的。

        (三)杜甫的思想。杜甫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于他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的诗歌,也在于他博大精深宏廊沉雄的思想。

          一是忧国忧民的情操。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这首诗,既代表着杜甫沉郁诗风的成熟,也代表着杜甫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哭的诗歌内容的开始,它就像宣言书,从此,杜甫开始了他表达人民思想、情感、要求、愿望的诗歌创作。国家不幸诗家幸,宋人方回说:"唐中叶衰,却只成就得老杜一部诗也。"在这国家不幸的时候,有人放歌山水,有人隐姓埋名,有人自顾自命,更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杜甫却用他那羸弱瘦削的肩膀扛起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不幸,虽然他那肩膀太瘦弱了。他没有力量,却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勇气。杜甫诗中有太多的泪水,但如果杜甫的泪水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不幸而流,那他也不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而已,可他不是,或者说他多愁善感,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他把自己的忧愁和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了百姓的苦难、国家的安危。这个时候,杜甫的忧愁就不再是单纯的小夜曲,而是层次丰富、情感深厚的交响乐。

        对国家的热爱,是杜甫诗歌的一个主要内容。杜甫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息息相通的,安史之乱前,他目睹朝政的腐败,为国家前途深怀隐忧,就已经写下了"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样忧心国家前途的诗句。《丽人行》通过写杨国忠兄妹的一次曲江游宴,揭露并嘲讽了他们荒淫奢侈、骄纵跋扈的丑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政治的黑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进一步把统治集团的豪奢腐朽与人民的冻饿死亡加以对比,暴露了政治的极端黑暗。安史之乱后,诗人为义军的惨败、乱军的得势而悲愤、焦虑,写下了《悲陈陶》、《悲青坂》来哀悼战死的将士,怒斥乱军的骄横,反映出人民对收复京师的殷切希望,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诗人的爱国深情,字字血泪,令人不忍卒读。面对战后的荒凉,诗人抚今追昔,写下了《哀江头》、《秋兴八首》等诗。一旦大乱初定,消息传来,他惊喜欲狂,不禁喜极而涕,奋笔疾书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的一颗爱国之心凸现眼前。诗人一心想着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直到临死的时候,诗人还慨叹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杜甫的这种清醒的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炽热的爱国情怀令读者心潮奔涌、感动不已,后世无数的爱国文人无不受到其启迪和强烈的震撼。

        同时,杜甫比前人更深入、更广泛地体验到了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叹息流泪、以诗歌唱出人民的要求、愿望,是杜甫诗歌的一大思想内容。在"三吏"、"三别"中,他写出了在残酷兵役制度下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歌颂人民忍受最大的牺牲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这六首诗将各种具体人物摩写得惟妙惟肖,将曲折的隐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当时的客观现实集中地反映了出来,表现了诗人关怀国家命运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在更多的诗篇中,也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人民不幸的深切关注,在《又呈吴郎》、《羌村》等诗中,他对寡妇、幼儿的不幸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岁宴行》中,他对劳动人民被迫卖儿卖女的惨状深表痛心:"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自长安回家,杜甫一路看到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回到家听到的是妻子的哭声,原来他们的儿子就在杜甫将要走进家们的时候饿死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最最普通的对比,成了中国诗歌文化史上最有震撼力量的诗章。这诗句并不华丽,且有孟子"庖有肥肉,厮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文本,但是就是这句诗却足以震撼了整部唐诗,整个唐朝,整整一个民族。对君国社稷的忧心忡忡,对黎民百姓的深刻关怀,让这十个汉字光耀千秋,也让我们看到了杜甫那一颗善良博大焦虑的心。"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就是杜甫一生的性格,因为他有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的灵魂。

        传统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毫无疑问是儒家,但他的思想境界又分明高于传统儒家,无论"穷""达",都在兼济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诚如叶燮所说:"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与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杯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国家民族的存亡驶入自己的生命,将人生的价值牢固地标定在现实生活土壤的深处,抱着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其气至大至刚,其情至悲至痛。

         二是推己及人的精神。杜甫常常自称"老儒",他用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更加光彩照人,令人神往。杜甫也在诗歌之外显得愈加巍峨高大,辉耀照天。当代学者傅道彬、陈永宏在《歌者的悲欢》一书中言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说:"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的自豪。"

        艰辛的杜甫终生流浪,流浪的路上,他把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一点一点地拣起,扛在了肩上,装进了心里。而他自己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即便他已经贫得不能再贫了,即便他已经苦得不能再苦了,贫苦一生,却也从来没有推脱更不躲避。就是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尽管"身已要人扶",他却说"拔剑拨年衰";尽管"处处是穷途",他还是"不拟哭穷途";尽管"万国尽穷途",他依然"艰危气益增"。他用诗歌作为记录,记述了他"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一生。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再加上他那颗敏感博大的心灵,让他成为了人类良心的象征。

        杜甫不仅以他那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安史之乱后的天下苦难,以他那颗仁爱悲悯的心灵去抚慰人世的磨难,以他那双慈爱深情的眼睛去关注九州的死难,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倾其全力尽其所能地去帮助那些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百姓。"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种推己及人的高贵情操在杜甫诗中俯拾皆是。杜甫在夔州西建一个草堂,草堂旁住有一位老人,因为饥饿老人常到草堂前面枣树下打枣。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远来的一个亲戚吴郎,可能是为了保护好这草堂,吴郎在四周筑起了篱笆,邻居老人也就不能打枣了。杜甫知道了这情况,写了《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你围起了篱笆,老人以后怎么再打枣吃呢?凡是有一点良心的人,都会为杜甫这种善良感动的。试问天下能有几个人,在自己颠簸流离的时候,深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还忧心忡忡着苍生的疾苦。如果说他很多诗歌中表现了推己及人的伟大,那么他那些舍己为人的诗歌则表现了他的纯粹,更能震撼人,激励人。在杜甫已经艰辛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时候,他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升华,这种升华足以让每一个渴望高尚的人肃然起敬为之歌泣,在这种至高至洁的人格面前,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尚存的一点私心杂念而羞愧。杜甫给我们立了这样一个榜样:真正用中华文化精神培育起来的人就是这样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大济苍生又竭尽全力。

        大哉,杜甫,大儒大爱,大仁大义。最终他不但感动了唐诗宋词,还感动了我们这整个民族一千多年。

        三是坚定执著的信仰。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执着,是杜甫个性的一大特征。后代有人说杜甫是"村夫子",杜甫诗中也自称"乾坤一腐儒"(《江汉》),都是就这一种执着态度而言。所谓"致君尧舜",所谓"忧民爱物",这些儒家的政治观念,在很多人只是一种空谈、一种标榜,杜甫却是真心地相信和实行它。而且,儒者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之路,杜甫却不愿如此,他是不管穷达,都要以天下为念。甚至,愈是社会崩溃昏乱,他愈是要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相信尽管"万国尽穷途"(《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但靠了一点一滴的人力,终究能够改变现实。他的这种执着态度,在当年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未必有什么用处,对于诗人来说却是重要的。因为唯其如此,杜甫才能始终保持正视现实的热情和勇气。

        杜甫是一个非常重视修身养性的人,他一生的追求就是成为一个"儒"。他被人们称为"诗圣",认为他是个"集大成者"。孟子说,"圣人"是"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这个称谓可非同一般。但是,杜甫一生都没有奢求自己能成为什么"圣",他一生为之自豪的是自己的儒生身份。有人作过统计,他的诗歌中"儒"字共出现过45次,除了一次是指"侏儒"以外,其余44次都是指"儒家"。他自称"儒"、"老儒"、"儒冠""儒生",甚至用从来都是讽刺意味的 "腐儒"二字自况。杜甫最可贵的就是终生也没有改变自己思想的核心,直到临终前在洞庭湖上漂荡时,他仍然可以自豪地称自己是"天地一腐儒"。综合他的一生来看,他真正符合孔子"君子儒"的要求。

        杜甫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他不像李白那样看到政坛的黑暗便云游天下不再过问政事。他在各地漂泊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得到为君王效力的机会。他早年自称"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话说得颇有些骄傲意味。就是这样一个踌躇满志的人,却是一生不得意,最终落得"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但是,他的"入世",更多的是表现在他以平民的身份,以自己的道德为榜样去影响其他人。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类型,唯有杜甫以"少陵野老""杜陵布衣"的平民身份出现在那张长长的名单上。 换个角度看,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杜甫,甚至比屡屡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和"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这样牢骚的孔子更胜一筹。儒家向来宣扬"内生外王"的思想,认为好的政治家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是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只要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就称得上"圣人"。孟子本来就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发展到王阳明时代此话已经演变成了"满街都是圣人",因为人性本善,人人都可以达到道德高尚的程度。但可惜的是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失去了本色。这样看来,杜甫这样的人在世界上能够存在实在是难能可贵,因此,他能被称为"诗圣"。这个"圣"字更注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

        顺遂时,不沉醉于安富尊荣;贫贱时,不沉沦于一己辛酸,他才担当得起"伟大"二字。杜甫,就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正如闻一多先生在《杜甫》一文里赞扬的那样,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四是坚强乐观的态度。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人格的另一个要素。杜甫虽有悲观的时候,但不是悲观主义者。不论时局多恶劣,遭遇多不幸,杜甫也没有丧失信心,没有放弃理想。即使在揭露政治腐朽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里,仍然含着希望。《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好诗。这首诗写于公元七五七年的秋天,当时两京尚未收复,杜甫从凤翔回柳州的途中"所遇皆被伤,呻吟更流血",家里人也过着啼饥号寒的日子。可是杜甫并不因此而灰心,他"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相信国家不久就会中兴"胡命其能久,皇纲未直绝"。这是当时最坚强、最乐观的声音了。又如《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里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在万方多难,国土日蹩之际,杜甫把大唐比做高悬在天空的北极星,坚信它不会沉沦。
  杜甫的乐观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杜甫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安史乱后那些苦难的岁月里。"天下兵革满,江边岁月长",他两脚踏着疮疾满目的土地,在颠沛流离中送走了后半生。因此杜甫的忧愤是十分深广的。但总的看来,杜甫并没有被忧愁压倒,他具有最顽强的生活意志,"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雄姿未受代流思,据气犹思战场利","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衰老或是疾病都不能熄灭他战斗的意志。杜甫的乐观精神就是顽强的生活意志战胜了忧愁的结果。它虽不像李自那样昂扬热烈,却显得深沉有力。上面所举的《北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首诗回旋着忧郁和乐观两个旋律,形成跌宕顿挫的节奏和苍劲雄浑的风格。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杜甫是从盛唐时代的高度,以盛唐人的思想感情,来观察和理解安史乱后的社会的。杜甫生于睿宗先天元年,开元元年他才两岁,可以说他是和开元盛世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从小就才情四溢,二十岁东游吴越,二十四岁举进土木第,遂即"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过了八九年豪爽的生活。天宝五隼入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中年人,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已经四十四岁了。可见杜甫大半生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富庶的盛世里度过的,盛唐的不可磨灭的回忆。杜甫晚期的诗里常常回忆盛唐,这些回忆不但没有使他颓丧,反而成为光明的理想,照亮了安史乱后那些黯淡的岁月。支持他坚强地生活下去。《秋兴》八首动人的地方就在于此。他带着盛唐人的自信心,认为这一切只不过是一片马云遮日,阴霆的日子一定会过去,晴朗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只要举国一致努力,东北的风尘,或者西山的盗寇,都不能震撼大唐的根基。
  杜甫的乐观主义是和他的理想紧密相联的,盛唐时代赋予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杜甫对前途的信心。他意识到自己处于大有可为的时代,可以凭着才学会干一番事业,所以说"自诣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经过长安十年的磨练,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现实的教育,杜甫的豪情壮志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个人建功立业的成分减弱了,以国家人民为重,不惜为因为民自我牺牲的精神昂扬起来。这就使他的现实主义带上了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了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以致长夜不寐之后,所祈求的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天下寒士的温暖。《凤凰台》通过一个寓言表示甘愿判沥心血,以洗去苍生的忧患:"恐有无母维,饥寒日瞅瞅。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醒来,岂徒比清流。所重三者瑞,敢辞微命作?......再把中兴业,一洗苍生化。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这首诗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诗:"灵台无计逃神失,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个人如果具有这样广阔的胸襟,这样崇高的志向,就一定能够保持昂扬乐观的情绪了。
  杜甫的乐观精神决不是盲目的,而是清醒的,与面对现实的精神紧密结合的。杜甫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政治的改良上,而不把理想建筑在世外桃源里。他相信人的作为和力量,所以才不厌其烦地议论政治的得失,甚至提出具体的作战方案。《洗马兵》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这首诗欢呼收复两京的胜利,不可遏制的兴奋充溢在字里行间。不仅仅是欢呼和兴奋,其中还有对时局的清醒分析,对李辅国之辈的痛斥,和重用郭子仪和张镐的建议。所以最后两句"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的理想就不是一句无力的叫喊,而是对中兴诸将的切实鼓励了。

         五是沉郁顿挫的风格。世论杜甫诗,"沉郁顿挫"一词用得最多,"沉郁顿挫"这是杜甫对自己诗歌风格的概括。清人吴瞻泰在他的《杜诗提要》中讲到:"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什么叫沉郁呢?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解释:"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今人王明居解释得更加形象,他说:"杜甫沉郁,其体重,其气浊,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慨激荡,回旋纡折。" 所谓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作者在运笔时,可于间歇转折之际,从从容容,渲染色彩的浓淡,涂抹情感的层次,为寄托沉郁之情提供一个适合的空间和时间。明人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若夫用笔,毫厘锋颖之间,顿挫之,郁屈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垂而缩之,往而复之,逆而顺之,下而上之,袭而掩之,盘旋之,踊跃之,沥之使之入,衄之使之凝,染之如穿,按之如扫,注之趯之,擢之指之,挥之掉之,提之拂之,空中坠之,架虚抢之,穷深掣之,收而纵之,蛰而伸之,淋之浸淫之使之茂,卷之蹙之,雕而琢之使之密,覆之削之使之莹,鼓之舞之使之奇。"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是没有,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洮,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梦李白二首》也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憔悴颜色。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秋兴八首》、《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都是这样的例子。

        除了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它的风格。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就是说的杜诗风格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江亭》、《漫成二首》、《遣意二首》、《徐步》、《独酌》、《绝句漫兴九首》等,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这类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其五:"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组诗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让人神往。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六是精益求精的追求。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比较而言,李白的诗天然涌发、飘逸而不可摹仿;杜甫的诗则千锤百炼、苦心经营,可以为人典则。就这一点来说,杜诗对后人的影响比李白要大。
  杜甫自己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又说:"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这正是他对律诗的主要追求。"诗律细"不仅在于声律的精心安排,也在于从严谨中求变化,变化莫测而不离规矩。有时他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而写拗体,晚年七律拗体更多。这种拗体与七律初期出现的某些不合律现象是不同的,它是成熟之后的通变,表现为变化中的完整。

        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非常重视,他毫不隐讳地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杜甫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杜诗语言的功力,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读起来是很平常的句子,但它刻画出妻子见丈夫仍在人世、刹那间竟感到奇怪的神情,成为惊心动魄的一笔。又如《江亭王阆州筵饯钱遂州》中"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也不是很特别的句子,却很充分地写出了诗人观赏歌舞时潦倒愁闷的心情。另一种情况就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像"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等。这样写来,既醒目又能表现出情感的流动。古人炼字,有"诗眼"之说,即一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使全句皆活。杜甫这方面的长处尤其为人钦服,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像"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的"乱"和"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垂"与"涌","万姓疮痍合,群山嗜欲肥"(《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的"合"与"肥"等,不胜枚举。至若《秋兴》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动词"开"和"系"都关联两项事物,更是精巧绝伦。

        杜甫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用尽他毕生的心血换来的。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虚心的学习。他向古人学习,也向同时代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所以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虚心的学习,使杜甫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做到象元稹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但是他也不是无批判的学习,所以又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而在肯定"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同时,就提醒人们不要滑进形式主义的泥坑:"恐与齐梁作后尘"。第二是苦心的写作。尽管杜甫称赞他的诗友李白是"敏捷诗千首",但却不讳言自己写诗的"苦用心"。为了诗语"惊人",他的苦用心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杜甫还坚持了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他说"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又说"老去渐于诗律细"。他的作品,不是愈老愈少,而是愈老愈多,直到死亡前夕,还力疾写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那样长篇的排律。他真是学到老、写到老。第三是细心的探讨。盛唐诗人很多,谈论诗的却少。杜甫与之相反,他好论诗,而且细心。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对严武说"吟诗好细论",对高适、岑参说"会待妖氛静,论文暂裹粮",此类甚多。他对于论诗,很自负,也很感兴趣,所以说"论文或不愧","说诗能累夜"。他的《戏为六绝句》、《偶题》等专门论诗的诗,其中就可能包括他和朋友们"细论文"的一部分内容。此外,对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广泛爱好和吸收,也有助于他的诗歌艺术的提高。在《剑器行》的序文中,他就曾提到张旭草书的"长进"和"豪荡感激",是得到公孙大娘"剑器舞"的启发这样一个事例。他从一幅画中所领会的"咫尺应须论万里"的画境,和他要求一首诗所应达到的"篇终接混茫"的诗境,正是近似的、相通的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国家的关注终生没有放弃,他对人民的热情终生没有冷漠,他对诗歌的追求终生没有黯淡。他有太多的苦难,但更有在对苦难的负载中显现出的伟大与坚强;他有太多的伤感,但更有在冲决伤感后表现出的沉雄和坚毅;他有太多的无奈,但更有击退无奈后重现出的高歌猛进。在他苦难的一生中,在对自己的、人世的、国家民族的苦难勇敢的承担中,他完成了凤凰涅磐式的新生,也成就了他光耀千秋的永生。而他豪逸与沉郁兼有、豪放与婉转并存的独特诗风,犹如盛唐西天的晚霞,既辉煌壮观大气犹在,又盛极难继令人瞠目结舌。从此以后,唐诗翻过了最令人骄傲的一页。



※※※※※※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200190.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被很多男孩喜欢 下一主题:第十一期最佳回复用户静夜微阑请...
[楼主]  [2楼]  作者:红树林子  发表时间: 2007/09/06 10:40 

声明:抄的
提纲是自己的。内容大部分是从N篇文章中东一句西一句拼的,只有一小部分是自己的语言。

※※※※※※
 [3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09/06 14:08 

何故如此谦虚呢?

 

提纲就是文章的主体了,利用好资料是一种技巧和匠心嘛

哦哦哦,何等谦逊!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4楼]  作者:诗剑无邪  发表时间: 2007/09/06 14:09 

与其瞻杜甫为诗圣,不如羡杜甫为大儒 :)

 

杜老之为诗,切合时弊而为诗史.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处庙堂而忧其民;居茅屋,怀天下,实一代大儒之风范!

杜老犹有李白为知己,诗剑后生小子,还有谁来赏析?

我今百杯诗千首,不见诗成三缄口 :)



※※※※※※
 [5楼]  作者:诗剑无邪  发表时间: 2007/09/06 14:16 

诗剑缘何如此疏狂呢 :)

 

没有林子的谦虚,怎么能够凸显诗剑的疏狂 :)

哈哈,没有多年不合格律的闯荡,哪有如今诗剑拘泥格律的荒唐?

呵呵,问好老姐,愉快 :)



※※※※※※
 [6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09/06 15:04 

谁说过我们诗剑疏狂啊

 

没记得呢,呵呵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7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07/09/06 21:59 

大诗人
河南的骄傲啊 :) 问好林子.

※※※※※※
飞翔需要体魄和毅力



 [8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09/07 01:46 

我眼中,杜甫胜过李白

 

特别欣赏他的思想性,且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本来,我读文字就是品文字后面的人品 :)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870812416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