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心路 下一主题:新阶层之说
千古谁识李杜情
[楼主] 作者:菜九段  发表时间:2007/06/13 12:11
点击:594次

 

             千古谁识李杜情     菜九段

 

    好象是闻一多说过,当两颗彗星在空中碰撞,将会产生如何奇妙的景象(大意如此)。而其所指的彗星碰撞,说的就是盛唐时期两大巨星级诗人李白与杜甫。但据菜九所知,在真实发生的巨星碰撞的当时并没产生什么令人称奇的景象,至少没有在当时的社会上造成任何轰动。如果不是日后催化了一些诗篇,其平淡得与我们寻常人等萍水相逢没什么两样。为什么两大巨星的碰撞会如此悄无声息呢?原因在于这根本不是什么巨星碰撞,至少在当时不是什么巨星碰撞。确切地说,是一个巨星与一个具有巨星潜力的小星的碰擦。碰撞会产生爆炸,而碰擦则可能产生声响,也可能没什么动静。这里的巨星非李太白莫属,而具有巨星潜力的小星则是杜甫。

     在菜九看来,即使是这次碰擦,在杜甫的心目中,李白还只是个当代的成名人物,并没把他看作为是个划时代的巨星;同样,在李白的心目中,杜甫可能只是个文学爱好者,还不足以激发其更多的热情与关注。于是乎,这两个古今无双的人物,他们的一场被后世寄予无限期待的巨星级碰擦,居然沦落为一个普通的文学活动,而没有碰撞出应有而激动人心的耀眼火焰。唐代文学史称,李白是有唐以来唯一在生前死后均享有巨大声誉的诗人,他的崇拜者自然不乏其人。据称,他的成名作《大鹏赋》当时家藏一本。村夫汪伦为见李白,不惜杜撰万家酒店十里桃花的景色诱李白前往。诗人魏颢更为瞻仰李白的风范,追踪游历了半个中国。此等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今的追星族。或许可以据此推断,追星的这种行为并非现今才有,实为自古而然。这也难怪,一个巨大光亮的星体,总是能对一些琐屑的荧火与尘埃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令人不解的是,李白这个巨大光亮的星体与杜甫相遇时,并没有对杜甫产生其对魏颢及汪伦那样的景仰之情。      天宝三年秋,在京师失意东还的李白路过洛阳遇到杜甫时,当时前者已是名满天下,而后者尚无籍籍之名,李长杜十余岁,但两人一见倾心,情同手足。杜甫有“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句。从这些诗句中可知,李杜二人相得甚欢,亲密无间到了同被共眠、携手同行的地步。相处数月后,二人分手。现无法推断此番交往对杜甫的成长有多大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此李白的风范便长驻杜甫心头。因为在交往期间,杜甫并没有留下任何诗作,(有几首应该是交往时写的,因底稿上没标日期,一时间查不到,姑且这样写,小事情耳)所有与之相关的诗篇都是分手后写成的。日后杜甫陆续写下了与李白有关的诗歌十来篇(下称涉李诗),构成了杜诗的一道风景线,里面表现了杜对李的由衷钦佩与敬仰,而这种萦萦于怀、又不假掩饰的仰慕之情,可以说与现下的追星族的执着热烈毫无二致。当然,杜甫的追星又与魏颢的跟踪追随式的追星有明显不同,杜甫已领略过李白的才华与风范,所以杜的追星更像是神往。只是这种神往并非发生于两人相识之初,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表现出来。这种情感一经表露出来,就愈发浓烈,不能自已。一旦杜甫将这种神往的景仰之情诉诸笔墨,因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就将其特有的沉郁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此类文字极具震撼力,千载以下读之,仍能感受到这种饱满情感的强烈冲击。 根据创作年代与内容,杜甫涉李诗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为记录交往,其二为回味与思念,其三为鸣冤。这三类又分别创作于交往不久、分别久与长别离三个时段。在这三个时段,杜甫对李白的了解表现为由表入里,最终深入李白的命运深处。而其对李白的服膺之情也从隐至显,直至无比强烈。与李白结识时,杜甫还只是个未出道的年轻后生。应该说两人在名望上及创作实力上的差距远大于年龄上的差距,但在他稍后时期写给李白的诗歌中,那种崇敬之情反而是颇含蓄的。我们来看看,杜甫对李白的赞美也不过是“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些我们后人不甚熟悉的名字可能也没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诗句,用这些来赞美李白,在我们后人看来更像是敷衍。唯英雄能识英雄。当时的杜甫还没成长成一颗巨星,因此可能还认识不到李白的杰出成就,将阴铿、庾信、鲍照诸人加诸李白,或者在杜甫心目中还算是过誉了。如果今天有人用阴、庾、鲍诸人来称颂杜甫的文学成就,可能会被认为类比不发,有贬低杜甫之嫌。想来修成正果的杜甫,也绝不会再用这些人去类比李白。李杜二人不仅年龄、水平有差距,就是精神风采也相去甚远,故李白最先打动杜甫的正是诗才以外的精神气质,他写下了“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狂歌痛饮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的诗句,对李白的刻划入木三分,极其传神。二人分手后,与李白交往的这段时光成了杜甫重要的精神积淀,大概杜甫也渐渐从李白的诗歌中咂出味来。于是乎,李白的形象不时从他心底泛起,并益发高大,令他神往不已。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李杜曾再次重逢,而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历久弥甚。随着杜甫阅历的增长,诗力的提高,他对李白的推崇之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益发强烈,最终猛烈爆发,发出人们期待已久的巨响。这种情感在杜甫的涉李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冬日怀李白》)就是这种萦萦于怀思念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李白令人难以企及的品质也渐渐在杜甫心目中清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无可匹敌的才情与气拒王侯的风范跃然纸上。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对李白评价的升级,恰恰是在李白遭放逐之后,因此,涉李诗的第三个时段最能体现杜甫的艺术成就。其时李白因涉永王幕事,株连下狱论罪,后又遭流放。杜甫不怕受株连,以其对李白了解之深,他以饱蘸心血的笔墨写下了一系列感人篇章,这些诗篇不仅把他的追星式写作推向高潮,而且也将其特有的沉郁诗风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杜诗中的精品。《天末怀李白》写于李白罹罪之初,因消息没坐实故显得稍含蓄。到写《梦李白二首》时,因确定了李白遭受的处罚,更强化了杜甫的思念之情,不仅“故人入我梦”,而且“三夜频梦君”。此等郁蓄情怀以杜甫无与伦比的才情极力而出,自然摄魂夺魄,感人肺腑。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为代表的涉李诗,既可以看成为李白立传,同时也是对身在落难中之李白的声援,并发出了对李白赞颂的最强音。该诗从李白成名写到落难,李白的巨大存在激发了杜甫创作灵感的火花,他语出惊人,纵横无极,诗中连用孔子、四皓、贾谊、邹阳、苏武、马援、弥衡诸典,不仅用典量大,而且极为贴切,准确地勾勒出李白举世无匹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这些诗句对李白的评价之高,从古至今无人能及。在杜甫的涉李诗中,感人至深的警句俯拾皆是,如“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章憎命达,鬼魅喜人过”;“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因对李白的人格力量感受至深,杜甫的这些诗句不仅是最早、而且也是空前绝后全面准确地评价李白。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李白是如何不可阻挡地走进杜甫心中,也看到杜甫是如何情不自禁地深入到李白的世界。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闻一多描绘的巨星碰撞才真正发生了。只是这个碰撞表现为——杜甫以他杰出的诗情猛烈而反复地撞击着李白这个巨大的存在,从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正是这种巨星级的心灵碰撞,杜甫的涉李诗也真正做到了惊风雨、泣鬼神。在杜甫而言,对李白追星毫无跌份之嫌,对李白的追星行为丝毫不减杜甫的名望。也正是在追星过程中,杜甫完成了对李白的总结。可能人们没有注意到,杜甫涉李诗的截止时间也正好与李白的去世同步,仿佛是为其追星行动划句号似的非常耐人寻味。杜甫完成涉李诗写作的同时,一颗巨星也就冉冉升起,接替李白照亮了盛唐的天空。

 确实,在写下这些光辉篇章的同时,杜甫的文学造诣也进入到他的巅峰期。尽管如此,他对李白由衷的崇敬丝毫不减,体现了杜甫谦虚的品格与博大的胸怀。正是这种品质,造就了一代诗圣,与李白并驾齐驱,构筑了盛唐诗歌风骨的脊梁。            

            强烈推荐千古谁识陈胜王千古谁识鸿门宴千古谁识刘项情千古谁识楚霸王千古谁识汉张良千古谁识汉贾生千古谁识司马迁千古谁识讨照檄千古谁识李太白 

「春日忆李白」杜甫                      天宝五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冬日有怀李白」杜甫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赠李白」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天末怀李白」杜甫  至德年间,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杜甫  上元或宝应元年,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梦李白二首」杜甫  乾元年间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乾元年间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本帖已被单纯女人于2007年6月13日16时4分58秒修改过]

[本帖已被单纯女人于2007年6月13日16时21分4秒修改过]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16016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心路 下一主题:新阶层之说
 [2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06/13 16:06 

先排版

 

为何不分段呢?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3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06/13 16:46 

想丰富自己的见识

 

就来读读九段的文字,从这些文字看出了九段的功夫,佩服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4楼]  作者:聚庸金  发表时间: 2007/06/13 20:01 

如果李白生活在现在

定多也是偶像,高一点的话也就套个人民艺术家的光环.不可能是个政府官员.

这些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杜莆的世界观及艺术鉴赏能力逐步提高了.

 [5楼]  作者:诗剑无邪  发表时间: 2007/06/14 10:04 

景慕李白(转一篇,有删改)
    "高山仰止",在我心里,李白就是一座"仰止"的"高山"。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坛群星灿烂,到唐代,更是群山巍峨,高峰迭起,每一座山,都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在我们心里,却总觉得只要努力,是可以爬上去的,爬不到山顶,也可爬到山腰或山脚,或者我们爬不上去,别人中总有可以爬上去的。
  李白不是一座这样的山,你站在他的脚下极目仰望,只见绝壁千仞,上接云天,飞鸟不可度,猱猿愁攀援,他俯瞰万物,傲视苍生。那种感觉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绝望。你最崇敬的诗人是谁?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从未犹豫过:李白。你对李白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绝望。"很多人都奇怪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但是只有这个词才可以表达我的真实感觉。
  专制的重压与伦理的束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背几乎都被压弯,他们忍辱含耻,成了"仕",也有人矫枉过正,故意将胸部挺起,挺得背部向后弯去,这就是所谓的"狂士。"一直到今日,诗人多病态。古代的文人中,李白腰杆是最直的,人格最独立,洒洒脱脱,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世态炎凉,岁月增长,都不曾让他迷失本性。
  李白也狂,狂得天真可爱,不矫情,不造作,不无病呻吟,不故作深沉,爱就磊磊落落地爱,恨就不加掩饰得恨,他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生活。流行到山中隐居,他就到山中隐居,皇帝闻名招他出山,他既不自命清高,作不屑状;也不受宠若惊,连夜写皇恩浩如荡的颂歌。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他看来,皇帝招他,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感激涕零;从此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他是高兴的,于是他就"仰天大笑",让周围的人尽被他的快乐所感染。千载之后,每读此诗,都感受到他孩童一般纯真的感情。他曾千金散尽,官至翰林,在他的诗歌中,对过去的富贵与荣华,却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留恋,他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乐,绝不回顾与彷徨。
  他是唐人的骄傲,世间的奇品。他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尘世间就没有东西可以束缚他、羁绊他。他是鸿鹄,不会因为一只雀而留在哪个树桠的巢里;他是游云,不会因为一株禾苗的招手就停顿下来,"谪仙"这个称谓最适合于他。也许,他本就不是尘世间的人,他是天地精华育成的种子,远古时,某位仙人的脚步从大地上迈过,将他遗失尘世的泥土里,千千万万年过去,遇到合适的阳光与雨露,他在尘世的土里开起花来,但他是仙品,尘世间的人、尘世间的事、尘世间的情,都会感动他,却都留不住他。
  他"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酒酣挥洒翻河笔,险句能令鬼神泣,至今光焰照尘寰,一字堪赏双白璧。"鬼神夜泣,况我凡人。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恐怕不仅仅是友谊,更对是李白浪漫才华的敬仰。站在李白的面前,谁会不感到绝望!那种绝望啊,绝望得让人想缩到石头的缝隙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泪水滋育起一朵花来,岁岁年年在路边招摇,只为诗人经过时,能往这里瞥一眼。瞥我一眼啊,我就化为漫天花雨,纷纷扬扬地落,盖满江河山川,瞬息灰飞烟灭,归于永恒的泥土。
  我写不出那种气吞山河的诗句,也没有生在一个能出诗人的时代,这让我对他更加倍地热爱与崇敬。恨不早生三百年,为青莲磨墨理纸",不做人,做他身佩的剑亦心甘。
  

※※※※※※
 [6楼]  作者:诗剑无邪  发表时间: 2007/06/14 10:05 

景慕李白(转一篇,有删改)
    "高山仰止",在我心里,李白就是一座"仰止"的"高山"。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坛群星灿烂,到唐代,更是群山巍峨,高峰迭起,每一座山,都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在我们心里,却总觉得只要努力,是可以爬上去的,爬不到山顶,也可爬到山腰或山脚,或者我们爬不上去,别人中总有可以爬上去的。
  李白不是一座这样的山,你站在他的脚下极目仰望,只见绝壁千仞,上接云天,飞鸟不可度,猱猿愁攀援,他俯瞰万物,傲视苍生。那种感觉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绝望。你最崇敬的诗人是谁?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从未犹豫过:李白。你对李白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绝望。"很多人都奇怪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但是只有这个词才可以表达我的真实感觉。
  专制的重压与伦理的束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背几乎都被压弯,他们忍辱含耻,成了"仕",也有人矫枉过正,故意将胸部挺起,挺得背部向后弯去,这就是所谓的"狂士。"一直到今日,诗人多病态。古代的文人中,李白腰杆是最直的,人格最独立,洒洒脱脱,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世态炎凉,岁月增长,都不曾让他迷失本性。
  李白也狂,狂得天真可爱,不矫情,不造作,不无病呻吟,不故作深沉,爱就磊磊落落地爱,恨就不加掩饰得恨,他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生活。流行到山中隐居,他就到山中隐居,皇帝闻名招他出山,他既不自命清高,作不屑状;也不受宠若惊,连夜写皇恩浩如荡的颂歌。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他看来,皇帝招他,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感激涕零;从此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他是高兴的,于是他就"仰天大笑",让周围的人尽被他的快乐所感染。千载之后,每读此诗,都感受到他孩童一般纯真的感情。他曾千金散尽,官至翰林,在他的诗歌中,对过去的富贵与荣华,却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留恋,他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乐,绝不回顾与彷徨。
  他是唐人的骄傲,世间的奇品。他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尘世间就没有东西可以束缚他、羁绊他。他是鸿鹄,不会因为一只雀而留在哪个树桠的巢里;他是游云,不会因为一株禾苗的招手就停顿下来,"谪仙"这个称谓最适合于他。也许,他本就不是尘世间的人,他是天地精华育成的种子,远古时,某位仙人的脚步从大地上迈过,将他遗失尘世的泥土里,千千万万年过去,遇到合适的阳光与雨露,他在尘世的土里开起花来,但他是仙品,尘世间的人、尘世间的事、尘世间的情,都会感动他,却都留不住他。
  他"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酒酣挥洒翻河笔,险句能令鬼神泣,至今光焰照尘寰,一字堪赏双白璧。"鬼神夜泣,况我凡人。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恐怕不仅仅是友谊,更对是李白浪漫才华的敬仰。站在李白的面前,谁会不感到绝望!那种绝望啊,绝望得让人想缩到石头的缝隙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泪水滋育起一朵花来,岁岁年年在路边招摇,只为诗人经过时,能往这里瞥一眼。瞥我一眼啊,我就化为漫天花雨,纷纷扬扬地落,盖满江河山川,瞬息灰飞烟灭,归于永恒的泥土。
  我写不出那种气吞山河的诗句,也没有生在一个能出诗人的时代,这让我对他更加倍地热爱与崇敬。恨不早生三百年,为青莲磨墨理纸",不做人,做他身佩的剑亦心甘。
  

※※※※※※
 [7楼]  作者:生无欢  发表时间: 2007/06/14 14:01 

诗剑兄若真的早生三百年,也必是一座“山”,哪怕没有李白高大
李太白古有杜甫为兄弟,今又有知己如诗剑,此生无憾矣。
 [8楼]  作者:60.176.172.*  发表时间: 2007/06/14 20:11 

绝望,非常准确的表达,极其理解赞同.

 [9楼]  作者:红禅室主人  发表时间: 2007/06/15 07:50 

原因很简单,杜甫不会任何人也不会崇拜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
何况虽然两个人是各有千秋,但是在综合素质上李白不如杜甫。估计娱乐圈里是很少互相崇拜的。

※※※※※※
欢迎你到我的博客来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36555910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