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抗日战争火线前沿冒着抢林弹雨拍摄纪录片
母亲的家族背景及青年父母的经历
父亲再次返回上海任职联华影业公电影摄影师,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父亲与光未然、冼星海、许幸之、秦威等10余人组织了"抗日北上工作团",此刻正待出发,父亲与母亲相恋两年后,终于在这年的8月1日简单的举行了婚礼。
我母亲姚宗茜,1917年出生在一个职员的家庭,祖籍江苏省吴县。外祖父姚伯渊是湘鄂铁路局湖南长沙车务处的职员,外祖母张瑾倩生育了我母亲和两个舅舅姚宗炎和姚宗汉。母亲最小,从小宠养有加,母亲天生丽质聪慧,是个闰房淑女却从小为反叛个性。母亲7岁开始上学,在长沙楚怡小学初小毕业后,就随调任于湖北武昌徐家棚铁路总局的外祖父到了武昌,母亲在徐家栅铁路正轨小学念书,1930年母亲高小毕业。又因外祖父调回长沙,1932年母亲考入周南女子中学,在长沙进入中学后的母亲外柔内刚个性更趋张显,一次她私下携同窗俩位女生逃学私奔于社会游历,在当时的长沙成为头条新闻报介于社会轰动全城。1934年外祖父回江苏原籍调到京沪京杭铁路总局任职,母亲全家5口迀到上海,母亲考入上海乐华女中,初中未毕业于193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母亲从小不太安于现状,总想到处看世界,但母亲却烧一流饭菜、写一手好字并有极好的数理天份。
1935年18岁花季的母亲经外祖父的乡亲朱孤雁(上海明星影业公司演员)的关系,认识了明星演员梅熹(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和北影片厂演员剧团从业数十年直到去世),由梅熹介绍认识了在明星公司做摄影师的父亲,两年后他们在上海结婚。
大舅姚宗炎,抗战以前在日本留学,攻修航空飞行。1936年回国,1937年在南京投考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1938年在成都国民党空军日本战俘收容所任营管校官,1944年调成都空军参谋学校,1945年离开成都先后调任山西、陕西、南京国民军空军基地任职,1948年冬去台湾数十年后全家老小定居美国休斯顿直至去世。
二舅姚宗汉,抗战以前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生,像貌彪靓天资慧敏,1937年在汉口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已很出名,1938年随片厂迀移重庆,1945年在重庆自杀于情薚,在当时全国的文化娱乐圈轰动一时。
父母匆匆结婚后,即投身于上海电影演艺界的"抗日北上工作团"。抗日战争的战火在祖国的大好山河燃烧,不仅唤醒了民众的保家护国的民族良心,也催唤了孤岛上海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奋起。父母亲随着战火硝烟,与大家一起即时发动抢救难民的工作,纷纷奔忙于城市各大戏院、饭庄改为难民收容所。并分配在这些难民收容所服务。1937年9月底,难民开始陆续遣散还乡,工作团的成员也逐渐开始分散。父母亲又参加了抗敌演剧队奔向战地演出鼓动热血奋战抗敌。。
1937年近年尾,父母亲到汉口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父亲勇于奔向抗日火线前沿,担任战地摄影队第二队队长。父亲参加了东部战场江湾大战的拍摄工作,后随军撤退返回汉口厂址。稍事准备又从汉口出发到华北、西北各战区拍摄纪录片。父亲冒着抢林弹雨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徐州突围的拍摄工作。父亲拍摄的大量珍贵军民(不分国共两军一支统一抗日的民族铁血壮士军)抗战影片资料剪接成《抗战特辑》(1-6集),随武汉撤退,这几部片子先后在汉口、重庆完成制作。
1937年底父母亲随中制片厂迀移到了抗战后方重庆,为了展开扩大电影的抗战宣传,父亲与电影导演沈浮、美工师秦威和编剧贺孟斧等人,前往西安爭取恢复西北电影制片厂。并决定把厂址设在成都灯笼街。1938年父亲随带艾姆手提电影摄影机和胶片数仟尺,从西安出发前往陕北会同记者李庄赴渑池渡过黄河,经垣曲县奔向太行山区,在长治、屯留一带,随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及决死队薄一波部拍摄抗战火线纪录片。(待续) ※※※※※※ <img src=http://web5566.com/photo/2004102591036.jpg> 欢迎大家光临暖梦蝴蝶 暖梦蝴蝶 [villion2006.bbs.xil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