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说到余秋雨了。每届青歌赛上,到决赛阶段总有一比赛项目,是一分钟的选手陈述内容。选手都很年轻,都会很可爱的说:感谢母亲感动母亲之话题。余先生先后两次评价并强调了这种现象为选手:精神上没有断奶。第一次听,似乎尖锐;余先生第二次重复时,不禁想起一个极看不起上海小男人的朋友,就想到一句:这南方男人余先生,断奶了没.
简言之。自西方哪个混蛋发明了什么叫恋母情结后,到余先生这里发扬光大,就成了精神上没断奶。形象啊。语言能力就是强。却不知,恋母情结,建立在西方崇尚精神独立之背景上,是为健康而创导而作努力结果,但到断奶一说,则牵强而有入侮之嫌疑。国人断奶之说,皆为对未断奶,或刚断奶者的轻视甚至轻蔑。如何央视舞台上,当亿万观众面,余先生竟以未断奶笑话后进艺术青年,合适?
而对母亲的情感,感恩,放之中国传统中之孝,还是佛家崇尚的天地君亲师,都是民族历来崇尚的品德,何以到余先生这里就成了精神上没断奶呢?切。是不是真的如现代史上留洋的那些陈贯中,余贯西之类,自以为站在国际文化背景下,审视中国文化现象和精神,指指点点的,才能算是断了奶的人。
有谁能告诉俺说,对母亲的感恩,对父母之爱的铭记就成了未断奶?更有余先生,请你懂点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西方人崇尚的精神独立,也没告诉你说,精神独立了,健康了,就要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感恩吧?你是大学者了,神游四海,还能胡诌瞎掰,摆出一副有学问的样子,把几百年几千年古人说的话来回搬几句,如牛一样放到口里嚼碎,吞下,再加胃的反刍,就成了自己的精神,成了自己的学问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大学问家了。
有朋友最看不惯我这说法。“既然你这么不喜欢余秋雨,为什么要听他说话为什么还要看那青歌赛?”一针见血状。不想展开,只能说这种问题提出,两个字:丢人!
该提高一下问题的层次:余先生,你老断奶断到哪一步了?
郁闷。胡写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