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吃饭的桌子、板凳、锄头历历还在,
母亲患病半月有余,生命未卜,
病魔在日夜围攻着母亲的健康,
可是你康复了,亲爱的妈妈!
好了,生命回到了你的怀抱,
好好规划你未来的生活吧,
金波 译于病房 4。9
战争连续了三个月,
|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吃饭的桌子、板凳、锄头历历还在,
母亲患病半月有余,生命未卜,
病魔在日夜围攻着母亲的健康,
可是你康复了,亲爱的妈妈!
好了,生命回到了你的怀抱,
好好规划你未来的生活吧,
金波 译于病房 4。9
战争连续了三个月,
|
母子情深,深刻感人.但是,个人觉得与原诗意境不是很符合:) ※※※※※※ 荷塘烟罩秋光晚 衣薄临醒始觉寒 纤纤初月倚芳树 尘暗玉阶箫声远 |
译文的第一段表达的是家道衰落之感,因为母亲是我故乡的一部分,她就是我的太阳。母亲垂危之际,感觉太阳陨落了,这些感觉与杜甫的国家衰落之感异曲同工。 译文的第二段是我的发挥,就像毛主席改写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样,变哀伤为希望。我觉得,在RMB缩水,失业,房价居高不下,经济寒冬将至的现实里,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苦,应该加点糖,希望通过我的翻译作品增强大家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楼读者说得有道理,这首翻译与原诗不是很符合。有忠实的地方,有摒弃的地方,也有发挥的地方。总之,我希望我的译诗在传递出原诗意境、内容之外,还能表达出现代人的情感。 翻译不是嚼饭喂婴儿,别人说一句译者就解释一句。不,这种字典式的翻译是不行的。在我看来,一首诗被译出后,犹如婴孩脱离母亲,获得了新的生命。它和母体有点像,又不全像。 翻译追求的不是相等,而是相当;不是一丝不走,而是惟妙惟肖。一个好的翻译应该是既能体现原诗意境又能体现译者的风格,与原诗平起平坐而无愧色的。 |
还忘了说一句,金波是我的笔名,真名叫刘金波,未带地图的旅人是我在四十港的代号。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