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鲁长河 离开齐鲁青石关后就得沿河东下,在石马水库上游一道石墙蜿蜒在陡峭的山岭上,这便是著名的挡捻墙或齐国兵站(逐年修建两者兼有).为什么叫齐鲁挡捻墙呢?它是沿着淄河与齐鲁分解线大都由博莱,博沂界限往鲁山方向延伸.当地人基本认为是齐长城,可专家学者也没仔细研究过.我经过今年三个月的突击考察基本确定为挡捻墙和齐国兵站的两个范围,采访人数不下百人,费很大力气且不再说.淄博大型采访活动走近母亲河摄制组来到此地我的石墙不能不报道. 在此之前电视媒体已经在我的讲解下报道了淄河发源,石墙之迷一些专题报道.这次在王主任的安排下我们一行五人的成员组来到禹王山.好像老天和我作对,记得上次拍摄天空从早晨就下着雨,从张店过来的郗记者他们不得不在雨中拍摄,镜头效果不太好.雨雾中远景模糊,显示不了石墙的气势,好歹雨停后抓紧时间拍个几个远景.这次刚下车就电闪雷鸣,呼呼的大风刮个不停,我说再等等看.王主任不愿意停留执意往山上走,我也跟着走吧.在石墙的下面,王主任开始提问,"怎么当地人都说是齐长城?"我说:"老百姓的话是不能相信的"言外之意就是摄制组必须听我的.事实上摄制组已经对我是言听计从,有点沉不住气.可搞学问这一行不是谁听谁的问题,如果报道错了,电视观众会笑话我们,影响是很不好的. 在淄博搞考古那是很难的事情,由于当地文化底蕴深厚,必须要严禁.搞石墙更难,原因是就博山的石墙知道多少吗?挡捻墙,山寨墙(防矛)封锁线,折断线,齐长城,齐长城复线.即便一个非常出色的考古学家也得在这蜘蛛网一样的石墙下扼腕!听我一一道来:挡捻墙是为抵御清咸丰后期兴起的一只队伍,首领赖文光在中原一带活动,大部分首领都是分散型.捻军不集中,没有正确的革命纲领.经常是对村庄城镇掠夺为主,影响不好.博山当地人称"光滚".由于信息闭塞,当地老百姓根本不明白那是些与自己一样的人.在百姓心中捻军是些妖魔,曾经不少乡镇有庙宇祭奠.就好像是上苍的天兵天将!考察到这个结果我很伤心,历代帝王把百姓比喻是草,即草民.百姓有文化的人很少,那时候政府传达也不是很认真.传说捻军个个都是红脸大汉,作战勇猛.曾国藩我很崇拜他,他不但文也能武.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曾经梁,孙,毛三代名流佩服他.他实行坚壁清野,也就在那时期民团开始筑墙.捻军存在十六年时间失败.1853__1868.山寨墙是村民利用山的陡峭,在矛子(太平军)来抢时男女老少都跑到寨中,利用石头打击矛子.封锁线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囚笼政策,困死根据地的八路军.折断线其实就是封锁线,意义大相径庭.齐长城的淄博路线是鲁山段,马鞍山段,黑山段,小顶山段至茶叶口插青石关复段.至于齐长城复线还待考察,但有些结论就是战国末期齐国一线屯兵,挡捻墙就有那时的部分建筑.(以上为独家考察) 背景我讲述完毕后刘宁开始做现场,我的采访是介绍石墙的历史由来,还有淄河河道的变迁,再就是城防体系.这时候大雨如注,摄像记者冒雨拍摄.整个采访在紧张和忙碌中进行,等跑到山下的轿车里衣服已经湿透.王主任惋惜地说"镜头太少,以后再拍"待续红叶山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