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感慨! 下一主题:抗击甲流,中医药更胜一筹?
对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研究--转帖
[楼主] 作者:jst123  发表时间:2009/04/24 22:54
点击:2275次

对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研究    张锡纯(18601933)是近代医学史上著名的中医学家,与当时的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合称为名医三张。他博览群书,精研医理,注重实践,讲究疗效,治学既重视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又能对西方医学深入钻研,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该书在辨证施治、组方用药上别具匠心,自成风格。现就其160多首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临床实践是自创新方的活水源头    张锡纯生平治医勤恳,精研其术,更注重实践,总结其一生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主要方剂约170余首,而出自他反复实践,匠心拟成的就有160多首,经临床证实均有显著疗效。如治痨羸弱之资生汤,治喘息的参赭培气汤,治大气下陷的升陷汤及治崩漏的安冲汤等,都是本经典理论,先哲名言。    张氏认为:“临证调方者,必须细心斟酌,详审病机,随时体验,息息与病机相符,而后百用不至一失也。”如治疗阴虚劳热时,他就说:“愚对于此证,悉心研究,知其治法,当细分为数种:肾传肺者,以大滋真阴之药为主,以清肺理痰之药为佐,若拙拟之醴泉饮是也;肺传肾者,以清肺理痰之药为主,以滋补真阴之药为佐,若此参麦汤是也;其因肺肾俱病,而累及脾胃者,宜肺肾双补,而兼顾其脾胃,若拙拟之滋培汤、珠玉二宝粥是也。”    另外,张氏对诸家本草有争议之处,也以临床为准。如人参,《神农本草经》谓其微寒,而《名医别录》谓人参能疗肠中冷,张氏证之于临床,党参与玄参等份并用,可使药性无寒热,所以他得出结论:“人参性温,疑年湮代远,《本经》字句或有差讹。”    张氏甚至自尝其药而验其效。虽剧如巴豆、甘遂、细辛、花椒,亦必亲自尝试,以深知其药力和性味,记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药解》。其中:“犹记曾嚼服甘遂一钱,连泻10余次,后所下皆系痰水,由此悟为开顽痰之主药,唯服后主欲吐,遂与赭石并用,以开心下热痰,而癫狂可主愈。”    由此可见,张氏实事求是,从临床出发来熟悉药性,所以临证遣方用药能得心应手。创新思维是自创新方的精髓和灵魂    细心体会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所创之方剂,立意创新,颇具特色,既师古而不泥古,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就如他在自序中说:“夫事贵师古者,非以古人之规矩准绳限我也。……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申触长之。”现分述如下。    1、深究病机    麻黄汤为辛温峻汗之方剂,主治伤寒表实证。若表邪得汗而解,则不内陷化热,而病可愈。但也有汗不解者,表邪内陷化热,病情旋即加重,张氏认为是太阳欲转阳明之兆,“悟得此理后,再用麻黄汤时,必加知母数钱以解其内陷之热,主治伤寒无汗,服后未有不愈者。”    2、一方多用    白虎汤治伤寒病,临证若见其脉洪滑,知其阳明热盛,宜投以白虎汤原方,其热随汗而解,或暗消于无形;若其脉浮滑,知其病犹连表,可于方中加入少量薄荷,或连翘、蝉蜕,清热解表;若其脉滑而厥,知系厥阴肝气不舒,可用白茅根煮汤以之煎药,清热舒肝而厥回。又如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张氏认为:“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滋阴,白虎汤得此,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本方既能补助元气,托邪外出,更能生津止渴,滋阴退热。不管体实、体弱之人,若遇阳明热盛伤津之证,用之皆效,洵为完善之方。    3、情志治病    治疗心脾思虑过度所致虚劳内热证,张氏曰:“《内经》所谓脾主思者,非谓脾自能思也,盖脾属土,土主安静,人安静而后能深思。”“是知思也者,原心脑相辅而成,又须助以脾土镇静之力也。”他认为精神调摄与药物治疗必须相结合,首先告诫病者“淡泊寡欲,以养其心”,再给予资生汤以补脾助胃,资生一身,使脾健胃和,运化升清,气血充足,营养和滋润脏腑,劳热自消。    以上皆可体现张氏应用古方时,善于通权达变,扩大治疗范围之匠心。    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的特色 1、衷中参西,辑成一录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西医学在我国流传甚快。张锡纯结合中医的情况,认真学习和研究西医新说,沟通融会中西医,按他的说法:“今汇集十余年经验之方”,“又兼采西人之说与方中义理相发明,辑为八卷,名之曰《医学衷中参西录》。”从其著作命名足以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衷中者,根本也,不背叛祖宗,同道无异议,是立业之基;参西者,辅助也,借鉴有益的,师门无厚非,为发展之翼。针对当时中西两医互不合作的现象,张氏主张:“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由斯知中药与西药相助为理,诚能相得益彰。”并验证于临床:典型如石膏阿司匹林汤。张氏自叙:“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再有治阴虚发热,肺痨,用醴泉饮送服阿司匹林;治肺病发热,以安替匹林代石膏发汗;治癫痫,用西药镇静剂与中药清火、涤痰、理气之品配伍;治梦遗,加溴化钾或水合氯醛以增加镇脑安神之功。以上表明,张锡纯开创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功不可没。2、注重配伍,善用对药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每一方剂时,对一证一药都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明,对其用量、加减、单用、合用、服法、疗效情况都给予详细记载,其组方严谨,药味少,用量大,针对性强,立意明确,配伍巧妙,并着重指出用药配伍原则:“取其药性化合,借彼药之长,以济此药之短。”    (1)寒药与热药同用 张氏认为:黄芪温补升气,知母寒润滋阴,两药并用具阳升阴应,云升雨施之妙。又“黄芪补肺气,益肾水之源,使气旺反能生水,而知母大能滋肺中津液,俾不至偏胜。”黄芪之热以知母之凉以济之,互补互制,扬长避短,补气益阴,是张氏临证使用最多的对药。而治胁痛时,柴胡为首选之药。而桂枝与龙胆草配伍,治疗胁下痛兼胃口痛,为最宜之,“寒热相济,性归和平”,用之无失。张氏在方后解说:“桂枝之妙用,不但为升肝要药,实又为降胃要药”,“惟其性偏于温,与肝血虚损有热者不宜,故特加龙胆草以调剂之,俾其性归和平而后用之,有益无损也。”明确指出了桂枝与龙胆草配伍之理。[6]又如秘红丹以肉桂、大黄相伍,配以赭石,以治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证屡服他药之不效者。再如白茅根与生姜配伍,以白茅根为主药,“凡气之郁而不畅者,茅根皆能畅达之,善利水又善理气”,“加生姜者,恐鲜茅根之性微寒也。且其味辛能理气,其皮又善利水也。”    (2)补药与破药为伍 治妇女闭经,瘕及男子劳瘵之理冲汤,选用补气之参、术、芪,与既善破血,尤善调气之三棱、莪术配伍。张氏说:“愚于破血药中,独喜用三棱、莪术者,诚以其既善破血,尤善调气。补药剂中以为佐使,将有瘀者瘀可徐消,即无瘀者亦可借其流通之力,以行补药之滞,而补药之力愈大也。”而“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二者相得益彰,使补而不滞,消瘀血而不伤正,是一首调气、补虚、活血、消瘀之良方。且三棱、莪术与参、芪并用能开胃进食。故此,张氏在临床上对一切瘕积聚、气郁、脾约、满闷、痞胀、不能饮食者均以此对药为主立方。[78    (3)通药与涩药并举 张氏认为:“寒温之证,上焦燥热,下焦滑泻者,皆属危险之候。因欲以凉润治燥热,则有碍于滑泻,欲以涩补治滑泻,则有碍于燥热。愚遇此等证,亦恒用生山药,而以滑石辅之,大抵一剂滑泻即止,燥热亦大轻减。”又“用滑石与生山药各两许,煎汤服之,则上能清热,下能止泻,莫不随手奏效。又外感大热已退而阴亏脉数不能自复者,可于大滋真阴药中(若熟地黄,生山药,枸杞之类)少加滑石,则外感余热不至为滋补之药逗留,仍可从小便泻出,则其病必易愈。”    (4)升药与降药并用  降胃镇冲,非赭石莫属。张氏称赭石“质重坠,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但“其重坠下行之力或有碍于肝气之上升”,所以张氏每以生麦芽辅之,“麦芽生用之则善于升达肝气”,“宣通肝气之郁结”,且“不至于升提”。赭石、生麦芽合用,降胃升肝,并行不悖,达到“顺气化之自然,而还其左升右降之常”的效应,使人体升降出入之机趋于平衡。[910    (5)散药与敛药相配,桂枝、柴胡与龙骨、牡蛎并用,治疗胁下胀痛。胁下胀痛者,缘于肝气郁滞,以柴胡、桂枝疏肝理气,何以加龙骨、牡蛎?龙骨有收敛元气,镇静安神,固涩滑脱的作用,而牡蛎则能软坚化痰,善消瘰疬,止呃逆,固精气。至此“肝气自不至横恣,此敛之即以泻之,古人治肝之妙术也”。且生龙骨、生牡蛎为仲景桂甘龙牡汤中的重要药对,主治心阳虚损,心神外越之心悸烦躁证。张氏用此药对治疗阳脱、气脱、血脱等危重证,屡建奇功。[11    (6)润药与燥药相合 半夏味辛,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要药,能止呕吐,又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纳气定喘,还能治胃气厥逆、吐血;柏子仁甘实不腻,且能益脾胃,《本经》谓其除风湿痹,胃之气化壮旺,由中四达而痹者自开也。张氏将燥之半夏与润之柏子仁合用,祛湿调胃,既止吐又壮胃气。3、注重用药,保证药效    (1)专效重用 张锡纯治疗疾病时选用对症之药,重用而取效,他曰:“恒择对症之药,重用一味,恒能挽回急重之病,且得以验药力之实际。”生石膏为清解大热的特效药物,山药系救济之大药。既济汤重用熟地、山萸以固脱,莱菔汤之重用山萸、生龙牡以救脱,硝菔通结汤重用朴硝、莱菔子以通燥结,荡痰汤重用赭石、大黄以除顽痰。[12]其中,“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是以治癫狂脉实者,可用至二两。”    (2)善用生药 张锡纯认为:有些药物须生用,生用则药力浑全,炙用或煅用则药力减弱,无效甚至引起相反的作用。如石膏、黄芪、山药、赭石、龙骨、牡蛎、乳香、没药、大麦芽、山楂、鸡内金、白芍、蜈蚣、水蛭、赤石脂、甘草等。他指出:水蛭最宜生用,切忌火炙;乳香、没药最宜生用,若炒用则流通之力顿减;桃仁生用取其生发之气;龙骨、牡蛎若用以滋阴、敛火、收敛兼开通者皆不可煅;山药宜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否则服之无效;赭石生用性重坠凉镇,能降胃止血,能生血,毫不伤气分,若煅用既不能生血,且具有开破之性,多用令人泄泻。    (3)注重炮制  张锡纯认为:“药物有非制过不可服者,若半夏、附子、杏仁诸有毒之药皆是也。”前人炮制半夏失宜易致呕吐,为了用药安全,他改进炮制方法,还自创马钱子制法、血余炭制法、硫化铝制法等。还有黄芪入汤剂,生用即是熟用,不必先以蜜炙;龙骨、牡蛎,若取其收涩,可以煅用,若用以滋阴、敛火,皆不可煅。    综上所述,张锡纯的中医学研究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他结合中西医、自创新方、配伍用药、及服药方法等均围绕提高临床疗效而展开,并付之临床验证,我们不仅要学习他自创新方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自创新方的思维,勇于提出自我见解.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jst123/msgview-904210-5057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感慨! 下一主题:抗击甲流,中医药更胜一筹?
[楼主]  [2楼]  作者:jst123  发表时间: 2009/04/26 10:17 

张锡纯运用白芍心法浅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30 05:00:25 / 个人分类:中药与方剂>

查看( 3146 )评论( 0 )评分( 0 / 0 )
张锡纯运用白芍心法浅析  张锡纯乃近代名医,其撰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医理深奥,立法奇特,配方严谨,化裁灵活,笔者读后,获益良多。仅就其对白芍的运用而言,配伍巧妙,治证众多,有较高的理论探讨及推广应用价值,故本文将其归纳为如下7端,以供同仁参考。 1白芍配石膏。清热凉肝疗痢疾    对于痢疾“或赤,或白,或赤白参半,下重腹疼.周身发热,服凉药而热不休,脉象确有实热者。”张氏认为:“此乃因痢证夹杂外感,其外感之热邪,随痢深陷,永无出路,以致痢为热邪所助,日甚一日而永无愈期。    据张氏所论,此证谓痢证“夹杂外感”。痢之“后。重里急者必是肝火下迫大肠”也;“夹杂外感”者,“外感之热入阳明胃腑”也,故此证总因肝胆胃肠俱热而作也。所以张氏首选辛寒能散之石膏,既可清解阳明胃肠之热,又可解肌透热.“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必佐以芍药”,善泻肝胆之火。肝胆火敛,则脓血自敛,后重可除,故“为治下痢之要药也”,“且能通利小便”引热下行。石膏与白芍合用,更在熔清、透利(寒以清热,辛以透热,利以引热下行)于一方,三管齐下,以达“消解阳明之热而无余也”。故可使胃肠热清.肝胆热泻,则痢证可除,如其创立的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即用石膏、白芍配以生山药、人参、甘草而成,对于痢疾与外惑之热相并者,连服数剂,无不热退而痢愈者”。2白芍配赭石,镇冲降胃止吐衄    张氏认为“盖阳明胃气.以息息下降为顺,时或不降.则必雍滞转而上逆,上逆之极,血即随之上升而吐衄作矣。”从而强调了吐衄证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胃气上逆”的学术观点.即“血之亡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于是进而提出:“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故其“治吐衄之证.方中皆重用赭石”,并配白芍.两者皆味苦性寒,质重沉降.共奏“镇冲降胃.凉血止血”之效。如其创立的寒降汤、平胃寒降汤、保元寒降汤.温降汤、健胃温降汤、清降汤、保元清降汤、滋阴清降汤、泻肝降胃汤、镇冲降胃汤等l0首治疗吐衄的方剂,皆是以赭石与白芍相伍以“镇冲降胃”,然后“再细审其胃气不降之所以然,而各以相当药品辅之”,用以适应“或虚或实,或凉或热”等不同病因所致的各种吐衄之证。3白芍配熟地,滋阴利水通癃闭    对于真阴亏虚,木源枯蝎,“无阴则阳无以化气”之癃闭证,若单与分利,譬犹枯井求泉.必生异端;纯与滋阴,实窍闭难通。    张氏对此能知常达变.另辟蹊径,重用“性凉多液”之白芍,巧配熟地“以通阴虚不利之小便”,所以然者.熟地以填补真阴;白芍一则合熟地以滋阴,二则通利小便,疏通尿闭,三则借其利水之功,“以行熟地之滞”确有一举三得之妙。二者相伍,既可填补真阴以治本。又可利尿通闭以治标,故能“滋阴利水通癃闭”。如以白芍、熟地为主配以生龟版、地肤子,即为其创立的“济阴汤”.主治“阴分虚损,小便不利”之癃闭证。4白芍配黄芪,益气养血疗疮疡    张锡纯在治疗疮疡溃破后.气血两虚.久不收口之证时,常首选黄芪以补气敛疮.托毒生肌,为治此证必备之圣品,更配以白芍养血益阴,两者合用.同奏“益气养血.托疮生肌”之功。如其创立的内托生肌散.即用黄芪、白芍配以化腐解毒之乳香、没药、甘草.补血化滞之丹参.凉润排脓之天花粉而成.主治“瘰疬疮疡破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者。 5白芍配山药,滋阴退热通淋浊    张锡纯在治疗肾脏亏虚所致的诸多淋证时.常首选山药以滋阴固肾,利湿通淋,“治淋证之淋涩频数.诚为有一无二之妙品”,配以白芍.既可滋肾阴而退虚热.又可利水湿而通淋浊。二者合用,以过“滋阴退热.补肾固涩.通淋泄浊”之目的,故为治疗肾虚淋证必备之圣品也。如以生山药、生杭芍配以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白头翁,阿胶而组成的“理血汤”,主治“肾脏因虚生热.……血热妄动”,虚火扰络.络损血溢之血淋。如以生山药、生杭芍配以生芡实、生龙骨、生牡蛎、生地、党参.即为其创立的“青淋汤”,主治“肾脏亏损”,下元不固,脂液外泄之膏淋。如以生山药、生杭芍配以生芡实、知母.阿胶而为其创立的“劳淋汤”,主治劳伤过度,“暗生内热,耗伤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遇劳即发之为劳淋。以上三方中之山药、白药.无不取其滋阴退热,补肾固涩.通淋泄浊之功也。6白芍配甘草,补肺益阴平咳喘    张锡纯在治疗气阴两虚之咳喘证时,常将“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而又为补肺之品也。”用于肺之气阴两虚之咳喘证,可使肺气旺,肺阴足,而咳喘止,故能“补肺益阴平咳喘”。如用白芍与甘草配以麦冬、山药、人参、清半夏、牛蒡子、苏子,即为其创立的“参麦汤”,主治阴分亏损,肺虚咳喘证。7芍配干姜,温阳利水祛寒饮    张锡纯治疗心肺阳虚,脾湿不升所致的寒饮证时.常用干姜“以助心肺之阳,使心肺阳足.如日丽中天.阴霾自开”。巧配白芍“善利小便,小便利用痰饮自减”,“并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还取其“酸敛苦降之性,能收敛上窜外越之元阳归根也”。二者合用,寒热协调,补泻相济.使温阳而不助热,利水而不伤阴,以达“温阳利水”之功,使寒祛阴复,水利饮消,则痰饮当愈。如其创立的“理饮汤”,即用干姜.白芍配以白术、茯苓、桂枝、橘红、厚朴、炙甘草而成.主治“因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逼阳气上浮为耳聋”等诸痰饮之证。
[楼主]  [3楼]  作者:jst123  发表时间: 2009/04/26 10:23 

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环球中医网> » 薛东庆的个人空间> » 日志>
薛东庆 师承江苏启东老中医陈希龄、无锡形意拳师袁林发先生。 诊治: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 临证诊治,病证合参,据证立法,方随法出,药随证变。信箱:lewissnow007@yahoo.com.cn

名医张锡纯应用三七经验介绍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31 00:08:53 / 个人分类:张锡纯学术专题>

查看( 3395 )评论( 0 )评分( 0 / 0 )
名医张锡纯应用三七经验介绍张锡纯从医几十年, 注重临床实践, 遵古不泥古, 创新颇多。对药物的认识、临证遣药组方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善用三七治疗内、外、妇科等各种疾病。现将其在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用三七的经验总结如下。1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 1 治疗吐衄张氏在治疗吐衄时, 注重化瘀止血药的应用, 首选三七, 认为三七是治疗吐衄之要药, 在他治疗吐衄16 个方中, 有一半方运用了三七。吐衄多由于胃气不降, 而胃气不降有多种原因,“病机之呈露多端, 病因即随之各异, ”故治法也需因之而异, 他治疗吐衄, 多采用自拟新方, 首选三七化瘀止血,再配伍治本之品。因冲气上逆而胃不降者, 用镇冲降胃汤“治吐衄证, 右脉弦长有力, 时觉有气起在下焦, 上冲胃腑, 饮食停滞不下, 或频作呃逆, 此冲气上冲, 以致胃不降而吐衄也。”方由“生赭石一两轧细、生怀山药一两、生龙骨八钱捣细、生牡蛎八钱捣细、生杭芍三钱、广三七细末二钱、甘草二钱”组成, 用以敛冲镇肝, 降其胃气。吐衄而致阴阳气血亏虚者则用滋阴清降汤" 治吐衄证, 失血过多, 阴分亏损, 不能潜阳而作热, 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冲气因虚上干, 为呃逆、眩晕、咳嗽, 心血因不能内荣, 为怔忡、惊悸、不寐, 脉象浮数重按无力者。”方由“生赭石八两轧细、生怀山药一两、生地黄八两、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生杭芍四钱、广三七细末二钱、甘草二钱”组成。因“吐血过多, 气分虚甚, 喘促咳逆, 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 上焦兼烦热者”用保元寒降汤, 由“生赭石一两轧细、野台党五钱、生地黄一两、知母八钱、净萸肉八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生杭芍四钱、广三七细末三钱”组成。方中用党参之补, 借代赭石下行之力镇安以挽元气, 生地黄滋阴养血, 知母清热除烦, 三七止血化瘀, 又以山萸肉、龙骨、牡蛎、白芍酸涩之品补肝收敛, 固摄元气。因下元虚损, 中气衰惫, 胃气因虚上逆者, 用保元清降汤治疗“血脱气亦随脱, 言语若不接续,动则作喘, 脉象浮弦, 重按无力者。”用“生赭石一两轧细、野台党五钱、生地黄一两、生怀山药八钱、净萸肉八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杭芍四钱、广三七细末三钱”。上二方比较, 保元清降汤因其所治不兼上焦烦热, 故于保元寒降汤中去知母、牡蛎,加山药以滋阴补肾。1. 2 治疗胃脘痛   三七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疼痛, 而张氏用之治疗胃脘痛疗效甚佳,《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一病案“徐氏妇, 年近三旬, 得胃脘疼闷证”, 此为“中焦气化凝郁”所致, 用山药、黄芪培养中焦气化后, 诸症大减, 惟疼痛依旧, 原方加三七二钱冲服, 连用4d , 诸病皆愈。1. 3 治疗痢疾   张氏常用三七化腐生肌, 以治疗肠中腐败。创立的治疗痢疾方解毒生化丹、通变白头翁汤、三宝粥, 皆以三七、鸦胆子并用, 化腐生肌以治血痢。痢疾用药, 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则后重自除, 通常用当归、桃仁、红花行血, 而张氏独辟溪径, 善用三七以行血而除便脓。解毒生化丹,“重在化腐生肌, 以救肠中之腐烂, 故服之能建奇效也。”治“痢久郁热生毒, 肠中腐烂, 时时切疼,后重, 所下多似烂炙, 且有腐败之臭。”“ 此证, 乃痢之最重者”, 治疗方由“金银花一两、生杭芍六钱、粉甘草三钱、三七捣细二钱、鸦胆子去皮拣成实者六十粒”组成, 服法特殊,“先将三七、鸦胆子,用白沙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病重者, 一日须服两剂量始能见效。”通变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腹疼, 及患痢疾之人, 从前曾有鸦片之嗜好者。”方用“生山药一两、白头翁四钱、秦皮三钱、生地榆三钱、生杭芍四钱、甘草二钱、旱三七轧细三钱、鸦胆子去皮拣成实者六十粒”。三宝粥“治痢久, 脓血腥臭, 肠中欲腐, 兼下焦虚惫, 气虚滑脱者。”方由“生山药轧细一两三七轧细二两鸦胆子去皮五十粒”组成,“调和山药末煮作粥??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鸦胆子。”方中之意, 用三七、鸦胆子以治肠中之腐烂; 用山药粥以补下焦之虚脱。张氏主张治疗痢疾,“不可但以痢治, 宜半从疮治”, 久痢瘀腐存宜化瘀生新如久痢症见腹中时时切疼后重, 所下者多如烂炙, 杂以脂膜, 是其肠中已腐烂矣, 如若热毒不清、瘀腐不去, 则无再生之机, 痢下诸证无由自消, 故尤应化瘀生新、清热解毒, 所以用“三七、鸦胆子以化瘀生新”, 专治肠中腐烂;“而鸦胆子味至苦, 且有消除之力, 又可除痢证传染之毒菌”;“金银花、粉甘草以解疮家之热毒”, 白头翁、秦皮、芍药、生地榆以清热;“用芍药泻肝火, 以治痢之本病”;“又恐痢久伤阴, 及下焦气化不固, 是以又重用生山药以滋阴液固气化, 此所以投之必效也。”1. 4 治疗便血 “每日大便必然下血, 便时腹中作疼,身体羸弱, 面目黄白无血色”此因“脾不统血”, 肠中有损伤溃烂处, 用三七二钱半冲服外, 配以鸦胆子80 , 山药、龙眼肉、金银花、甘草等解毒, 如法服两次, 下血病即除根。1. 5 治疗噎膈张氏论胃病噎膈即西人之胃癌,“为瘀血致病无疑”。重用三七一两, 配伍桃仁炒熟细末一两、硼砂细末六钱、粉甘草细末四钱,以及西药沃剥十瓦、百布圣二十瓦,“炼蜜为丸, 二钱重。名为变质化瘀丸。服时含化, 细细咽津。”2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 1 治疗咳血 张氏喜用三七治疗咳血,“单用三七四、五钱, 或至一两, 以治吐血、衄血及大小便下血, 皆效。”若配伍花蕊石煅存性三钱、血余煅存性一钱则为“化血丹”, 治咳血, 兼治疗吐衄, 理瘀血, 及二便下血, 方中用三七与花蕊石止血化血, 血余炭止血补血。若三七配伍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萸肉去净核一两, 则为“补络补管汤”, 治咳血、吐血, 久不愈者。2. 2 治疗肺痈 肺痈属于内痈, 三七配伍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粉甘草三钱、生黄芪三钱、玄参三钱、沙参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贝母三钱、知母三钱, 名为“清金解毒汤”, 治疗“肺脏损烂, 或将成肺痈, 或咳嗽吐脓血者, 又兼治肺结核”, 方中三七“化瘀解毒之力最优, 且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其解毒之力, 更能佐生肌药以速于生肌”,故配伍乳香、没药, 三者皆为“化腐生新之妙品”。张氏用三七治疗肺病, 无论有无出血均用, 因“肺中之气窒塞, 肺中之血亦随之凝滞”, 而三七“为止血妄行之圣药, 更为流通瘀血之圣药”, 所以肺痈、肺痨未见咳血者也可用三七治疗。3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张氏用三七配伍金银花六钱、海金沙三钱、石韦、牛蒡子炒捣二钱、甘草梢二钱、生杭芍三钱、鸦胆子去皮三十粒, 组成“毒淋汤”, 治“花柳毒淋, 疼痛异常, 或兼白浊, 或兼尿血。”至于血淋, 用三七合西药骨湃波浆,“为治淋证之妙药。”4 治疗妇科疾病 老妇血崩方由三七末三钱、生黄芪一两, 当归一两(酒洗) , 桑叶十四片组成, 为明代医家傅青主所创制, 张氏推崇“老妇血崩方”治疗老妇崩漏, 谓“诚之甚效”,“二剂血止,四剂不再发。”后又有所发挥用此方治少年女子血崩亦有效, 但应适当加减,“惟心中觉热, 或脉象有热者, 宜加生地黄一两。”医案中“李氏妇, 年近四旬, 得产后下血证”, 出血二十八日,“精神衰惫,身体羸弱, 周身时或发灼”, 张氏在老妇血崩方基础上, 加生地黄一两,“以济黄芪之热”, 山茱萸、生龙骨“固摄下焦之气化”, 服用数剂即愈。5 其 他 在谈到中风的治疗中, 张氏提出“服过(镇肝熄风汤) 数剂之后, 再于方中加桃仁、红花、三七, 诸药以化其脑中瘀血”。张氏常在治本的方剂中, 加入三七、桃仁、红花“以化其脑中瘀血, 方能奏效。”而用三七治疗疮痈内服外用均可, 张氏曾治疗1 例腰痛半年伴腰部生疮, 用消乳汤去栝楼, 加重楼, 内服三七粉, 外用三七配五倍子、枯矾、重楼、白及为末,

TAG: 经验> 名医> 应用> 张锡纯>

TAG: 经验> 名医> 应用> 张锡纯>

 [4楼]  作者:jst1111  发表时间: 2009/09/01 18:06 

不论空洞型,侵润型还是抗药型结核都可用此方法治愈,本人亲身经历--转贴

http://tieba.baidu.com/f?kz=503083841>


感染了肺结核的朋友们不要害怕,在医院就医经过久治不愈的病友们更不要有思想负担。大家不要闲我罗嗦,看完后一定会给广大病友惊喜的。我是过来人了,我的妻子在三年前感染了肺结核,开始时也恐慌过整日愁眉不展的。开始治疗时是打吊瓶,稳定后服用了发放的免费药物,这样10个月后《开春的时候》检查,结果是又有了发作的迹象。转到另一个医院治疗5个月后医生找我谈话,说:"病菌有了抗药性,药物等手段无法治疗了,决定手术治疗,在扩散前切除感染部位,"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难过,同时也开始怀疑这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再次决定转院到了沈阳的医科大学咨询专家,专家建议回家静养一个月后看复查结果在确定如何治疗,就这样我们回到家中等待下次的检查。我虽心中忐忑,表面上还要安慰妻子。这时我遇到了一个改变我们命运的人。她给了我一个非常简单的药方《偏方》:取鲜小蓟(俗称刺儿菜)全草(此物全国各地均有生长,田间地头路边沟边多的很不必花钱购买)多多益善洗净切断儿放入锅中加清水,水量要没过锅中药草即可,大火煮40分钟后,把药草拧干扔掉药渣,将锅中药汁小火熬到较浓但喝的时候感觉不难喝为好,晾凉后放到冰箱中保存,每日当水饮,次数不限,药量不限,当然如果用量太少治疗效果就会不如意了,这样喝一个月可痊愈。尤其是肺结核空洞型的治疗效果特好。因当时她给我药方时说家中有俩个亲人就是用这个方法一个月就治好空洞型结核的,刚好我妻子的静养期也是一个月,所以就试着用了,没想到一个月后的复查结果就是"已经痊愈,不必采用任何治疗方法。"我妻子的病好了。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从未复发。本人受益匪浅,病友们非常值得一试。同时,希望广大病友们在治愈后可以告诉更多的同病相怜病友,让更多的人受益。  


《偏方》:取鲜小蓟(俗称刺儿菜)全草(此物全国各地均有生长,田间地头路边沟边多的很不必花钱购买)多多益善洗净切断儿放入锅中加清水,水量要没过锅中药草即可,大火煮40分钟后,把药草拧干扔掉药渣,将锅中药汁小火熬到较浓但喝的时候感觉不难喝为好,晾凉后放到冰箱中保存,每日当水饮,次数不限,药量不限,当然如果用量太少治疗效果就会不如意了,这样喝一个月可痊愈。尤其是肺结核空洞型的治疗效果特好。

[ 本帖最后由 elmtree 于 2009/8/31 10:26 编辑 ]
 [5楼]  作者:jst1111  发表时间: 2009/09/01 18:09 

高白--我的治失眠的方子

夏枯草15克半夏15克炒枣仁20克生枣仁20克。夏枯草清肝泻火,得阳而长,而半夏乃得阴而生,一阴一阳配合周密,达到阴阳调和之功;夏枯草配半夏名"不睡方",炒枣仁治不睡,生枣仁治睡不醒。临床应用效果很好。大家不妨一试。中医主要是疗效。让疗效说话吧。
来源;爱爱医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74201869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