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追踪”中的测试者介绍,先是将一个试件放在 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结论:“20世纪初以来,发现高速微观粒子的质量随速度而变”,由此,人们便被“质速关系式”牵着鼻子走了若干弯路(实际上“质速关系式”是荒谬的,有兴趣的朋友请参看笔者加强帖:《“质速关系式”的谬误》)。 应该说,科学探索中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褒扬的,不过,严谨性则更为重要,否则有时便会出现新的“质速关系式”类问题。对于“同一物体受热前后质量不同”结论,笔者认为不宜过早下结论,而是有必要重新作以下的测试: 将试件M经过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到300度,取出后当该试件温度降至室温后,记下精确质量值M0,然后再重新加热到300度,取出后当该试件温度降至室温后,记下另一精确质量值M1,之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得到M2 、M3…(一般重复几次即可)。如果M0=M1=M2=M3…,这时应该可以排除“物件中气体与水蒸气”等因素(若M0≠M1≠M2≠M3…,由于已经排除“物件中气体与水蒸气”等因素,故应该考虑“同一物体受热前后质量不同”结论不可逆,既然结论不可逆,则热量就将可能不是该试件质量变化的直接原因,这便有点跟速度不是物质质量变化的直接原因结论类似,从而有必要进行新的物理规律探索)。此后,可在室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