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本人个人意见。难免有错。 首先澄清一个问题。陈绍光“极化引力论”的关键不在于“娜实验”。“娜实验”即没有确证引力场的量子态,也没有否证引力场的量子态。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引力场量子态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都是无意义的。 实话实说:中国两院把“娜实验”评为“2002年科技大事”,是因为中国两院的理论物理水平低造成的。中国两院对当代物理前沿研究,不具备做出独立正确评判的能力。 以下我们先看一下《谁引爆了宇宙》的意义: 1 “中微子真空极化”研究,是当代基本粒子研究中的冷门,作者做出了一定普适性成果。这个研究在未来是可以导致技术转化的。 2 作者保持独立科学判断,不人云亦云。这是难能可贵的。例如作者提出:温伯格对“均衡引力场内光波波峰分析”不成立。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但与本人曾经做出的结论一致。作者是从“世界时与固有时关系”角度进行的分析,本人是从“前提缺乏充分实验证据”角度进行的分析。 再看看《谁引爆了宇宙》中存在的问题。 1 与应用理论的关系问题。 书中的37页最后一句话写到:“经典的迦利略的速度加法公式和相对论的Lorentzian速度加法公式都不能应用到V0量子上”。理由在38页,是因为“测不准关系”。这个观念,令我奇怪。作者理论的核心概念“中微子”,就是在“测不准关系”的前提下,用洛仑兹变换推导出的。“测不准”又不是“不可测”。相对论量子力学就是“测不准”与“洛仑兹变换”结合的产物,我们整天都在用。 通观全书,作者都没有提出新的变换。那就是作者不讨论“变换问题”,可是,“变换问题”是物理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不讨论“变换问题”的确能避免许多矛盾。但不讨论“变换问题”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基础理论的。 2 屏蔽规律问题。 这个问题,我在此之前从不同角度提问了3次。不知是本人没说清楚,还是本人提的这个问题水平太低,作者不屑回答,至今也没见到正面答复。 我们看看作者的模型。书中29页有个“单粒子之间模型”。这个模型对微观中微子极化是适用的。但既然作者认为“引力是中微子真空极化的宏观统计结果”,就需要出具“多粒子之间模型”。通观全书,没有这个模型。 我们在作者模型上再添加一个粒子C,放到“以A为观测者,B的正后方”。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多粒子模型”。在这个模型中,BC作为一个整体,对A的屏蔽效应并不比B对A屏蔽效应更大。 这样,陈绍光的微观理论还适用于解释引力吗? 现在看来,“极化引力论”仍然属于“老屏蔽说”。无论“铅板实验”结果如何,天文观测与这种“老屏蔽说”是矛盾的。花木兰说得好:基础理论必须符合天文观测。 1980年,Long使用Massons正是为了避免这个矛盾。Long的理论不被认可,不是因为理论与事实不符,而是由于下述两个原因 (1)Massons无实验基础。我就一直不知道Massons相当于汉语中什么概念,因为我在实验中找不到这个概念的渊源。既然现在有人使用“质量子”表示Massons,我觉得也行。 (2)引力源怎么吸引质量子,没说清楚。那Long的理论只不过是用一种新的无实验基础的“微观引力”去解释“宏观引力”罢了。无意义。 难道陈绍光对历史上“屏蔽引力论”的难题一无所知?既然了解Long 的理论,对这个难题从未思考?还是早有前人解答了这个问题,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总之,“极化引力论”如何理解才能与“屏蔽规律相符”?从而能与“天文观测”相符。 3 “极化引力论”推导出的红移率与实验观测不符。 在书中第116页,作者出示了红移率为:—4GM/CCD。作者认为这符合广相严密结。广相是可以推导出这个公式,但这是“光偏折率”,不是“红移率”,这是两个概念。而且—4GM/CCD与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光谱红移结果”相矛盾。“太阳光谱红移结果”本人没有亲自做过实验,本人也不能说普遍认可的结果一定正确。但如果作者要确立自己与实验观测不符的红移理论,必须先证明原实验结果不成立。 ......。鉴于上述问题,我认为陈绍光的理论不能充当基础理论。这并不否认陈绍光在“中微子真空极化研究”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