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部分:物质世界的新基本认识论 2000年,作者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同一物质摩擦产生同性电荷实验现象的新发现[6-7]。针对这一重要的实验新发现,作者提出了不同于“电子得失理论”解释“正负电荷”产生的新观点,并用新的观点解释了这一新的实验现象。然后通过对“物质”、“实体”和“热能”的新认识,对“原子模型”有了新的思考,得到了一个新的“粒子电荷动态原子模型”。根据对“粒子电荷动态原子模型”的新认识,在对物质的普遍吸引和排斥的理解中,阐明了“实体”与“热能”之间的关系是物质之间吸引和排斥的根源。提出了物质(原子、恒星)间引力和斥力的平衡距离定律,揭示了引力的成因和宇宙中许多引力和排斥现象。 以下是作者对“21世纪物理学新理论体系”核心思想的高度概括:①物质世界由“实体”和“热能”两种基本类型的“物质属性”组成。② 实体与热能具有结合的内在特征,实体与热能的结合形成物质。③ “热能”客观真实地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热不是由运动产生的。④ 物质世界有不同的实体。不同的实体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排列。⑤ “粒子电荷动态原子模型”是“原子物质世界”形成的原因。⑥ 新的物质世界基本认识论主要包括“物质世界由实体和热能组成”的新认识论和“粒子电荷动态原子模型”新认识论。
2.1“物质世界由实体和热能组成”的新认识论 2.1.1对“物质、热能和实体”的新认识: 对“物质”的理解:物质世界有两种基本类型:“物质属性实体”和“物质属性热能”。物质由“实体”和“热能”组成。它们的结合可以产生原子力的结构,合成物质。也就是说,“实体”与“热能”的结合可以产生原子结构,成为具有原子力结构的“物质”。注:“物质属性”是指物质属性的存在,但尚未形成物质的状态,它们是物质的组成部分。 对“热能”的理解:“热能”的浓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越高,“热能”的浓度就越大。宇宙真空中有3K热能,存在于自然界。热能不是由运动产生的。物质运动中热能的出现,正是凸显物质中隐藏的热能的现象。 对“热能有两种传输特性”的理解:一种是高压热能,在低压热能中按“电压特性模式”传播,即电流和电磁辐射以光速传播,这就是“高压强热能”的传播特性。也就是说,光速的“电压特性模式”传播是“高压强热能”的独特传播特性。另一种是当低压热能在高压热能中传播时,热能在高压热能中按照“浓度扩散模式”缓慢传播。 对“实体”的新理解:一个元素代表一个实体,不同的元素代表不同的实体。为了区分不同的实体,可以在实体之前加上元素的名称,如“铁实体”、“铜实体”、“黄金实体”等。物质世界中有不同的“元素实体”。当不同的“实体”作为不同的“元素实体”与不同浓度的“热能”结合时,不同的“元素实体”具有不同的“饱和热能”,从而产生不同的“饱和热能电压值”。本文将各种“实体”中的“饱和热能电压值”称为“标准电压能量值”。在每个“实体”的“中子”中,都有一个“标准电压能量值”,代表不同“实体”结合热能的不同饱和特性。每个“实体”的“标准电压能量值”的特点是每个“实体”在发射热能时具有不同的固定发射电压值。每个“实体”的“标准电压能量值”决定了其“发射磁场”的发射电压强度。这是每一个“元素实体”都有伦琴辐射现象的根本原因。
2.1.2对“元素周期表”的新认识: 随着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增加,“元素实体”的“饱和热能”依次增大,“元素实体”的“饱和电压”也相应增加。每个物质元素“中子”都有一个“标准电压能量值”,每一个物质元素都有一个“标准电压能量值”,我认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就是用强X射线照射各种元素,激活每个元素“中子”所隐含的各自“标准电压能量值”。当每个“元素实体”的“标准电压能量值”被激活时,在传播过程中“地电压能量[2]”的阻尼电阻下形成了不同的波长规律,使每个元素呈现出自己的二次X射线现象,即伦琴辐射现象。每个元素的“标准电压能量值”的存在是产生“标记伦琴辐射”的根本原因,根据元素中二次X射线的不同波长,建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建立证明了物质世界中存在着不同的实体。这种认识揭示了物质元素可以为我们建立元素周期表的自然奥秘。
2.2解释所有静电效应的新理论: 在人类物理学的漫长历史中,人们只做不同物质之间的摩擦和带电实验,而没有对同一物质的摩擦是否带电进行测试和研究。然而,只要我们做实验,我们就可以发现由同一物质的摩擦产生相同电荷的实验现象[6-7]。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获得相同物质间摩擦产生的相同电荷的实验结果的前提是保证摩擦带电实验材料的一致性[6-7]。用电子的得失理论很难解释同一物质的摩擦产生相同电荷的实验事实,这对电子的得失理论提出了挑战。 用现有的电子得失理论很难解释同一电荷是由同一物质的摩擦产生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新观点认为,物质的正电荷是“实体”中“热能”过剩时的正电荷现象,物质负电荷是“实体”中“热能”不足时的负电荷现象。中性电荷是“实体”中的“热能”饱和时的中性电荷现象。静电效应的本质是“实体”与“热能”结合的不平衡状态的电荷特性。这一观点是物理学家E.Edlund关于电荷动力学性质的观点的发展。 同一物质摩擦产生相同电荷的原因:由于同一物质吸收热能的能力相同,说明同一物质的两个摩擦表面摩擦后没有热量的获得或损失,而是由于物质的表面结构被破坏,“热能”溢出或吸收,因此表明同一物质的两个摩擦表面只携带相同的电荷。也就是说,由于材料的表面结构,同一材料之间的摩擦会被破坏。当释放出热损失的材料表面呈现出缺乏热能的状态时,表现为具有相同负电荷的实验现象,表现为散热。相反,由于材料的表面结构,同一材料之间的摩擦会被破坏。当吸收热能的材料表面呈现过剩热能状态时。它显示了实验中的同性正电荷现象,表现为吸热。注:在保证摩擦带电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的前提下,获得相同物质间摩擦产生的相同电荷的实验结果[6-7]。 不同物质摩擦产生不同电荷的原因是:虽然不同材料的表面结构被破坏,热能外溢,但不同材料的吸热能力不同,导致不同实体之间的热能效应得失,因此,不同材料的两个摩擦表面具有不同的正负电荷特性。 相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因:因为负电荷是“实体”缺少“热能”的状态,而正电荷是“实体”的“热能”剩余状态。由于物质世界中“热能”与“实体”的内在组合特征,不同电荷之间“实体”与“热能”互补组合的特征构成了不同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的特征现象。 同性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原因是:同性电荷之间不存在互补性,因为它们处于“热能”不足(负电荷之间)或“热能”过剩(正电荷之间)的状态。并且具有相同的“物质属性”摄取,即:负电荷具有摄取“热能”的性质,正电荷具有摄取“实体”的性质,构成同性电荷之间的排斥和回避,从而表现出同性排斥现象。 带正负电荷的带电体吸引物质的原因是:缺少“热能”的负电荷具有吸收“热能”的能力,正电荷的剩余热能具有吸收“实体”的能力。由于物质是“实体”和“热能”的结合体,它有其自身的需要,所以正负电荷构成了物质的吸引力。
2.3对“热质理论”的再认识 在人类物理学的漫长历史中,关于热性质的争论始于对热质理论的古老理解。后来有了“动态制造的热学理论”(即分子运动的热学理论)的观点。目前,“动态制造热学理论”的观点盛行,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实验:①1798年,本杰明·汤普森提出了“钻孔温升实验”。② 1799年,汉弗莱·戴维提出了“冰与冰摩擦形成的水温升的融冰实验”。这两个实验不足以否认“热能”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这两次增温实验的原因如下: 本文认为,“物质”由“热能”和“实体”组成,“热能”与“实体”具有结合的特征,所有物质都含有“热能”。本文认为,所有摩擦生热现象都是由于摩擦破坏了物质的原子结构,从而从被破坏的原子结构中释放出“热能”。 “钻孔”和“冰与冰之间的摩擦”正在破坏物质的原子结构。因此,“热能”从材料的原子结构中释放出来,从物质原子释放出来的“热能”通过原子中的“实体”不断地从物质的外层空间吸收和补充,这样“热能”通过不断的摩擦不断释放出来,然后“实体”不断吸收和补充“热能”,形成摩擦体不断发热的现象,这就是摩擦热产生的原因。 本文认为,这两个实验还不足以否认热能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因为在人类认识到宇宙温度3K存在于浩瀚空间的今天,“运动创造热能”的概念似乎难以令人信服。问运动生热理论,是什么总是在空间中运动来维持3K的宇宙温度现象,有人会说它是宇宙射线引起的,但它不知道宇宙射线本身就是物质世界中传递客观热能的现象。 另一个例子:对于一杯被火加热的水,我认为是注入水中的“热能”引起水分子的运动。引起运动的是“热能”,而不是水运动产生的“热能”。物质世界中“热能”的客观、真实存在,不是水的运动所创造的。
2.4“粒子电荷动态原子模型”的新认识论: 根据“物质”由“实体”和“热能”组成并具有组合特性的观点,当粒子体内的热能不足时,粒子呈现负电荷(如电子),当粒子体内的热能饱和时,粒子呈现中性电荷(如中子),当粒子体内的热能过剩时,粒子呈现正电荷(如质子)。这一观点是埃德伦德对正负电荷相互转化认识的发展。 “原子内粒子正负电荷变化的动态原子模型”(以下简称“粒子电荷的动态原子模型”):即缺乏热能的负电荷“电子”吸收原子核外的热能,而“电子”本身的负电荷随着“电子”实体所含热能的增加而减弱,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原因和旋转矢量的原因见文献[2]),由于热能的增加,大量负电荷减弱的“电子”被原子核中的“实体”所吸引,并向原子核附近区域移动并聚集成较大的粒子。当这些大粒子的热能饱和时,它们进入核壳区,变成带中性电荷的“中子”。热能继续与固体“中子”结合。当“中子”的热能过剩时,它们变成带正电的“质子”,进入原子核。当“质子”和热能连续组合产生的电压值大于外部约束电压值时(外部约束电压值是指行星向外层空间发射的电磁辐射中存在的电压值,见文献[2-4]),“质子”中的热能将遵循“电压特性模式”,以光速向原子外部发射电磁辐射。“质子”释放热能后,大粒子体由于吸收热能的需要而迁移分解到核外。这种自然分解效应是一种有利于“实体”吸收“热能”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质子”在失去热能后破裂并向核外注入粒子的现象。这些注入原子核外的粒子又变成了原子核外的“电子”。这些固体颗粒一直具有动态迁移效应。在动态迁移过程中,当“质子”在电磁辐射发射前储存热能时,粒子发生停滞,形成原子核。以上观点是我在“正负电荷相互转换动力学理论”框架下对“粒子电荷动态原子模型”的新认识。目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电子云中存在一个点效应,即“电子”从原子核中射出的成像。这一图像验证了新理论的科学性。 从整个原子的角度看: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之间形成静电吸引和静电正负电荷的平衡,整个原子不带正负电荷。原子只表现出吸收和释放热能的特性。吸收的热能是根据浓度扩散原理缓慢进入原子的低能热能,而原子释放的热能则是根据电压特性以电磁辐射方式释放的高压强电磁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