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在太阳系中是运动的。日心学认为太阳是太阳系不动的中心,这给天文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太阳绕太阳系的质心运动。太阳受木星影响,绕太阳与木星的质心运动,半径约为0.55太阳直径,周期约11.9年,太阳与它的每个行星进行单独的双星运动,太阳的运动是它与所有行星的双星动的矢量和。 这对天文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要从天文学的时间测量说起。 图1: 这个箭就是太阳时,以下称时间之箭。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是椭圆的,速度也是变化的,地面上观测到的太阳移动速度变化不定。于是科学家假设地球观测到一个虚拟太阳,它的移动速度是平均的,匀速的(假设一个虚拟地球,它的公转轨道是圆形的,速度是平均的,匀速的)。时间之箭指向真实太阳位置(时间之箭从真实地球位置指向太阳)称为真太阳时,时间之箭指向虚拟太阳位置(时间之箭从虚拟地球位置指向太阳)称为平太阳时。格林尼治所在地的平太阳时就是世界时。1958年以前人类使用的就是世界时。(注:时间之箭所指方向即时间,在图1右中逆时钟旋转360度为1恒星年)。 太阳的运动造成了太阳时测量的不准确和恒星年的测量不准确。 图2: 图2中时间之箭逆时钟旋转不足360度,但地球已经公转一圈。 1958年1月1日0时起,启用了更准确的原子钟计时。原子钟的时间流速是以图2中太阳时为标准,即原子时间之箭保持图2中的转速。这样原子时间之箭偏转逐年累积,不再指向太阳,导致了天文观测上的不相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在原子时间之箭中加入闰秒。闰秒就是让地面上的原子时间之箭停止转动(相对地面静止)1秒钟,在太阳参考系下观测就是原子时间之箭跟随地球自转,转动1秒钟。这样原子时间之箭就能指回太阳的位置。 加入闰秒的原子时间就是世界协调时。现在我们使用的正是世界协调时。 恒星年误差多少呢?根据《天文测量学的错误》水星凌日数据计算得到结果,误差约180秒。换算成图2中时间之箭偏离度(弧度)为180*2/31558149。需要闰秒 (180/31558149)*24*3600=0.49秒每年。100年49秒,巧合了闰秒时长。 实际上当闰秒出现的时候,科学家就应该意识到原子钟的秒针跳速快了一点点,只要把把这个秒针速度调慢一点点,就不会有闰秒什么事。换句话说曾经测定秒时长的太阳时是不准确的。太阳时没测量准确就等于恒星年没测量准确。天文科学家们,我就想问下,你们在想什么呢? 科学家对闰秒的解释为地球自转的不均匀和长期变慢。所谓地球自转不均匀是说地球自转时快时慢,一个靠惯性转动的球体,它的角动量怎么会自行增加呢?太阳往复运动才是造成地球自转不均匀假象的真正原因。 恒星年测量错误又导致了岁差计算错误,进而导致水星近日点进动错误。关于水星近日点进动计算,为什么要旋转着计算,得到结果后再减去岁差??岁差本身就是变化值! 相关文章推荐(可网页搜索阅读): 1.《天文测量学的错误》从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时间计算恒星年时长。证明恒星年测量错误。 2:《天文学的数学问题》用现有天文学恒星年,水星,金星公转周期数据反证这些数据之间相互矛盾。 3:《从天文学角度计算水星进动》绕开岁差计算水星近日点进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