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认为一般光学电磁实验真的验实了超光速了吗?
相对论说“粒子不可超过光速”,针对的是能量-动量具有如下平方色散关系E^2=p^2*c^2+m0^2*c^4的普通粒子。因此,如果色散关系不满足E^2=p^2*c^2+m0^2*c^4的粒子,不排除其有超光速的可能,如虚粒子,就不满足色散关系E^2=p^2*c^2+m0^2*c^4,虚粒子是可以为超光速的(虚粒子是相对论量子场论的中间过程中的粒子)。此外,m0^2可以小于0,这样也有超光速。Higgs机制的前身(对称破缺前),其实就是一种“快子”,快子不稳定,会发生对称破缺。快子是庞加莱群的一个表示。这些都是相对论性的理论。所以,相对论本身并不排斥“超光速”。
有人说,隧道效应也是超光速的。隧道效应中,粒子动量为虚数,也受量子论能量-时间测不准关系的制约,在测不准关系下,粒子是虚粒子,因此不排除其超光速的可能。除了隧道效应和虚粒子情形,一般光学电磁实验真的验实了超光速了吗?我不这样认为。
例如,最近张操先生等人的实验,将MHz波同时输入两根长短不同(6.4米和0.4米)的导线,发现在长导线中的电波比短导线中的电波延迟纳秒量级(Δt)到达终点,这意味着电波速度v=(6.4-0.4)/Δt大于真空光速c。但我认为,公式v=(6.4-0.4)/Δt成立的前提是长短导线内的速度相等。但如果长短导线内的速度差别很大(且短导线内波速很小),那么v=(6.4-0.4)/Δt就不能用。我发现,考虑两根导线之间的互感(这里互感比自感大),长导线上的单位长度互感系数小,短导线上单位长度互感系数大(此外,再考虑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容),我发现,对于本实验,导线内的波速与导线长度成正比。因此,实际上,两根导线内的电波信号是同时到达终点的。这造成了表观上的“超”光速。所谓在长导线中的电波比短导线中的电波延迟纳秒量级(Δt)到达终点,只是一个误差(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延迟)。由于两根导线之间的互感与导线的几何放置位型有关,所以我预测延迟时间会与几何放置位型有点关系,张操老师承认这一点。这就说明,互感在这个实验中确实很重要,需要考虑到其影响。
另有一个“超光速实验”是2000年时王力军发表在Nature上的原子蒸汽中的负群速(由于“负群速”类似“时间反转”,因此这也被认为是“超光速”(superluninal propagation),“负群速”比正无穷大的速度还要快,类似于负绝对温度比正无穷大温度还要烫). 王力军测到了他的实验中原子蒸汽内有-c/330的负群速。那么,超光速和负群速,到底是不是可信的?我个人多年来一直认为不可信。我这里主要讨论群速,不讨论相速。相速允许超光速(例如相对论性的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相速就是超光速的,但是群速是亚光速)。在色散不大时,讨论群速与讨论相速是等价的;但在色散巨大(以及反常色散时),需要以讨论群速为主。从微观角度看,光子在原子介质内各个原子之间传播,是原子被极化的过程,具体说来,光子被一个原子吸收、又吐出,然后被下一个原子再吸收、又吐出的过程,光子从这个原子到下一个原子之间的真空区间,速度仍旧是c。因此,总的说来,光子在介质内的传播,速度肯定是介于0到c之间,不可能大于c,也不可能小于0(“负群速”)。但在1980年代以来,多位物理学家已经在研究在原子气体(如碱金属原子气体(钠、钾、铷))反常色散时,具有负群速。可以说,理论上研究负群速已经有三四十年历史,2000年王力军首次用实验“证实”(??)了它。那么这种“负群速”理论是不是可靠?我认为不可靠。尽管他们所用的群速度公式v=c/(n+ωdn/dω)是正确的(n为折射率,ω是频率),但是,由于上面微观过程已经说明“光子在介质内的传播,速度肯定是介于0到c之间,不可能大于c,也不可能小于0”,这些群速度公式在超光速和负群速区间,自动宣告自己的理论无效。一个理论自己自动宣告自己无效,在物理学中经常出现,例如:1900年代研究黑体辐射谱时,有一个Rayleigh-Jeans(瑞利-金斯)公式, 它在长波部分与实验一致,在短波部分与实验严重偏离(紫外发散,很荒唐),这就在短波部分自动宣告自己无效;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奇点附近自动宣告自己失败,需要用量子引力理论代替广义相对论。所以,那常用的群速度公式v=c/(n+ωdn/dω)在超光速和负群速区间是自动失败的
,我们不能把这个错误的结果当作是物理学真实,否则属于自欺欺人。
那么王力军原子蒸汽中的负群速(-c/330)又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实验观察吗?我对这个现象无法解释,但感到奇怪。力王力军论文中使用了群速度公式v=c/(n+ωdn/dω)。论文中说,实验结果与该公式高度符合(我记得他们的实验和理论只相差2%)。这我就表示很大不解(十多年来)。因为原子气体的折射率公式是可以用密度矩阵方程模型算出来的,但这样的模型毕竟是模型,往往与实际会有很大的误差(如相差10%,20%,甚至30%以上),理论模型尽管反映了物理系统的
主要本质,但在定量上是很粗糙的,很近似的,模型只是供定性上反映原子气体的光学性质的。此外,还必须要考虑局域场修正(来自邻近原子的极化,这对反常色散尤其重要),因此,实验与理论是不可能很符合的。两者相差30%,倒是正常的,如果说相差2%倒是反常的了。
J Q SHEN 201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