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中午,南宁,下着略带寒凉的冬雨,我专程拜访了现定居南宁大学路附近的梁尺峰老师。 早在大学期间(1985年前后),一位同乡校友向我介绍了他的同村叔公梁尺峰研究物理学的情况,并提供了梁老师的一些关于相对论的研究资料。所以,我对梁氏理论核心知道得还是比较早的。梁老师与我是同乡,他先后在广西桂平江口中学、下湾中学任教。由于对物理学问题钻研达到痴迷的程度,他提前退休,专心搞他的学术研究。对于他的研究精神,我是非常钦佩的,正因为这样,我这次特地拜访了这位耳闻二十多年的同乡,顺便了解他近期的研究情况。 梁尺峰将他的学术研究概括为“梁氏两方程一原理”:“两方程”,其一是指牛顿第二定律所对应的力为合外力F’,加速度为合加速度a’,表示为F’=ma’。另外一个是洛仑兹变换,假设超光速存在时,把根号里的速度项vv/cc写在“1”的前面,变为vv/cc-1,避免出现负根;再就是把变换从直角坐标表示转变为柱坐标表示。“一原理”是从哥白尼的日心说悟出运动的绝对性原理,推论出“钟慢尺缩绝对性原理”:两尺平行靠近时,固连于太阳(坐标系)的尺较固连于地球的尺缩短(绝对性的缩短)。 纵观“梁氏两方程一原理”,自始至终都是对物理学单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牛-梁氏方程”没有原则性的错误,方程的表示和理解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梁氏“合力”与“合加速度”的关系是物理学界的基本常识,没有任何新意,更没有任何创新。另一个方程(变换群),一是把超光速的速度项简单地换位避免负根的出现;一是将直角坐标变换推广到柱坐标变换,也只是简单的改变形式,算不上创新;加速度变换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要知道,加速系上的变换,正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是经典物理学研究得很深很透的内容。 “钟慢尺缩绝对原理”则几乎不值得评论。只要跳出太阳系,比哥白尼看得更远一些,譬如,站在了银河系的高度上看,地球尺在加合了太阳速度的时候,在银河系上看,速度会大于太阳的速度;反之,在地球尺速度抵消太阳速度的时候,速度比太阳尺小。你说,对于银河尺上的观察者来说,是地球上的尺短还太阳上的尺短呢? 我们还讨论了一个关于“等效原理的问题”,梁氏说,惯性力不存在,这个我可以同意,用等效重力(引力)取代就行;或说,不用等效重力(或引力)取代,对物体进行独立受力分析,理解为弹簧秤的拉力或弹性力,这种种处理我也可以同意,都对。可是,这些并不是否定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正是“惯性力不存在”的处理方法,用“引力”来表示,这与梁氏用等效的“视重力”处理方法并无矛盾。他是支持广义相对论,而不是象他认为的否定了广义相对论。 综上所述,之所以梁氏觉得他的研究成果非常重大,是因为他并没有综合研究整个物理学理论体系。在个人没有深入理解物理理论体系的前提下作独立思考、感悟、认识,这些都算不上是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在民科中普遍存在,应该引起为戒。大凡研究某一论题,应该在充分研究领会全世界范围内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进行。做独立的无谓研究只会浪费个人的时间。 期间,梁老师还谈到一个证明“哥德巴赦猜想”的问题,他说自己用质数表穷举法证明了N(如几万)以内的偶数都可以用两个质数来表示,从而证明了“哥德巴赦猜想”,我想说的是,这个不能算是“证明”,而是“发现”这一规律,这与哥德巴赦猜想刚刚提出这一问题的时代认识一样。学术界要的是一种“证明”过程,而不是“发现”过程。 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梁老师承认梁氏理论的错误,也不是要否定梁氏的学习研究成果。目的是提醒民科朋友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研究论题的本质内容,充分学习和理解现有理论体系及已发表于各种学术刊物个案研究成果,充分认识自己研究内容的真实意义,对自己的研究作出客观真实的判断。另外,最后指出,象梁老师一样:爱着老婆,抱着孙子,一生沉溺于自己那些对学术界并无重大意义的研究,提高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沉浸于感悟成果的喜悦中,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快乐。一种研究对精神好,对身体好,就是它的最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