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和诺贝尔奖王令隽 2013年11月16日 1。上帝粒子是怎样练成的? 2013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 奖授予布鲁塞尔大学的英格勒特 (François Englert )和爱丁堡大学的希格斯(Peter W. Higgs),其贡献是“理论上发现了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机制,这一机制为最近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强子对撞机的ATLAS 和CMS 实验所证实。” 牟然宣布 “这一机制为最近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强子对撞机的ATLAS 和CMS 实验所证实” 是轻率的,因为这一机制并没有得到确切的实验证实。诺贝尔奖颁给了一个尚未得到实验证实的理论假说, 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上帝粒子到底是怎么假设出来的?它对基本粒子理论为什么如此重要?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半个世纪以来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过程。 基 本粒子理论界奉行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理论必须具有数学对称性,其中最重要的对称性就是Yang-Mills场的规范协变性。可是Yang-Mills规范 场理论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种非阿贝尔规范容不得带质量的粒子存在。一带上质量就不能保持规范协变性。比如说,自旋为半整数的费米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如果 带有质量,其自旋度(helicity)根本无法翻转。W和Z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如果带有质量,也不能保持规范协变性。所以,无论是 玻色子还是费米子,都不能把质量作为一种内秉特性,除非放弃规范协变性。这一结果被称为“高尔兹敦定理”。基本粒子理论家们选择了情愿让粒子质量等于零也 要维护规范协变性。因为对称性原则是这些理论家们不可动摇的信仰和基本教义。 为了解决弱相互作用或者弱电统一理论中的质量问题,理论家们提 出了一种所谓的“自发对称破缺”机制。最早于1960年提出自发对称破缺機制的是芝加哥大學的南部陽一郎(也是一個諾貝爾獎得主)。1962年,超導理論 學家菲利普安德遜發現,如果将无质量的南部—高尔兹敦模式和无质量的规范场模式捆绑在一起就可以构造一个带质量的矢量场。其情形一如“夸克禁閉”将几个夸 克捆绑在一起一样。1963年,安德遜在一篇論述Yang-Mills场的文章中得出結論說:“這兩种玻色子看起來能夠互相抵消,剩下有質量的玻色子。” 1964年3月,阿伯拉罕克萊因(Abraham Klein)和本傑明李(Benjamin Lee)證明了,至少在某些非相對論條件下,可以通過自发对称破缺繞過高尔兹敦定理,並猜想在相對論條件下也應該行得通。 這一猜想立即被發 展成一個相對論模式。1964年下半年,三個研究組幾乎同時提出了希格斯機制(Francois Englert and Robert Brout, Peter Higgs, Gerrald Guralnik, Carl Hagen and Tom Kibble)。这个机制假定真空中存在一个四分量的标量场(希格斯场)。这个场构成一个弱同位旋 SU(2)空间中的复数双重态。这个场的弱超荷为1/2。(弱超荷等于电荷减去弱同位旋。) 希格斯标量场的数学表示就是一个1x2的矩阵, 只有两个矩阵元,每个矩阵元都是复数,都有实部和虚部,所以希格斯场应该是四个变量的函数。如果将它画成图表,希格斯场看上去像一顶墨西哥帽子,或者像一 个香槟酒瓶子的底,中间隆起来,最低的部分是底部的边而不是底的中心。希格斯场的基态就是最低的部分,不在中心而在边上。这个基态是退化的。这许多退化的 基态之间通过SU(2)规范变换相连系。正是在此地,神迹发生了。理论家们可以令四个变量中的三个为零,只保留一个,其真空期望值(vev)具有质量的量 纲。这个具有质量量纲的vev与希格斯拉格朗日函数中的两个耦合常数一起给出了W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夸克和轻子与希格斯场的相互作用则是通过汤川耦合来 实现。拉格朗日函数中的汤川相互作用部分式子比较冗长,包含希格斯场的所有四个元素以及汤川耦合矩阵。同样地,应用所谓的“自发对称破缺”机制,即仅保留 希格斯场四个元素中的一个而丢掉其他三个,就会产生费米子的质量项。这就是上帝粒子使玻色子和费米子获得质量的“希格斯机制”。关于这种抛弃退化基态函数 中的无数多个分量只保留一个分量的数学操作(美其名曰“自发对称破缺”)之背理,我在“科学上有没有最终的万能理论”一文中已有分析,兹不赘述。 在 提出“自发对称破缺”机制的所有人當中,希格斯之所以特別受到注意,是因爲他明確提出了標量玻色子的存在。可是一般認爲,這三个研究组中的六個人對希格斯 機制的提出都有功勞。1967年,溫伯格(Stephen Weinberg)和薩拉姆(Abdus Salam)表明了希格斯機制如何可以應用到格拉肖(Sheldon Glashow)的弱電統一理論中。溫伯格還表明了,自發對稱破缺機制不僅可以使玻色子得到質量,還可以使費米子得到質量。 可是這些工作在 當時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因爲這樣的機制玄乎得使許多物理學家無法接受。當時理論界普遍認爲非阿貝爾規範理論是一個毫無希望的死胡同,他根本就無法被重整 化。格拉肖在他的教學中都不太提溫伯格薩拉姆和他自己的弱電統一理論。1974年,《近代物理評論》雜誌有一篇評論文章指出,“沒有人真正相信大自然會像 魔鬼一樣聰明地來借助這些機制。” 1971年,維爾特曼(Martinus Veltman) 和提胡佛特(Gerard ‘t Hooft)證明了Yang-Mills场重整化的可能性。加上本傑明李的出色的科普工作,使得弱電統一模型逐漸為主流所接受。此後許多為標準模型作出過 貢獻的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光是理論家就有南部陽一郎,格拉肖,溫伯格,薩拉姆,維爾特曼,提胡佛特,當然還有今年的希格斯和英格勒特(Francois Englert)。 潮流是形成了,可是要使學界信服,不提供某些實驗證據是不行的。W和Z粒子可以算是某种實驗證據。可是如果沒有希格斯機制,這些粒子同樣不能有質量。這就是爲什麽尋找希格斯粒子成了30年來基本粒子物理界的中心問題。 2。尋找上帝粒子的偉大戰役 這位上帝粒子閣下到底能不能找到呢? 这 个问题逻辑上不完整,因为没有时间限制。逻辑上正确的回答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永远找不到”。你不能因为今天没有找到就否定其存在。只要继续不断地追加 研究经费,不断地找,总有可能找到的。比如说,长生不老药是否存在?谁都无法否定它的存在。秦始皇找不到,不等于永远找不到。当然,如果设定时限(比如 100年或1000年),我就可以肯定地说,长生不老药不存在,找不到。 其次,对于 “找到”的定义也十分关键。比如说,一个瞎子摸到一根柱子,就宣布摸到了象,是因为他把“找到了象”定义为“摸到了一根很粗的柱子”。这位盲人没有根据象 的本质特性来定义“象”。如果您看到一只美猴王在耍弄闪闪发光的金属棒,就以为找到了孙悟空,便忘记了孙悟空的本质特性--他能腾云驾雾,一个筋斗能翻十 万八千里,有七十二般变化,能从耳朵里掏出一个绣花针,晃一晃,碗来粗细。如果不管这些本质特性,只按猴子的脸谱找孙大圣,那您找到的很可能是六龄童或六 小龄童,而不是齐天大圣。 这种不按本质而按表象寻找某种目的物的盲人摸象哲学,也被20世纪的主流物理学采用了。比如说,黑洞是施瓦兹查尔 德半径以内的时空区域,其本质特性是时间和空间互换。如果您仅仅发现宇宙空间中存在某个不发光的巨大的物体,但是并没有证实这一物体内时间和空间翻转了, 就宣布发现了广义相对论中的黑洞,那就是学术造假。 同样地,要证实找到了上帝粒子,就必须证实它的本质特性。什么是上帝粒子的本质特性呢? 它的本质特性就是所谓的“希格斯机制”,这种机制产生“自发对称破缺”,并赋予所有粒子以质量。希格斯场是真空中无处不在的具有四个分量的标量场。这个场 的激发态就是希格斯粒子,寿命仅为10的负22次方秒。希格斯场的三个分量被弱同位旋的SU(2)对称性吸收,U(1)规范玻色子则变成W和Z粒子的纵向 分量。剩下的电中性分量与其它费米子通过汤川耦合使费米子带上质量。这就是上帝粒子的本质特性。如果物理学家们不能证实这些本质特性的存在,不能證實上帝 粒子如何使其他所有的玻色子和費米子獲得質量,如何產生自發對稱破缺,不能证明希格斯场具有墨西哥帽子一样的势能分布,仅仅是在126 GeV的能量值找到一个散射截面的共振峰,則并不能证实希格斯场和上帝粒子的存在。当然,如果像我这样定义“实验证实”,游戏就没法玩了。基本粒子这一行 的行规是,只要间接地找到某种与此“粒子”有关的“迹象”(signature),就算找到了这个粒子。 那末,什麽是上帝粒子存在的迹象 呢?這當然還得聼理論家的指示。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告訴人們什麽是這種signature。根據標準模型,上帝粒子一經產生便會立即衰變,寿命仅为10的负 22次方秒。衰變渠道可以不止一個,而且和“上帝粒子”的制造方法有关。上帝粒子的制造同样非常困难。根據標準模型的理論期望,上帝粒子有可能通過幾種方 法產生: 1)胶子聚變:如果對撞的粒子是強子,比如質子和反質子的对撞,那么强子中的胶子很可能会聚变而成上帝粒子。在LHC 和 Tevatron(美国的亿万电子伏加速器)中上帝粒子的生产,理论认为这一过程是主要的。 2) 希格斯轫致辐射:如果一个费米子和反费米子对撞,比如正负电子对产生对撞,其费曼图上会有一个虚W或者虚Z粒子,这虚的玻色子如果有足够的能量,便可能产生一个上帝粒子。在 Tevatron 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中,理论认为上帝粒子的产生便是以希格斯轫致辐射为主。 3)弱玻色子聚变:费米子对撞的另一个可能的费曼图是互相交换一个W或者Z粒子,然后发射一个上帝粒子。这个过程被认为在LEP 和LHC中可能都是重要的机制。 还有其他许多可能的机制。 上帝粒子的衰變渠道也非常之多,因爲它承擔著使其他 53 个有质粒子獲得質量的繁重任務。根据标准模型,最重要衰變渠道有如下幾條: 1)如果上帝粒子的质量大于350 GeV(顶夸克质量的两倍),最可能的反应是衰变成一对顶夸克和反顶夸克。 2)如果上帝粒子的质量在126 GeV,则最容易衰变成一对底夸克和反底夸克。 3)另一个衰变渠道是变成一对 Tao 和反 Tao 介子。 4) 上帝粒子还可以分解成一对带质量的玻色子,最可能是一对 W 中间玻色子。W 玻色子也不能直接测量,而会衰变成一对夸克—反夸克,或者衰变成一个轻子 和一个中微子。可是,衰变成一对夸克—反夸克的反应 很难与本底噪声区别,而衰变成轻子和中微子的反应则很难处理,因为中微子很难检测。 5)能给出比较清楚的信号的衰变是变成一对 Z 玻色子。Z 粒子随后衰变成一对容易检测的轻子(electron or muon)。 6)上帝粒子还可以衰变成规范玻色子(胶子或光子),只是需要在费曼图中有虚夸克中间环或者带质量的玻色子。最普通的此类过程是通过虚夸克衰变为一对胶子(胶子聚变的逆反应)。 7)上帝粒子还可以通过 W 玻色子或重夸克为中介环路而衰变为一对光子。这个反应的分支比例非常小,约为千分之二。不过,此反应对寻找上帝粒子却非常重要,因为光子的能量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 希 格斯粒子的寿命仅为 10 的负 22 次方秒,一产生就立即衰变,根本无法直接测量。所以,只能间接地测量其最终生成物,质子,电子,介子和光子。因为云室,气泡室,多丝室和闪烁计数器只能检 测带电的粒子,连中子都测不到。光电管和闪烁计数器可以检测光子。(我不认为光是粒子,只是姑且用一下通行的说法。) 所以,一个寻找上帝粒 子的伟大战役,其总体图像就是:将一对正负电子或者正反质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使它们对撞,然后探测对撞的最终生成物:质子,电子,带电介子,光子。如 果再由这些最终生成物的空间分布和能量分布曲线上有一个共振峰,就认为是一个新的粒子,再以这个共振峰来反推上几代的反映过程,从而推论上帝粒子的存在, 并推断上帝粒子使其他粒子获得质量。 关于大型基本粒子实验证实的间接性和不可靠性,我已在多篇文章里谈到。上帝粒子探测的间接性是又一个例 子。仅仅根据对撞的最终生成物质子,电子,介子和光子的空间和能量分布就能反推上几代的反映过程,就能断定诸多费曼图所代表的衰变过程的存在,就能断定图 上的虚夸克,虚玻色子,虚胶子和上帝粒子的存在?这和根据病人的脉搏和舌苔的观察来断定肺属金,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从而证明北方属水,东方 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中间属土,并进而证明人的命运决定于天上的星相,用的是同样的逻辑和推理。基本粒子动物园里有好几百号动物,即使按照标准模型 中的夸克理论,有质量的粒子也有53个,他们都必须通过上帝粒子以获得质量。这里边有多少可能的上帝粒子的生成机制和衰变渠道?仅仅根据对撞的最终生成物 的能谱上的一个共振峰就能证明所有粒子的质量是通过自发对称破缺机制获得的? 自1990年代开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开始在正负电子对撞机 (LEP)上寻找上帝粒子。直至2000年,都未能找到。美国费米实验室的 Tevatron 于 1995 年宣布发现了顶夸克以后,乘胜追击,立即以寻找上帝粒子为新的使命。此时欧洲的大强子对撞机LHC尚未竣工,而美国的超强对撞机SSC又已经下马,既然 LEP寻找上帝粒子失败,正是Tevatron乘胜扩大战果,建功立业的天赐良机。 但是Tevatron并没有找到上帝粒子。对上帝粒子的寻找于2011年九月正式结束。 LHC 寻找上帝粒子的工作本来计划2008年底启动,可是实验开始才九天,因为一根电线接触不良损坏了50个超导磁铁并污染了对撞机的真空系统,使得整个计划推 迟了14个月,直到2010年3月才正式开始收集数据。主要探测器有两个:ATLAS (A Toroidal LHC Apparatus) 和CMS (Compact Muon Solenoid)。至2011年5月, 这两个探测器逐渐发现了伽玛光子和4个轻子事件出现的迹象(signature),也就是在能谱曲线上125 GeV 的位置隐隐有一个小小的隆起。数据积累到11月,这个小小的隆起好像不太可能是噪声,而非常像是一个共振峰。2011年11月28日,ATLAS 和 CMS 的负责人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的主任召开内部会议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初步认为ATLAS 和 CMS有可能朝125 GeV 的位置靠拢而分享成果。至 2011年底,许多人期待着2012年底应该会有比较确定的结果,证实是否找到了上帝粒子。 2012年7月4 日,这两个探测组宣布他们在125 GeV 左右发现了一个未知的玻色子。ATLAS 的数值是125.3 GeV , CMS的数值是126.5 GeV。将两个结果合起来,显著性检验达到 5 个均方差,也就是错误的几率仅有百万分之一。这个结果在一般公众听来,好像是找到了上帝粒子是毫无疑义的了,错误的可能性不到百万分之一。这是完全的误 解。他们宣布的结果只是说,在125.3 GeV 左右确实有一个共振峰,能谱曲线上这个小小的隆起是噪声的可能性小于百万分之一,可是他们不能断定这个隆起一定就是上帝粒子。打个比方,我在花果山的瀑布 前观察到了一只猴子,它不是猴子的几率不到百万分之一,但是这不是说,那只猴子不是齐天大圣的几率不到百万分之一。同样,确切地观察到了125.3 GeV 的地方有一个共振峰,并不能确证找到了能够在10的负22秒钟内通过破坏对称性而使粒子们获得质量的上帝粒子。上帝粒子的这些本质特性是无法直接观察检测 的,更谈不上5个均方差的显著性检验。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自发对称破缺”理论并不能计算或者“预言”上帝粒子的质量是多少。上帝粒子的 质量是一个不定的自由参数,所以,这个125.3 GeV 的共振峰的精确度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仅就质量而言,理论上能谱曲线上任何一个地方有一个小隆起都可以解释为上帝粒子。所以还应该检验希格斯机制假设的 上帝粒子的其它特性,比如说它的自旋等于零且具有偶宇称。这些特性得到检验之后,虽然还是不能确证希格斯机制和上帝粒子的存在真实性,但是毕竟可以为上帝 粒子的存在增加一些论据。在2012年11月的京都会议上,科学家们只是认为LHC的实验结果比较倾向支持标准模型而不太支持其他的替代理论。但是不能排 除别的可能的反应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所以议者以为,要真正有比较肯定的结果,还得等些年头。现在比较有把握的意见是,科学家们在125 GeV 的位置找到了一个未知的粒子,这个粒子很可能是某种玻色子,其特性有些像期待已久的上帝粒子。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肯定这个新的共振峰一定是上帝粒子。可 是,自从2012下半年以来,媒体就开始炒作,开始宣布上帝粒子已经被找到了。其情形,一如当年泰晤士报迫不及待地宣布爱丁顿的日食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 坦的广义相对论一样。 2013年1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监胡沃(Rolf-Dieter Heuer)声明,根据现有的数据,要到2013 年中才有可能得到答案。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物理部副主席则在2013年声明,要等到2015年对撞机重新开机以后再收集几年新的数据,才可以有比较 确定的答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部主任伯托卢奇(Sergio Bertolucci)表示,为了决定这个粒子是不是某种上帝粒子,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是证实它的自旋为零和偶宇称。 可是,2013年3月 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發表声明:“CMS和ATLAS 对于这个粒子的自旋-宇称的几个可能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加上对这个粒子与其他粒子的反应的测量结果,强烈地暗示(strongly indicates)这个新粒子是希格斯粒子。” 我猜想,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这么快地转变态度,发表如此肯定的声明,大概与诺贝尔奖评选日期迫近有关。 2013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的英格勒特 (François Englert )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希格斯(Peter W. Higgs), 其贡献是“理论上发现了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机制,这一机制为最近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强子对撞机的ATLAS 和CMS 实验所证实。”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这一声明,比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13年3月14日的声明,对上帝粒子的实验证实说得更为肯定,也更为轻率。物理学上的传统是,一个理 论一旦荣获诺贝尔奖,便得了敕封诰命,荣升为真理。在實驗工作者自己都還沒有足夠把握的情況下就授予一個理論以諾貝爾獎,歷史上還是首次。這種迫不及待反 映了基本粒子學界的某种無奈。在理論已然走入死胡同,而越來越高的經費要求越來越難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滿足的時候,要守住嚴格的學術標準已经很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