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hudemi过来,把你文章拿来让我看... 下一主题:姜冬梅:从雾霾到多震(摘要)
潘建伟等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是非科学
[楼主]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2013/04/27 12:12
点击:970次

 

"量子态隐形传输"违背量子力学的全同性原理

  实验解释隐含的"贝尔基测量规则"完全错误

        —— 潘建伟等的实验并没有实现量子信息的隐形传输

                                                    

                                     

                                            

                          (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

     

     "量子态超空间隐形传输"理论由Bennet1993年提出,潘建伟和塞林格等在1997完成实验。论文多次在《自然》和《物理评论》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并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潘建伟因此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等声称已经建立起实用的"量子局域网通讯系统",使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正式步入应用轨道。2009 年建立的 芜湖市"量子政务网",并已投入试运行。近期的目标是实现千公里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借助于卫星平台,在不久的将来建立全球量子通信系统。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个理论和实验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国内外都是非常有争议的。这种不需要接触相互作用,跨越任意距离,可以在瞬间完成的传输过程违背物理学基本原则,被许多有识之士称为是"鬼魅隔空作用"的"伏都通灵术","科学与巫术的联姻"。所谓"量子隐形传输"是一个极端虚幻的概念,实验结果只是在分束器和计数器之间的量子光学游戏,至今实际上没有"隐形传输"过任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

 

    我本人近年来一直关注塞林格和潘建伟等的理论和实验。现已证明"量子态隐形传输"理论违背量子力学的全同对称性原理,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塞林格和潘建伟等对实验的解读存在许多原则性错误,实验的结果和他们的预期根本不是一回事。为了解释"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他们实际上还引入一个可以称为"贝尔基测量"的假设。认为空间波函数对称的两个光子一定会出现在同一个探测器上,空间波函数不对称的两个光子才会出现在不同的探测器上。这个假设完全是为了自圆其说而杜撰的,没有它就得不到"量子态隐形传输"的结果。但它在物理学上没有任何根据,是完全错误的。

 

    此外,“量子态隐形传输”理论的计算方法不是量子力学的标准计算方法。采用量子力学标准方法计算,可以得到"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的所有计数符合率。结果显示,潘建伟等的计算只有一项与标准量子力学的计算结果相符,其他项都不符。而这一项就是"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中的反对称贝尔基,潘建伟等仅凭这一项就认为"量子态隐形传输"得到实验验证,并认为其他项都不可测量。然而实际上情况是,其他项也是可测量的,只是测量结果不可能与他们的预言理论一致,被遗憾地等"省略"了。

 

    用量子力学标准方法计算"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根本不需要用贝尔基来展开光子波函数,不存在波函数向贝尔基的崩塌,更不存在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上,塞林格和潘建伟等都没有证明"量子态隐形传输"现象的存在。我们根本不可能在"量子态隐形传输"基础上建立量子通讯系统,达到信息传输不可破译的目的。

 

    详细证明见附件1,请对"量子态隐形传输"感兴趣的物理同行们,以及了解量子力学的人都读一读。相信诸位只要读上几页,就会明白到底怎么回事。附件2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国文教授的文章"说说一个惊天骗局是怎样形成的",能给人以警醒。

 

     "量子态超空间隐形传输"迟早会成为科学史上的笑柄,物理学界应当认识到这个东西的非科学性质。这种劳民伤财,误国误民的事,应当坚决停止。科学界,大众和传媒不应该再被忽悠,中国科技部、科学院和自然科学基金会不应该继续支持真正研究。

附件1: 梅晓春,"量子态隐形传输"违背量子力学全同性原理,实验隐含的"贝尔基测量原则完全错误",http://www.mxcphy.cn/pdf/qm/qm11.pdf>

附件2.  王国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说说一个惊天骗局是怎样形成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2815&do=blog&id=618436>

附件3. 潘建伟,安东.塞林格,量子态远程传送的实验实现,物理,28卷,10 期 (1999).

         http://wenku.baidu.com/view/37e5ddc34028915f804dc2e4.html>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94519.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hudemi过来,把你文章拿来让我看... 下一主题:姜冬梅:从雾霾到多震(摘要)
 [2楼]  作者:fhnjzz  发表时间: 2013/04/28 12:27 

潘建伟的“量子隐形传输”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外有关权威的认可,可能是你乱说话、说假话吧!
 [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5/04 23:11 

先不说“量子隐形传输”是不是真, 这个"非科学"词汇不妥.

"非科学",与科学无关. 如吃饭,购物,走路,都是"非科学"的. 而"科学"的,则与研究有关.

我估计楼主是想说"假科学\伪科学".
[楼主]  [4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3/05/05 12:03 

对【3楼】说:

沈先生说得对,实际上是假科学。但你也可以将它理解为科学幻想,或者巫术之类的东西,不属于科学范畴。

 [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5/06 14:29 

请问梅先生:
“这一项就是"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中的反对称贝尔基,潘建伟等仅凭这一项就认为"量子态隐形传输"得到实验验证,并认为其他项都不可测量。然而实际上情况是,其他项也是可测量的,只是测量结果不可能与他们的预言理论一致,被遗憾地等"省略"了”
这方面有何依据(更具体的文献)?
[楼主]  [6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3/05/06 16:44 

对【5楼】说:

沈先生:可见: 潘建伟,安东.塞林格,量子态远程传送的实验实现,物理,28卷,10 期 (1999). 

         http://wenku.baidu.com/view/37e5ddc34028915f804dc2e4.html>

他们的文章写得非常含糊。发表在《Nature》上的原始文献非常简单,根本看不出什么意思。这篇中文是稍后的,好懂一点。

 [7楼]  作者:tryb3929  发表时间: 2013/05/07 13:23 

对【6楼】说:
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量子力学对“量子纠缠”(包括自旋)的解释是拼凑的,但现你们的批驳都限于在理论上,没有看到对一些具体实验的分析
 [8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3/05/07 19:39 

“量子力学”这个名词看上去似乎"高科技”,实际上全是谬论。
[楼主]  [9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3/05/08 10:59 

对【7楼】说:

请你仔细看看文章,大部分都是对实验本身的分析。

 [10楼]  作者:tryb3929  发表时间: 2013/05/08 13:05 

对【9楼】说:
我的意思是,直接对实验的文章你认为存在问题直接划红线说明理由式的分析
 [11楼]  作者:tryb3929  发表时间: 2013/05/08 13:12 

对【9楼】说:

如:你文中指出“潘建伟等的计算只有一项与标准量子力学的计算结果相符,其他项都不符。而这一项就是"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中的反对称贝尔基,潘建伟等仅凭这一项就认为"量子态隐形传输"得到实验验证,并认为其他项都不可测量,实际上情况是,其他项也是可测量的,只是测量结果不可能与他们的预言理论一致,被遗憾地等"省略"了”——没看到“其他项测量结果”,也没看到他们的预言理论计算的结果,这一点我实在没看明白

 [1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5/08 15:32 

对1999年的文章,太古老了,后来还有一系列实验,是否与此也有关呢?
 [13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5/08 16:38 

对【12楼】说:

沈教授:《量子力学》为何不凸显“最大熵原理”?譬如 汤玛斯-费米(Thomas-Fermi)在对多电子原子进行统计性处理其核外电子几率云密度径向分布函数过程,就使用了“(准)绝热方程”,尤其是,与我的尝试方案:我将(类)氢原子核外的电子云S态类比作单原子理想气体,也联立了“绝热方程”,“静力平衡条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构成了方程组,联合解出了 S态电子云的“温度”分布函数,“压强”分布函数;(尤其是所解出的)“(几率)密度”分布函数(与“汤玛斯-费米方程”完全一致)。

从这个试探结果,使我彻底明白了所谓《量子力学》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基本思想方法。

《量子力学》的任务就是要确定:量子处在“定态”的几率密度分布函数以及该定态所拥有的能量。《量子力学》并没有明确地指出 量子处在"定态"就是一种“量子的几率平衡态”,必须服从“熵增原理”(最大熵原理),《量子力学》一直没有明朗地引入“最大熵原理”……也没有建立 由"绝热方程","静力平衡条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所构成的方程组,但汤玛斯-费米(Thomas-Fermi)在对多电子原子进行统计性处理其核外电子几率云密度径向分布函数过程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建立的方程组。我将这个思路推广到单电子的几率云的定态即氢原子的基态或曰S1态,并且明朗地使用了绝热方程,却意外获得了与汤玛斯-费米(Thomas-Fermi)方程一致的结果,积分其S1态能量也与波尔原子模型完全一致;尤其,我还通过具体计算发现 电子云并不具有“能级”,而是具有“焓级”。

综上所述:现有的《量子力学》需要重写,这就是 王令隽理论家所预言的 如果 “引力温梯论”果真是正确的,必将引起 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  流体力学  弹性力学 连续介质力学 乃至整个物理学的一场理论革命

[楼主]  [14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3/05/09 14:38 

对【12楼】说:

原理上一样,后来的实验也是大同小异。做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的传送,只是减为了少光信号衰减。通过自由空间传输,没有光纤损耗。三光子传送是基本的,原理问题没有解决,理论和实验解释都是一塌糊涂。这是一个连实验室都出不去的东西,居然说已经可以产业化,要搞全球网络,实在太可笑。

[楼主]  [15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3/05/09 14:44 

对【11楼】说:
按照他们的实验解释隐含的"贝尔基测量规则",两个光子出现在同一个探测器就是他们的F(+,1,2)基。按量子力学标准方法计算,概率是0.125,按他们的计算,是0.25。因此他们认为这个基不可测量,但实际上可以测量。只要两个光子同时到达同一个f 探测器,另外一个光子到达d探测器,就是这种情况。
[楼主]  [16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3/05/09 14:46 

对【10楼】说:
整篇文章都是问题,怎么画?
 [17楼]  作者:tryb3929  发表时间: 2013/05/10 13:56 

对【16楼】说:
SOR,我曾经没下载成功你的附件1,今天下载成功了
 [1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5/10 18:03 

有人说:
应该承认,Nature, Science上有太多哗众取宠的东西,有的根底很浅,就因为能忽悠人。
所以,需要审慎的取舍,但也要有理有据。
 [19楼]  作者:__hegel  发表时间: 2013/05/11 18:00 

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报道一下研究成果,要保留一点与成果有关的内容,同时又不能全部公开研究细节,不然后果很严重,所以外人看不懂是很自然的,只有那些也在研究的人,那些知道细节的人可以看懂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20楼]  作者:fhnjzz  发表时间: 2013/05/12 10:05 

19楼的__hegel说得很有道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478439807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