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探索"以太"本质,破解... 下一主题:"弦"动的要义
一个本土中国人的物理梦
[楼主]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2013/04/14 10:44
点击:793次

一个本土中国人的物理梦 

德高望重的开尔文勋爵,在世纪之初做了一场题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的演讲。 他谈道:“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形式。但是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失色了……”。物理学里的两朵“小乌云”。其中第一朵是指迈克尔逊一莫雷以太漂移实验中的零结果,第二朵则是人们在黑体辐射中的“紫外灾变”。第一朵“小乌云”催生了相对论,第二朵“小乌云”催生了量子力学。

这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实在是太出名了!以致几乎每一本说到这个时期的物理学科普都会提到这两朵小乌云。好了,我们现在就对这一时期的物理学史作一些回顾。

“以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被引进物理学的,在物理学思想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十七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为了解释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特别是万有引力现象,最先赋予了以太以某种力学性质。在他看来,空间不可能是虚无的,它为以太这种连续的媒质所充满,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是通过它的应变和运动来传递的,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

当胡克和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时,以太又充当了光波的荷载物。因为按照当时的力学理论,任何波动都是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的传播。但是任何真空对于光都是透明的,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传播光波的媒介物质必然是充满全部空间的,包括真空和通常的物体之中。

牛顿本人虽然也承认以太的存在并反对超距作用观点,但他的力学体系却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的,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又隐含着瞬时超距作用的思想。十八世纪,由于牛顿引力理论在天体力学方面的成功以及光的微粒说得到广泛承认,超距作用观点得以流行。十八世纪末叶电荷之间和磁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平方反比关系的发现,把超距作用观点也引进了电学。因此,整个十八世纪“以太”几乎被遗忘了。

十九世纪初以来,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工作使光的波动说得到了复兴,此后则是光的波动说的节节胜利。于是,作为传播光波的媒介,以太又成为物理学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客观实在。随着电磁学的发展,以太在电磁学中也获得了地位。法拉第把以太看作是力线的荷载物;而麦克斯韦则设想用以太的力学运动对电磁现象作出解释。他所提出的光的电磁理论,又把“产生电磁现象的媒质”和光以太统一起来。电磁波以光速传播的预言被证实后,使以太的存在在物理学界获得了广泛的承认。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所产生的洛仑兹的电子论,也把以太当作电磁波的荷载物和绝对参照系。这样,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以太就成了理论物理学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形成了一门“以太学”。

但是,为了解释光和电磁现象,必须赋予以太一些奇妙的性质。实验表明光和电磁波是横波,而横波只能在对切变产生阻力的介质内传播,所以应该把以太想象为一种固态弹性介质。从光速的巨大数值看来,这种以太应该具有极大的刚性。但为了解释天体在以太中的运动并不受到阻碍的事实,还得假定以太极其稀薄,质量极轻甚至没有质量,可以无摩擦阻力地让一切物体透过。而且,它除了产生横波外不会产生任何纵波。……

所以,当时人们这样认为:这些性质不是任何已知物质所能具备的。在十九世纪,人们提出了种种以太模型,但都无法摆脱以太的神秘色彩。

另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是:如果光或电磁波是靠一种媒质以太传播的,那么就象声波在空气里的传播一样,相对于静止的以太,光或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必是各向同性的。事实上,在麦克斯韦方程组里出现了一个常数c,它表明电磁扰动在真空中总以不变的速度c向各个方向传播,是各向同性的。但按照经典速度合成法则,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电磁波沿不同方向的速度不会是总等于c的。因此,应该存在一个特殊的惯性系,在这个惯性系里,麦克斯韦方程组才取标准形式;而对于其他惯性系,麦克斯韦方程组都不应成立。如果真的如此,从电磁现象的研究,就可以定义一个最优惯性系,即相对于以太静止的参照系。人们认为,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的绝对空间。所以,充满整个空间的绝对静止的以太的存在,就成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物质框架。 

既然光(电磁波)相对予以太的速度是各向同性的,而且恒等于c,那么人们就可以通过在不同实验室(如地球)里观察光在不同方向速度的差异,即观测“以太风”,以判定实验室相对于静止以太的运动状态,并反过来确定以太的存在。

这样,“以太漂移”的实验观测,就被广泛地进行着。

172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莱德雷所发现的光行差现象可以看作是探索“以太漂移”,的早期观测。他发现从地球上观测一颗遥远恒量,在地球的绕日公转周期内,望远镜的方向也作相同周期的改变。由于地球以速度v= 30公里/秒绕日公转,所以望远镜应向地球运动的方向倾斜一个角度α,而且

tgα=v/c

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由c=3×10 5公里/秒,可求出α= 20.5",与实际的观测的结果完全相符。这个结果意味着,太阳相对于以太是静止的,地球则以绕日公转速度v在以太海洋中自由穿行,丝毫不对以太有拖曳作用。因为如果以太被地球拖曳着一起运动,望远镜也就不需要沿地球运动的方向倾斜了,光行差现象就不会出现。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9366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探索"以太"本质,破解... 下一主题:"弦"动的要义
 [2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14 12:50 

“太阳相对于以太是静止的”?
——哎呀,叶老先生:太阳可是在绕银河系中心转动的哟!难道你的以太也在做相同的运动么?

如果太阳中途因为与某其它物体相撞或发生非接触性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从而变速的话,你的以太也会

与太阳永远步调一致么?——这样一来充满宇宙的以太就是一个刚性整体:它岂能容得下众星体在自己的肚子里穿梭自如呢?

您这个玩笑可开大啰!
[楼主]  [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4 15:40 

这可不是我的观点。我只不过对某一时期的物理学史作一些回顾。是开头语。去读一本物理学史吧!
 [4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14 19:54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报喜不报忧、党同伐异、掩耳盗铃、双重标准、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之怪现状比比皆是。

故纸堆里是永远翻不出启明星的。
[楼主]  [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5 08:52 

 [6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15 12:51 

真空中光速不变,并不代表玻璃、水中的光速不变。

——这个现象本身就是对以太的直接否定。

[楼主]  [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6 13:45 

迈克尔逊一奠雷实验
1879年初,麦克斯韦由于得到在美国华盛顿市的美国航海年历局工作的托德(C.P.Todd)寄给他的一份有关木星的天文表,写信向托德致谢,信中同时询问了通过在地球运动轨道的不同部位所进行的木卫食的观测数据,是否有足够的精确度来确定太阳系相对于以太的绝对运动速度v。麦克斯韦指出,这是一个一级效应,即与v/c的一次方成比例。托德复信说由于天文数据的精确度较差,还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不过,麦克斯韦在信中还同时指出,如果取v作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从地球上进行这类观测,由于运动而引起的相对时间变动则为一个二级效应,即比例于(v/c)2。他在信中写道:“地面上一切测量光速的方法,都是使光沿同一路径返回,所以测不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只有地球运动速度和光速之比的平方,才会对往返的时间产生影响,但这个量是极小的,无法观测出来。”
这封信被当时正在美国航海年历局进行光速测量的实验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看到了,他决心实现麦克斯韦提出的通过二级效应来测定以太漂移速度的想法。
迈克尔逊(Albert A. Michelson,1852-1931)原籍是德国,四岁时就随父母移居美国,187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被聘为该校理化教官。1878年他用傅科法测定光速,得到良好的结果,因而被美国航海年历局局长纽科姆(S; Newcomb)调来进行光速测量,并由于纽科姆的帮助,迈克尔逊在1880年到1882年得以到欧洲深造。在柏林大学赫尔姆霍茨实验室工作时,他制成了可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第一台光的干涉仪。这台仪器的光学部分是用蜡封平台上的,调节很不方便。1881年,他在波茨坦天体物理观象台的地下室里进行了以太漂移的第一次观测。
实验的原理是这样的:如果地球相对于静止以太运动着,按照经典速度合成法则,在地球上不同方向发射的光对于地球将有不同的速度。将这些光迭加起来,就会产生干涉条纹,改变光的方向,干涉条纹也将移动。尤其在不同惯性系里进行实验,干涉条纹的移动更会明显。由于地球的绕日公转,在不同季节、不同方向作观测,就相当于在不同的惯性系内作实验。
他的具体的设计如图二所示,光束从光源S发出,被半镀银镜M分成两相干光束:通过M的光束1和被M反射的光束2。光束1被镜M1反射回到M,而光束2被镜M2反射回到M。然后,返回的光束l部分地被M反射,返回的光束2部分地透过M,都达到D处,在那里产生干涉条纹。
[楼主]  [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6 20:38 

[楼主]  [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6 20:50 

[楼主]  [1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7 08:34 

迈克尔逊为实验的失败感到泄气,没有继续做这个实验。但是,瑞利勋爵和开尔文勋爵却认识到这个实验的重要性,一再鼓励和催促他进一步做实验,洛仑兹还具体提出了改进实验的意见。18 87年3月6日迈克尔逊给瑞利复信说:“你的来信又一次点燃了我的热情,并促使我立刻开始这项工作。”其实,他早已同化学家莫雷(Edward W. Morley,1838-1923)合作于1884到1885年重复了菲索的实验,获得了精确的结果;他们对仪器进行了改装,在1887年7月,完成了现在闻名世界的实验。莫雷当时已很有声望,在物理、数学和实验方面也很有素养。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莫雷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他们的主要改进是:考虑了地球的运动对垂直臂光线路径的影响;经过八次来回反射,使光路长达十一米;将仪器的光学部分安装在很重的大石板上,再把石板浮于水银面上,使它可绕中心轴自由转动。于是,实验的精确度大为提高,根据计算,估计可以测得δ=0.4个条纹移动。
但是,他们通过四天的观测,得到的结果仍然是零。在1887年11月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报告中他们写道:实际观测到的[干涉条纹的]位移肯定小于预期值的二十分之一,或许还小于四十分之一。由于这个位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也 许小于地球轨道运动速度的六分之一,肯定小于四分 之一。”他们对这一实验结果感到十分失望,原来打算在不同季节继续实验的想法也取消了。但他们却因这个实验创制了一个精密度达到四亿分之一的测长仪器,于是他们就运用这套仪器转向长度的测量工作。1907年,迈克尔逊由于在“精密光学仪器和用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的基本量度”的研究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零结果”的“乌云”是很严重的,“以太漂移”的否定结果,对检验以太假说是如此重要,所以在这个实验之后的五十余年中,许多人不断改进和重复着这个实验,“零结果”被一再确证。
这个结果是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第一个征兆,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震惊。这不仅因为这个实验结果与光行差现象以及菲索实验的结果相矛盾,而且因为它是在二级效应的更高精密度上进行的,只有这个实验才能直接地同绝对(以太)参照。系的存在与否联系起来。这个“零结果”非常确凿地判定:“以太风”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通过光运动测定地球相对予以太的绝对运动,即寻找绝对参照系的企图失败了,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900年4月27日,开尔文在为送别旧世纪而作的题为《十九世纪热和光的动力理论上空的乌云》的长篇讲话中,认为经典物理理论是万里晴空,但在上世纪末出现了两朵“乌云”,第一朵就是“以太漂移”否定结果。经过分析,他无可奈何地承认:“恐怕我们仍然必须把这一朵乌云看作是非常稠密的”。
[楼主]  [1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8 17:23 

以上是主流派的看法。我的看法迥然不同!历史会证明,人们在以太是否存在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十九世纪最后的十多年里,“以太”理论成了物理学中极为灿烂的一颗明星。人们设想自然界中所有的力和作用全都靠“以太”形成。“以太”与原子并列,被看成是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以1900年为分界线,“以太”这颗明星便开始殒落。
首先,为了说明物体在“以太”中运动丝毫不受阻力,必须假定“以太”比任何气体还要轻得多和稀薄得多;为了说明为什么电磁波是横波,并以极大速度传播,又必须假定“以太”中能产生比任何固体都大的切变应力。因此“以太”具有极其矛盾的机械属性,这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固体中激发出横波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纵波,但是在“以太”中产生电磁波的同时却丝毫没有发现“以太”纵波。
第三,造成这颗明星殒落的根本原因是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人们深刻地研究了“以太”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光行差现象的观测结果来看,地球是从“以太”中穿行而丝毫不带动“以太”;而从斐索流水试验的结果来看,物体是部分带动“以太”;但是从人们精心设计的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结果来看,则地球又完全带动“以太”和它一起运动。于是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无情地否定了“以太风”。又因为人们认为,既然没有“以太风”,那当然也就没有“以太”了。虽经当时杰出的物理大师们绞尽脑汁,仍然无法解决这一矛盾。最后只好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地抛弃了“以太”,从而诞生了洛仑兹 “尺缩”、“钟慢”的电子论。
[楼主]  [1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19 09:47 

对“为了说明物体在‘以太’中运动丝毫不受阻力,必须假定‘以太’比任何气体还要轻得多和稀薄得多;为了说明为什么电磁波是横波,并以极大速度传播,又必须假定“以太”中能产生比任何固体都大的切变应力。因此“以太”具有极其矛盾的机械属性。”又如何解释呢?以太比任何气体还要轻得多和稀薄得多是对地球上的大气说的,大气是一粒粒的空气分子,它实质上是一种粒子。地球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粒子。但对于电磁波和光来说以太面对的就不再是粒子而是波了。作为粒子来说,以太是不会受到交变力或力矩的。但作为波来说就不同了,由于波有相位,正负相位表示介质受力或力矩方向相反。当频率趋于无穷大时,以太所受力或力矩的正负相位差趋于180゜,也就是表示以太此时受到的二力或二力矩方向相反,合力或合力矩为0,此时介质根本不动或不转动。
实际上,光的频率很高,以太的高弹性主要不是由以太的密度产生的,而是由光的频率产生的。以太根本不动或不转动,当于以太的弹性或硬度为无穷大。当然频率为无穷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频率很大是可能的,介质变成高弹性和固体也是完全可能的。
人们把空气的粒子性和光的波动性混在一起当然会产生天大的矛盾,但如果把空气和地球看成粒子,把光看成波,这个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楼主]  [1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0 18:05 

固体中激发出横波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纵波,但是在“以太”中产生电磁波的同时却丝毫没有发现“以太”纵波。因为两个平行偏振片有一个位置恰好可以完全遮挡光的试验证明,光是纯粹的横波,丝毫没有纵波的成分。如果光有纵波的成分,纵波部分就可以通过上述两个偏振片。既然有一个没有丝毫的光通过的位置,所以光就一定不是纵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如果光是交变的以太量子涡旋在以太中的传播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由弹性力学可知,纵波是一种无旋波,传播纵波的物质分子仅仅作往复直线运动——平动。而空间中的以太是无散的,只能作涡旋运动而不能作丝毫的平动(发散),也就是说,以太不能作任何的往复直线运动,因此空间的以太自然就不可能产生纵波了。这就是光不是纵波的原因所在。
[楼主]  [1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1 16:12 

人们认为,造成以太被否定的根本原因是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人们深刻地研究了“以太”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光行差现象的观测结果来看,地球是从“以太”中穿行而丝毫不带动“以太”;而从斐索流水试验的结果来看,物体是部分带动“以太”;但是从人们精心设计的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结果来看,则地球又完全带动“以太”和它一起运动。于是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无情地否定了“以太风”。
洛伦兹对1887年的实验结果依然疑虑重重:“在迈克尔逊先生的实验中,迄今还会有一些仍被看漏的地方吗?” 洛伦兹的疑虑是对的,以后我们就会看到时:太对光呈流体的看法正好被看漏了。由于迈克尔逊试验的原理有问题,这个试验不是否定了以太,而是恰恰相反,它正好肯定了以太。下面就详细加以论述。
迈克尔逊试验中有这样一条不言而喻的原理:以太对光来说是流体。
有人把迈克尔逊试验的设计原理作了这样的类比:光在以太风中的运动好似小船在河流中的运动,光好似小船,以太风好似流水。速度相同的两只小船,一只在河流中往返横渡的距离和另一只上下来回的距离相同,计算的结果显示它们所花的时间有所不同。同样的计算,光在通过在地球运动方向上两个互相垂直的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也应当不同。在迈克尔逊的实验中,设定合适的尺寸,只要把仪器转动90°,根据计算就会产生一定的光程差,从而观察到定量的干涉条纹的移动。
但试验的结果是干涉条纹没有任何移动,后经多次重复试验结果仍然相同,后来把这个没有条纹移动的现象称为“零结果”。并认为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太漂移和以太风。以太风不存在,以太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迈克尔逊原本是想以精确的实验为以太的存在提供证据,想不到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太。但迈克尔逊是一个坚定的以太论者,并不认为实验否定了以太,而是试验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他至死念念不忘“可爱的以太”。
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是试验原理有问题还是试验装置有问题?如果是试验装置的问题,为什么后来经多次重复试验结果仍然相同?如果是试验原理有问题,以太对光不是流体那就只能是固体。
以太对地球是很稀薄的流体,这是肯定的,因为地球在以太中几乎是可以无阻力地运动。地球可以看成是一个很大的粒子,没有波动性。以太对地球不是固体,那么以太对光能不能是固体呢?因为光具有波动性。因此,迈克尔逊试验中这条不言而喻的原理就值得深究。
人们普遍认为:固体永远是固体,流体永远是流体。但是这个成见对波的传播来说并不一定成立。
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往复振动时,介质的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微粒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传播波的地方的介质的流动性自动消失了,或者说此时传播波的介质变硬了。这里所谓的“硬”,实际上是指介质微粒的活动范围小到和固体分子活动范围一样,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由于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所以只要波的频率足够大,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和在固体介质中一样快。这就是高频率波动介质变硬说。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但20多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超声波频率达到几个特(1特=1012)赫兹时,它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这就证明了只要频率足够大,介质微粒的运动就可以小到和固体一样而变硬,从而使波的速度大大增加。因为声波在固体冰中的速度约为3160米/秒,这正好是1450米/秒的2倍多。也就是说,频率达到几个特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就象低频超声波在固体冰中的传播速度一样。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水对频率达到几个T的超声波的传播变得象冰一样。
要注意的是:波动介质变硬说是介质在传播频率很高的波时,因交变力和介质的惯性的共同作用而表现出的类似固体的一种性质。它和因为分子间吸引力大而将分子束缚在一起形成固体的变硬是完全不同的,波动介质变硬仅仅对频率很高的波才适用。同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变硬,只是在波传播的地方变硬,这种变硬用其他办法是探测不到的。
由于真空中的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真空中的以太和水一样,对地球来说是一种流体;而光和声音都具有波动性,光的频率又非常之高,频率最小的红光都超过了400特。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频率达到几个特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就得到这样一个推论:以太对光的传播就好象固体一样。
[楼主]  [1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2 17:20 

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迈克尔逊是根据以太对光来说是流体的前题来设计他的试验的,以太对光的传播好象固体一样就说明他的前题是错误的,这个试验的所有的具体计算也都错了。
如果以太对光的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就可以重新作出如下解释。
从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半反镜中发出的光,是在半反镜中传播后射出的,半反镜无疑是固体。对从半反镜中射出而进入干涉臂中以太的光来说,传播此光的以太又象固体一样。这样一来,半反镜和相连的传光以太就分别是固体和类固体,从而它们好象是两种固体连结在一起。而半反镜又是同地球固联在一起,对于光而言,相当于地球和传播此光的以太也是连结在一起。于是,对从半反镜中所发出的光来说,地球和传播此光的“类固体”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没有以太漂移,也就没有以太风。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水平臂和垂直臂的相同路程上花的时间相同,没有光程差。将迈克尔逊干涉仪转动90°,干涉条纹当然不会有任何移动,试验出现的零结果也就是必然的了。或者简单地说,以太对光而言是没有以太风的,尽管以太对地球是有以太风,但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是用光来探测以太风的,这个试验当然是测不到以太风的零结果。我们要把地球对以太是流体和光对以太是固体严格地区分开来。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令人信服地和漂亮地证明了真空中的以太对光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这就是说以太的确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在传播频率很高的光时能“变硬”,也就是证明了以太的组合(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光的传播来说以太介质不是单一的以太微粒,而是一团以太的涡旋)具有惯性。我们在这里就找到了以太的组合是一种有惯性的物质的确凿证据。所以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正好证明了以太是一种有惯性的物质,以太的确是存在的。
波动介质变硬现象由于非常罕见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迄今为止仅仅发现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在水中传播这样一个实例。以致这一现象一百多年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即使是现在仍然鲜为人知。但它确实用波动理论推翻了人们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零结果的原有解释,推翻了人们否定以太的结论。
[楼主]  [1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3 15:26 

[楼主]  [1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4 08:57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令人信服地和漂亮地证明了真空中的以太对光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严格地讲,上面的说法还欠严密,这与光的本质有关。光的本质是什么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光是一个个量子以太涡旋的密度波。从而它是不连续的,涡旋的在方向不断变化着,如果涡旋方向变化得太快,加在以太上方向相反的力矩的时间很短,几乎同时,以太转动太小,以太就变得象固体一样。所以在这里我们测到的不是单个以太粒子的惯性,实际上我们探测到的是成千上万个以太粒子组成的以太涡旋的转动惯量。
我们必须找到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有关的具体证据才行,那里有这样的证据呢?只有在某处同时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然后测量它们到达另外一点的先后才行。太阳耀斑的爆发非常复杂但粗略地能满足这一要求。太阳耀斑爆发的同时会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只要用射电望远镜或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不同频率电磁波到达地球的先后,就能判断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是否有关。如果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同时到达,波速与频率自然没有什么关系,如不是同时到达呢,那就是与频率就有关了。怎样确定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是否同时到达呢?
射电天文学对太阳耀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一旦太阳上突然发生耀斑之类的强活动时,便会出现一种变动剧烈、迅速而且频繁、短促的“射电爆发”。 射电爆发起源于低层色球,然后抛射到高层日冕的广阔的太阳大气中,因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做“色球爆发”。它们的辐射强度非常大,从4毫米到40米之间的所有波长上都会出现。可是在不同的波长上,它们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
在微波段的射电爆发是最简单的一类,通常是一开始强度突然上升,迅速达到极大,然后较缓慢地下降。
分米波爆发比较复杂,按照频谱性质分为如下两类:一类为分米波连续辐射,其频带较宽,形态与微波爆发相似,故认为它是微波爆发在长波端的延伸。另一类为分米波快漂移爆发,也称为Ⅲ型爆发。其持续期很短,常成群出现,它的特征是辐射频率随时间发生很快的变化,从高频漂移到低频,漂移速率很大,通常超过每秒100兆赫。
在米波和分米波段的射电爆发与其它波段射电爆发完全不同,仅凭单个频率上的观测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叫做“太阳射电频谱仪”的仪器来研究它们的活动过程。这种频谱仪能在很宽的波段内,利用快速扫描的方法,来同时进行许多波长上的观测,如果不考虑爆发的强度,就获得了爆发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参量的“运动频谱图”。
[楼主]  [1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4 08:57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令人信服地和漂亮地证明了真空中的以太对光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严格地讲,上面的说法还欠严密,这与光的本质有关。光的本质是什么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光是一个个量子以太涡旋的密度波。从而它是不连续的,涡旋的在方向不断变化着,如果涡旋方向变化得太快,加在以太上方向相反的力矩的时间很短,几乎同时,以太转动太小,以太就变得象固体一样。所以在这里我们测到的不是单个以太粒子的惯性,实际上我们探测到的是成千上万个以太粒子组成的以太涡旋的转动惯量。
我们必须找到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有关的具体证据才行,那里有这样的证据呢?只有在某处同时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然后测量它们到达另外一点的先后才行。太阳耀斑的爆发非常复杂但粗略地能满足这一要求。太阳耀斑爆发的同时会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只要用射电望远镜或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不同频率电磁波到达地球的先后,就能判断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是否有关。如果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同时到达,波速与频率自然没有什么关系,如不是同时到达呢,那就是与频率就有关了。怎样确定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是否同时到达呢?
射电天文学对太阳耀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一旦太阳上突然发生耀斑之类的强活动时,便会出现一种变动剧烈、迅速而且频繁、短促的“射电爆发”。 射电爆发起源于低层色球,然后抛射到高层日冕的广阔的太阳大气中,因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做“色球爆发”。它们的辐射强度非常大,从4毫米到40米之间的所有波长上都会出现。可是在不同的波长上,它们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
在微波段的射电爆发是最简单的一类,通常是一开始强度突然上升,迅速达到极大,然后较缓慢地下降。
分米波爆发比较复杂,按照频谱性质分为如下两类:一类为分米波连续辐射,其频带较宽,形态与微波爆发相似,故认为它是微波爆发在长波端的延伸。另一类为分米波快漂移爆发,也称为Ⅲ型爆发。其持续期很短,常成群出现,它的特征是辐射频率随时间发生很快的变化,从高频漂移到低频,漂移速率很大,通常超过每秒100兆赫。
在米波和分米波段的射电爆发与其它波段射电爆发完全不同,仅凭单个频率上的观测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叫做“太阳射电频谱仪”的仪器来研究它们的活动过程。这种频谱仪能在很宽的波段内,利用快速扫描的方法,来同时进行许多波长上的观测,如果不考虑爆发的强度,就获得了爆发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参量的“运动频谱图”。
[楼主]  [1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4 08:57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令人信服地和漂亮地证明了真空中的以太对光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严格地讲,上面的说法还欠严密,这与光的本质有关。光的本质是什么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光是一个个量子以太涡旋的密度波。从而它是不连续的,涡旋的在方向不断变化着,如果涡旋方向变化得太快,加在以太上方向相反的力矩的时间很短,几乎同时,以太转动太小,以太就变得象固体一样。所以在这里我们测到的不是单个以太粒子的惯性,实际上我们探测到的是成千上万个以太粒子组成的以太涡旋的转动惯量。
我们必须找到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有关的具体证据才行,那里有这样的证据呢?只有在某处同时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然后测量它们到达另外一点的先后才行。太阳耀斑的爆发非常复杂但粗略地能满足这一要求。太阳耀斑爆发的同时会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只要用射电望远镜或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不同频率电磁波到达地球的先后,就能判断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是否有关。如果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同时到达,波速与频率自然没有什么关系,如不是同时到达呢,那就是与频率就有关了。怎样确定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是否同时到达呢?
射电天文学对太阳耀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一旦太阳上突然发生耀斑之类的强活动时,便会出现一种变动剧烈、迅速而且频繁、短促的“射电爆发”。 射电爆发起源于低层色球,然后抛射到高层日冕的广阔的太阳大气中,因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做“色球爆发”。它们的辐射强度非常大,从4毫米到40米之间的所有波长上都会出现。可是在不同的波长上,它们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
在微波段的射电爆发是最简单的一类,通常是一开始强度突然上升,迅速达到极大,然后较缓慢地下降。
分米波爆发比较复杂,按照频谱性质分为如下两类:一类为分米波连续辐射,其频带较宽,形态与微波爆发相似,故认为它是微波爆发在长波端的延伸。另一类为分米波快漂移爆发,也称为Ⅲ型爆发。其持续期很短,常成群出现,它的特征是辐射频率随时间发生很快的变化,从高频漂移到低频,漂移速率很大,通常超过每秒100兆赫。
在米波和分米波段的射电爆发与其它波段射电爆发完全不同,仅凭单个频率上的观测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叫做“太阳射电频谱仪”的仪器来研究它们的活动过程。这种频谱仪能在很宽的波段内,利用快速扫描的方法,来同时进行许多波长上的观测,如果不考虑爆发的强度,就获得了爆发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参量的“运动频谱图”。
[楼主]  [2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5 08:33 

在米波和分米波段的射电爆发是具有较慢的频率漂移的Ⅱ型爆发,因此又称慢漂移爆发。这种爆发的特点是,其频率明显地随着时间从高频向低频漂移。也就是说,先看到的是高频电磁波,后看到的是低频电磁波,这种爆发的频率漂移速率较慢,一般是每秒钟不到1兆赫。
Ⅲ型爆发生频率在10kHz ~1GHz的范围内,其特征是具有快速的从高频向低频漂移的。在米波段漂移速度约100MHz/s. Ⅲ型爆的强度小及持续时间很短,并且和频率成反比。由于快频率漂移的频率比慢频率漂移要大100倍,其时间与频率曲线要陡很多倍,这从大耀斑射电爆发典型频谱示意图中可以看到。
频率慢漂移爆发的传统解释是爆发源在日冕中以每秒钟一千多公里的高速向外运动,因而引起爆发的频率慢慢地向低频漂移。频率快漂移爆发则是爆发源在日冕中作每秒钟十万公里的巨速向外运动。这两种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爆发源在日冕中作从太阳中心向外的运动,它与我们越来越近。根据多普勒效应,此时频率漂移就应当从低频到高频(蓝移),而不是从高频到低频(红移),这就与观察事实严重不符。由于太阳万有引力的作用,耀斑开时始爆发物只可能因其巨大的爆发动能从太阳表面被抛起,先作从太阳中心向外的运动,爆发物上升到太阳表面一定的高度,其爆发时的动能全部转变成引力势能,在引力势能作用下爆发物才会下落。于是爆发开始时用爆发源的运动直接解释频率漂移是不成立的。
]当然,传统的解释也可以是这样:爆发源在爆发期间快速向太阳外层运动,以观察者对太阳中心的视线为例,在t1 时刻的A点发出的辐射和运动一段时间后的t2时刻的B点发出的辐射都有蓝移,但由于太阳引力运动是减速的,在B点发出的辐射兰移要小一些,因此在B点的辐射频率比A点发出的低,而A点的辐射先到达地球,B点的辐射后到达,于是产生了频率飘移,这种解释看起来是合理的,但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是爆发源在太阳上减速造成的,那么不仅仅是米波频段才有爆发的频率慢慢地向低频漂移,所有频段的爆发都在作同样的运动,都应有同样的频率慢漂移。但频率漂移只在米波和分米波频段才有,而在微波以上频段上没有。第二,按传统解释,同一耀斑应是一样的,可是对同一耀斑在不同的波段上的观测发现有频率快漂移和频率慢漂移两种,传统的解释是两种漂移的速度不同而相差100倍,这就与同一耀斑速度应是一样的相矛盾。
[楼主]  [2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6 08:27 

事实上,频率漂移爆发应当是由频率不同的电磁波速度各不相同引起的。其原理是这样的:太阳耀斑爆发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也同时爆发。电磁波爆发传到地球时,在在米波和十米波段,频率较高的电磁波速度较快,先到达地球上的太阳射电频谱仪,频率较低的电磁波速度较慢,后到达太阳射电频谱仪,也就是频率高的电磁波先在太阳射电频谱仪上显示出来,频率低的电磁波后在太阳射电频谱仪上显示出来,这才是频率漂移产生的根本原因。
频率最小的电磁波的速度最低。这个速度是多少呢?电磁波可以看成是交变的磁场,稳恒的磁场可以看成是频率等于0的电磁波,稳恒的磁场的传播速度就是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最低值。
太阳耀斑爆发的同时一般会引起太阳上的大磁暴。光线从太阳传到地球只要8分钟,但太阳上巨大的磁暴到达地球引起的地球磁暴要一到两天。根据相关资料,大约在800到2400分钟之间,这就充分说明光的速度要比磁场的传播速度快100~300倍,所以磁场的传播速度不是光速,约为光速的1/100到1/300。
怎样计算频率慢漂移每下降1MHz波速减小多少呢?可以这样考虑:光线从太阳传到地球大约要500秒的时间。根据频率漂移大约等于1 MHz/秒,那么频率每低1 MHz的电磁波传到地球就要多花1秒,比如501秒。
从光速开始其速度减慢约为:(300000km/秒×500)÷501=299400 km /秒=(300000-600)km /秒。也就是说,频率每降低1 MHz它们的速度差不多要减小600km/秒。
[楼主]  [2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7 18:27 

[楼主]  [2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8 08:53 

[楼主]  [2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29 09:59 

关于最后一点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开始时生成的“硬以太”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硬以太”越来越少,最后全部变成“软以太”。所以耀斑开始时总能见到Ⅲ型爆的快频率漂移,然后才能见到Ⅱ型爆的慢频率漂移。
另外,当爆发从高频漂到低频后,有时也会再向高频逆向漂移。这时在运动频谱图上出现了一个“U”形,故称这种爆发为“U型爆发”。这是因为太阳抛射的爆发源体积可以比地球还要大。这种爆发源离太阳较远后还会象多级火箭一样多次爆发。把新的爆发源加速到以很大的速度朝我们地球飞来,根据多普勒效应,此时就会产生一个从低频到高频的频率漂移。这种频率漂移和由频率不同的电磁波速度各不相同引起的频率漂移总的效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形成U型爆发。一开始时是电磁波速度各不相同引起的频率漂移为主,到后来则是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漂移为主。太阳耀斑的爆发非常复杂,其余的射电辐射类型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无独有偶,不但太阳耀斑能证明低频率电磁波速度较小,低频雷达回波也能证明同一问题。雷达波的频率也有比较低的,事实表明,用这样的雷达波对准月球(或行星)反射的回波就比激光往返月球(或行星)的时间有所延迟。随着距离的增加,接收回波与发射信号之间可以有较大的时间延迟,从月球的几秒钟到外行星的几个小时。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低频电磁波的速度比光速要慢。
由此可见,试验可以是一柄双刃剑。本来迈克尔逊试验是为了证明了以太的存在,但是因为试验原理有问题,导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这个试验当今被认为是彻底地否定了以太。
用迈克尔逊试验来否定以太,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没有以太,就无法弄清磁和光的结构和本质。因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光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的密度波。因为篇幅的关系以后再谈。
总之,迈克尔逊试验证明了以太是有惯性地存在着,同时光是一种波。
 [25楼]  作者:刘启新  发表时间: 2013/04/29 20:45 

叶波老先生老弟,你对光行差的理解不全面,平常所说的20.5角秒的光行差叫做周年光行差,周日光行差的长半径是0.3角秒×cosφ,其中φ是观测者所在地的纬度.太阳本动产生的光行差为13角秒,银河系自转产生的光行差为100多角秒。以上资料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分册)第97页光行差栏目。所以2搂、3搂的无底先生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是你叶老先生老弟不服他,说他见识不广,其实他思考的问题都是清醒的,我们应该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接受反对意见,不然就会闭塞言路,老先生老弟的帖子没人跟帖就是证明.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就不好看了.仅供参考。
 [26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13/04/30 13:48 

叶老先生的设想有很多地方都有独到之处,可能对物理学的未来产生影响。
[楼主]  [2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4/30 18:19 

senpy先生:谢谢!

人类正确和错误的斗争将是永远的。因为人类的推理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即使最著名的理论,最著名的试验也是如此。例如历史上的“地心说”。
迈克尔逊试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试验之一,素来被人津津乐道。要人家承认试验的原理错了,恐怕没那么容易。错了就是错了,不承认也无济于事。
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我们从世界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原理的深入研究入手,认为这个试验的本质是测到了以太涡旋的转动惯量,从而证明以太的确是存在的,得到与目前公认看法相反的观点。同时对频率为几个特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了两倍多的现象提出了新的解释。对太阳耀斑中的频率慢漂移试验结果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因此试验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弄得不好也会得出错误的结果。有时世界著名的试验原理被弄错了,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楼主]  [2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5/02 08:42 

《基础物理述评教程》一书在介绍了光行差试验、斐索流水试验和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以后说:“把上述三个实验联系起来,结论是:“以太”是一种完全不能跟随地球运动、又完全跟随地球一道运动、同时只是部分地被牵动的特殊介质。犹如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同时还是中性人.这种判断当然是荒诞的。如果要摆脱逻辑矛盾,那么结论就只能是:客观上根本不能允许有“以太”这种怪物存在。
人们就是这样来否定以太的,表面看来是好象颇有些道理。真的是这样的吗?不对!
以太是一种完全不能跟随地球运动是从光行差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以太是对地球而言的。地球在以太中穿梭,地球对以太可以看成是一个很大的粒子,它不能拖曳以太。因为以太很小,物体小到某一程度,它自动变成超流体,超流体不能被带作平动,但可在原地转动。
以太又完全跟随地球一道运动的结论是从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中得出的结论。这里有一个错误,应该是以太又完全跟随光一道运动。这是因为光的频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正负半波几乎同时加在以太上,以太的转动几乎要同时向两个不同方向转动,这时以太就会变硬,以太和光之间的关系就象是固体一样,所以以太就完全跟随光一道运动。
同时以太只是部分地被水牵动这是从斐索流水试验中得出的结论。由于以太和水有一些亲和作用,水能束缚部分以太也是合理的,这部分被束缚的以太能被流水带动,所以流水能部分地带动以太。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以太和水的关系,而且这种带动是在水的内部。
所以,第一种情况是以太和地球,第二种情况是以太和光,第三种情况是以太和水。但人们不分青红皂白,统统认为是以太和地球。
犹如说有这样一个人,他出了毛病,他有男人、女人两套繁殖系统,对男人而言他是女人。对女人而言他又是男人。对两性人而言他也是两性人。这种判断当然是有道理的。逻辑上也没有矛盾,那么结论就是:客观上根本允许有“以太”这种物质存在。
[楼主]  [2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5/04 06:43 

总之,人们否定以太主要是根据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的解释是不同的,相对论的解释是尺缩。而我们认为这个零结果恰恰证明了以太能变硬,也就是以太涡旋具有转动惯量,从而以太是存在的。历史将证明,否定以太是人类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它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没有以太人们无法弄清磁和光的本质,从而走上了唯心论的道路。
为了解释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洛仑兹提出尺缩的假设,得出洛仑兹变换。爱因斯坦提出光速不变的假设。其实,光速不变原理也是根据迈莫试验推导出来的。爱因斯坦认为:站在地球上,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反的光的速度是c+v,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的光则是c-v。按照这一观点可以预计迈莫试验仪器上有0.4个干涉条纹移动,但实际上干涉条纹没有任何移动。这就说明光的速度与地球速度v无关。或者说,光的速度与惯性系的速度无关。实质上,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有了迈克尔逊试验零结果的物理解释,光速不变原理就不成立了。因为尽管站在地球上,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反的光的速度是c+v,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的光的速度则是c-v,但迈莫试验根本无法测出v。因为以太传光似固体,对光而言,根本就没有流体的以太风。迈克尔逊干涉仪两干涉臂上的光没有光程差,干涉条纹根本就不会移动。这就不能证明光的速度与v无关,光速不变原理当然就不成立了。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零结果象一座大山压在以太的头上。不推倒这座大山,以太便无法重见天日。现在这座大山终于推倒了,以太终于复活了,它是光的介质也沉冤昭雪了。
翻开物理学史我们就知道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零结果是物理学上空的一朵乌云,最终由这朵乌云发展成一场狂风暴雨,以太在这场狂风暴雨中被否定,狭义相对论在这场狂风暴雨中诞生。现在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零结果有了正确的物理解释,物理学上空已天开云散,以太重新得到了肯定。那么,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以太的重新被肯定,狭义相对论是不是应该被否定呢?当然是这样的,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楼主]  [3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3/05/04 18:35 

爱因斯坦以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为依据,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本人对此说法似乎是否定的,他在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迈克尔逊的工作,但又说“我已记不起来是否读过迈克尔逊的文章”。他所考虑的是:如何把电动力学与相对性原理统一起来。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大的成果,如果他是依靠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才取得突破,那么就很难想象他会健忘到如此程度。
我们现在提起这件事,并不是为了弄清有关的史实,而是希望人们认真思考一下科学方法论问题,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就总体来说,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没有疑问的。直接经验多半是由事物的表层提供的,这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是够了,近代物理学是以深层次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不仅所需的实验条件较为苛刻,而且实验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不容易归纳出经验定律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人们有“超前意识”。“超前”是表示“先于经验”,但不是臆造,而是以已有的多方面的知识为基础,用逻辑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预报“实验结果”。如此建立起来的理论貌似假说,但不是假说,因为假说是以“可能性”为前提条件,“超前意识”是揭示“必然性”。
新理论常常是以旧理论暴露出的矛盾为生长点,矛盾不仅可以表现为旧理论与新事实不符,还可以是理论在扩大了范围之后同别的理论或原理不能相容。对于其中的第二类矛盾,思想实验不仅可以代替实物实验,而且能比实物实验更为深刻、彻底,因为思想实验是不存在误差的。
爱因斯坦曾构思了“追光实验”:如果让观测者以光速跟随光波一道运动,那么,根据牛顿时空观,光波就应当表现为静态场。维持其波形是因为有很多人且在不同位置的缘故。电动力学能维持原有的形式,与相对性原理是相容的。为了消除这种矛盾,爱因斯坦才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实属画蛇添足。
迈克尔逊本是想以精确的实验为以太的存在提供证据,不想结果适得其反,却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太。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以太性命。但迈克尔逊并不认为实验否定了以太,他至死(1931年)还念念不忘“可爱的以太”。
由此可见,试验可以是一柄双刃剑。本来迈克尔逊试验是为了证明了以太的存在,但是因为试验原理有问题,导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这个试验当今被认为是彻底地否定了以太。
用迈克尔逊试验来否定以太,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没有以太,就无法弄清磁和光的结构和本质。因为我们以后就会知道,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光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的密度波。总之,迈克尔逊试验证明了以太是有惯性地存在着,同时光是一种波。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688031196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