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先生,你不要老是跟那个贝托奇较劲,像唐吉坷德大战风车似的。我看当务之急还是考察考察电子直线加速器出口弯转电磁场的电流强度I和束流能量E的关系去吧,如果这个I-E关系违背了洛伦兹-爱因斯坦质量公式和洛伦兹力定律,岂不一锤定音了?何必舍近求远、枉费周折? 再说了,那是加速器真空环境下束流的行为,比你在加速器外部见到的出射束流更有说服力。且不管你的探测装置和测量方法有什么问题,单凭这出射的二次束流就得仔细推敲,比如:射出口的金属材料是什么?是钛板还是别的?厚度多少?有没有经过打靶?靶材料是什么?......你说得出来吗?凡此种种,在你的报告里根本没有任何描述,一个18cm半径的表格往那一列,就让人们接受你的实验结论,还不许别人问一句,多问一句就来情绪,这是科学精神吗? 君不见,一项惊天动地的科学新发现,要想让世界接受是何等的艰难!有时候恐怕比上刀山下火海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知道,寻找希格斯粒子的LHC大型实验有几十个国家数千人参与,投资上百亿,迄今还是雾里看花,不能最后拍板,这是当代的所谓大科学实验;再往前溯,上世纪30年代安德逊发现正电子,虽然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干的活,但是你可知道,他光云室照片就拍了6000张,还不用说当年操作仪器和分析照片的困难。这些都是闲话,你可能不爱听。 不过话说回来,开头的问题你觉得怎么样?能不能通过考察那个I-E关系取代你的实验,一举了结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