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此实验一点都不稀奇
建立能量不守恒慨念的教具及使用方法
申请号 97123202.4 申请日 97.11.16
公开日 1998年7月8日 公开号 CN1186993A
申请人 刘武青
说明书摘要
建立能量不守恒的教具及使用方法。相同或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以分子、原子状态存在的磁性物体的过程 中作功形式是动能,计算公式是功=力×距离。吸引在吸 引前以分子、原子状态存在,吸引过程中以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状态存在,吸引后还是以分子、原子状态存在的物体作功的形式是电化学能,计算公式是法拉第电解定律。 以离子的形式受磁埸力吸引发生位移,用原子的形式将原子离开磁埸发生位移,进行循环。能量在这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能量差,有多余的能量产生。
说明书
建立能量不守恒慨念的教具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目前可以作为教学用具。
现有的观点是: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 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或者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 在这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无论能量怎样转换,总的能量是不变的。
笔者从实验及数学计算中发现:能量是不守恒的。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或者由一个物体 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这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既会增多,也会减少。能量转换时,总的能量是变化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能量不守恒的发现”来制作一种教学用具,并且讲讲怎样使用的方法。使同学们直观了解能量不守恒这一慨念。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L、W两组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如图1所示,称为L组,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图中有 磁体N、S及磁性物体A(软磁性材料,如软铁),当磁 性物体A放到适当位置时,磁埸中的磁埸力吸引磁性物体 A位移到磁埸强度最大的地方,位移方向如箭头所指的方 向。这里磁性物体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在受磁埸力 吸引过程中,也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吸引到静止不 动的位置,也是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此实验说明了磁埸对磁性物体有力的作用,在磁性物体位移过程中,磁 埸力对磁性物体做了功。如果另外的物体对此磁性物体有 力的作用再发生位移回到原来位置,再位移前此磁性物体 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再位移过程中,也以分子、原 子的状态出现,再位移回到原来位置还中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这样,另外的物体对此磁性物体A所作的功与 磁埸中的磁埸力对此磁性物体A所作的功是相等的。
如图2所示,称为W组,这是一个磁埸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用一个长方形的绝缘容器,装入磁性物体A,处 在磁体N、S的磁埸中,此磁体N、S的磁埸强度与图1 所用的磁体N、S的磁埸强度相同,或者就用同一磁体N、 S,由于磁感应的作用,此磁性物体A也成了磁体。在长方形缘容器中的另一端装入另一磁性物体B,A与B用的材料是软铁(指软磁性材料),注意,软铁B的位置是 不能受磁埸力吸引的发生位移的位置。然后倒入适量的电 解质溶液,如酸、碱、盐。这里用硫酸亚铁溶液,当外电路未接通时,由于磁埸力的吸引作用,在软铁A的表层有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聚集,在软铁B的一端的磁埸强 度没有软铁A端强,磁埸力也就较小,因此带正电荷的铁 离子在软铁B端聚集较少。这样,软铁A与软铁B存在着电位差,软铁A的电位高于软B的电位,一旦接通外电路, 由于软铁B的电位低于软铁A的电位,电子就源源不断 的从软铁B经外电路负载而流向软铁A,软铁B失去电子 就有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进入溶液中,软铁B的重量减轻, 受磁体软铁A及磁体N、S的共同吸引,带正电荷的铁离 子流向软铁A,在软铁A端得到电子成为铁原子,软铁A 的重量增加。这里,软铁B在吸引前是以分子、原子状态 出现,在吸引过程中,是以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状态出现, 吸引到软铁A表面后,由于得到电子,还是以分子、原子状态出现。软铁B失去的重量等于软铁A增加的重量, 总重量不变。此实验说明了磁埸对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有力的作用,在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位移的过程中,磁埸力对磁性物体做了功。同时,说明了磁埸与电埸共存的一种方式。
当软铁B的重量消失后,也就是全部变为带正电荷的离子被软铁A吸引,在软铁A中得到电子还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可以认为,相当于在图1中的软铁A发生了位移的情况。
什么是功?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物体在力的方 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什么是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作功,此物体就具 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动能、势能、内能、 电能、核能、化学能、潮汐能等等。特别指出的是,潮汐能是天体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地球与月亮之间的万有引力使海水涨潮,退潮,存在的时间是亿年为单位计算的。
磁埸对磁性物体、电流、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埸 对静止电荷和运动电荷均有力的作用。本发明的基本论点 在于磁埸对溶液中的铁、钴、镍及铬、锰、铜等带正电荷 的磁性离子也有力的作用,吸引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发生 位移,位移到磁埸强度最大的位置。或者当磁埸的磁性是 同极时,如N、N极或S、S极,排斥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发生位移。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有磁埸的存在就有电埸的存在,因此,磁埸具有能的性质。
图1所示的L组磁体的磁埸力作功的形式是动能。图 2所示的W组是磁埸中的电化学反应,磁体的磁埸力作功 的形式是电化学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电化学反应是 可逆的化学反应。
磁的存在就是能量的存在,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磁埸是能够对外界作功的,磁埸中的磁埸力可以吸引或排斥磁 性物体。也可以吸引或排斥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
磁埸对分子、原子存在的磁性物体来说,在磁埸的磁感应强度的范围内有力的作用,没有移动时只有力的作用, 移动过程中才作功。磁埸对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来说, 移动过程中作功,移动到磁埸的磁感应强度最大的地方也可以作功,用导线联接电位差的地方就有电流的流动。
一定的磁埸具有一定的磁埸力,对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的吸引距离是一定的,即将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吸引到 磁埸内的距离是一定的,在这个吸引过程中,作的功可用 功=力×距离这个公式来计算。超过这距离,磁埸力不能 将此物体吸引到此磁埸中内,如果超过磁埸力的范围,对物体的作用力为零,作的功也就为零。如果在磁感应强度内,一定重量的物体的重量大于磁埸的吸引力,此一定重量的物体没有发生位移,磁埸作功还是为零。但这是对磁性物体的单质或化合物而言,对分子、原子存在的磁性物 体适用。对此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由分子、原子状态变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状态出现是可以超过这个距离及重量的, 具有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可将这个距离延长, 重量也可以超过此磁埸的吸引力。计算公式应该用法拉第电解定律。如果吸引到磁埸内的离子状态的物质又转变为分子状态的物体呢?这相当于将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位移了一段距离,在这位移过程中,磁埸力所作的功应加上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就产生 了明显的矛盾。因为仅用公式功=力×距离计算出的结果与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的结果加上公式功=力×距离计 算出的结果经过换算应该相同。计算的结果不相同只能用能量不守恒来解释,这多余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是由电子永远的运动产生的。
一定的磁埸具有一定的磁埸力,一定的磁埸力对分子状态存在的磁性物体的吸引(排斥)重量、距离是有限制 的,但对离子状态存在的磁性物体物质可以超过以分子状态存在的物体吸引(排斥)的重量,并且可以超过距离。完成整个作功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不同,时间对功无影响,对功率有影响。
永久磁体的磁埸中的磁埸力是围绕原子核永久旋转的电子产生的。永久磁体中磁埸的磁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将 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吸引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永久磁体作功,当吸引到磁埸中,没有继续发生位移,停止位移后,永久磁体就没有作功了。
但是,此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是以什么状态出现呢? 分子、原子的状态或是带正电荷的离子状态出现?此一定重量的磁性物体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用的计算公式是功=力×距离。磁性物体受到磁埸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就是说磁力此对物体做了功,力和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如果此一定重量的物体在位移过程中以带正电荷的离子状态物质出现,单用功=力×距离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是不正确的,还应该用法拉第电解定律来进行计算,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和电解中通入电流的量成正比,法拉第电解第二定律指出:各电极上析出产物的量,与各该物质的当量成正比。法拉第常数是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产生(或所需) 的电量为96493库仑。磁埸中的磁埸力所作的功应是 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加上法拉第电解定律的计算结果。 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分别吸引两个含同种磁性物质并且重量(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力的方向上移动同样的一段距离,那么,这两个物体受磁埸力所作的功的计算公式均应是功=力×距离。如果其中一个物体是以分子、 原子变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然后再变化为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计算的公式应该用法拉第电解定律的计算结果再加上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这就是本发明另外的基本论点。
还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做实验时在同一地点,可以认为本发明中所说的质量千克数等于它重量的千克(力)数。还有,磁埸中的各处的磁埸强度是不同的,磁埸力的大小在各处也随之不同,本发明对此事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因为本发明用的是相同磁埸强度的的磁体,磁埸中的磁埸力也应相同,或者用的就是同一磁体。本发明讲的磁埸强度也就是磁感应强度,是同义词。
在附图中,由于是示意图,本发明没有精确的将磁埸中受磁埸力的作用的磁体是紧靠N极或S极,而是画成了悬空。
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分别吸引两个含同种磁性物体并且重量相同的磁性物体,在相同的力的方向上移动同样的一段距离,条件相同,用的计算公式相同,计算结果作的功是相同的,如果在吸引过程中这两个物体分别存在的状态不同,用同一个公式无法计算,运用的计算公式也就不同, 因此计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磁埸力吸引以带正电荷的离子状态出现的物体产生的能量大于磁埸力吸引以分子、 原子的状态出现的物体产生的能量。这就是说,磁埸力 吸引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能大于磁埸力吸引以分子、原子存在的磁性物体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为什么呢?从距离上看,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分子、原子存在的磁性物体的距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但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分子、原子变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的然后再变化为分子、原子的距离要远得多,磁埸力对带正电荷的离子作功有电化学能的产生,磁埸力对分子、原子存在的磁性物体作功有动能产生。在受到的磁埸力相同的情况下,重量相同,但存在的状态不同,不同状态的物体受磁埸 力吸引的距离不相同,因此磁埸作功产生的电化学能大于动能。如果将计算结果再加上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 那么磁埸力所作的功就更大。
还有,从重量上看,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变为离子状态的物体也要大一些。
还有,从重量,距离上看,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变为离子状态的物体重量可以加大,距离可以加远。
可以这样的看问题,当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带正电荷的离子到磁埸强度最大的地方后,由于带正电荷的离子大量 聚集,产生了电埸,可以形成电位差,将电位差的地方用外电路接通后,就有电流的流动,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出现。 这电能来源于磁埸中的磁埸力作功。以软铁为例,磁埸中的磁埸力吸引铁原子位移到磁埸强度最大的位置,也就是停止位移的位置,磁埸对铁原子就停止作功了,也就是一次作功的方式。但吸引铁离子就不同了,磁埸中的磁埸 力吸引铁离子到磁埸强度最大的位置,也就是停止位移的位置,完成了第一次作功。由于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大量聚集,产生了电埸,如果将电位差的地方用外电路接通,就有电子的移动到正电荷铁离子聚集的地方,让铁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铁原子为止,可以说由于外电流的流动,形成磁埸中的磁埸力的第二次作功,第二次作功是由于电埸的产 生而作功的,第一次作功与第二次作功是同时进行的。当然,第一次作功与第二次作功之和大于一次作功方式所得到的功。吸引以分子、原子状态存在的磁性物体是一次作 功方式,吸引在吸引前以分子、原子状态存在,吸引过程中以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状态存在,吸引后还是以分子、 原子状态存在的物体是二次作功方式,这也是本发明能量转换不守恒的理由之一。
以铁离子的形式受磁埸力吸引发生位移,用铁原子的形式将铁原子离开磁埸发生位移(其中外电路接通、断开) 然后以铁离子的形式受磁埸力吸引发生位移,用铁原子的形式将铁原子离开磁埸发生位移,进行多次循环,能量在这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能量差,这之间有多余的能量产生。
这里举一例,用四个重量相同、组成成份相同、体积相同的磁性物体,代号为分别A、B、C、D,这里用软铁,(指软磁性材料)。永久磁体N、S用同一永久磁体。 如图3所示,将A放入永久磁体N、S的磁埸中,受磁埸力的吸引,靠近N极或S极,同时受磁感应也成为磁体。B放在刚好受磁埸中的受磁埸力吸引的发生位移的位置,方向如箭头所示,暂时固定B(用手暂时固定都可以) 用量具量出A与B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放入C或D 进行实验)。
如图4所示,放开固定B的装置,B受磁埸力的吸引到磁体A上,可以用功=力×距离计算出磁埸力对铁B吸 引过程所作的功(图3中放入C或D计算出的吸引过程所作的功相同)。将A与B从磁埸中取出,以便做下一个实验。
如图5所示,用一个长方形的绝缘容器,容器里装入电解质溶液,这里用 FeCl2 溶液,溶液中有大量的带正电 荷的铁离子存在,一端放入一个代号为C的磁性物体,让这个C磁性物体处在永久磁体N、S的磁埸中,由于磁感应这个磁体物体也具有磁性成为磁体,吸引大量带正荷的磁性离子,C的表面聚集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另一端放入代号为D的磁性物体,注意物体D要离开磁埸远一点,不要受磁埸力的吸引发生位移,否则整个物体D直接受磁埸力吸引到C的表面,这样,D的表面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显然没有C的表面多,C与D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如图6所示,在图5的基础上加上外电路。C的电位 比D的电位高,因此,当开关接通后,D中的电子通过外 电路流入C,与C的铁离子结合生成铁原子,C的重量增加,D由于不断失去电子有铁离子进入 FeCl2 溶液中,D 的重量减少,直到为零为止。D减少的重量等于C增加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磁埸力作功的公式应用法拉弟电解定律,因为这是在磁埸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
图3与图4是一组实验,可以称之为L组。图5与图 6是另一组实验,可以称之为W组。通过这两组实验的对比,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分别吸引两个含同种铁磁性物质并且重量相同的磁性物体,这里用的是软铁,在相同的力的方向上移动同样的一段距离,条件相同,用的计算公式相 同,计算结果作的功是相同的,如果在吸引过程中这两个物体分别存在的状态不同,当W组中C增加的重量等于D的重量时,用同一个公式计算的结果有明显的矛盾。运用的计算公式也就不同,因此计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磁埸力吸引以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状态出现的磁性物质产生的能量大于磁埸吸引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的铁磁性物体产生的能量。这就是说,磁埸力吸引带正电荷的铁磁性离子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能大于磁埸力吸引以分子、原子存在的铁磁性物体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为什么呢?从距离上看,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分子、原子存在的铁磁性物体的距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但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铁原子变化为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的然后再变化为铁原子的距离 要远得多,磁埸力对带正电荷的铁离子作功有电化学能的产生,磁埸力对原子存在的铁磁性物体作功有动能产生。 磁力相同,重量相同,但存在的状态不同,不同状态的物 体受磁埸力吸引的距离不相同,因此磁埸作功产生的电化 学能大于动能。如果将计算结果再加上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那么,磁埸力所作的功就更大。
另外几种实验方式,如:
吸引方式有数种,1重量相等。2重量相等,距离不等。3重量与距离都不等多种实验方式。
还可以用排斥的方式。磁埸的磁极用同极,N、N极 或S、S极。
磁埸的磁体为永久磁体,如稀土永磁体等,还可以是超导磁体。用电磁体也可以。
磁性物体为铁、钴、镍材料,还可以是铬、锰、铜材料。铬、锰、铜虽然不是磁性材料,但它们的离子是具有磁性的,当铬、锰、铜处在磁埸强度大的这一端时,有大量的铬、锰、铜离子在它们的附近,此带正电荷的离子也能得到电子,成为原子沉积在磁性物体上。
电解质为酸、碱、盐溶液,电解质或为酸、碱、盐胶 体,电解质或为酸、碱、盐糊状体。
电解质中含有带正电荷的磁性离子。
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相同的磁埸或者同一磁埸中吸引不同状态的磁性物质(物体),通过对比实验及使用方法、计算方式的不同,达到让同学们深刻、直观了解能量不守恒慨念的目的。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下面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
如图7所示,可以称之为L组。图中有永久磁体,用 N、S表示。还有相同重量的磁性物体A与B,这里用的 是软铁,磁体A放入永久磁体的磁埸之中,当磁性物体B 放到适当位置时,(图中虚线位置)磁埸中的磁埸力吸引 磁性物体B到A的位置,位移方向如箭头所指方向。这里磁性物体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在受磁埸力吸引过程中,也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吸引到静止不动的位置, 也是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此实验说明了磁埸对磁性物体有力的作用,在磁性物体位移过程中,磁埸力对磁 性物体做了功。作功的形式是动能,计算公式是功=力× 距离。如果另外的物体对此磁性物体有力的作用再发生位移回到原来位置,再位移前此磁性物体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再位移过程中,也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再位移回到原来位置还中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这样, 另外的物体对此磁性物体B所作的功与磁埸中的磁埸力对 此磁性物体B所作的功是相等的。
如图8所示,可以称之为W组。图中有永久磁体,用 N、S表示,磁埸力与图7用的永久磁体的磁埸力相同,也可以用图7的永久磁体。1是一块软铁,与图7所用的相同,2是铁离子,3是电解质,这里用硫酸亚铁溶液, 4是硫酸根离子,5是一块软铁,重量比图7所用的大, 与永磁体N、S的距离也比图7所虚线所示的软铁位置要远,6是绝缘长方形容器,7是外接电路导线,8是可变电阻,9是开关,10是电流表,11是永久磁体N、S。 软铁1处在永久磁体的磁埸中,受磁感应成为磁体, 硫酸亚铁3中的铁离子具有双重性,即磁性,正电荷性, 受磁埸力的吸引,大量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聚集在软铁1的表面,也就是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包围了软铁1,而软铁5 受的磁埸力没有软铁1强,在软铁5表面聚集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远远没有软铁1表面多,这就形成电位差,软铁1的电位高于软铁5的电位,当外电路中的开关9接通后, 软铁5中的电子会移向软铁1上去,形成电流流动,软铁1表面的铁离子得到电子会成为铁原子,沉积在软铁1的表面,而软铁5的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铁离子进入硫 酸亚铁溶液中,这里,电子的转移实际上是化学中的氧化 -还原反应原理,软铁1表面上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得到电子(还原)变为铁原子,软铁5上的铁原子失去电子 (氧化)变为铁离子。本实施例就是处在磁埸中的电化学反 应。而可变电阻8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软铁5失去的重 量等于软铁1得到的重量,反应前与反应后软铁的总重量是不变的。
由于图8中的软铁5比图7中软铁B虚线位置离永久 磁体的距离远、而且重量重。当图8中的软铁1上沉积的 铁原子重量与图7软铁的重量大一些时,永久磁体N、S 的磁埸力所作的功来说就比图7中永久磁体N、S所作的功大。这是从功=力×距离这个公式来计算,但是,由于 图8是磁埸中的电化学反应,计算公式还应用法拉第电解定律 , 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和电解中通入电流的量成正比,法拉第电解第二定律指出:各电极上析出产物的量,与各该物质的当量成正比。法拉第常数是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产生 (或所需)的电量为96493库仑。然后将法拉第电解定 律的计算结果再加上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如果根据 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图7与图8作功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应该相等,就算是图7中产生的动能与图8中产生的电化学能相等,在图8中的软铁位置相对来说有位移的情况出 现,磁埸力在这个过程中所作的功算在什么地方呢?通过这两组实验的对比,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分别吸引两个含同种铁磁性物质并且重量相同的磁性物体,这里用的是软铁, 在相同的力的方向上移动同样的一段距离,条件相同, 用的计算公式相同,计算结果作的功是相同的,如果在吸引过程中这两个物体分别存在的状态不同,用同一个公式无法计算,运用的计算公式也就不同,因此计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磁埸力吸引以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状态出现的磁性物质产生的能量大于磁埸吸引以分子、原子的状态出现的铁磁性物体产生的能量。这就是说,磁埸力吸引带正电荷的铁磁性离子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能大于磁埸力吸引以分子、原子存在的铁磁性物体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为什么呢?从距离上看,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分子、原子存在的铁磁性物体的距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但同一磁埸的磁埸力吸引铁原子变化为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的然后再变化 为铁原子的距离要远得多,磁埸力对带正电荷的铁离子作功有电化学能的产生,磁埸力对原子存在的铁磁性物体作功有动能产生。在磁埸中的磁埸力相同的情况下,重量相同,但存在的状态不同,不同状态的物体受磁埸力吸引的距离不相同,因此磁埸作功产生的电化学能大于动能。如果将计算结果再加上功=力×距离的计算结果,那么,磁埸力所作的功就更大。
可以这样的看问题,当磁埸的磁埸力吸引带正电荷的离子到磁埸强度最大的地方后,由于带正电荷的离子大量 聚集,产生了电埸,可以形成电位差,将电位差的地方用外电路接通后,就有电流的流动,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出现。 这电能来源于磁埸中的磁埸力作功。以铁为例,磁埸中 的磁埸力吸引铁原子位移到磁埸强度最大的位置,也就是停止位移的位置,磁埸对铁原子就停止作功了,也就是一次作功的方式。但吸引铁离子就不同了,磁埸中的磁埸力 吸引铁离子到磁埸强度最大的位置,也就是停止位移的位 置,完成了第一次作功。由于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大量聚集, 产生了电埸,如果将电位差的地方用外电路接通,图8 中的开关9接通,就有电子的移动到正电荷铁离子聚集的地方,让铁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铁原子为止,可以说由于外电流的流动,形成磁埸中的磁埸力的第二次作功,第二次作功是由于电埸的产生而作功的,第一次作功与第二次作功是同时进行的。当然,第一次作功与第二次作功之和所得到的功是大于一次作功方式所得到的功。这也是能量转换不守恒的理由。
以铁离子的形式受磁埸力吸引发生位移,用另外物体的作用力将铁原子以铁原子的形式将铁原子离开磁埸发生 位移,然后以铁离子的形式受磁埸力吸引发生位移,用另外的物体的作用力将铁原子以铁原子的形式将铁原子离开磁埸发生位移,进行多次循环,能量在这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能量差,在这循环过程中有多余的能量产生。
【 [挑战相对论]讨论区[hongbin.xilubbs.com] 】
字节: 214 点击:4次 0 0 序号:2769
此实验一点都不稀奇
注册成员 全/半屏 转移 打包 发贴 回复 投稿 推荐 删除 精品收藏 在线网友 BBS索引 帮助
作者:故儒(144.92..xxx.xxx) 04.14 04:28
主帖: 请进入以下网站的栏目,无人驳倒此实验 作者: [刘武青]
1. 这样的装置当然会产生电动势,它完全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2. 这样的“电池”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因为它能提供的电能非常有限(见3)
3. 这个“电池”理论上能提供的能量,等于把离磁铁较近的铁片移到较远的铁片处所做的功。
相邻贴子:
请进入以下网站的栏目,无人驳倒此实验 [刘武青] 4k字节 04.13 20:18 10次
此实验一点都不稀奇 [故儒] 214字节 04.14 04:28 4次
“暗物质"-物理学基础理论、光、基本粒子、电磁、强力机理研究的光明火炬 [tongzr] 3k字节 04.12 22:51 18次
※※※※※※ 刘武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