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上网查询,偶然发现了一幅关于"1973年日食观测所得的星光偏折值与恒星离开太阳距离的关系"图,才知道:"即使是在日全食时,在紧贴太阳边缘处也是不可能看到恒星的。以1973年的一次观测为例,被拍摄到的恒星大多集中在离开太阳中心5到9个太阳半径的距离处,所以太阳边缘处的星光偏折必定是根据归算出来的曲线进行外推而获得的量。靠近太阳最近的一、二颗恒星往往非常强烈地影响最后的结果。"就是说,以前公布的1.75″的偏转角不是根据日食前后两张照片的对比、直接测量出来的,而是根据远处的星光偏转规律推算出来的。太阳的大气密度本来就很稀薄,而在几倍于太阳半径的距离上,太阳大气肯定更加稀薄,所以它对星光偏转的贡献足可忽略不计。由此看来,1.75″的偏转角就绝对不是太阳大气折射所造成的结果了。 "1973年6月30日的日全食是二十世纪全食时间第二长的日全食,并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位于恒星最密集的银河星空背景下,十分有利于对光线偏折进行检验。"所以这次观测结果应该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 既然1.75″的偏转角肯定不是太阳大气折射的结果,那就是太阳周围传播光的空间性质发生了变化。当光线通过太阳附近时,使它内侧的速度变慢了。我们知道:光的传播是一种波动,其速度变慢,就意味着该处空间的折射率大于1 .并且离太阳越近,折射率就越大。 太阳周围空间折射率变大的原因,当然是在太阳引力场作用下,使以太密度增大造成的。这就像水的密度总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一样。太阳周围以太密度的增量应与引力场强从无穷远处开始的积累成正比。即 ρ-ρ∞ = k GM/r k 是常数 而以太折射率的增量则应与密度的增量成正比。即 n - 1 = f/r f 是常数 n。- 1 = f/r。 r。是距离太阳最近点 根据折射定律,通过积分我们可以算出通过 r。点的星光偏转角是 Δα= 2(n。- 1)= 2 f/r。 将之与爱因斯坦的公式 Δα= 4GM/ccr。相比较,可知两者随 r。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 其中 f = 2GM/cc 由此我们认定:只有太阳周围空间以太密度的增大,才是使掠日星光发生偏转的真正原因。它既否定了过去爱因斯坦所说的"空间弯曲",也否定了是光子被太阳引力吸引的结果。 由于空间的性质是由以太决定的,所以以太密度的变化也将改变空间的性质,从而造成一些反常现象。例如在太阳附近,不光光的传播速度变慢,就连实粒子的运动速度都可能变慢。因为实物体在空间中保持匀速运动的实质是使它穿越的空间物质量保持不变。既然以太密度大了,所以它前进的速度当然就要变慢了。 由于以太密度的变化,还使空间在各个方向上不再对称。故它不仅能使光线发生偏转,它还能不断改变实粒子的运动方向。 在高密度的以太空间中,还可能使时钟的运行速率变慢,从而使光源发射、传播到外面去的光波波长变长。这就是所谓的"红移"现象。当以太密度足够大时,"红移"将会使可见光达到不可观测到程度,因而形成什么光也不见发射出来的"黑洞"。 时钟运行速率变慢的公式是 ω′= ω/n =ω/(1+f/r)= ω/(1+2GM/rcc) 当然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太阳表面,即使引力场强的积累(引力势)是地球的3000多倍,然而以太密度的变化也不过只有 ρ/ρ∞ -1 = n。- 1 = f/r。= 2GM/ccr。=0.000004236 所以总的来看,空间依然是平直的。 在地球表面,引力场对光速的影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且因为引力场与电场、磁场均可以互相重叠,所以地球引力场对各个方向的光速也肯定是没有影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