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民,我把支持以下文章"Relativity, Non-locality, and the Newly Revived Theory of Ether" (G. Cao, Physics Essays 24, No. 3, 381 (2011))核心论点的飞船例子描述如下: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把上述ECI内的火车与观察者A、B换成分别从ECI与太阳系内的另一个行星起飞的宇宙飞船A、B,且假定飞船A、B均以与ECI相同的速度v跟随在ECI之后做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那么以上有关非局部特征的结论同样可以被推导出来,以下便是细节: 为了进一步支持这一节的结论,作者将再次引用来自于地球内与行星间的雷达测距数据。请注意,根据这些测距数据以及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测距方程,如果飞船A源自于ECI并且以与ECI同样的速度从后面跟随ECI做轨道运动,那么这艘飞船所测得的来自于ECI的光信号的速度将为c,这是因为此时是以ECI为背景的光媒介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飞船B源自于金星,而且也以与ECI同样的速度跟在ECI之后做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那么此时飞船B所测得的来自于ECI的光信号的速度将为c+v,因为这时是以SCI为背景的光媒介起着决定作用。我们注意到,两个飞船都相对于光源保持静止,但是它们却测得不同的光速,这就清楚地表明,在预测光速时我们不能以相对运动速度作为我们的理论基础,而必须引入别的关键因素;如果作者的分析与洞察力是准确的,那么观察者与光源之间的物理关联方式便是这里所需的关键因素,即以上飞船A、B虽然保持着相对于ECI的相同运动速度,但是这显然不是反映它们与ECI关系的全部信息,正是因为这更深一层关系的不同才决定了它们所测光速的不同。 值得欣慰的是,以上结论不只是能够从测距方程或量子力学的角度推导而出,它也同样可以从经典力学的"惯性"概念推导而出。事实上,根据经典力学的惯性概念,源自于地球的固定或绕地飞行的物体所携带的是地球的惯性信息,而同理,源自于金星的物体在同地球或源自地球的物体相比时携带的是SCI的惯性信息,而飞船A、B正是由于所携带的惯性信息的不同,才导致它们测得同是源于地球的光信号的不同速度。 那么如何以数学为工具反映以上结果呢?那就要分别、独立地为飞船A与光源之间、飞船B与光源之间建立方程进行描述,也就是说,根据飞船A与光源是以ECI相关联这一事实,以ECI为参考坐标系建立起飞船A与光源相对于ECI的运动方程或运动状态的变化,并根据它们的运动状态确定在它们之间传送的光信号的速度。同理,由于飞船B与光源以SCI相关联,所以要以SCI为参考坐标系建立起它们的运动方程,并根据这些方程确定在它们之间光信号的传播速度。 有关参考文献: 1、目前所见权威(也是唯一)的SCI测距理论见于P. Kenneth Seidelmann编著的 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天文星象学的补充解释),由United States Naval Observatory, Nautical Almanac Office, 1992(美国海军天文台航海星象办公室,1992年)出版, 见Section 5.32(即第5.32节);以下是Google搜书的结果:http://books.google.com/books/about/Explanatory_Supplement_to_the_Astronomic.html?id=uJ4JhGJANb4C (在"search"(搜素)的空格处键入"radar-ranging data"就可以找到Section 5.3.2(294页),点击就可以了。) 由前述其中两个作者完成的类似但更新的内容还可见 Orbital Ephemerides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太阳、月球与行星的轨道星历表), Section 8.5.7 (第8.5.7节)Ranging Data(测距数据)第一段文字;这里是链接http://iau-comm4.jpl.nasa.gov/XSChap8.pdf>(内容有可能已经不在那里,不过无忧仙人保留有备份)。 无忧仙人稍后将把以上文献的有关章节简单以汉语介绍一下。 2、 行星间测距数据最早的文献之间当属:(a) A Radar Investigation of Venus (金星的雷达研究),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G. H. Pettengill等,发表于The Astronomical Journal第67卷第4期,1962年5月。(b)The Astronomical Unit Determined by Radar Reflections from Venus (由金星反射而回的雷达信号所确定的天文单位大小),作者为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实验室的D. O. Muhleman等,也发表于The Astronomical Journal第67卷第4期,1962年5月。(c)Radar Time-of-Flight Measurement to Venus(发往金星的雷达信号的用时测量),作者为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实验室的R. M. Goldstein,发表于The Astronomical Journal第73卷第9期,1968年11月。还有更多参考文献(见下)。 3、这里还有一篇关于行星间测距历史的专著To See the Unseen(见所未见)--行星间雷达天文学的历史,作者A. J. Butric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网站已经刊登了全书内容: http://history.nasa.gov/SP-4218/sp4218.htm> (点击"contents") 4、这有关于行星间测距不可多得的回忆文章,讲述了某些当事人如何掩盖行星间测距的真相:Light Lunacy(关于光的疯癫),作者B. G. Wallace,链接http://bourabai.kz/wallace/farce06.htm 5、这里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星历表网站,可以生出任一个行星(包括月球)与地球之间光信号的传播时间,链接http://ssd.jpl.nasa.gov/?horizons
以上内容供黄德民以及论坛其他有志于研究光速的网友参考。
最后,如果一个人连有关光速的最基本的实验数据与相应的解释或理论都不清楚,怎么能够指望他能够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呢?
~无忧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