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速与时空旅行 2011-9-29 我早就说过,爱因斯坦相对论说的是:有静止质量的物体(微粒物质)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真空光速。根据我在《大爆炸形成多宇宙时空》中的推算,真空光速应为80万公里/秒,而我们通常所说的30万公里/秒的光速是人们在地球上的人造真空室和地球周围的太空中测得的星际空间相光速,并非是真空光速。所以,即使地球周围的太空中发生有静止质量的物体(微粒物质)以30万公里/秒,甚至超30万公里/秒速度运动,并不违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可能发生契仑可夫辐射。例如,中微子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变。(见《正交的多度规多宇宙理论的实验验证》--《黑洞、白洞与时空的本性》;《光是什么?》、《用曼德尔德单光子干涉实验测定真空光速》--《物理学与宇宙学研究》) 有静止质量的物体(微粒物质)高速运动(近光速运动)时,会发生时间膨胀问题。所以,中微子的传输过程中,应考虑这个问题。否则,中微子的实际运动速度测定就会发生问题。 关于"超光速"的时空旅行,能否"回到过去",或"进入未来"。我在《"科学幻想"与"神学幻想"(增补)》--《物理学与宇宙学研究》中已有论述,最近我与一位网友有过一些对答,现录于下:
吕老师,您好: 以前曾经请教过您问题,现在又有问题希望您能解答一下。 1:怎么看光速不变和介质中光速下降之间的关系?介质中的亚光速也不受相对运行和方向的影响都是一样的速度吗? 光为什么会在介质中降速是真降速了还是因为在介质中起了折线? 2:当你速度接近光速时你的时间过程无限慢周围相对无限快,你也就进入了未来。但怎么一超光速就回到过去了呢?这个时间跳变是怎么回事?
1,爱因斯坦所说的是"真空中光速是恒定的",不能说成为"光速不变"!介质对光的传播有阻力,所以光在介质中的速度较低,介质密度越高,光速越低;介质温度越高,光速也会越低。介质中光速与光源的速度无关,但与介质的运动速度有关,与运动方向无关。
谢谢吕老师,但是: 如果飞船的速度越接近光速,飞船的时钟越慢,并不会进入"未来",只是它以较短的时间可完成运动速度慢的物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而已。 回到过去不可能我接受,但科普书包括电视上的有科普节目都说高速可以到未来呀!我的时间慢了别人的时间快 我过一分种 别人过一年我不就是到未来了吗?
"如果飞船的速度越接近光速,飞船的时钟越慢,并不会进入"未来",只是它以较短的时间可完成运动速度慢的物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而已。"这与"进入未来"是二码事!。例如,你的飞船一分钟已到了火星,另一艘飞船虽与你同时出发,但它速度比你慢得多,一年后才到达。只能说你用一分钟做到了对方用一年才做到的事,而非进入了未来!
我觉得您对时间膨胀的理解有问题。请原谅我的冒昧。您这个火星的例子完全没有考虑时间膨胀,难道您不认可相对论? 1,光从地球传到火星需四分钟,你以接近光速飞到火星只用了一分钟,这里就已经包含了时间膨胀,否则可能吗?!到了火星三分钟后你才会看到你从地球起飞直到溅落火星的全过程的光信号(逆过程),但不可能同时得到其他信号。例如,声信号。因而,这不能算是"进入未来"。 2,如果在这同时地球时钟过了一年,而你朋友健在,你当然能见到他,但二人的时间概念不一样。 gaocg>问: 我见他时他比我老不? 我以很快的速度在太空飞一圈用了一分钟 再回到地球我能不能见到我的朋友? 如果能他也过了一分钟吗? 吕 锦华>答: 如果只是一分与一年之差,不一定看得出老否。如果是一个月与几十年之差,那一定你比他年轻了。 gaocg>说: 我就是说如果回来了 他们都老了 我还年轻 那我不就是到未来了吗?
吕 锦华>答: 这不能算是到了未来!例如,我们在去年上海的世博会中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文明还相当于人类的早期文明,甚至可能还不如我国的夏朝,如果你去那儿看看,可不能算是回到过去。而欧洲文明的发展走在世界的前例,我们到那儿去,也不能说是进入了"未来"!尽管我们中国可能要过几十年,才可能发展到那样的程度。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您是说自已并没有到未来 自已还是正常的。 那您认为的到未来应该是自己突然变老才叫到未来,我说的是自己到了别人的未来。
其实正是自己到了别人的未来还是真的时空旅行 如果自己也老了甚至死了那还有啥用了
我说过,我们只能亲历我们自己人生的历程,既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进入未来。但我们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多做一些事,使我们的国家发展得快些、好些,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好些。其它是不可能的。
我不明白您为什么否定进入未来,这已经是被广泛接受的事实。 在自己的人生中多做一些事 是因为自己抓紧时间效率高而不是因为时间膨帐。效率高和时间膨帐两回事。
所谓"进入未来",应该是提前经历自己的人生,提前看到自己的将来,例如先前你还没有的配偶、儿孙、自己的晚年甚至死亡。这可能吗?!我是不相信这些的。这不是科学或科幻,而是神话幻想,是不可能的。你是要听我的观点,如果你认为可以"进入未来",甚至认为这已是"被广泛接受的事实",那是你的事,你也用不到再来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