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上都是相对论把天下人当傻瓜,用来蒙大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弹性介质中任何一点与其周围相邻各点间都有弹性力的联系。介质中任一点的振动将直接引起邻近各点的振动。因而在波的传播中,任何一点都可以看作新的波源。1690年惠更斯在建立光的波动学说时,提出了一条原理即惠更斯原理。它的内容是:介质中波到达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在以后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新的波阵面。惠更斯原理对任何波动过程都是适用的,不论是电磁波或是机械波,也不论这些波通过的介质是均匀的或是非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或各向异性的。 根据惠更斯次波原理[8],任何时刻任何波动的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作为次波的波源,各自发出球面次波。因此,任何波动在传播过程中,遭遇到的任何媒质或障碍物,都可以把该障碍物的表面的每一点或媒质作为次波的波源,各自发出次波。故任何波动在前进中遭遇不同运动速度的物体或媒质就能以该物体表面的每一点或媒质作为次波的波源,波动的速度就随着与波相接触或遭遇的次波源(物体)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 麦氏电磁学理论所说的的光速为常数是指光波波动相对于次波源的速度,例如光波在媒质中反射、折射透射后的速度。对于没有次波源的光波,光波的速度是光子相对于波源的速度,例如,光波在真空真空的速度。光波波动相对于次波源的速度遵从经典速度合成规律的。 次波源的速度是随时变化的,光波相对次波源的速度是常数是指次波源发射次波时刻的速度。当太阳光照射到麦-莫实验的那面镜子时,那面镜子就成为次波源了,地球上的空气分子或者地球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成为次波源。 光子、电子、质子从超新星 到达地球的过程中,要经过极其遥远的星际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光子、电子、质子会无数次碰到星际介质分子。星际介质分子就是光子的次波源。 而且超新星周围充满气体 。按照李宗伟、肖光华著的{天体物理学}第293页所说,年轻星周围气体的密度N(H)~10的9次方每立方米。在此条件下,一个光子在中性介质内使一个原子发生电离前所通过的距离大约只有L,L=1/N(H)σ10的12次方米,(年轻星周围气体的)HⅡ区的半径R~10的14次方至10的18次方米。 我们现在来分析超新星爆发的情况:取四散飞出的爆发物质运动速度u≈1500km/s,则在地球的视线方向上,亮光的传播速度应为(c+u),背光运动的光源发射光子的速度为(c-u);而在与该视线垂直的方向上,爆发物质运动速度在视线方向的投影为零,故亮光的传播速度仍为c。光子从四散飞出的爆发物质发射出来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会多次碰撞到超新星周围的气体 分子(即次波源),气体 分子(即次波源)可以看做近似静止。假设光子与星际气体碰撞的自由程l与"光子在中性介质内使一个原子发生电离前所通过的距离相同",,即为10的12次方米(实际上光子与星际气体碰撞的自由程远小于光子在中性介质内使一个原子发生电离前所通过的距离,因为光子与星际气体碰撞后只有小部分使一个原子发生电离}。 对于速度为(c+u)的光子第一次碰到次波源所经过的时间t: t=l/ (c+u)=10的12次方米/(299800000+1500000)=3319(秒) 对于速度为(c-u)的光子第一次碰到次波源所经过的时间t': t '=l/ (c-u)=10的12次方米/(299800000-1500000)=3352(秒) 速度为(c+u)的光子第一次碰到次波源同速度为(c-u)的光子第一次碰到次波源所经过的时间差为3352秒-3319秒=33秒。在第一次碰到星际气体(次波源)之后,根据光速是指光波波动相对于次波源的速度,两个光子具有相同的速度向地球运动;在后续的运动中遭遇完全相同的星际气体(次波源)和完全相同的路程(光程),所以在后续的光程(指第一次碰到次波源之后向地球运动的路程)中,两个光子经过的时间相同;所以,速度为(c+u)的光子与速度为(c-u)的光子从 爆发时的超新星到达地球的时间差为33秒,并不是相对论信徒所算的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