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小峰书的要害杨本洛如是说 王老师: 我十分真诚地欢迎所有人对我所做研究工作的质疑和批判。 其实,科学从来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只有通过交流与讨论,才可能将科学引向深入,并最终真正回归与科学陈述所必需“实体论”基础相对应的“公众性”特征。 但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讨论仍然需要一个前提,这就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这两个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否则,容忍将自然科学建基于“约定论 —— 公理化体系”之上,也就只能最终变做”仁智之见“ 的无聊言说了。 应该说,庞书的要害,就在于他缺少一个可靠的立论基础。 如果只是从某一个只能视作“公理化假设”对待的形式系统出发,再不断添加科学界一些源于直觉顿悟、有感而发的人为杜撰,最后试图凭借若干事例予以“经验证实”最初的设想,这样的工作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同样,这也是Popper的“证伪学说”曾经予以严厉批判的,并且也是风行于20世纪西方科学世界那一点过于浅陋虚假的知识。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年来,笔者绝不跨过”搀合任何这种‘约定论’的无聊争论“的这条底线的缘故。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在家一个人默默做学问大概也算得上是一种幸运了。人的生命实在短暂,只能抓住那一点机会,尽力完成苍让你做的那点事情。 去年秋,在我与邱成桐先生之间曾经发生了一次直接的对抗。当然,他和我不一样,是牢牢掌控“话语权”的大人物。但是,也正因为此,每一个曾经介入此事的朋友都能够看得出来:谁的内心更为虚弱。 我送给你的你名为《两类“相对论”形式逻辑分析》的书,在国内还送给了复旦谷超豪、北大陈维垣等这样一些“微分几何”领域中的专业研究者。如果Gauss 微分几何存在笔者在书中所说的诸多逻辑不当,以至于建构Reimann几何的全部逻辑前提失当,那么,那个实为浅陋的“弦论”同样失去存在基础,尽管我曾经对你说过,在某些场合,不妨将其当作某种较好的“计算模型”来对待。而且,当热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场理论体系的许多形式逻辑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这些建基于“约定论”上的简单运算难道不是太肤浅了吗? 杨本洛 2011-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