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地球形成原理及地球系统 大约140亿年前,一个破碎的星系变成星云,星云聚合形成银河系。银河系星云不断的运动,星云中各物态不断碰撞形成大星体。星体体积越来越大,撞击产生爆炸、变形促进形成大星体内部高聚合态。外部猛烈的碰撞形成高热岩浆及等离子态,连续的碰撞最终大星体被"点燃",形成新恒星。太阳只是众多恒星的一员,太阳所处的主序星阶段,通过对恒星演化及宇宙年代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已经历了大约45.7亿年。太阳周围的星体由于碰撞,绝大部分与太阳聚合,最后就剩下很少的几个不同轨道不能碰撞的星体--八大行星及各自系统。地球由于碰撞形成气体、尘埃、山脉、山谷,初期的碰撞使地球表面很热,量子之间在转化氢氧结合形成水,汇集成海洋,地球表面温度下降。在地球、月球的陨石坑有很多,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陨石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陨石坑,陨石坑(较大的陨石坑又称环形山)是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陨石坑会逐渐被磨灭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在其它天体上有可能有其它效应来磨灭陨石坑,比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逝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陨石坑消失。大约在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开始演化(见6.1人本历史原理)。
发布组织:H2项目组编辑委员会 版本型号:H2人脑操作系统4.0版 发布日期:201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