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原子可能产生磁场 下一主题:为什么yetiaoxin 先生要将《量子...
美国引力探测器B卫星实验的一些评论
[楼主] 作者:xilu234  发表时间:2011/06/05 08:05
点击:5392次

美国引力探测器B卫星实验的一些评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631168.html>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4689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原子可能产生磁场 下一主题:为什么yetiaoxin 先生要将《量子...
[楼主]  [2楼]  作者:xilu234  发表时间: 2011/06/05 15:42 

我本人在1996-1998年作为美国航天局的评估小组人员,参加了GP-B 误差分析的预先评估工作。我认为,一个好的物理实验应该是可以重复的。从上述的评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经费和时间,引力探测器B卫星实验是不可能重复的。此外,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也是有争议的。
作为对比,我喜欢那些美丽的经典实验。例如,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它测量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这个实验是在实验桌上进行的,没有用到大型实验设备和计算机。 实验结果是可以重复的,非常可靠,令人信服。
 [3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6/05 17:43 

支持张教授,尤其是这一句【因为测量的系统误差幅度要比GP- B原计划的精确度大了几个数量级。对我来说,它看起来像一只兔子从(魔术师的)一个黑色的帽子跳出来了】
可重复性太重要了,不知道意大利航天局LAGEOS实验得到了什么结果,这种资料难找。
另外,IM Pegasi相对地球的速度是16.735千米/秒吗?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楼主]  [4楼]  作者:xilu234  发表时间: 2011/06/05 20:26 

对【3楼】说:
LAGEOS 的结果可以参见:Ignazio Ciufolini of the University of Salento in Lecce, Italy, who published the results from LAGEOS (I. Ciufolini and E. C. Pavlis Nature 431, 958–960; 2004>). 我没有进一步阅读LAGEOS方面的资料。关于guide star, IM Pegasi 的距离,我没有进一步查数据。只要把距离乘上35毫弧秒/年,就能够得到IM Pegasi 的横向速度。

我对于美国引力探测器B卫星实验的一些评论大多数译自英国《自然》杂志在510日的新闻,使得读者对于引力探测器B卫星实验的报道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其实,我不打算在这一类空间实验上花太多的时间。
 [5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6/05 20:34 

谢谢张教授!IM Pegasi 的距离是329光年,速度找不到。按35毫弧秒/年是16.735千米/秒,我求证一下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6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1/06/06 10:52 

目标星自行应该被剔除了吧,难道它们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偶认为关键在统计方法上,这种实验结果根本不可信!

※※※※※※
牛 东
 [7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11/09/01 10:55 

张老您好! 杀鸡焉用牛刀?颇有同感。本人经长期探究,于2001年用卡文迪许扭秤测出万有引力不仅有法向分量(即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而且有切向分量的存在,并得出公式。以我们地球为例,除了原有万有引力(即法向分量)之外,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其周围还有涡旋力(即切向分量)的存在,该旋涡力(即切向分量)与地球自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该结论可能证明惯性系拖曳[frame dragging]. 请勿见笑。
http://blog.tech110.net/index.ph ... wspace-itemid-37554
 [8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11/09/06 12:18 

三战虎牢徒费力 凯歌却奏凤仪亭

框架拖拽效应(frame-dragging)即地球自转效应,对于美国引力探测器B卫星,在640千米以上运行的极轨卫星,其轨道面进动正是地球自转效应。
[楼主]  [9楼]  作者:xilu234  发表时间: 2011/09/07 07:07 

对【8楼】说:
我同意你的看法:框架拖拽效应(frame-dragging)即地球自转效应,对于美国引力探测器B卫星,在640千米以上运行的极轨卫星,其轨道面进动正是地球自转效应。严格地说,这是地球自转效应与卫星上回转仪自转的相互作用。欢迎你在这个论坛介绍你的研究工作。
[楼主]  [10楼]  作者:xilu234  发表时间: 2011/09/07 07:32 

对【9楼】说:
建议你们在回复时不要写m国,否则,会被网络软件自动卡住.
 [11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11/09/07 10:51 

对【10楼】说:
张老您好!谢谢您之提醒。
 [12楼]  作者:统一场  发表时间: 2011/12/29 09:50 

对【7楼】说:

引力场的麦克斯韦方程早在1889年就已经提出。GP-B实验所检验的几何效应(捷线效应)及牵连效应(引力磁场效应)

实际上可以从那些方程中导出,但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测有两倍的误差。同意你们关于GP-B实验难于重复的批评。

问题可能还远不止重复性问题。误差的不对称性以及40倍超差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问题,建议阅读施教授的文章

《对引力探测器-B实验结果的质疑》据说还有更加深入地分析随之而来。

 [13楼]  作者:统一场  发表时间: 2011/12/29 09:53 

对【9楼】说:
有点击中要害了,但是还差一层窗户纸。
 [14楼]  作者:统一场  发表时间: 2011/12/29 10:01 

对【2楼】说:

施教授在1997年就已经指出GP-B的最大问题是试验的可重复性问题。科技界要接受一个实验结果必须有两个以上

独立研究机构遵循同样方法得到的数据吻合才行。见施教授在维基关于Francis Everitt 教授的词条的注释。 科学要

发展必须有实事求是和争鸣的学术环境。 GP-B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敢恭维。

 [15楼]  作者:统一场  发表时间: 2011/12/29 10:08 

对【8楼】说:
错了。轨道面“进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
 [16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11/12/29 11:17 

对【15楼】说:
地球扁率引起的轨道平面绕地轴旋转,称为轨道面进动。当进动角速度与地球>公转角速度相同时,为太阳>同步轨道.扁率为万有引力常数>G、自转周期>T和密度ρ的函数。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81%E7%8E%87
 [17楼]  作者:统一场  发表时间: 2011/12/29 20:42 

对【16楼】说:
GP-B轨道高度选择640公里就是刚好使两种经典力学效应相互抵消。
 [18楼]  作者:今正日  发表时间: 2011/12/31 09:51 

对【2楼】说:
这个实验固然是很难重复的,但广义相对论的证据不只这一个,还有其它许多。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能够用统一的方式加以解释,所以是可信的。
另外,我顺着1楼的链接进入您的博客看了看。按照您提出的局部爆炸宇宙论,天体应该有的远离我们、有的朝我们飞来。各个方向上观测的蓝移和红移数量应该差不多。可地球上看到的几乎全是红移。爆炸应该是对称的,总不能说每个地方抛射出的物质都远离地球吧,咋就那么巧呢。大爆炸理论的确还需要完善,可您的假说更容易驳倒,连最基本的观测事实都解释不了。
 [19楼]  作者:统一场  发表时间: 2012/01/03 10:11 

对【18楼】说:

“这个实验固然是很难重复的,但广义相对论的证据不只这一个,还有其它许多。它们合在一

起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能够用统一的方式加以解释,所以是可信的。”

 

广义相对论的证据并不多。很多被当成“广义相对论的证据”的其实是广义相对论的出发点,或者

说广义相对论企图涵盖的理论或观测事实。例如等效原理的试验以及大部分“时钟”变慢的证据---

像GPS卫星时钟变慢的“证据”---其实只不过是经典力学加上质能守恒原理的结论。关于质能守恒

原理是否是狭义相对论的结论目前还有很大争议。实际上坡因凯尔和洛仑兹等人早在1905年以前

就已经发现并使用质能守恒原理。严格地说,引力红移也是质能守恒原理的推论。目前比较公认的

实验证据是星光偏折观测试验,水星近日点慑动的计算。关于脉冲星引力波广义相对论耗散计算还

不能得到承认;GP-B实验结果还在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推论---引力波尚未发

现,尽管测量精度已经达到100倍以上的预测要求精度;因此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绝大部分天体物理

学结论还只能当作假说,例如大爆炸宇宙说,等等。

 

 [20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12/01/04 10:16 

对【19楼】说:
     现有理论认为:广义相对论对水星进动的解释也并非十全十美的。在爱因斯坦考虑太阳引力场时,曾把太阳的引力场看成一个球对称的引力场[不考虑自转],但这只是一个近似,由于太阳 25天自转一周,使其引力场并非完全成球对称分布,这种影响的结果相当于一个扁球场所产生的引力场,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自转引起的日扁率。1966 年,美国的迪克和格尔顿伯格观测的日扁率是 5.0 ± 0.7 ×10^-5, 根据这个结果预计,在水星 43″的进动效应中,将有8% 即 3″的贡献来自于日扁率效率,这也就是说,若将日扁率的实际观测计算在内,由广义相对论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会和实际观测结果有 3弧秒的偏离,如再考虑介质阻尼,岁差常数误差等的影响,其误差可能达到 5 角秒 /百年左右。
参考:易照華.天文學進展. 1983-6-8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3266859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