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科学家为什么认定"光束不变"呢? 根据光速公式:C=λ×f(光速=波长×频率)我们可以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红移或蓝移发生时,频率(f)的改变,必将引起另外两个参数中,其中一个随之而变化。也就是说,频率的改变,光速(C)与波长(λ)其中之一,必然会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那为什么早年的科学家一味认定是"光速不变"呢?为什么就没人考虑过"波长不变"呢? 我认为,这与从物理实验中获得不同频率(或波长)的光速的困难测定有关。光速的准确测定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给早年测量光速手段落后及测量过程复杂,造成实施测量的科学家们主观认为,任何频率的光都是"光速不变"的结论。当然,这应该是在发现红移或蓝移现象之前的事情。至于在光谱上出现红移或蓝移现象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人测定过红移或蓝移光的光速了。一是能够发生明显的红移或蓝移的光线都是来自于微弱的天体光线,别说测定它们的光速了,就是看清楚它们的本来面貌都很不容易。 所以,科学家们也就从来没有想过要具体测量一下发生红移或蓝移的光的光速。只是主观认定它们的光速与本源光的光速一样。我想,早年科学家们就从来没有想过"波长不变"这个问题。如果当年有人想过并具体思考的话,今天也不会有人相信"光速不变"了,爱因斯坦也不会大费周章地"创立"什么相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