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横向声速和风速的关系 下一主题:瑞士实验显示量子信息传输速度远...
《科学中的时髦与荒谬》——仅供许少知及其战友们参考
[楼主]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2002/10/17 15:47
点击:601次

《科学中的时髦与荒谬》

           

    冒充科学的伪科学……………………(1)

    地平说与空心说………………………(6)

    宇宙的厄运……………………………(12)

    飞碟热…………………………………(19)

    相对论的遭遇…………………………(26)

    探矿魔法………………………………(32)

    地质学与《创世论》…………………(38)

    显微镜下………………………………(43)

    李森科主义……………………………(48)

    大西岛和莱穆里亚……………………(54)

  十一  大金宇塔学…………………………(60)

  十二  医学中的迷信………………………(67)

  十三  江湖郎中……………………………(75)

  十四  时髦的饮食法………………………(80)

  十五  从相面到测字………………………(86)

  十六  心灵学………………………………(92)

  编译后记……………………………………(102)

 冒充科学的伪科学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在大学里,以科学作为终身事业的学生空前之多;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科研经费迅速增长;科学论著也成批成批地出版。即使是在文艺作品中,侦探小说的地位也越来越有可能被科学幻想小说所取代。

    正如市场上冒充优质名牌的伪劣商品一样,伪科学趁着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日益提高,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过市,混淆视听。具有很强的事业心的科学家当然不会予以理睬,但那些科学知识贫乏,科学素养较差而又醉心于新奇时髦,或希望一蹴而就的人往往跟在后面受骗上当。

    伪科学之害对于每一个受害者来说都有亲身的体会。即使没有亲身受到伪科学之害,只要你想想上当受骗的滋味,同样也能领会受害者的苦衷。当真相大白时,方觉如梦初醒,悔恨不已。

    提高识别真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提高人们的科学知识水平。然而,从了解伪科学家的某些特征入手,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伪科学家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愚昧无知,近乎文盲,只会发一些奇谈怪论;有的则生造概念,故弄玄虚,企图蒙混过关;也有一些才华横溢、造诣很深,他

们的论著可以与真正的科学论著鱼目混珠。但无论如何,他们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在这些特征中,最重要的是这些伪科学家在从事研究  时,几乎完全不与同行们进行专业上的交流,他们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这种孤立的研究方式,在科学发展初期并不—定就是伪科学家的标志。当时的科学家没有严格的组织,以分散研究为主,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很困难。特别是,科学家的新思想往往要受到宗教保守势力的压制,伽利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即使到了达尔文时代,也仍然如此。因此,科学家只能通过孤立的研究来避免与宗教势力的直接冲突。

    可是,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科学已经摆脱了宗教的羁绊。即使有与科学势不两立的教派,也只能在一旁干瞪眼。学术的交流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成为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没有学术上的交流,要进行科学的研究,要成为富有成就的科学家,是不可想象的。

    有些伪科学家声称,他并不是不想与同行们交流,而是由于现有的科学共同体具有压制新思想的偏好。当然,也确有其事。许多新思想,特别是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新思想,在提出的时侯,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而后来却又会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共同体中有一些上了年纪而又建立了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更易患上这样的偏好。当然,这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担心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理论大厦会由于新思想的出现而倾刻之间化为乌有。然而,总会有那么一些敢于赴汤蹈火的勇士冲破重重阻力,而使科学得以发展。

    科学中具有抵制新思想的因素,是否就意味着孤立的研究,闭门造车是合理的呢?新思想正是通过科学交流才为同行们所知晓,引起注意;才能克服各种阻力,站住脚跟;同时也才能使新思想得以充实,日趋完善。而伪科学家则完全置于科学交流之外,孤立地进行研究。他们不把他们的“新发现”拿到公认的科学杂志上发表,即使这样做了,也会遭到拒绝,因为他们一般不具有那种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写成科学论文的能力,他们至多只是把异想天开的见解作一粗陋的描述。他们投稿不被采用,加入学会不被准许,参加学术会议又不被邀请,并受到同一研究领域里的几乎所有专家们的冷落。因此,他们只得自立门户,与寥寥无几的崇拜者一道通过歪门邪道组织学会,出版书刊,以扩展自己的地盘。

    伪科学家的第二个特征,也是更加容易使得他们成为孤家寡人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异常狂妄。当一个伪科学家固执己见地竭力反对那个领域里公认的权威,即使到了山穷水尽仍挖空心思,强词夺理时,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感觉到这种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心理状态。

 伪科学家的狂妄大致有以下五种表现:

    1.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2.视同行为白痴傻瓜。他们以为别人都是在不务正业。他们骂那些与他们作对的人愚昧无知,弄虚作假,动机不纯;如果对方不予理睬,他们就自我吹嘘,声称自己说得在理,而使对方无言对答,如果对方进行反击,他们则以百倍的疯狂加以反扑,扬言要与恶棍一战到底。几乎每一个伪科学家都迟早会表现出类似的情绪。

    3.自以为受到了不公正的迫害与歧视,各种科学学会不让他们去演讲,报刊杂志拒绝采用他们的文章,对他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所出的书,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归之为坏书。对于所受到的冷遇,他们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卑鄙的阴谋。他们不是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中寻找自己的毛病,反而以为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学者心存偏见,否则就是害怕自己的地位被他们所取代。

    他们经常把自己打扮成提出新思想的开路先锋,遭受迫害的伟大人物。他们恬不知耻地自比为布鲁诺、伽利略、哥白尼、巴斯德。如果他们自己属于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就指责科学界只重学历,只重本行专业人员,而不重实际才能。他们反反复复地要人们记住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由非本行的人所做出的。

    4.肆无忌惮地攻击举世公认的大科学家和确定无疑的理论。当牛顿成为物理学方面的头号功臣时,这个学科中便有人写出莫名其妙的文章,发疯似地进行攻击。爱因斯坦这位现代物理学的先锋也不免要受到各种奇谈怪论的诋毁。此外,他们还要对那些已经得到充分证明的理论大唱反调。数学家们早已证明,不能用圆规和直尺对角进行三等分,他们却偏要这样做。永动机是无法制造的,他们却硬要造一个。你说地球是圆的,他们就硬说是扁的。在以下各章里,我们可以大饱这种唱反调的眼福。

    5.写的文章往往尽是用冷僻、甚至生造的术语,用不符合语法习惯、读起来拗口且令人费解的句子。他们用艰涩难懂乔装深奥,以新概念新术语代替新思想,故弄玄虚,欺世盗名。

    伪科学家除了闭门造车的研究方式以及妄自尊大的心理状态之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伪科学家的许多特征。然而,了解这些特征只是为了更好地识别真伪。因此,仅仅作这种一般性的概括是不够的。对各种伪科学作具体的案例分析,考察其来龙去脉,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伪科学家的特征,也有利于提高识别真伪的能力。

    以下各章将进一步对近年来一些重要的伪科学家及其理论作一番分析,主要是曾流行于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时髦一时的稀奇古怪的理论。在选材中,侧重选择那些与自然科学理论有直接对立关系的伪科学。当然,社会科学中也不乏相似的情况,这可以单独列为一个研究专题。

    我们将从天文学中的一些伪科学出发,经由物理学、地质学再到生物学,然后,通过人类学、考古学直到医学。把各领域中出现的伪科学家及其理论一一加以评述。

可叹的是,伪科学居然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能使那么多的人受骗上当。当你看到这种情形时,肯定会感到可笑。但是,在你捧腹大笑之余,你只要冷静地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是否也会象迷途的羔羊任人摆布,这时你又可能会感到可怕。我们将会看到,受骗者中不乏知名人士、科学家。他们在某些方面卓有成就,但在识别真伪方面却只是个新手。本书为你提供的只是一些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伪科学家的特征,提高识别真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以免重蹈覆辙。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行家一眼就能识别出优质名牌商品与伪劣商品,我们或许也能学会这种识别真科学与伪科学的本事。

  相对论的遭遇

    任何具有革命意义的科学理论,一旦赢得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便会遭到某些怪人(至少是在某些方面生性古怪的人)的疯狂攻击,他们肆无忌惮地与已被确认的科学权威作对。在十八、十九世纪,牛顿的理论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牛顿成了当时最伟大的科学权威。然而,正如人们所已经知道的那样,他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攻击他的奇文浩如烟海。甚至连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也写了一部专门论述颜色的著作,竭力驳斥牛顿的光学原理。在论战中,由于歌德对实验方法一窍不通,甚至还不懂数学,因此,他的攻击往往不得要领,而在物理学史上传为笑柄。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就不再是怪人们攻击的目标了。由于爱因斯坦发起了牛顿以来物理学领域中最伟大的革命,所以,怪人们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爱因斯坦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人们可能比较多地看到爱因斯坦的理论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接受,但谁又会想到相对论也曾象当年牛顿的理论一样,受到各种攻击的遭遇。

    当然,早期对爱因斯坦的许多批评并不能都看作是伪科学。一种新理论问世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也是正常的。例如,1922年,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了哥伦比亚大学天体力学教授查尔斯·普尔所著的《万有引力与相对论》一书,该书对爱因斯坦理论当时的实验依据进行了批评。它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并且用商榷的而不是武断的口气说,“相对沦也许是正确的,但是,目前的证据尚不完备。”1932年阿瑟·林奇的著作《驳爱因斯坦》虽然根本不是什么严谨的科学论著,但也不是毫无价值。直到后来,仍有许多享有盛名的物理学家持有与爱因斯坦根本不同的观点,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爱德华·米尔恩的“运动相对论”就是一例。然而,与上述批评截然不同的是另一种腔调和质量都完全两样的反相对论的文章。与那些反对牛顿和达尔文的奇文一样,这些文章也是强词夺理、愚昧无知的产物。它暴露了文章作者对自己所反对的观点的无知。他们疯狂攻击的往往是后来被认为是正确的,而爱因斯坦后来发现自己理论中的错误之处却没有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他们并不了解爱因斯坦理论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没有看到这一理论为愈来愈多的实验所验证。因此,他们的攻击除了谩骂,便是不着边际地乱吼一通。1936年在美国出版的,由自封为法国物理学家的乔治·德博扎撰写的《回到牛顿》一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德博扎认为他的书已经驳倒了相对论,但是,该书只是以谩骂为主,几乎没有什么与相对论有关的论述。他指责爱因斯坦“根本不理解牛顿的重要思想”,他甚至对爱因斯坦是否有自知之明表示怀疑。他还认为,那些承认相对论的科学家“完全是由于缺乏起码的物理学知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承认的是什么”。为了解释爱因斯坦的理论何以为科学界普遍承认,他认为可能是由于世界大战所引起的科学批判精神的削弱。

    详细介绍这部乱发议论的蹩脚著作会使人厌烦,但有一个方面也许值得一提,这就是德博扎用作反对相对论的依据,即戴顿·米勒的实验。这也许是许多攻击相对论的人所共同的方面。米勒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物理学家,他在二十年代重复进行了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获得了不利于相对论的结果。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相对论的主要实验基础之一。在这之前,人们已经知道,运动物体发出的光无论光源运动得多么快,光速总是不变的。这就是说,如果在地球表面从不同方向对光进行测量,光速由于地球运动与光程有关而可能发生改变。1887年,当迈克尔逊和莫雷第一次做这一实验肘,他们非常惊奇地发现,光速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改变。这是整个科学史上最出大意料的新发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零”结果的一种解释。

    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之后四十年的时候,米勒博士决定再做一次这样的实验。他确实做了,并获得了光速有微小改变的证据。他认为,这是爱因斯担相对论的一个反例。他多次反复地做这一实验,结果都是一样。他在科技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直到1941年他去世时,仍确信其实验的正确。

    米勒实验的结果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之间发生矛盾,这本是科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德博扎以及其他一些不负责任的相对论批判家并不是在这一方面下功夫,而是以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依据,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反对相对论。这难免会使人想到他们是否有科学之外的目的。

    在那些反对爱因斯坦的伪科学文章中,人们往往会看到一种反对复杂的数学公式的偏见。这些文章的作者当然无法理解这些公式,但为了使他们的无知能够站得住脚,便打出所谓自然界总是遵循简易的数学定律的招牌。这种偏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美国化学家托马斯·格雷顿所写的《自然现象的新法则》。此书于1938年由一家小出版社出版。书中写道:“我反对复杂的僵化体系……我的想法也许不会被那些靠正统方法获得权威地位的人所接受……”格雷顿简化天文学的方法是把引力的概念统统取消,而用他所谓的“推力”来代替。

    格雷顿于1947年发行了油印本著作《相对论的失败》。该书认为,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不如他的“推力”论高明。他还用“推力”论对各种现象作了说明,似乎是一项重大发现。

    与其他自命不凡的伪科学家一样,格雷顿也以当代的伽利略自居。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写信给一位出版商,劝他不要采用格雷顿的某本书稿,理由是,格雷顿的理论太简单了,如果它真的有什么长处,那么它早就会被提出来。格雷顿在引了这封信之后,便反驳说:“这封信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好象是当年伽利略说他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时所受到的责难。”

    比格雷顿更有趣的是另一个怪人乔治·弗朗西斯·吉勒特及其“螺旋宇宙”。吉勒特生于1875年,曾就读于密执安大学,并在几家大公司担任过工程师。他自己印的四本书很能代表他的独创性。

    相对论在吉勒特的各本书中都遭到了不幸。“爱因斯坦是科学家吗?”他问道,“很难想象有更加违背科学家应有行为的人……最好还是称爱因斯坦是一位小提琴手。”他称相对论是“低能儿的想象’,“斗鸡眼物理学”,“十足的疯话”,“纯粹的胡扯”和“巫术之言”。他预言,到1940年,“相对论将被当作笑话”,“爱因斯坦已经死去,并与安徒生,格林埋在一起’。

    此外,吉勒特还提出了“螺旋宇宙”论。用他那奇特的想象力杜撰了一系列概念,构筑他的理论体系。他自吹“比牛顿还牛顿”。当他的观点受到反对时,他气极败坏,称反对者是科学的“正统蠢牛”。他抱怨说:“再也没有象正统派那样蠢笨如牛了。”他们是“自封的科学家”,是“小丑”。而他自己呢?则是当代的哥伦布、伽利略、哥白尼,即使遭到了迫害和误解,也仍然信心十足,慷慨激昂。“真理的追求者从来就不是一个盲目的信仰者,他根本没有什么幻想,所以,他从容不迫,宽宏大量,温文尔雅。”

    1931年,匹兹堡杜奎内大学的校长杰里迈亚·卡拉汉神父向相对论发起了一场更为神圣的攻击。然而,要想了解卡拉汉神父的责难,首先有必要对非欧几何的内容稍加论述。

    在欧几里得的经典《几何原本》中,所有定理都是根据一套公理和公设来推导的。这些公理和公设被看作是“不证自明”的。然而,其中的第五公设不象其他公设和公理那样简明。第五公设为:过直线外一点有而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欧几里得之后的数学家把这条公设看作是欧几里得体系的一个缺陷。许多人想用另外一些公理和公设证明它,以便把它变为定理。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直到十九世纪,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以及其他人,才确证这条著名的平行公理完全独立于其他公理和公设之外。

    一旦人们充分理解了这一公设的独立性,数学家们便作出了更为惊人的发现。他们发现能够用与这一公设相矛盾的假设来代替第五公设。罗巴切夫斯基提出用“过直线外一点至少可以引两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这一命题来代替第五公设,从而形成了新的几何学体系,这就是非欧几里得几何。早期的非欧几何研究完全是出于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但是,当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时,他发现非欧几何对于解决相对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正是非欧几何为他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框架。

    因此,我们可以说相对论与非欧几何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能够找到非欧几何的逻辑矛盾,相对论的框架就会崩溃,如果能用欧氏几何的其他假设证明平行公理,非々几何就会崩溃。因此,推翻相对论的简单方法就是要证明平行公理。

    曾经有一天,卡拉汉神父坐在纽约的地下铁道列车上,脑海里突然闪过上面所说的这个想法。不久,他便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有一次,他与一个朋友一起吃饭,他突然叫起来,“那是可以证明的!”这段具有神奇色彩的故事不禁使我们想起,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辨别金王冠中是否掺杂的方法,随后光着身子跑向王宫,并狂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卡拉汉神父的这席话是否也是想留给后人同样的一段佳话呢?

    1931年末,卡拉汉神父完成了他的证明,并向世界宣告相对论已被推翻。有关证明都写在一本《是欧几里得,还是爱因斯坦?》的书中。任何一位够格的几何学家都能指出其论证的错误。但是,这位业余科学家并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就一个未解决的难题进行论证。谁知他刚开始宣读他的论文就又马上停了下来,他皱起眉头,随后折起他的论文说,“先生们,我必须再考虑考虑。”令人遗憾的是,卡拉汉神父却是象在布道一样振振有词,理直气壮。

    卡拉汉除了从理论上推翻了相对论,在措辞上也有压倒一切的气势。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理所当然不能把爱因斯坦看作是物理学界的科学发明家,他不过是迷迷糊糊地在一些数学公式中找一些连他自己也不很相信的东西……爱因斯坦的头脑缺乏逻辑。”

卡拉汉神父在数学上的贡献还不少。在他“证明”了平行公理那年,他还发现了用圆规和直尺对角进行三等分的方法,据说,他还正在研究立方倍积问题和化圆为方问题,这都是已被证明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自从1940年他六十二岁退休后,便默默无闻地居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布雷维利。

编译后记

本书主要根据美国学者马丁·加德纳的著作《科学中的时髦与荒谬》编译而成。在编译过程中,基本上遵照原作的思路,删去了某些章节,压缩了篇幅。同时,对所选各章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并增加了一些相应的材料。

在编译过程中,曾就某些问题请教过有关专家,并参考一些国内学者的著作,在此恕不一一说明,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译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乐爱国

19902  于厦门大学



※※※※※※
思林终结者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373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横向声速和风速的关系 下一主题:瑞士实验显示量子信息传输速度远...
 [2楼]  作者:cisc  发表时间: 2002/10/17 16:11 

还好,我还没有被完全框进去。当心:“主流”也可能发展成“宗教”,在一段时间之内,一部分人中间!
在“科学”看起来如此地完美,如此地艰深时,一部分不愿动脑子的人会觉得:有一个宗教是多么的好啊。有人说,科学其实也是宗教,我部分地赞同这句话,关键看对什么人而言。因为如果里把他当成宗教,他就是宗教。

※※※※※※
cisc
 [3楼]  作者:wbx.21  发表时间: 2002/10/17 17:28 

回复:老乡说老乡,两眼泪汪汪

伪科学家则完全置于科学交流之外,孤立地进行研究。他们不把他们的“新发现”拿到公认的科学杂志上发表,即使这样做了,也会遭到拒绝,因为他们一般不具有那种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写成科学论文的能力,他们至多只是把异想天开的见解作一粗陋的描述。他们投稿不被采用,加入学会不被准许,参加学术会议又不被邀请,并受到同一研究领域里的几乎所有专家们的冷落。”我对上号了。请看我这伪科学够不够格?http://forrootbasic.51.net/wytk/wzhyl/wang> baoxin/dwbx/dwbx.htm baoxin/dwbx/dwbx.htm

http://forrootbasic.51.net/wytk/wzhyl/wang> baoxin/dwbx/dwbx.htm baoxin/dwbx/dwbx.htm

 [4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2/10/17 17:44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法律的公正,不是仅靠法官依照法律条文来定论的。我们还有律师这个行当,律师是什么行当呢?专替罪犯讲话的人。按作者的意思,律师这个行当就多余的?

对待学术问题有不同意见者,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正是由不同的意见者的问题提出,才能使理论更趋于完善。这应是科学界所倡导的行为,而在他的文章里,把这类人群看作小丑。

 



※※※※※※
逆子
 [5楼]  作者:zerotom  发表时间: 2002/10/17 18:11 

文章是写得不错,但有点象划分成分一样,是黑五类就是黑五类。
《科学中的时髦与荒谬》——仅供许少知及其战友们参考
 [6楼]  作者:明日重现  发表时间: 2002/10/17 19:40 

只有推没有吸倒可能是对的。
《科学中的时髦与荒谬》——仅供许少知及其战友们参考
 [7楼]  作者:59.44.51.*  发表时间: 2008/08/13 14:16 

科学与伪科学是如何来界定的?是由谁来界定的?主流科学一定是真科学,而非主流科学一定就是伪科学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8楼]  作者:黄新卫  发表时间: 2008/08/15 21:33 

我要让作者知道,什么是伪科学,不是他有能力评判!他不具备这个智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356861591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