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滨海新区李新民 潘建伟研究组的一篇论文2007年5月发表在某网站,后于12月正式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题为:用光量子比特演示休尔量子因子分解算法的编译版。12月21日中科大微尺度实验室在本校新闻网发布称,这"标志着我国光学量子计算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紧接着一篇《评潘建伟研究组的量子计算机》 作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国文。王国文对 潘建伟研究组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质疑,最后说道:"量子力学是高度可信的理论,但的确是个难以理解的理论,而实验资料的分析与解释又常常依赖于对理论的理解,所以量子力学实验比较容易出不可靠的结论。考虑到高精尖实验的结论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迷惑力,这就要求研究人员更加严谨从事,力求使实验事实明确和结论可靠,尤其是,所谓"实验实现"常常只给出一些数据或曲线,因此需要作者自己充分认真检查,多方核实,以防由表观实验资料得出虚假的结论。在这争抢首创、争抢名利和争抢科技资源的激烈竞争时代,量子信息实验的虚假成果并非罕见。美国格林伯格(D. M. Greenberger)教授有句名言:"量子力学是魔术",此言差矣,不宜把量子力学妖魔化,不妨说,现下的量子信息学有点魔术和巫术的味道。对于潘建伟组的量子计算机,如果要说有什么可比的话,笔者觉得,该机"第一次实现"15=3×5分解,堪比一场精彩的魔术"。 我早就认为量子计算机是一场闹剧,因为量子纠缠只是一种假说,到底存不存在纠缠态到现在无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在一个虚无缥缈的量子态,或者纠缠态不知道是什么的情况下制造量子计算机纯属一种闹剧。早在1927年索尔维会议上爱因斯坦反对波函数坍缩观点,因它违反定域因果性,不能想象一个无限扩展的平面波会在探测屏上瞬间坍缩成一个无限窄的脉冲(位置算符的本征态)。1932年冯诺依曼假设,在实验或测量时态矢会发生不连续的、非因果的、瞬时的、不可逆的变化(坍缩),他把它看作是物理事件。至今量子信息还没有形成确定的概念,量子纠缠比量子干涉更深刻反映量子世界的奇妙性吗?量子纠缠和量子干涉是同一个量子过程?是同一个概念吗?没人说得清楚,更没有实验。为了体现量子计算机的可实现性,从事这方面的专家没有根据地将量子纠缠说成是一个可利用,可实现的,可操作的过程。到现在连量子纠缠存在都只是哲学上的一个假说,从假说编造理论神话是现在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编造美好的科学理论,勾画激动人心的科技蓝图是科学界常常用来骗取资助者经费的惯用手段,也是个人捞取资本的重要手段。在BBO(beta-偏硼酸钡)晶体上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纠缠光子对是最常用方法,在纠缠光子对中,光子1与相伴的光子2会同时受外界作用和晶体衬底辐射的微量电磁波作用,同时光子1和光子2存在膨胀作用,所以很容易误解为改变光子1的状态甚至会影响遥远的光子2的状态。十分显然,非定域性影响在自然界子虚乌有,只虚构在量子物理学家的头脑里,即只存于意识之中。量子计算机连可实现的概率都不存在,量子分解算法是在1995年由美国科学家Peter Shor提出来的,基于这个无法证明的的量子纠缠态创造的量子分解算法,也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根据光的性质,光子具有自由膨胀性质,两个光子根本无法纠缠,何况多达几百个量子计算机要求的光子纠缠根本就是无法做到的,这时的光子已是热力学系统,根本不是纠缠态。量子计算的一个重大难点甚至致命困难是可放大(scalability)问题,即能否做到实用计算要求的至少上百个量子比特而不只是少数几个量子比特,它是计算机处理器的核心问题。这是目前所有量子计算方案共同面临的严重困难。国外科学研究主要是满足资助方的好奇心和预期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外,本质的研究几乎都是企业搞的。为了获取资助资金,勾画神奇的科学技术蓝图是他们最重要的科研目的。我国科学研究经费是政府拨发的,为了获得科研项目立项获得科研经费,科学研究领域已成为战场,科学研究项目已是一个个骗局。忽悠主管部门,勾画国家科技蓝图,把握科学领域的话语权是他们争夺的战场。量子计算机成为一个个骗局中最大的骗局。事实上,量子计算机只是一个猜想而已,不用说制造它,就是先证明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因为这是科学工作者思想的产物,与现实存在根本的冲突。 ※※※※※※ 为什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