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倒相一二三 下一主题:日本月球探测器未发现美国人登月...
田松: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
[楼主]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2009/04/25 06:50
点击:1067次

新京报网 > 文娱 > 新知周刊 > 正文

           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

  •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9-3-1 2:22:15
  • 来源: 新京报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专业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教过大学物理,当过报社采编,做过电视策划。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中国科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著有《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血液与土壤》、《永 新京报网 > 文娱 > 新知周刊 > 正文

    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9-3-1 2:22:15 来源: 新京报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专业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教过大学物理,当过报社采编,做过电视策划。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中国科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著有《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血液与土壤》、《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等。

  田松

  自打20多年前看到"爱因斯坦错了"的"民科"报告,田松似乎就一直在跟"民科"打交道,他甚至还专门出了一本书讨论"民科"现象,以至于在"民科"圈子里,田松都快成为"敌人"的标签了。虽然这些年"民科"的活动似乎逐渐转入低潮,但冷不丁却又总有人提起,可见其土壤之深。为此我们特别邀请田松,回顾20多年与"民科"论战的过程。

  初识"民科" 爱因斯坦错了吗?

  爱因斯坦是错的!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田松大异。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田松在吉林大学物理系读本科,在学校实验室里看到了一份油印的论文。该文作者不详,洋洋洒洒,力图证明的核心问题,就是"爱因斯坦错了"。

  错在哪儿呢?田松好奇地往下看,只见作者举例,说"斯坦大师"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错了,光怎么能是电磁波呢?大家都知道,半导体收音机是可以接收电磁波的,可是我们拿一个手电筒照射收音机,收音机没反应。假如光真的是电磁波,收音机怎么不响呢?

  "这篇论文在我们同学中间传阅,大伙儿都当成笑料。"田松说,"且不说他的论证过程多么无知,就‘光是电磁波'这理论,也不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啊。"

  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是田松第一次见识"民间科学爱好者"(简称"民科")。而且他也是后来才知道,把论文印得跟传单一样,跑到各大学和科研院所里四处散发,期待获得正统科学界的认可,是"民科"活动的经典方式之一。

  走出误区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民科"

  把"民科现象"真正作为一项社会学课题来研究,是田松在与著名的"民科"朱海军打交道之后产生的想法。

  上世纪90年代初,田松就听过朱海军这个名字,以及他提出的"朱海军力"。2000年以后,朱海军和方舟子在"新语丝"网上论战,又引起了田松的注意。田松一看,朱海军讲的还是自己十年前的这套理论。"好比一个人在松软的沙滩上盖楼,十年如一日,这是为什么啊?"田松开始琢磨了,他写了一篇文章叫《朱海军力》,狠狠挖苦了朱海军。不料,朱海军很有礼貌地给田松回了信,表示要就生物学的问题进行亲切友好的探讨。

  朱海军的大度让田松吃惊。"我汗颜,心里感觉有点悬。"田松说,"我是学物理的,朱海军是学中文的,讲到生物学,首先我不是专家,在这个领域我们的知识来源,都同样来自基础教育和一些科普文献。我指出朱海军的错误,其实就是基于这么点知识。"田松觉得,说不定朱海军先生读书更多呀,真要讨论起生物学,自己未必是对手。

  那怎么办呢?田松意识到自己对"民科"的思考,陷入了一个误区。"起初我想在科学专业领域和民科作战。但其实不能这样跟‘民科'对话,太困难了。不是哪里错了的问题,是根本全错了嘛。我们应该跳出圈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民科现象。"
 
---------------------------------------
 
"民科"没有成功可能  
 

  ■ 对话田松

  新京报:你对"民科"们的行为怎么定性呢?

  田松:从社会旁观者的角度,他们的行为可以算是一种行为艺术。但是对于他们个人而言,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巫术。

  新京报:这话怎么讲?

  田松:你看"民科"们写的论文,跟我们正规的科学论文看起来完全一样,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什么的。他们就是在模仿体制内部的这一套行为模式,期待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模拟的仪式,弄假成真。比如有民科对自己长期自我宣传就有这样的期盼:时间一长,观点被写进教科书,不就成了科学了?

  新京报:"民科"有成功的可能吗?

  田松:很遗憾,我的看法是:绝无可能。科学不是这么个玩法,一个基本常识是,任何现代人想在科学上做出成就,都必须把该领域内前人的成果学习吸收之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可能再提高一点点。而"民科"无视这个传统,总想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新京报:"民科"有出路吗?

  田松:有,但是很难,这个难,主要是心态问题。我认真思考过民科的出路,我的建议是,做一点门槛比较低的科学工作。比如博物学。如果你能持续地观察你所生活的地域的植物的生长情况,持续记录你家院子里的土壤酸碱度,你所在地的天气情况等等。这样的工作坚持三五年,你获得的数据就是有用的。可惜"民科"不会去做这些"小事"。
 
---------------------------------------

成因分析 科学传播出了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田松给"民科"下了定义。他指出,通常我们所知的许多科学爱好者,比如爱好观测天文的,爱好观察植物的,甚至自己动手造汽车、造飞机的,其实并不是现在要讨论的"民科",姑且称他们为"业余科学爱好者"吧,以区别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田松认为,区分二者的关键标准在于,能否使用科学体制内的语言进行交流。

  "民科"是无法交流的,这是田松多年来和"民科"打交道总结出的心得。田松曾经专程跑去沈阳见一位"民科",发现对方完全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田松说:因为......所以,你错了。

  对曰:你这是普通人的视野所限,而我已经超越了地球,站在神佛的境界看这个世界。我的理论,是给领导人看的,对我国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田松无语,心想你都已经到了神佛的境界,还考虑给领导人看什么啊。

  从80年代出现"民科热",社会上出现大量民间科学爱好者以来,20多年过去,田松接触、观察了许多"民科",他自己也从一名物理教师、报社记者,慢慢变成了以科学史、科学哲学为专业方向的博士、副教授,而对"民科"的关注和研究一直持续至今。田松认为,"民科"的大量出现,不仅仅出于个人兴趣、理想的原因,肯定是社会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中,媒体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比如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意味着在新中国历史上,首次赋予一位没有任何意识形态背景的科学家以崇高的地位。由此造成的影响,就是一大批人的理想主义情怀,找到了一个现实出口。"田松举例说,一位老干部退休在家,没事就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老干部声称自己是发挥余热,为国家做贡献,"觉得证明这个比较简单。"

  "他们为什么就相信自己能一举做出重大的科学成就呢?"田松说,这就要检讨我们以往的科学传播了。在许多科普文章、科学家传记中,对科学活动的描述非常肤浅、粗糙。田松归纳了一下,无非有两大法宝:一是"铁杵成针",居里夫人支起一口大锅熬沥青,熬啊熬啊就熬出了镭;陈景润埋头演算了几麻袋草稿,就证明了一加二。二是"灵机一动",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中脑袋,就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烧水时看见壶盖在跳动,就造出了蒸汽机。类似这样的描述还有很多,导致"民科"们相信,科学就来自"铁杵成针"加上"灵机一动",至于自身的条件和积累,以及外部环境的因素,基本可以忽略。

  田松持之以恒地打击"民科",也给自己招来很多批评,不光"民科"讨厌他,一些媒体和专家也认为他过于苛刻。"民科比较容易获得同情。"田松笑着说,"而这种同情会让民科感觉到温暖,刺激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不过,田松也指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价值取向趋于多元,"民科"总体上越来越少了。"民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中国尤其特殊。"田松说,"大规模的‘民科热'是80年代特有的现象,现在不可能再出现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武云溥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秦斌



※※※※※※
-150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8545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倒相一二三 下一主题:日本月球探测器未发现美国人登月...
[楼主]  [2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09/04/25 07:13 

田松非但救不了您而反会害了爱因斯坦的!

田松观点:因名不正、则言不顺、固谬论也!

即田松认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或江湖科学研究者)“民科”专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而事实“民科”与“专科”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花自已的钱搞研究,而后者是花纳税人的钱搞研究;而且是前者对科学的态度比后者更单纯,更执着(因为后者往往因不担心温饱问题、而不求功名、所以单纯,又因其职业高尚、而必须尽职尽则、所以执着;而前者仅仅因要探索未知、而不计功名利禄、所以更单纯;又因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自愿献身科学、所以更执着或偏执)。

至于田松观点的荒谬之外在于仅仅是因混淆科学研究者与科学爰好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即科学研究者有职业的科学研究者与业余的科学研究者之分,而科学爰好者则纯属是民间的!所以犯了概念不清的逻辑错误,因此导致了其荒谬观点产生。

例如:田松认为他们(即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的人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试问:爱因斯坦在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与试图推翻牛顿的科学理论,及致力建立庞大的狭义相对论时他不是所谓的“民科”吗?

再试问:爱因斯坦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爱因斯坦的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执着或偏执?
二.从教育背景上看,爱因斯坦接受过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训练,通过自学对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了解吗?
三.爱因斯坦的在“学术论文”上的一些共性:
1,爱因斯坦创造的新名词少吗?
2,爱因斯坦创造的新名词与牛顿时代的术语体系又有多少关系?
3,爱因斯坦的逻辑不是混乱到当时只有两个半人明白,而其他科学家们不是都不知所云吗?
4,爱因斯坦不是也夸大其词的说牛顿力学将被相对论推翻吗?
5,爱因斯坦发表议论那一条不是超越具体(的物理)问题之上的?
6,爱因斯坦不更是喜欢表达爱国情怀吗?
7,爱因斯坦的结论不是建立在未来的可能性上吗?
8,爱因斯坦的结论不是建立在现有科学不成立的可能性上吗?
9,爱因斯坦的结论不是建立在引发未来的科学革命上吗?

以上是田松对个别的民科的一些偏激的看法,我也基本赞同。但是无论是在职业科学研究者的人群中;或是在业佘科学研究者的人群中;还是在民间爰好者的人群中;都不缺乏滥竽充数、冥顽不灵、夜郎自大之辈!这也是无可置疑的客事实!

最后试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目前为止,不还是一个有待验证的物理假说吗?

※※※※※※
[silin007]是在思想丛林中维护正义(真理)打击邪恶(谬误)之最基本的观念方法理论等的终极总结者[思林终结者]
[楼主]  [3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09/04/25 10:41 

标题:按田松先生的观点看:谁是最有名气的民科?

作者:思林终结者 于 2005-06-25 13:17:07.0 发表


田松观点:因名不正、则言不顺、固谬论也!

即田松认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或江湖科学研究者)“民科”专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而事实“民科”与“专科”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花自已的钱搞研究,而后者是花纳税人的钱搞研究;而且是前者对科学的态度比后者更单纯,更执着(因为后者往往因不担心温饱问题、而不求功名、所以单纯,又因其职业高尚、而必须尽职尽则、所以执着;而前者仅仅因要探索未知、而不计功名利禄、所以更单纯;又因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自愿献身科学、所以更执着或偏执)。

至于田松观点的荒谬之外在于仅仅是因混淆科学研究者与科学爰好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即科学研究者有职业的科学研究者与业余的科学研究者之分,而科学爰好者则纯属是民间的!所以犯了概念不清的逻辑错误,因此导致了其荒谬观点产生。

例如:田松认为他们(即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的人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试问:爱因斯坦在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与试图推翻牛顿的科学理论,及致力建立庞大的狭义相对论时他不是所谓的“民科”吗?

再试问:爱因斯坦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爱因斯坦的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执着或偏执?
二.从教育背景上看,爱因斯坦接受过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训练,通过自学对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了解吗?
三.爱因斯坦的在“学术论文”上的一些共性:
1,爱因斯坦创造的新名词少吗?
2,爱因斯坦创造的新名词与牛顿时代的术语体系又有多少关系?
3,爱因斯坦的逻辑不是混乱到当时只有两个半人明白,而其他科学家们不是都不知所云吗?
4,爱因斯坦不是也夸大其词的说牛顿力学将被相对论推翻吗?
5,爱因斯坦发表议论那一条不是超越具体(的物理)问题之上的?
6,爱因斯坦不更是喜欢表达爱国情怀吗?
7,爱因斯坦的结论不是建立在未来的可能性上吗?
8,爱因斯坦的结论不是建立在现有科学不成立的可能性上吗?
9,爱因斯坦的结论不是建立在引发未来的科学革命上吗?

以上是田松对个别的民科的一些偏激的看法,我也基本赞同。但是无论是在职业科学研究者的人群中;或是在业佘科学研究者的人群中;还是在民间爰好者的人群中;都不缺乏滥竽充数、冥顽不灵、夜郎自大之辈!这也是无可置疑的客事实!

最后试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目前为止,不还是一个有待验证的物理假说吗?

※※※※※※
[silin007]是在思想丛林中维护正义(真理)打击邪恶(谬误)之最基本的观念方法理论等的终极总结者[思林终结者]
 [4楼]  作者:rela001  发表时间: 2009/04/26 21:09 

有人假借科学爱好者中某些不良行为,不良作风,不良道德品德者打击和贬低辱骂"民科",这和有人假借科技界有人剽窃,抄袭,造假,骗取名利权威者打击和贬低辱骂科学家一样是无知卑劣的行为,用心是险恶的。
 [5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09/04/28 21:49 
 [6楼]  作者:吴绍东1  发表时间: 2009/05/27 11:46 

为什么那么多传媒喜欢把田松等当作正面来报道呢?
他们除了能证明他们的应试能力强于民科外,他们对于科学之进步还有什么用途呢?

是谁导致科科60分的上了北大,数理99分的当了民科?

◆建议大中学课本删去“磁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错误观点◆
来源:吴绍东个人论文网http://ijkijk.com/w《磁场的方向与作用》
 [7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9/05/27 13:46 

思林先生的这篇文章有水平!
再说本人认为:所谓“民科”、“科学共同体”的说法就非科学语言!
不少“民科”就有自己的不浅的科学系统知识,而且知识面广阔!因此只能说一些所谓“民科”只不过在自己科学系统知识领域就发现物理学中的相对论时空和自己所知科学系统知识格格不入!才去查看了相对论时空理论,因而发现相对论时空理论无论与任何逻辑体系均不相容!或者说相对论时空理论反任何逻辑体系!
那些相对论教授之类,系统知识绝不比田松差,田松倒是个250出身!但是那些维护相对论教授多是只会背不少书的偏执少思维的呆子!他们如果是教相对论的就绝不会出成果!最多在相对论上继续做文章;如果不是教相对论的,那么在其它方面可出成果,但却从未研究过相对论而盲目维护,这种人比前面所说“民科”理性上更差一截。
当然,“民科”们也有自己无知而未仔细学习研究过的知识面,因此有些话说的不怎么样,而且有些总自夸自己发明(创造)的某理论就是终极真理。
因此,建议要说自己某个或几个观点不容置疑,还要允许置疑而不倒。田松虽然无水平!但说的部分“民科”不好行为、言论也并非假。
至于媒体本就不懂相对论,又不可能研究相对论是否对错,当然目前会替有权势的“科学共同体”成员说话。
 [8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5/27 15:33 

  历史上(甚至直到今天),在相对论阴影笼罩下,某些迂腐专家、教授、博士,学者甚至某些富者,为了某种目的或对外显示其知识层次的高水准,就可能要把自己打扮成相对论专家,或者,把自己打扮成相对论的改良家,有的人为了自己成名,甚至不惜以讹传讹…
  如果加上某历史机遇,这便逐渐形成了某种习惯性势力,最后使某些没有“免疫力”的朴素无华的自然科技理论演变成了相对论淫威下的附庸品,甚至,就连中小学生都知道是错误的东西,反倒成了相对论始作俑者、既得利益者、追随者、吹捧者等人教育全民的权威理论…
 [9楼]  作者:吴绍东1  发表时间: 2009/05/27 15:42 

◆建议大中学课本删去"磁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错误观点◆

来源:吴绍东个人论文网http://ijkijk.com/w《磁场的方向与作用》

《磁场的方向与作用》四大内容:
    1.提出"同向磁场互相排斥,逆向磁场互相吸引"原理。
    2.否定"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互相吸引"观点。
    3.淘汰电磁学中一批名目繁多称谓交错的手则、定则、法则。
    4.是磁场围成了磁极,不是磁极产生出磁场,磁极并非物质,更无磁单极。

《磁场的方向与作用》内容提要:
    1.建立磁学基础原理--"同向磁场互相排斥,逆向磁场互相吸引"--这一命题应至少具有楞次定律、安培定则等类似的地位。
    2.对相互作用磁场的演化过程作出宏观描述及理解,互相吸引的磁场会互相拼合起来。
    3.证明"磁力线永不相交"观点的正确性。
    4.可以不再运用"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互相吸引"、"楞次定律"以及"右手螺旋法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等一系列的手则(从不同的书籍中可看到电磁学中的各种手法之规则名目较多且称谓交错,所以本文所提及的定则法则等未必是大家所理解的定则法则,总之我们只需保留安培定则即可)。
    5.在"同向磁场互相排斥,逆向磁场互相吸引"的认识下,"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互相吸引"观点的错误显得非常明显,其曲解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把事实上是互相吸引的区域错误地解析为互相排斥的区域、把事实上是互相排斥的区域错误地解析为互相吸引的区域,其是一个与"分子电流说"及"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反向电流互相排斥"相矛盾的观点。
    6."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互相吸引"这一片面、错误的认识将科学引向了复杂,导致了怪异问题的产生--为什么磁铁两极不可分割?是否存在磁单极?
    7."磁铁两极不可分割"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理解。
    8.前人之所以预言"磁单极"的存在,是由于基于"同性磁极互相排斥,异性磁极互相吸引"这一片面的认识。如果早已认识到"同极既相斥又相吸,异极也既相斥又相吸"的话,那"磁单极"的概念就不会产生。"磁单极"是一个从错误的认识中所诞生出来的虚有产物。
    9.是磁场围成了磁极,不是磁极产生出磁场,磁极并非物质,不可能存在物质的磁单极。
    10.磁场是一种有向无性的方向场,磁场并无正与负的分别,不可能存在具有正、负区别的"同种磁荷互相排斥,异种磁荷互相吸引"的磁单极。"磁单极"之说其实就是"磁的两性说","磁场同向相斥,逆向相吸"之说其实就是"磁的无性说",二者是互不相容的。
    11.我们应该放弃对磁单极的构想,磁铁的两个磁极应合称为一个名称(如"磁陷流")。
    12.磁力线(磁感应线)可考虑改称为"磁场状态表达线(磁态线)"。

 [10楼]  作者:吴绍东1  发表时间: 2009/05/27 15:45 

文章提供:http://ijkijk.com/w>
文章备份:http://www.ijkijk.com/w/j/ch051105.htm>
文章来源:http://www.changhai.org/bbs/load_article.php?fid=6&aid=1131221329>

关于吴绍东(中国磁)的理论和我对"民间科学家"的看法>

关于吴绍东(中国磁)的理论和我对"民间科学家"的看法
作者:故垒西边


    不久前我刚刚看到吴绍东(中国磁)的贴子和大家的反应。现在很遗憾的是这个贴子似乎被删除了。不知道版主有没有看吴绍东放在网上的文章。我读了一篇,认为其中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在当时的回贴中,只有星空浩淼一个人持正面态度。我不知道星空浩淼的发言是不是认真的,反正我反复读过之后感到他应该是认真的。我首先强调我在这里是认真的,没有任何调侃的意思--何况我和大家也不算熟人。
    我已经按照吴绍东(中国磁)所给的链接去读了他的一篇文章:《磁场的方向与作用(网络版)》(网址是http://ch.ijkijk.com/>)。至少就这篇文章来说,吴绍东的理论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他把"同向磁场互相排斥、逆向磁场相互吸引"当作一条原理来看待,这一点也许大家不会同意(至少我现在不同意),但是,假如你读过他的文章,你至少会同意这个命题可以具有楞次定律、安培定则等类似的地位。反正我这个学期正在给本科生讲电磁学,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吴绍东的这个观点,让他们自己去作评判。
    必须指出的是,这篇文章中对图(6)的分析应当是不清楚的,但是其他几个例子的分析都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吴绍东对于传统电磁理论的批评可能有些偏激,因为磁铁的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只是科普中的一种说法,在电动力学中要用到磁偶极矩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公式来分析--前者与磁场的空间变化 ($\nabla B$,就粗略地说成是磁场的梯度吧)有关,而后者则与磁偶极矩和磁感应强度的叉乘有关。本质上说来,吴绍东的理论与电动力学并不矛盾,但是他的理论在实用上却是具有明显优势的:你能指望一个刚学普物的本科生能够用如此不直观的公式来立刻给出问题的答案吗?
    当然,对于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在电动力学的框架内可以看作是一个循环论证。但是整体上来说,他还是做到了"原始察终,究天地之变,立一家之言"(语出自司马迁)。很不简单呀!
    我从来都不承认有所谓的"民间科学家"之说,因为我认为所有的人在科学面前一律平等。如果谁认为有"民间科学家",那么他就是认为自己是"有执照的科学家"了?"有执照的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了?
    长期以来,我周围的很多人遇到离经叛道之说时脑子里有个"算法":首先看来人是不是老外;如果不是,再看是不是国内的圈内认可的人物;如果还不是,再看来人是不是具有圈内认可的硕士或者博士头衔;如果还不是,则贴上"民间科学家"的标签,哂之,嗤之。我很遗憾的是这个论坛里的很多发言者也具有这样的心态。
    说句实话,以我们国家的这种教育制度和教育、科研模式,我觉得从科学精神上来说某些被标定为"民间科学家"的人更具有一些科学精神,只不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基础不好、外加偏激。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科学面前大家一律平等,没有谁有资格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别人。大家都面对着同一个自然,都具有类似的心智,大家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来感受和领悟这个世界,也用自己的头脑来判断别人的理论和说法,但是大家没有权力不加研究就下判断,也不应该不加批判就接受一个理论--不管它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我尤其看不惯的是我们国内的一些"有执照的科学家"对老外尤其是还算是权威的老外的胡说八道一样的学说也顶礼膜拜、津津乐道,对自己同胞的理论却不屑一顾。
    [发表时间:2005-11-05 14:08:49]

    
    阅读上文后,《磁场的方向与作用》的作者已对图6例的描述作了更改。
    磁单极说是基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认识上而提出的,至少提出磁单极说的科学家会认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是正确的,而当今仍在寻找磁单极的科学家是否已意识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只是科普中的一种说法了呢?

 [11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9/05/28 00:07 

吴绍东先生的观点,我以前就看了,确实值得肯定。
但是更深刻地说,现有理论并不能说清楚为什么和怎么样通过真空而发生相吸和相斥表现。
 [12楼]  作者:拉方  发表时间: 2009/05/28 09:17 

在“现代科学的革命到了”时代,田松是重点将被科学学打击的对象!
田松是必然王国最似是而非昏昏昭昭自欺欺人的典型胡萝贝蘸酱油啥也不是!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404387950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