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国梁先生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原理是: 在地面上安装固定一台激光源,发出一条水平光,将之投到远处的屏幕上。利用地球的自转不断改变它在宇宙空间中的方向,看一昼夜中屏上光点的位置有无移动及其移动规律。不论是地球公转还是地球的其它运动速度,只要它在赤道平面内的投影超过10千米/秒,那么我的实验就应该能够观察出来。光点移动轨迹的形状应是平行于赤道的正圆在光屏上的投影。在一般情况下为一椭圆。 当地球在赤道平面内的运动分量为v 光路为L 时,光点移动的最大半径为 r = L×v/c
由于原理简单,老马并未画图。一向自以为聪明的曾晕海,对实验原理的解读是:【53楼】【我45楼中用±300M/S不是测465M/S,是30KM/S没有比对、没有造成光斑移动的理由(250KM/S同样),只有在子夜时分30KM+465M/S和正午时分30KM-465M/S才有速度差、才有造成光斑移动的理由--尽管因此而有光斑移动的理由,就拖曳以太观念的人来说、还是预期光斑不会移动,但只有具有速度差的情况下证明不移动才有说服力。】
大家看到了吧,曾晕海认为老马的实验设备对公转以太风来说始终是30千米/秒,对自转以太风来说就有方向的变化,因此出现±465M/S。这个错误是很明显的,实验设备固定在地球上,465始终单向吹着设备,怎么会有方向变化?倒是设备随"地球的自转不断改变它在宇宙空间中的方向", 公转以太风才得以从不同方向吹着设备。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