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本身是死的,得靠人去应用。知识学习,如果只去抽象理解与死记硬背,就书呆子了,学而无用;如果边学边想边做事、边做事边想边学,就能学以致用。知识分两类,原理性知识与实务操作性知识,可分别直接培养出解决问题能力与实务操作技能;还可同时间接培养出品德与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培养须四步连环......能力培养应注意两点:一是结合《中国教育得0分!谁来救救孩子们?》与《中国教育得0分!谁来帮帮大学生?》,把素质教育的应用教学与应试教育的知识教学对比起来,学习更深刻;二是要一项一项地重点培养,否则一窝蜂全上,贪多嚼不烂。 一、知识分两类,可培养四种能力 两类知识可直接培养出两类做事能力。按照对具体实践的写实性,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知识就能进行实践操作过程,叫实务操作性知识,往往须要在多次重复实践性操练中才能进一步培养成技能。例有三人:张三是每天都抱着蓝球读书就是从来没实际打过球的蓝球博士,李四是一直都在蓝球场上打着球的文盲,王五是边看书边打球、边打球边看书的普通学生;张三就是我们现在的应试学习,王五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另一类是只能指导实践但不能据以操作的,叫原理性知识,要求既要具备用知识去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要具备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行,否则,已被发现的问题就不需要你去发现了,已被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你去解决了,往往须要在多次不同实践性操练中才能有效培养。如"用水冻冰挂窗帘、堵窗缝、隔寒气",2000年年初曾去一间寒气扑人的北屋做事,一看到窗外的寒冰,就想到水冻凝成冰具有固定性,把窗帘布上方浸水,贴在铝合金窗沿上,挂起了窗帘;就想到一到冰点以下时,水就迅速结冰且稍有膨胀具有堵缝功能,用水浸入窗缝冻冰,挡住了外面的八级北风;就想到冰层的传冷性能力差具有隔寒性,用水喷在单层薄纸般窗玻璃上冻冰,阻挡了外面零下20多度寒气的侵袭。 知识应用还可有效培养品德与创新能力。第一、品德是多做好事、不故意做坏事的行动能力:没有(做事)能力,则既做不成好事,也干不成坏事,根本就没有品德;能力越强,越能做成大好事,也越能干出大坏事,品德就是让做事能力成为好人好事的导向。在知识应用的做事能力培养中,师生互动走好三步:政治思想品德理论揭示、学习,把品德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师生的自我思想认识,再把思想认识落实到自觉行动上,同时也就培养起品德了。第二、做事能力是创新的基础与载体,理性自主是创新的关键。让孩子们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做自己担责,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日常最有效的培养方法;再如畅说畅做法,只要我们教师、家长能让学生、孩子把想说的说出来、想做的做出来,把话说完、把事做完,讲出道理,就会发现学生、孩子有许多不同于我们大人的地方--也就是创新于我们大人的地方--这是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最迅速有效方法,学生、孩子们也会发现有许多是自己此前没想到没做过的地方--这是孩子、学生的自我创新。进一步让人在分工协作做事中充分交流讲理,就培养出集体创新能力。但我们一直奉行老师教学生学、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出题学生答卷考试,学生根本不实践还不具自主性,哪能培养得出创新能力? 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须四步连环 以幼儿园小班的一堂"溶液"知识课为例。第一步、从具体事物中学习知识,则一分知识立即转化为一分能力。老师让孩子都把小手放在桌上,用吸管从一个小瓶中吸出叫"溶液"的东西来依次给每个小朋友手背上滴一滴,让孩子尝尝举手发言,孩子说"甜",老师幼儿化语言后教"甜甜的",让每个孩子都回答一遍"甜甜的":孩子便知道了什么是甜甜的,什么是溶液了。第二步、让孩子把其已知或推知的相关事物表达成所学知识,则一分知识扩展为十分能力。接着问:"大家想想,我们吃过、喝过的什么东西也是甜甜的?"孩子便会把自己吃过喝过的甜东西都说出来,则既知道了那些东西还有甜甜的特性,又知道了甜甜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既知道了甜甜的东西很多,自己没有全尝过,也知道了自己没尝过但别的小朋友尝过的甜甜东西也是甜甜的。当小朋友说错了,老师及时否定、鼓励、指导后,还能让小朋友知道一些东西没有甜甜的特性。第三步,让孩子自己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活动或活动性想法,则一分知识转化为多种活动能力,更培养了孩子创造能力。再问:"哪些东西可制成甜甜的水溶液喝?""怎样制作?"孩子就会动脑筋,既把自己饼干泡水的做法说出来,又把妈妈用水煮苹果的做法说出来,还会把自己吃过的甜东西创造一种方法作成水溶液,甚至于把刚听到别人说的那种甜东西创作成水溶液,......但教师要积极指导使这种操作必须要有安全性才行。第四步、从中进行品德教育。老师说:"大家亲手做了这么多好东西,就是自己吃吗?",孩子们就会说,给爸爸妈妈吃、给爷爷奶奶吃、给外公外婆吃,给好朋友吃、给老师吃,等等,老师应务实地指导,既要给大家吃,也要自己吃,要和大家一起分着吃心里才甜,这一个月就看看哪些小朋友与家人、朋友一起吃什么好东西了。 注意,对于简单知识,我们可以直接应用,但对于抽象、复杂、深奥知识学习,就得深入下去,应抓住实践本质进行应用。实践,就是人对事物的有机作用过程,由人性本质和物性本质的有机作用过程规律来决定发展方向。知识应用,就是要结合具体实践,对比知识与实践,找出实践的人性本质、物性本质及其结合方式规律,据此进行具体实践应用操作。例如十月革命的知识学习与应用,毛泽东1917年学了十月革命,通过从1918到1921年的深入知识界,从1921年到1927年的深入工人、农民、国民党,对中国当时的各主要阶层都有了准确的了解后,再通过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实践,才理解了十月革命的本质原理而找出了中国革命的本质道路:苏联是主要依靠其工人阶级,而其工人阶级是其国家人口的多数,生产的主力军,在中国也应依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的主力军--农民而不是工人;在苏联,工人的根据地是城市,革命根据地须建立在城市,在中国农民是在农村,即使是工人的根据地也不在城市,而是主要在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地方即农村和郊区,故以广大农村作为革命根据地;在苏联,是以武装直接在城市夺取政权,在中国,主要对手国民党主要集中于城市,故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就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确立的基本路线。而王明是没出过校门就直接到苏联去学习,回国内对中国又没有任何实质性了解,就直接用苏联十月革命模式来领导中国革命,不王明教条才怪呢? 三、应用能力教学才能对学生根本减负! 纯粹知识教学,学一百分知识或许才勉强会一招能力,并且时间一久连一招都忘了;应用能力教学,则是学一分至少就会一招,往往还能变通出二三十个新招来。第一、知识须靠实践能力来记住。实践能力是刚性的,只要人们一朝实践会了熟了,往往就会一生不忘,而把知识融于实践中去教学,知识就会融于具体实践刚性能力中而永久保存记忆,还会随实践而不断发展;否则,单纯的知识教学,往往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巩固,才能不断保持短时记忆;只有再进一步滚雪球似地学习更多更深知识,才能稍微记得住那极少的垫底知识。第二、知识只需学点精华就足够了。实践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客观运行的,人们往往只需要及时赋予实践的启动条件及对运行过程做些利于我们目标的调控即可,常常只需这两方面的感知反应(经验)即可,进一步明白这两方面道理更是足矣,就这两方面的知识才是我们应该学的;其它方面的不需要学,学了还没用,学多了反而把精华淡化了、糟粕了,反而让人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实践了。应用能力教学,既可把学生的知识学习量减到1%以下,让学生的书包彻底变轻,不轻都不行;更可把学生复习遍数降到1%以下,让学生不再熬夜,不玩都不行:让中国孩子都有真正的童年,让中国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德才兼备! 杨贵元(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邮编116029) 2008年12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