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你的电容器充电后的能量是W =二分之一乘以电容再乘电压的平方。 你的电容是0.047F,电压250.算出能量来后只有1468.75,况且你你的电容的电压不一定就是交流电的电压。这时候的质量再除以光速的平方,等于一点六三乘以十的负十一克,请问你的天平怎么把它的质量测出来?你天平的精度才万分之一克 刘: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前后称量实验很简单,得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重复实验。有条件的网友们也可以重复实验。 A:你傻吗?你抱怨什么呀,你自己算算不就清楚了。你别在北大物理论坛里胡扯 刘:实验很简单. 要有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A:你的试验很不严密。在那样的精度下,空气的浮力是不可忽视的。你的电容充电以后,内部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物质密度会发生变化,因此,电容会发生膨胀或收缩。造成体积的少许变化,空气的浮力也会发生变化。 你要说空气的浮力很小,应该计算一下。 你要想说明问题,需要排除空气浮力的变化才有说服力。 刘:<你的电容充电以后,内部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注意,电容器充电,是物理现象. 没有产生化学反应. A: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试验中使用的是10个法拉的超级电容器。而这种电容器是有极性的电解电容。正负极不能颠倒使用的原 因就是里边用的是化学原理,而不是纯粹的物理原理。 另外,在你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充电以后,其重量在不断地降低,暗示着它的内应力在不断地释放,体积在不断地增加,空气浮力 在不断地增加。 你的试验真的太小儿科了。毫无价值可言。 刘:在百度视频中输入刘武青三个字检索,还有数个电容器实验录像 A:你能屏蔽住外部的电场,可是你无法屏蔽电容器内部极板与极板之间的电场。那种电场的作用你考虑过吗? 你的视频中很明显,充电以后,重量不断地减轻。你三次称重,一次比一次轻。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考虑过吗? 刘:我就是要这样的效果, 一个物体,外部测量不到电场的存在。在内部,有被屏蔽的电场。 同一地点下掉。 当这个物体充电前后,从意大利比萨斜塔下掉,充电前后的速度是不相同的。 A:你的试验没有稳定的数据,什么问题都说明不了。 刘: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单摆效应。 已申请专利并由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 A:在没有掌握正确的物理实验方法的时候。有好多的意料之外的因素会让你的试验出现“阳性”效应,只用能够排除那些“意外因 素”的影响,才能让试验成为有意义的试验。否则,实验就毫无价值。你说“我还用了不同方式实验”。这很好。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就能让你放弃你的电容充电试验: 你先称一下电容器的重量,然后用一个交流电源对电容器进行反复的长时间的(比如一个小时)的充电和放电,然后你再称它的重 量。你会发现,它的重量明显地变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充放电的电流会让电容器温度升高,空气的浮力会上升。如果你不考虑这种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又“ 发现”一种惊人的新效应。 刘:我曾在电容器充电后,24小时后称量. A:称量的结果如何?有数据吗? 另外我说的是长时间交流充放电,是为了让你看看温度对重量的影响。你做过吗? 刘:称量有数据. 是减小. 充电用的直流电. A:我猜测,重量减小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电介质极化时的应力发生变化造成的。而与广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毫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