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爱想光速不变时是这样想的,设想一个人(作为观察者)站在一面超级大鼓上(用大鼓比喻真空),用一只小白兔比作光源,用鼓声比喻光速.不管小白兔怎么跑,鼓点声相对观察者都是300米/秒.甚至小白兔以400米/秒的速度跑,鼓点声声速还是不变.这是我的脑电波和老爱的脑电波谐振时才知道原来他是这么想的,哈哈哈 |
话说老爱想光速不变时是这样想的,设想一个人(作为观察者)站在一面超级大鼓上(用大鼓比喻真空),用一只小白兔比作光源,用鼓声比喻光速.不管小白兔怎么跑,鼓点声相对观察者都是300米/秒.甚至小白兔以400米/秒的速度跑,鼓点声声速还是不变.这是我的脑电波和老爱的脑电波谐振时才知道原来他是这么想的,哈哈哈 |
前些天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国外介绍爱氏的科普片,
说爱氏少年时期最初的光速思维模型是: “一个人在以光速飞行的飞船内是否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 如果光速是相对的,那么显然自己身上的光是追不上镜子的,也就无法从镜子中看到自己, 而爱氏成年后得出的结论是:那人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 因为光相对镜子的速度不是零,而仍然是c, 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直线saganc效应”问题,也是“速度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