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所谓相对论“学者”修养品德较差... 下一主题:我科学家发现核反应堆中微子消失...
王淦昌与中微子
[楼主] 作者:吕锦华  发表时间:2008/08/02 10:03
点击:203次

 

王淦昌与中微子

 

1930年,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23岁的王淦昌离开上海,去德国学习物理。

到了柏林大学,王淦昌从师于被爱因斯坦称为"我们的居里夫人"的犹太籍女物理学家梅特纳。于是,在柏林郊外的达列姆小镇,在柏林大学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放射物理研究室,在学校的物理讨论会上,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身影。

王淦昌在德国留学的四年里,正是现代物理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量子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子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迅猛发展,电子、正电子、人工放射性相继发现。这些进展在德国物理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1934年4月,王淦昌带着一颗爱国之心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他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物理学教授。当浙江大学撤迁到大西南以后,他还为学校开设了一门大学里从来没有的课程--军用物理,以便为抗日服务。

1941年,贵州一座山镇,在一间只有十多平方米的简陋平房里,在微弱的菜油灯下,王淦昌和他的同行、学生热烈地讨论着,艰难地进行探索。他们设想了用观察原子K俘获过程中的核反冲方法来验证基本粒子家庭中最神奇的中微子存在的方案,为解决"中微子假设"这一世界核物理领域里的著名难题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在那国破家亡的年代里,他根本没有条件来进行自己所设想的实验。他只好把自己的设想写成论文,寄往美国,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仅仅过了半年,美国科学家阿伦就根据他提出的这个方案,确切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这一重大发现,成为1942年世界物理学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国人王淦昌的名字也因此写进了世界性的原子核理论教科书。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1529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所谓相对论“学者”修养品德较差... 下一主题:我科学家发现核反应堆中微子消失...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515491008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