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别小看光纤陀螺,用光纤陀螺测量地球自转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自从1976年Vali 和Shorthil 首次提出光纤陀螺的概念以来, 光纤陀螺以其无与伦比的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和强烈的兴趣。 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及日本等国家先后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进行理论研究和实用化开发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角速度测量精度 也由原来的几十倍的地球自转角速度(15°/h)到现在0.0005°/h,提高了近6个数量级。” http://www.gfang.cn/zazhi/showzz.asp?infoid=1271 而最早用sagnac方法测量地球自转的是迈克尔逊和盖尔,那是20年代初的事了, 现在一般介绍迈克尔逊的文章都只是简单提到: “20年代初,迈克尔逊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加利福尼亚的威尔逊山、帕萨迪那和加州理工学院。 除了讲课,10年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完善为了生产更好的光栅的划线机上。 但是芝加哥大学的行政职务也是他的重大负担。在做完地球刚性实验之后, 他与盖尔(H.G.Gale)一起又接着在芝加哥附近进行了一次精心的实验来探测地球转动对光速的影响。” 可是这个实验具体是怎样的呢?很难找到, 黄新卫提供的资料里说是一个长613米、宽339米的sagnac干涉仪,而且精确测量出了地球自转对光速的影响,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迈克尔逊精确测量出了地球自转对光速的影响---465米/秒, 也就是说他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地球自转,必然至少是存在465米/秒的以太风, 那么他一定很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他的干涉仪精度,去测量出这个465以太风? 如果静止于地面的迈氏干涉仪确实只能测出465的以太风, 那么他接下来做出的以太假设又会是怎样的呢?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先寻找一下对这个“迈-盖”实验的详细描述? 这方面刘岳泉手上是不是有比较详细的资料? 激光谐振型陀螺是靠sagnac效应改变谐振腔的“相对长度”,从而出现两路激光的频差, (就是一个微缩的“迈-盖实验”装置,三角形光路,反射镜之间充入氦-氖气,加电发出激光) 这个微小的频差一般表现为干涉条纹的水平移动,移动速度越快,频差越大, 所以只要用光电管接收这个移动的干涉条纹,测量出移动速度---拍频(差频)就行了, 现在也有光纤谐振腔,不过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