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王汝涌教授谈光速是否不变 下一主题:有谁知?
你相信吗?给一个100欧姆的小电阻通过14毫安的电流,这个电阻的重量就减小了百分之一
[楼主] 作者:伍锦程  发表时间:2008/05/25 15:57
点击:1195次

你肯定不会相信,仅仅给一个100欧姆的炭膜电阻通过14毫安的电流,电阻的重量就减轻了大约1毫克,这个电阻的体积为φ2.5mm×6mm,重量不到1百毫克,所以电阻的重量就减轻了百分之一之大。比其他人所发现的永磁体磁场作用,电容充电,铁块加热等效应所减轻的比例要大得多。通电电阻变轻是由于电流的作用?还是由电流所产生的热能作用?要知道电流只有十几毫安,所产生的热量也只有20毫瓦。

这是我在为论文《万有引力的本质是引力场的折光性》中提出的“利用电子的自旋充当旋转陀螺作重力实验”所作的实验中的发现,但这个发现不但没有给我带来惊喜,反而使我陷入了极大的悲伤与迷茫,我又一次被这种实验成功的假象狠狠的捉弄了一下。

事件的过程是这样的,本月8号那天,经过了一整天的安装调试后,我终于把自制天平的灵敏度调整到只要重量发生百万分之一的变化时即可显示称量。实验的配置是这样的,天平的臂长为两边各长19厘米,在天平配重的一边加长11厘米并且在耒端粘上一小段0.1mm直径的铜丝作显示指针,天平没有指针的一端悬挂着测验用的电磁体,重量为80,天平的另一端悬挂着用于控制电磁体通断电流的遥控接收电路和配重的铅块,重量也是80,电磁体呈垂直状态悬挂。按预计,如果成功的话,那么通电后电磁体的重量大约增加百万分之一,天平指针上升0.3mm。尽管已经给天平加了防风的外壳,但天平的指针还是有一点来回的摆动,摆幅大约1mm,周期44秒。当一切都调试完毕后,我把红外遥控器的开关一按,给电磁体接通了电流,这时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了——天平的指针在每来回一次时就上升了大约0.2mm5分钟时上升了1.1mm10分钟时上升了1.6mm,之后趋于稳定,切断电磁体的电流后天平的指针又一摆一摆的下降恢复到原处,下降所用的时间与上升的时间差不多一样,反复进了几测验,结果相当稳定,虽然显示的量比预计大了近十倍,并且有一个性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但可排除电磁体的漏磁与外界的力(如地磁)作用,因此实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到现在实验才进行了一半,下一步是要把电磁体的悬挂状态从垂直改为水平状态,按理论计算,通电后电磁体的重量应当减小,正好与垂直状态下的变化相反,如果也能得到预计的结果的话,那就可以肯定实验成功了。但是要把电磁体的状态改成水平后,天平还要进行一番调整,当时已经是深夜2点钟,感觉身体极度疲劳,加上又被蚊子叮咬得受不了,所以决定先睡一觉,等天亮后再做下一步实验。

躺下后一时兴奋得睡不着,所长就把实验结果分析一下,因为这个实验结果大大超出了原先的预计,首先是显示的量比预计的量大了近十倍,第二是这个量有一个随时间上升的过程,这时我想起电磁体的铁原子中含有百分之二的同位素铁57,原子核有1/2自旋,具有自旋产生的磁矩,所以可能在感应的超精细强磁场中极化,并且这种在外磁场中因吸收或放出能量而使各个原子核自旋方向的翻转有一个时间的过程,这个时间过程在核磁理论中称为“驰豫”,由于原子核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几个数量级,所以产生的重力变化就比电子大得多了。当然,我也想到实验的结果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产生,比如由电流所产生的热能造成温度的上升,并且这种温度的上长也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不过在实验装置中只有两个部件能产生一点热量,一个是电磁体的线圈,电阻为140欧姆,通过电流为14毫安,功率只有28毫瓦,而质量和散热面积较大,所以几乎没有温度上升。另一个是串联在线圈回路上的100欧姆限流电阻,发热功率只有20毫瓦,由于体积很小,可能有几度的上升温度,但是想到别人把铁块加热到好几百度才测得有万分之几的重量变化,所以想想这个小电阻只有几度的上升温度就产生了近百分之一的重量变化就觉得不可能,因此觉得由极化原子核的自旋所产生的重量变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第二天上午,把电磁体的悬挂状态从垂直改成水平状态,按预计,通电后电磁体的重量应当减小,天平的指针应当下降。可是实验开始后,我的心就一下子凉了下来,天平的指针还是象昨晚一样上升,这说明天平另一端的电磁体的重量并没有减少,现在应当查找导致重量变化的其他原因了,由于两种实验都是通电后天平向电磁体一侧倾钭,所以要么都是通电后电磁体的重量增加了,要么都是电路配重这一端(电阻)变轻了,查找的第一步是把电路一端的限流电阻卸掉,直接给另一端的电磁体通电,这时通过电磁体线圈的电流从原来的14毫安上升到23.6毫安,电功率也从27毫瓦上升到78毫安,但是通电后并没有观测到重量的变化。下一步就是把电磁体的电流切断,把原来的电阻接上,但为了保持电功率基本不变,把电阻值换成330欧姆,通过电流为10毫安,电功率为33毫瓦,这样电阻上产生的热量比原来相差不是很大,结果一通电,又观测到了天平指针明显的上升,这就证明了确实是电阻的重量减小了。

是什么因素导致通电后电阻的重量变小了呢?是电能转化的热量使电阻的温度上升吗?我曾给电阻套上一个泡沫保温套,这样电阻的热量就不易散失,电阻的温度就会升得更高,可以期望电阻的重量会变得更小,可是结果与没有套上保温泡沫几乎一样。

为什么供给电磁体的电能比供给电阻的电能大几倍,电磁体却没有任何重量变化?

我相信不会是什么新的效应影响了万有引力,但我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所以在此请各位专家提出见解。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09118.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王汝涌教授谈光速是否不变 下一主题:有谁知?
 [2楼]  作者:刘武青  发表时间: 2008/05/25 17:03 

用天平称量物理现象,这是新的实验.

应多做,形成系列实验.

互相印证.

找到原因.



※※※※※※
刘武青
 [3楼]  作者:酸草莓评论家  发表时间: 2008/05/25 18:25 

5月16日电四川省丰都县一位经营水泥的老板冯劲松,22年来投资近100万元搞研究,提出自己的“宇宙相对论”,自称可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起了国内部分科学家的关注。据重庆商报报道,重庆大学物理学博士生导师李芳昱教授称,该理论和实验如果被进一步证实,可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和天体研究。
  冯劲松9岁那年发现割回家的猪草,因堆放太久导致发热。为弄清原因,他当时去问父母和老师,但未果。“从此以后,这个问题引起了我对科学的思考。”冯劲松称,1985年,他思考后预言,物体的重量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他把这命名为“广义宇宙相对论”。他听人说人死后尸体的某些部位要发热发烫,随后尸体还会变重。1995年,冯的父亲刚断气时,他就特地摸了一下父亲的七窍,发现果真如此。为印证这个结果,他四处凑钱做实验。1998年底,他辞掉了丰都县水利电力局的工作下海经商。几年间便成了拥有十多家企业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书籍、设备加上他20多年来到国内外做学术交流的费用花了近百万元。

  冯劲松的实验是把一块在15摄氏度的室温下的普通铁块(或其他金属、陶瓷等),放到能精确到万分之一克的电子天平上称重为93.2593克,然后把它放到电炉上加热到300摄氏度时,其重量称得是93.2387克,当把它放在冰箱里冷却到零下18摄氏度时,发现其重量为93.3059克。它表明,铁块加热后比室温状态下减轻了0.0206克,冷冻后比室温状态下增加了0.0466克。冯认为,称重变轻是因为温度增高后,万有引力减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谈到物体相对运动速度引起质量变化。

  这个实验,引起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范良藻教授的注意。范曾师从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今年3月11日,范教授还亲抵丰都验证冯的实验,并把相关录像资料带回北京作进一步论证。在今年4月出版的《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第4期上,范还以科技新闻的形式对冯的实验做了进一步介绍。

  重庆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导李芳昱教授认为,该理论相当有价值,还可进一步探索,冯的实验则是一个全新的效应。他称下一步将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推荐冯的实验,请他们重复做,以便进一步得出精确的数据,然后再进一步完善理论。范教授称,日前经过中国科技情报中心查新证实,尚未发现有类似的记载,确定该实验是一个崭新的、从未被人发现过的物理现象。
 [4楼]  作者:酸草莓评论家  发表时间: 2008/05/25 18:26 

重庆大学李芳昱教授《严正申明》
记得是今年5月10号左右,重庆某报记者打电话给我,说重庆的冯劲松先生 在实验中发现了质量变化效应,想来请教。5月14日,该记者又来电话,口气似乎比较急迫,希望无论如何能 见 上一面,想请教一些问题。考虑到礼貌,我在5月14日下午接待了这位记者和冯劲松先生。他们介绍了其实 验中 发现质量变化的“异常效应”。当时我就觉得有许多疑点,为此我陈述的观点十分明确:
1.冯劲松先生 作为一 位民间科技工作者,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从事实验探索和研究,这种精神的确可嘉,令人钦佩。但这种探 索必须要 以严肃、严谨的科学态度。
2.如果冯先生的实验中确实发现了质量变化的“异常效应”,这应该在 更高的精度 和更完善的实验条件下,看看能否重复出来,否则只可能是由实验误差或其它干扰引起的某种表观现 象,并非实质 性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为此,我建议(不是我要推荐)他们能否考虑到 中国计量研究所 做重复实验。如果上述“异常效应”不能重现,则只能表明这是由实验误差和其它干扰引起的假 象。即使仍能看到 某种“异常”效应,还得考虑是否忽视了某些自然因素的干扰,而且需要征求试验专家的意见 。
3.我根本没有 说过冯先生的理论有“相当的价值” 和“广泛的应用等”。因为在此之前,我根本不认识 冯晋松先生和这位记者 ,也从来没有读过他的“理论”和“著述”,何来这种评价?作为记者报道应当如实,不 能为了一时的新闻效应而 作歪曲,这是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最后,我还想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 学的两大支柱,它们不仅在 极高的精度和极为广泛的领域获得了实验和观测的证实,大大开拓了人类认识自然界 和宇宙的视野,而且在工程技 术和诸多应用领域,以及对人类文明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大家所共识 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相对论和量 子理论就不需要近一步发展、完善甚至变革了。但这种发展和变革,除了需要创 新精神和勇气外,还必须建立在严 肃、认真和严密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浮躁和新闻炒作是绝对不可 行的。
重庆大学物理系 李芳昱
 [5楼]  作者:酸草莓评论家  发表时间: 2008/05/25 18:29 

新闻回顾

近日,一位富豪的“豪言壮语”引发学界的关注,自称提出“宇宙相对论”可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据重庆商报报道,这位四川省丰都县经营水泥的老板冯劲松,22年来投资近100万元搞研究,提出了他的“宇宙相对论”。

冯劲松9岁那年发现割回家的猪草,因堆放太久导致发热。为弄清原因,他当时去问父母和老师,但未果,从此开始对科学产生兴趣。1985年,他思考后预言,物体的重量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他把这命名为“广义宇宙相对论”。在他的实验中,把一块在15摄氏度的室温下的普通铁块(或其他金属、陶瓷等),放到能精确到万分之一克的电子天平上称重为93.2593克,然后把它放到电炉上加热到300摄氏度时,其重量称得是93.2387克,当把它放在冰箱里冷却到零下18摄氏度时,发现其重量为93.3059克。它表明,铁块加热后比室温状态下减轻了0.0206克,冷冻后比室温状态下增加了0.0466克。

冯认为,称重变轻是因为温度增高后,万有引力减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谈到物体相对运动速度引起质量变化。

重庆商报报道称,重庆大学物理学博士生导师李芳昱教授称,该理论和实验如果被进一步证实,可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和天体研究。而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教授范良藻也对他的实验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然而,消息刚一暴出,重庆大学物理学博士生导师李芳昱教授就发表了一篇严正声明,表示并未说过“有价值”“广泛运用”等这样的话。

冯劲松的理论同样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有网友认为他所做的实验未将很多影响的关键因素考虑在内,结果值得怀疑。

记者拨通了重庆大学物理学博士生导师李芳昱教授的电话,李芳昱证实了他通过网络发表的严正声明。

李芳昱在电话中说:“冯先生的实验我从未亲眼见过,也没有看过他的论文著作,怎么可能进行评价呢?对于民间科学家的这种探索精神我们是非常鼓励的,但对于他的实验我并未亲眼见到,而且我也不是搞实验的,不会对他的实验做出评价。报纸的报道是失实”。李芳昱告诉记者,冯劲松和一位记者确实找过他说要探讨一些学术问题,他们介绍了其实验中发现质量变化的“异常效应”。他当时就觉得有许多疑点,因此对冯劲松的科学探索精神进行了鼓励并建议他到有更加精确的实验条件的实验室去做重复的实验,再得结论。

针对所说的疑点,李芳昱进一步解释说:“引力物理学实验要求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冯先生所使用的万分之一克精确度的电子秤在这种实验上远远不够,如果说在小数点四位后就有这样的变化是很明显的,那么科学家早就应该发现了。这很有可能是一些误差造成的。所以我曾建议过冯先生可以到国家计量所去重复他的实验,检验结果的可信度。从我个人来讲,我认为他的实验条件不足以得出可信的结果。”

而对于网友提出的冯劲松实验中的影响因素,李芳昱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不是搞实验的,但我知道很多实验的条件要求很高,像引力实验,即使在真空条件下做也不是很好,何况是普通的空气中。此外,实验室温度如果高的话,就会产生噪音,这对实验的精确也会产生干扰,还有气流振荡的影响。一些做原子等微力的力学实验中都是需要在隔振的条件下进行。”

李芳昱也再三表示,对于民间科学家的探索是非常鼓励的,但是他们应该做一些课题相对小的,实验条件允许的探索。像相对论这样的课题太大,属于国家的基础研究,即使在一些高等的科研院校也很难找到条件符合的实验室。

链接 重庆大学物理系李芳昱教授的严正申明(部分)

记得是今年5月10号左右,重庆某报记者打电话给我,说重庆的冯劲松先生在实验中发现了质量变化效应,想来请教。5月14日,该记者又来电话,口气似乎比较急迫,希望无论如何能见上一面,想请教一些问题。考虑到礼貌,我在5月14日下午接待了这位记者和冯劲松先生。他们介绍了其实验中发现质量变化的“异常效应”。当时我就觉得有许多疑点,为此我陈述的观点十分明确:

1.冯劲松先生作为一位民间科技工作者,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从事实验探索和研究,这种精神的确可嘉,令人钦佩。但这种探索必须要以严肃、严谨的科学态度。

2.如果冯先生的实验中确实发现了质量变化的“异常效应”,这应该在更高的精度和更完善的实验条件下,看看能否重复出来,否则只可能是由实验误差或其它干扰引起的某种表观现象,并非实质性的。……为此,我建议(不是我要推荐)他们能否考虑到中国计量研究所做重复实验。

3.我根本没有说过冯先生的理论有“相当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等”。
 [6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08/05/25 20:30 

在大地震前夕,会有地光产生。估计是变形的岩层产生电磁场所致。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7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8/05/25 20:37 

   我认为电性力可以影响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会不会就是电性力当前还没有最后确认)!不过,不同物体的电性能却是不同的…

   ①可以继续用多个类似电阻再试一下,确认相关材质的电阻有此电性能;②反复通电、断电,确认相关材质电阻的变化规律是否会引起新的重量变化规律,再审思、研究新的物理现象…

 [8楼]  作者:wbx.21  发表时间: 2008/05/25 21:03 

我认为,这个"效应"很可能是电流的磁场与地磁场作用的结果.就象刘武青先生做的磁铁称重实验一样,都是地球磁场做的怪.
所以,我最欣赏的还是刘武青先生做的电容器称重实验.很可惜,他没有做完,虎头蛇尾了~~~~

※※※※※※
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
[楼主]  [9楼]  作者:伍锦程  发表时间: 2008/05/26 10:37 

肯定不是电流的磁场与地磁场的作用,因为如果有作用的话,那电磁体的作用更强,实验前我最担心的就是电磁体与地磁场的作用,但实验中没有显示出来。况且这种现象有一个较长的作用时间,不符合电流与地磁场的舜间作用。
 [10楼]  作者:wbx.21  发表时间: 2008/05/26 15:23 

刘武青先生实验电磁体是两块,闭合在一起,漏磁相对少些.而你这是宏观电流产生的磁场,完全开放,当然地磁场对它作用更明显,所谓引力"效应"更明显.
另外,我不明白你说的:"电流与地磁场的舜间作用"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效应"是不是电流的磁场与地磁场作用的结果?很容易鉴别:实验其它条件不变,只把电流方向变了,你就会发现电阻又变重了.不信你试试.

※※※※※※
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
 [11楼]  作者:刘武青  发表时间: 2008/05/26 17:26 

我的实验已用特斯拉计测量.

※※※※※※
刘武青
 [12楼]  作者:wbx.21  发表时间: 2008/05/26 21:22 

老刘,用特斯拉计测量就能证明一点儿漏磁也没有吗???磁场的完全屏蔽是科技难题,难道被你老刘攻破了???
你还是把电容实验好好做做吧.电容的电场几乎不外泄,只要封闭好,不漏气就能说明问题.
你要非用那个800F/2.7V的电容做实验,就把它的"屁眼儿"堵住,免得放"屁"!!!

※※※※※※
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
[楼主]  [13楼]  作者:伍锦程  发表时间: 2008/05/26 23:23 

      我所说的“电流与地磁场的舜间作用”是指电流在接通的一舜间就达到14毫安的稳定值,因此电流与地磁场的作用力也是在舜间就达到最大值并稳定下来,而实验中发生的重量变化是在大约10分钟后才达到最大值并稳定下来。

      另外,重量的变化是发生在电阻上,把电阻卸下后就没有重量变化,而从电阻的结构看,它相当于在一根瓷管上绕了几圈高阻导线,比起电磁体上绕的1300圈导线差多了,你想想看,电磁体都没有与地磁场作用产生可观测到的重量变化,电阻上的电流怎么可能与地磁场作用产生那么大的重量变化呢?

 

 [14楼]  作者:wbx.21  发表时间: 2008/05/27 07:48 

你这个电阻的重量不到1百毫克,而电磁体上绕的1300圈导线的质量是它的多少倍? 你考虑了吗???你能推动自行车,你能推动火车吗???
另外,你的土杠杆天平,力臂那么长,力的效果最终达到平衡肯定需要些时间.这有什么奇怪的???
你还是把电流颠倒一下试试吧.


※※※※※※
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
[楼主]  [15楼]  作者:伍锦程  发表时间: 2008/05/28 08:54 

电阻的重量虽然不到1百毫克,但它是连接在电路板上的,也就是说电阻是产生的力不仅仅是推动电阻本身,它还要推动整个电路板以及天平这一端的所有配重共80克的重量,实际上这个电阻上产生的力要推动的总质量正好与天平另一端的电磁体的质量相等。

由于我对这个实验不再抱有什么新效应的希望,我已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一个新实验的设计,过段时间我会回过头来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会采纳你们所提的建议,特另是西陆陈诚先生的建议很符合我的思路。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509010791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