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是德国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成为物理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杰作。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从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这两条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物理学和哲学结论,这些结论主要有: 1、抛弃了"以太"假说,否定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 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其质量也越大。 3、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有关,原子内部蕴含着巨大能量,人类有利用这种能量的可能性。 4、光速是运动的极限速度,一切物体运动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 5、当物质在高速运动情况下,会发生钟慢尺缩效应。 科学实践证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但爱因斯坦也深感不完备,于是继续研究广义相对论问题,经潜心研究于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基础》一文,标志广义相对论的正式诞生。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价原理。广义相对论指出:引力场和加速运动都是改变时空结构的原因,物质、运动、引力、时空都是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现实存在的空间不是平坦的欧几里得空间,而是弯曲的黎曼空间,空间的曲率体现着引力的强度。他还从广义相对论作出了可供验证的三个推论,即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偏转;光谱线的引力红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既是经典物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对经典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揭示了空间的可变性和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单独的空间改变或单独的时间改变都是不可能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是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不仅如此,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又与物质的运动和姿态不可分离。这种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与发展史中的根本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以后,人们不仅认识了宏观高速领域的运动,而且得以进一步去研究微观高速过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到了理论界、科学界的高度评价。1919年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生评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并非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新大陆。" 自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以后,由于理论的高深和变革的深刻。兼之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科学家从科学态度出发,提出过不同意见,出现过正常的争论。但是有的人则是以伪科学的面目出现,采用粗暴手法对相对论提出责难。如法国物理学家乔治·德·博泰扎在其《返回牛顿时代》一书对相对论的诘难往往采取谩骂方式进行,指责爱因斯坦:"根本不理解牛顿的伟大的概念",是没有自知之明。那些接受相对论的科学家"是由于普遍缺乏物理学的起码知识,根本没资格研究这个问题"。是由于世界大战引起的科学批判精神的削弱,才使爱因斯坦的荒唐观点为科学界普遍承认。 美国人乔治·吉勒特曾自费印过四本著作,对爱因斯坦进行诋毁,他说"爱因斯坦是科学家吗?""很难想象有比他更加与科学家应有的行为格格不入和背道而驰的了。……与其说爱因斯坦是神志正常的物理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不错的小提琴手。"污蔑相对论是"精神绞痛的低能儿产品",是"斗鸡眼物理学",是"十足的疯话",是"最低劣的无稽之谈",是"巫师的胡言乱语"。他预言,到1940年"相对论将会被当作笑话","爱因斯坦已经死去, 并与安徒生、格林和疯狂的帽匠埋在一起。 吉勒特还提出了"螺旋宇宙"论,独撰了一系列概念,构筑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自诩"比牛顿还牛顿",由于其观点受到科学界的反对,便谩骂反对者为"正统的蠢牛",是"小丑",自己则是当代的哥伦布、伽利略、哥白尼。 1931年,匹兹堡迪凯纳大学校长杰里迈亚·卡拉汉神父也对相对论进行发难,并撰写了《是欧几里德,还是爱因斯坦》一书,不可一世地说:"我们当然不能认为爱因斯是物理学界有名的科学发明家,相反,他不过是晕头晕脑地想为一些数学公式找到某种含义,而连他自己也对这些公式将信将疑,但他却心存侥幸,要设法加以证明……爱因斯坦实无逻辑头脑。"爱因斯坦"的思想支离破碎,东拼西凑,前后不一,粗制滥造,自相矛盾。……不管他作为一个理论数学家的成就如何……一旦离开他的那些数学符号和方程,他就变成了荒唐透顶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晕晕乎乎、摇摇晃晃、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真是盲人骑瞎马。"几乎用尽了一切能攻击的言辞,可见其狂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