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解答 “不起眼”的提问 下一主题:牛顿那个时代没有元素周期表
今天收到一封电子信,我已请他寄报刊的原文
[楼主] 作者:刘武青  发表时间:2000/12/07 22:17
点击:554次

今天收到一封电子信,我已请他寄报刊的原文

刘武青



草稿箱发件箱垃圾箱FdrNew 删除 回复 全部回复 转交 下一封信 返回 存地址 拒收 原文 下载 各部分


发件人:"yy1980617" 收件人:cqfyl@163.net 抄送:(无)
发送时间:2000-12-07 15:29:45 优先级:普通
标题:LOOK!


2000年12月7日 没有人相信他推翻了牛顿和爱因斯坦

焦点

2000年的6月4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NEC研究院的华裔科学家王理军博士主持了一项惊人
实验。在实验现场,他把一个光脉冲发射向充满了“特殊处理”的有色气体的容器,令人吃惊
的是它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进入容器之前就穿透了容器而且向前前进了60英尺。

王理军对此的解释是,这个光脉冲行进的速度是光速的300倍。

目前参加这项实验的科学家们虽然对这个创举的细节进行保密,但是已经有消息表明他
们已经向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通报了研究成果,“准备在有关人员检验后再公开发表。”
这个许多环节还秘而不宣的消息当即引起全球的轰动。因为如果这一实验结果得到证实,那么
传统的物理学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果论和相对论都将受到极大的挑战,而这两大理论代表着
爱因斯坦的最高科学成就。

同一时间,南京,看见这一消息的李泰来却没有其他人的那种振奋,因为早在1998年的
4月,他就已经通过权威部门的鉴定以事实推翻了五大物理学传统定律。

但是两年过去了,这个完全有资格问鼎诺贝尔奖的理论结果直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这又让李泰来感到很遗憾。难道,外国的理论就吃香?

推翻五大物理定律

七十年代,学地质出身的李泰来来到南京地质学校教书。

细心的李泰来在教学中发现的两个问题始终在他的脑海中翻腾。

问题一:大量的资料显示,在深海里存在着大量的沉积物(又称深海软泥)。根据传统
的物理理论,水越深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在水下10米深就已经承受到1公斤的压力,可
是非常令人费解的是在几千米的大海深处,深海软泥中居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史前微生物的遗
体,一些海底生物也没有因为海水的压力而消亡。

这是为了什么?

问题二:恐龙作为7000万年前的生物,它早已经成为化石沉入地底,随着地层而下降。
同样,每下降4米,它的遗体就承受到1公斤的压力。若干世纪过去,根据传统的物理理论,它
们早已成为粉末了。可是,如今的考古学家居然可以发掘出完整的恐龙骨架。

这又是为了十么?

为了解开疑问,李泰来几乎在开始教书的同时开始做实验。在1989年以前的十几年时间
里,他为了了解水压的问题就已经做了无数个实验。把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然后测算它们所
受到的实际压力。

最后,大量的实验过后,李泰来得出结论——

水其实只对比重比它小的物体有压力;对于比重和它一样的物体是没有压力的;而对于
比重比自己大的物体,水不仅自己产生不了压力,而且反过来被对方“压”,我们把一块石头
投向河流,就会产生水花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和当时教科书上的理论完全背道而驰。

结论得出后,李泰来自己都有点怀疑,这是真的吗?

他继续做起了实验。

1979年的时候,李泰来有机会带学生去山东实习。在实习的地方恰巧有潜水队在修码头
,出于好奇,李泰来找来了队员们的潜水衣。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潜水衣实际上并不是把人
全部“包”起来,比如人的手就露在外面。

如果是在水底,处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不受到水压的威胁,那么为什么要把手放在外面呢
?潜水队员对此的解释是这样一来“在水底下工作方便些”。

可是,李泰来想道的是,这和自己的理论不正不谋而合吗?手的比重比水大,所以不用
担心水压的威胁。但是水对人肺里面的空气却是有威胁的(空气的比重比水小),为了保护潜
水员的肺,所以潜水衣在设计上就把身体部分紧密包起来了。

当然,潜水衣在李泰来的实验结果出来之前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当时的设计者也不可
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多的是自己在使用中的体会。

难道,这是一种巧合?

李泰来不这么认为,在做水压实验的同时,继续寻找论证自己理论的机会。

1988年的2月13日,他请出国考察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梁居庭研究员合作,
在西北太平洋水深4600米处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深水水压实验。在这样的深度,被抽成真空的
热水瓶胆由于比重比海水小,被轻易地压的粉碎;但是,一块普通的豆腐乳由于比重比海水大
,居然毫发无损!(在地面上,仅用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4500克)就可以把这种豆腐乳压
碎压扁。)

同样,海水深处的生物在成千上万米的深处尽情的游弋没有被海水压成肉酱,不是因为
他们耐压,实在是由于它们的比重比水大。这个若干年前被很多报刊称为“尚未解开的奥秘”
在李泰来的水压理论前全部迎刃而解了。

基于新的比重理论,李泰来又开始了大量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十几年的时间过去,所
有的实验都变成了精确的数据,所有的实验都得出惊人的结论:物体自由落体理论、单摆振动
理论、万有引力定律和流体静压定律、浮力定律等五大经典物理定律全部在精密的实验面前得
到了推翻!

李泰来为自己的实验结果兴奋不已,这在当时绝对是领先世界的科学发现!

重大发现遭受冷落

1993年4月11日,《光明日报》以《比萨斜塔再试自由落体》为标题报道——

昨天上午10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在比萨斜塔重复了400年前加利略进行的著名
的自由落体实验。他们以精密的自动投卸仪器,将乌檀木、塑料及铝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小球,
从塔身44米高处投下,取得了加利略当年认定的结果,所有小球以同一速度落地。

李泰来看见消息后又有点“着急”。哪里来的“所有”,乌檀木、塑料及铝球的比重相
差无几,但是它们不代表自然界的所有物质,哪怕在当时放一个装有沙子的汽球得出的结果就
完全不一样了。

根据报道,科学家还宣布在2002年还将进行另外一项特殊的实验:在无引力空间试验自
由落体。“这项试验将在由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共同发射的卫星上完成”。

想起自己在已经通过二十年中不间断的实验所得出的比重理论已经推翻了自由落体理论
,而国外科学家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准备继续花费巨大投资来做太空实验,“这件事情
该让大家知道了。”李泰来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给当时的地质矿产部宋瑞祥部长写了一封信,
其中讲述了自己在自由落体理论方面的重大发现。

当时宋瑞祥部长收到信后非常重视,专门请地质科学院的陈毓川院长安排有关专家听取
意见。很快意见就传达过来了:1、准予科研立项;2、委托李泰来所在的南京地质学校以此进
行课题研究;3、将来可以在此基础上出版一本专著。

但是,由于经费在几个部门之间踢皮球的缘故最终没有到位,学校为此成立的课题组最
后不得不解散。

李泰来没有因此灰心。上面不拨钱了,课题组也解散了,但是,该做的实验还是要做。
(这项实验后来总称“物体自然升落法则的发现与应用”)

与此同时,他开始向中国科学院反映情况。

1994年1月6日,李泰来向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写了这样一封信:

“南京地质学校内部刊物《科学与教研》最近一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题为《论自由
落体和自由升体的加速度》(附后)。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愿将它贡献给中国人自己的
科学院。贵院无需花费一分科研经费,即可得到这项超一流的‘基端’(李泰来对基层研究出
的尖端技术的简称)研究成果。

如果贵院接受这一成果,就请以中国科学院的名义向世界发布,加利略的自由落体加速
度的观点是错误的,用以结束中国的科学研究总是跟着洋人的脚印走,中国的科学家总是要洋
人来圈定的时代。这也是您的一贯主张。

如果贵院不接受,请于退回。我们也就当真不如小小瑞典科学院的一个指头。

先进和落后,只是时间之差。在一个月之内我等待您做出英明决断。”

1月21日,李泰来收到了中国科学院的回信。很奇怪的是这封信是由中国科学院信访处回
的。信的内容很简短——

李泰来同志:

你信中所提的问题,我院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建议你与当地有关科研部门或研究所
联系。现将信退回,请查收。

李泰来到今天也不知道周光召院长是不是看见了这封信,为什么是信访处回的呢?另外
,堂堂的中国科学院都说“我院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那么,哪里又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研
究工作?

1995年6月10日,没有“死心”的李泰来又提笔给中国科学院主管工作的路甬祥院长写信


“我的研究成果‘论自由落体和自由升体的加速度’1993年在《科学与教研》杂志上发
表了以后,本想把它无偿的奉献给中国科学院,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为
此,我曾经多次写信给科学院领导,不是被中途退回,就是石沉大海,……

这种做法是要误大事的。从这封信开始,我将每周将此信抄写一份,直到收到您的亲笔
回信为止(这是第一封信)。我并不想在抄信寄信的次数上创吉尼思纪录、制造轰动效应,只
想发挥一点余热,为国争光。

随信寄上:《发现自由落体法则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一文,请查收。”

尽管李泰来声明“并不想在抄信寄信的次数上创吉尼斯纪录”,但是“事与愿违”,以
后每周一李泰来都准时发出同样的一封信,但是迟迟不见回音。

终于有了听众

1996年的6月20日,在李泰来每周“习惯”地发出第33封信之后,他终于等到了中国科学
院的回信:“寄来的材料都已阅,中国科学院评审或者鉴定我院下属单位或个人申报的成果。
不是我院的单位或者个人申报的成果,可以向当地省科委有关部门或者有关学报发表,特来信
告诉。”

等到的虽然不是路甬祥院长的亲笔回信,回答也是避重就轻,但是却让李泰来看见一个
希望:为什么不以此向省科委有关部门去申报,一旦申报成功,不就等于给自己的理论取得了
“合法地位”?或者推荐到有关学报上去?

李泰来开始了又一次的努力,但是依旧遇到不少挫折。

著名的《科学通报》杂志在收到他的文章后表示“由于我刊稿件积压较多,周期长,不
利于论文的及时发表,……我们建议您的这篇论文改投其他刊物为宜。”

另一家《物理学报》好歹有编辑亲笔回了信,“我们是以凝聚态(物质的一种构成方式
)为主的学术刊物,你的稿件偏离我刊的征稿范围,无法采用,建议改投其他刊物。特将稿件
还给你。”

李泰来没有因此失望,他继续不停的寻找机会。

1996年8月,地质界的国际性大会“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大会开始向
全国征集相关论文。李泰来得知消息后马上以对五大物理法则的推翻作为理论基础写作《第二
代地质学的基本观点》一文。非常幸运的是,这篇论文被大会的组委会从全国的6千多篇论文
中挑出,和其余的233篇收录在大会堂会刊中向所有与会代表发放。

由于论文中独特的观点,李泰来还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大会。不仅如此,还在大会上做专
题演讲。出乎组织者和李泰来本人的意料,代表们的反应非常强烈,结果破例加讲五场,经常
是李泰来上午讲完之后都没有时间去吃饭和休息,在会场吃完同志们带来的饭后继续回答代表
们的提问。

这让李泰来觉得非常兴奋,他象遇到了知己一样高兴。

与此同时,李泰来开始了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申报。1997年12月,李泰来所在的南京
地质学校正式向省科委提出申请;1998年4月28日,江苏省科委组织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1998年7月27日,鉴定结果出来了——一致通过!

在1998年第10期的《江苏科技成果通报》上,对于李泰来的理论有这样一段介绍——

江苏科技成果公告 G981047-10

物体自然升落法则的发现与应用

鉴定证书编号 苏科鉴字(98)第207号

主题词  物体自然升落法则  应用研究

物体自然升落法则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自由落体”、“单摆振动”、“流体静压”
、“浮力”和“万有引力”的认识,与此有关的科学技术将全面更新。……该项理论已成功地
运用于研究地质学,改变了地质学的基本观点,建立了全新的“第二代地质学”,并出版了有
关专著。

……

也许是李泰来的理论对传统理论挑战的火药味太浓,鉴定证书中最终没有出现“推翻五
大物理经典定律”的字样,但是这已经让李泰来很满足了。

毕竟,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承认。

在1999年第2期的《教学与科研》杂志上,李泰来的《五大经典物理定律的改正》也终
于发表。

谁承认他在挑战权威

采访时我们的话题不由谈到6月4日华裔科学家王理军博士的惊人发现上。“如果说我
的研究成果和王理军博士的有相似之处,那应该是我们对传统理论的勇于否定。”

“其实也不能说传统理论就完全错了。科学是永无止尽的,其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也
有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加利略当年的实验有没有错?没有,在场的人全部亲眼看见了两个重
量大小不等的铁球同时落地。但是,他得出的结论却是错的。为十么?以偏盖全。两个铁球不
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物体。当时的实验条件也无法证实这一点。”

“我也不认为自己的理论就100%正确了,若干年后也许会有其他的人出来挑战,这是很
正常的,只有这样科学才会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才会走出盲人摸象的怪圈。举个例子,人
们以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有偏差,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可以发射宇宙飞船了,才发现当时的很
多观点都是错误的。以后人们还将发现很多关于宇宙的错误观点,在不断否定的过程中对宇宙
才看得更清楚。”

但是,和国外相比,李泰来挑战传统理论的道路却由于某种原因而显得漫长。

2000年的5月26日晚上10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节目做了《诺贝尔奖离我们有
多远》的专题。看过节目后,李泰来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提笔给节目组写了一封信——

“看了贵台5月26日《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以后,感慨万
分,我的良知促使我立即动笔给你们写这封信。诺贝尔奖近在咫尺,就在你们眼前,中国人已
经推翻了五大经典物理定律,拿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附《推翻五大物理经典定律》一文)


……

你们怎么一点也不知,而用半个小时去讨论“有多远”。这反映了某些科学权威从心眼
里就不相信,一个普通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够推翻五大经典物理定律,能够问鼎诺贝尔。中
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外国人乐得不给你诺贝尔奖,这才是中国人不能问鼎诺贝尔奖的真正
原因……

五大物理经典定律都是由实验推翻的,现在我可以做到通过实验只需3分钟就能推翻传
统的自由落体理论,只要13分钟就可以推翻所有的五大经典物理定律,是真是假,来看看实验
就知道了。希望你们对此也作一个“新闻调查”。

见信后,请给个回音。”

当晚的10点,李泰来就写好了这封信。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寄出了信并且在信中留下了
自己的地址和电话。但是,直到记者去采访的时候,李泰来都没有收到回信和电话。

这让他觉得有点失望。

因为这使他想起了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情景。那是1957年
1月9日的凌晨2时,当两位物理学家的实验圆满成功的时候,他们在实验室中打开了一瓶法国
美酒来庆祝这次变革的胜利。1957年的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正式宣布了他们的实验
报告。也就是说,从1925年量子力学创立的时候开始,一直被人们人为不容置疑的定律被两个
年轻人推翻了。第二天,美国各家报纸便以“物理定律错了”为题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

美国人遵循实验是决定对错的唯一原则的精神,为十么在中国做不到!

杨振宁1997年来到南京时就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贡献并不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而
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寻找出新的科学规律。”

李泰来今年已经70岁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也希望自己的发现能够为祖国的科学
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可是,他也遇到了太多的阻力,但愿这一天可以早日到来。







赶快注册网易全新163.com免费信箱
http://images.163.com/images/163com/
WAP手机--至酷大奖等着你!


赶快注册网易全新163.com免费信箱
http://images.163.com/images/163com/
WAP手机--至酷大奖等着你!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06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解答 “不起眼”的提问 下一主题:牛顿那个时代没有元素周期表
 [2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0/12/09 01:59 

可是小孔衍射呢?能用“反射干涉”解释吗?
你说的是玻璃表面和玻璃底面两次反射后形成的干涉,
是两束反射光之间的干涉,
而我要证明的是:只一次反射就可以形成干涉,
是先到的反射光与后来的入射光之间的干涉,
这一点不同,对“小孔衍射”机理的理解很重要,
也就是对“物质波”真伪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用玻璃表面渡了“全反射膜”的一面做反射面,
这时已不存在二次反射的问题了吧?
但同样在平整的硬卡纸上显出了干涉条纹,
只是条纹密集了一些,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你估计这可能吗?如果可能,什么原因呢?

同样的,在小孔衍射中,小孔处可看成是产生了一个
点光源,以同心球面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在没有
接触到屏幕前是不会有相互干扰的,
但在先到的光接触到屏幕后,就会对后来的光产生
“定向漫反射”干扰,形成所谓的“衍射”,
屏幕也不存在两次反射形成的光程差,而是一次反射
与后来入射之间有光程差,形成的干涉。

如果“衍射光环”的形成机理是这样的,
那单电子间断大量发射怎么会有形成“衍射光环”的几率呢?
根本没有发生“反射干涉”的机会呀,
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所谓电子束通过小孔形成的衍射环
不过是电子束轰击金属或晶格后产生的X射线,
这是伦琴早就发现了的,不能说成是电子波或物质波、几率波。

另外,你说到反射镜的问题,比如手电筒,其实这就是
反射镜的平行反射光与原光源的散射光之间的干涉现象,
所以“反射干涉”的最简单试验就是手电筒了,
那么单缝、小孔衍射还需要“很多的子光源”在射向屏幕时
相互干涉吗?用个手电筒不就说明问题了吗?
干涉现象的确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反射干涉”,
它是“衍射”形成的基础,可你看看现在的教科书是怎么
写的?我认为这是个误区,所以让“物质波”钻了空子,
形成了另一个误区---错误的理解了“波粒二象性”的意思。

要彻底否定“物质波”,还要用实验证明:
所谓的“电子波”就是X射线。

“物质波”还是要从物质运动时都会对周围介质产生扰动,
形成介质的波动,所以叫“物质波”还不如叫“介质波”,
或叫“物介波”。

所以用物质波来解释“波粒二象性”就是错误的。
还是应该从机械波所固有的“波粒二象性”上来考虑,
比如以太的静质量、粘性附面拖戈性、可压缩性等等吧。
这就是“反射干涉”的重大意义所在。

而且根据这个理论,还有一个推论:
由于“运动光子”(或叫振动以太)很小,所以衍射条纹
应该是很多“级”的,就是说亮环之中还包含暗环,如此
包含下去,只要屏幕足够细腻,显微镜的倍数足够高,
就应该可以看到很多级衍射条纹,这有点象广播电台的
调制波,播音员的低频声波是由载波组成的。
衍射条纹中还包含衍射条纹,这似乎也没有看到书上介绍过,
还是已经有了?请指教。总之我是看到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039800643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