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篇已发表的文章,想传上来,可是word格式的文挡显然是不行的! 马英卓先生是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十年前(记得大概是哪个时期)曾在<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发表过探讨引力起因的文章,有一套观念,现在这个论坛约马老讨论,也是讨论现代物理学前沿问题!也欢迎更多哟有兴趣的朋友参与! |
有两篇已发表的文章,想传上来,可是word格式的文挡显然是不行的! 马英卓先生是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十年前(记得大概是哪个时期)曾在<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发表过探讨引力起因的文章,有一套观念,现在这个论坛约马老讨论,也是讨论现代物理学前沿问题!也欢迎更多哟有兴趣的朋友参与! |
张崇安先生:
您说要与我讨论“引力起源”问题。在此之前,我正在独立发帖上写名为:大理论科学家的成功与其经历中的特殊事件的关系。结果,我都写了将近一半了,我不小心碰了什么踺子,都没了,实在晦气加丧气。我就不写了。 您说的问题今天看来我没有时间了。(又快半夜了)我仅随便说说想要成为基础理论科学家(创新的,一般的不算)是具有偶然性。我就在年轻的时候就注意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他成功而其他的没有成功,这还有必然性。 于是,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翻阅了许多科学家的传记,我就找到了其“规律”(不是绝对的)。这为我以后的探索道路上有了所遵循的路线。有的说,是某个科学家偶然发现了什么,才成功,实际上,这背后有相当的准备,否则,有机会也会错过。还有,必须先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包括逻辑等)。我决定要解决“引力本质”时,才十九岁左右,但是,在此以前。我已经就有了一定的天文学和哲学的知识。这为我今后的探索有了相当大的益处。当我最近看到在李子丰先生的倒相对论的纲领时,说什么“质量是物质的属性本质之一”的时候,我就知道是错误的定义,为什么,就是我早就知道,在牛顿的原著的前几页里就有关于“属性”的概念规定的标准,就是属性是不能有大小量度的。而质量是有量度的。所以质量一定不是属性概念。我举例说此,就是在说明科学理论首先要解决哲学的前提,就是类是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所以在进入实际的理论实战前还要准备此方面的前提训练。 所以,成为大物理学家(创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随便就学点物理知识与数学就可以进入实战的状态的。还有其他的背景知识及能力的参与的。当然还有社会背景等条件。我有点累了,到这吧。 |
马老:我对你引力起因的观点很感兴趣!大概十年前,我从<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看到过您的认为科学美国人能够大胆登这样的文章很可贵!大家知道,敢于探讨引力起因是一个大问题,在牛顿眼里,都是"上帝第一次推动"问题!
我是用亚光子海洋的压力探讨引力起因的——这个观点最早于2005年范良藻和郝建宇组织的深圳民间理论物理探讨会议上读过,后来在2006年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发表,又在原子能出版社《物理及其应用》2006昆明科技学术论文集免费发表。 我对引力起因的看法是:由于亚光子以光速运动,有质量,故有冲量,两物体质心连线方向恰好阻挡这种冲力形成对两物体靠近的压力所致。 我忘了您的引力起因观念,只记得十年前《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登了好象有两位学者探讨引力起因——您是其中一位。 另外,陕西渭南耿琦先生(记得他好象38年生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他著有《引力、核力、电磁力的统一》(陕西教育出版社)也有引力起源观,我和耿老算是忘年交!也探讨过这方面的话题。 |
回四楼:
|
就一个电磁波介质的问题已经感觉力不从心了,
这个引力介质或属性的问题就更不好多加妄谈了, 如老马所说,任何假说都要有实验的支持或检验,这就是难点所在, 如果有人能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测量万有引力传播速度的方法就算是很不错了? 我的猜测是:万有引力速度应该大于光速, 依据还很粗糙模糊:因为万有引力比电磁力难屏蔽许多,所以估计引力子比以太小很多, 由声速的规律可知,波速与介质粒子的质量成反比关系,即介质粒子质量越小,其机械振动波速越高, 所以既然猜测引力子的质量比以太小,那么当然其速度应该大于光速, 可实际要测量万有引力的速度很难的,并不象相对论讲的那样容易? |
马老:昨天回家给母亲拜年。刚看到您的帖(这也是在母亲家上网),甚欠!我可是数学物理功底不好,讨论中出现漏洞,请您原谅! |
大量的物理光学实验发现:单光子有波动性,能量是一份份的,可以用普朗克常数描述,所以,如果继续坚持牛顿空间和牛顿力学的话,就应该探讨光子的内部结构(我反对几率波、物质波——近于鬼怪的提法)。2005年,我深圳做报告,陈绍光先生说我在探讨光子的内部结构,当时听报告的还有范良藻和冯劲松二位,后来二位汲取我亚光子列说,提出光子的数型结构,在《中国工程科学》2006.2期?发表《光的本性》一文,就因为二位不注出处,我在网上提出抗议,闹得很不愉乐(这样的观念我2003年就在有刊号的杂志《格物》发表了,2004、2005在《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时空理论新探》都有!
提出亚光子,是陈绍光先生的建议,他说,我在探讨光子的内部结构,最好不要用“光子概念”,我回来后思索,就改用了“亚光子”概念。这个观念认为:光子又是由更小的亚光子组成,光子的频率就是单位体积内亚光子的密集度,光子的波长可以理解为亚光子之间的间距)——这样,就导出一种新的、不需要介质传递的波——粒群波,例如一挺机关枪发射的一列子弹,子弹列在空间中前进时,发现相邻子弹间的距离是恒定的,打入屏后,我们会在屏上发现单位时间打入的子弹个数——类似于频率概念。这种波的波动方程数学形式类似介质整体运动时的波动方程。通常,介质波的介质平衡位置震动引起,是“一多”。粒群波是多个近同粒子(群)的更替,是“多一” 利用这个理论,可以在完全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假定光子(亚光子)有质量,不用普朗克常数,不用E=hv和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导出一个不含普朗克常数,含亚光子质量的新康普顿散射式,可以带入康普顿散射实验数据,计算出亚光子质量为3.69186*10^-51千克,又认为旧的康普顿散射式数学上成立,对比新九康普顿散射式,可以导出亚光子质量、光速常数、普朗克常数之间的关系式:h=2mc^2u,其中,u是单位秒。 于是,空间就是充满亚光子、光子的海洋,既然光子(亚光子)有质量,光速运动,必然有冲量,当受到物体阻挡时,就要给物体以力的作用,两个物体质心连线上接受的四面八方亚光子流冲力恰好不能抵消,于是促成两物体靠近的力,靠近的大小与两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距离成反比,由于亚光子海洋的不均匀,则引力常数也是个变量。——这个引力起源观已经于2006年《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物理及其应用》,2007年《格物》发表,现译成英文,已经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严格通过审稿,估计快要发表了。 关于亚光子海洋压力的引力起源观点,还有待于专门化的研究。 我记得您的观点是用物质辐射衰变阐释引力的起因的。 |
老马:其实你“衰变”、“辐射”的东西是什么?不就是亚光子流,这些亚光子流汇入太空,不就是亚光子海洋?亚光子海洋中的亚光子有冲力,对于物体不就形成压力?.....,所以,我们或许是殊途同归的呢! |
回13楼,那可能是张冠李戴了(因为那个时候《科学美国人》确实有这样的观点),想听听一听马先生的见识!注意通俗语言,数学太多了我看不懂!
另外,初二了,还是给马老拜个年!可能稍有点晚了! |
马老误解!我从来就认为:数学仅仅是物理学的一种工具,物理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1994年,我去上海江宁路拜访卢鹤绂先生,卢曾批评说:“曾**《量子力学》是数学,不是物理学!”,可见数学的花拳秀腿是替代不了物理学的。大家可以看一看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满是物理概念!那才是物理深刻的道痕! 马老:对我言语不敬的地方请谅解!等我抽空了解您的观点后,再讨论也可以。 关于亚光子海洋我已经11楼开端说过了:“大量的物理光学实验发现:单光子有波动性,能量是一份份的,可以用普朗克常数描述,所以,如果继续坚持牛顿空间和牛顿力学的话,就应该探讨光子的内部结构(我反对几率波、物质波——近于鬼怪的提法)”。 |
同志们好,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