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与入世 ——中国教育的两厢极端 驶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这艘巨轮看上去很风光,各种名目繁多的改革举措不时地闪耀着诱人的光环。然而透过表象,却显见出世与入世这两股作用相反的力与日俱增地较量,可以预料的结果是悲观地看:船体从中间处断裂导致解体;乐观地看:这两股力经良好地引导同向,从而快速平稳前行。 现行中国教育的出世表现在考核教学质量和评估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僵硬的应试体制,以及大量呆板、滞后、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严重的与世隔绝的管理方法、模式等等。如近来出现的“大学生用硫磺泼狗熊”“马加爵现象”“女研究生被拐卖”以及学生高分低能等,无不彰显出教育与社会脱节的种种迹象。据《城市晚报》报道,一位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的14岁(与我儿子同年)的学生周晓旭,这个漂亮、聪明、刻苦、品学兼优的女孩子,竟为学而劳累致死。 入世则表现在教师队伍素质高度的两极分化,一些为数不少的品质低劣学识低下的人员混迹其中,导致市侩庸俗之风蔓延;乱收费的顽症不断催育各式各样的腐败滋生。尤其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打着与国际接轨,推行“教育产业化”的旗号,行教育商品化牟取暴利之实。有关调查显示,南京一些中小学教育2002年被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九,到2003年则上升为第二。此外,有关“学费杀人”的报道屡见报端。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搜走了2000多亿元。我们耳闻目睹的事实是:几乎每一起教育乱收费后面,都有腐败行为。如今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的头头和重点班的任课老师的灰色收入,已堪可与大权特权在握的官们相媲美。 关于中国教育目前出世与入世两厢极端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引发太多的思考和质疑。就拿作为义务教育国策的基础教育中小学来说,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育人才?现存可查的答案大多是冠冕堂皇头头是道,而实际却是大相径庭。试想正在“茁壮成长”被誉为“祖国花朵”的青少年,整天早出晚归,还要做作业到深夜,而且节假日也不得空,被填鸭子式无休止地灌输着。这样的拔苗助长和“化肥激素”的催生,会有怎样的结果?毫不客气地说,现在不少的中小学实行的就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不择手段培养“高分”学生,一方面则是不择手段捞钱。 医学保健专家曾指出:一个人如果在10至25岁前好好注重身体的保护和调养,将终身受益。而这一阶段偏又是接受教育的时期,如何面对妥善处之却是家长和老师们最大的难题。残酷的现实是不吃苦读书是换不来高分,而没有高分就等于没有美好的未来。可悲却更无奈! 有一点我至今也还没闹明白,尽管各类高等院校职业中专年年不断扩招,但每年依旧有相当多的学生因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升学深造,他们怎么办?有关他们中的一些报道也不少,那就是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群体化逐年递增。而因此造成的社会损失、家庭破裂、人员伤害不计其数,触目惊心。我们的基础教育往往侧重于对一些所谓“品学兼优”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却对那些视为读不出书的不良青少年放任自流。虽说对此也有一些办法和措施,但不是流于形式,便是没有象抓“学分”那样全力以赴尽心尽力。 一位作家在提到当今基础教育的弊端时说:一个学校,当它把考试或挤占睡眠时间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时,它的衰落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除此之外,它再无计可施了。一些杂文家则撰文向全社会呼吁:学费,你还要杀死多少人?教育成为暴利行业是国耻! 一味地埋怨和指责显然是于事无补,可作为一介平民对此还能有什么作为?因此,在这里也只能把以前说过的话拿来请教:谁能给中国教育当头棒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