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我透过我的衣裳 万岁杀尽叛贼 各位观众好,欢迎收看《欧阳夜话》节目,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只为两亩地一亩田》。鄙人先给大家看一个公式:皇朝建立/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农民起义/推翻旧皇朝/继之又是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农民在中国5000年的发展史上,似乎一直是扮演着“终结者”的形象, 从陈胜吴广的"大楚兴,陈胜王";张角的"苍天当死,黄天当立";李闯王的"均田免粮";到洪秀全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农民起义往往是一个旧王朝的终结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王朝的起始点。也就是说在一个新旧王朝的轮换中,农民这股力量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谁获得了农民的支持,谁就从根本上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而胜利也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综观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很多起义的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两亩地一亩田,农民阶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说实在的的确充满了些悲剧色彩,打开厚重的历史大门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使社会动荡、人口减少,经济倒退,这种周期性的循环并没有为中国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合理、合乎人道的政治经济体制,它虽迫使新生政治势力对生产关系做出部分调整,但不久以后体制的弊端再一次暴露,人民的苦难也便再一次进入循环。 农民起义是专制政治制度造成的一大悲剧,在整个中国古代文明模式中,利益受到剥夺、思想受到控制的始终是农民阶级,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为历史留下一场可歌可泣的故事,为农民的苦难生活涂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之苦,苦于体制而非苦于王朝,而同时,百姓本身却正是这种体制的构成基础!他们所希望的拥有土地,实现原始的平等,也仅仅是希望权力不要过多地干预生产,让他们太平地过"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小农生活而已。农民起义的目的,便不在于摧垮不合理的制度,而是进行维护那样的制度。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心理,使农民军一夺得政权,立即因习前朝体制。如果从历史评价角度来看,农民起义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其意义又是负面胜于正面。因为它不是将社会引向前进,而只是使历史在周期动荡中轮转。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文明模式里,农民斗争之本身就是专制主义统治得以维护的一种手段。"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秋收起义,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农民阶级逐渐的走到了史无前例的阶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这次土改采取保存富家经济的政策。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至此,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为土地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时到今日我们应该承认,在新时期下中国农民的问题是比较严峻的,鄙人认为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农民的温饱问题、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基础教育问题,以及农民权利的法律保障问题。自1996年起, 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为9%。1997年增幅减至4.6%, 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 2000年增长2.1%,直到2001年才出现反弹,增幅为4.2%。199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出现减少或停滞现象。例如,1997年农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支出分别为890.28元和109.41元, 1998年两项分别减至849.64元和98.06元,2001年为830.72元和98.68元。 联想到今天,为了保障农民利益,中央三令五申,发布了一系列意在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法令,如果这些政策法令能得到很好执行的话,应该说,农民兄弟的劳动所得不至于像今天受这么多的盘剥,农民兄弟对政府的怨气也不致于象今天这么强。 《欧阳夜话》永远给您留一手 |